-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中地理一轮全程训练计划: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练作业4(人教版)
课练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小题狂练④ [2019·湖南十四校质检]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南岛海口市西南的石山镇,下图为当地的传统民居,当地的传统建筑基本上都是由一种质地坚硬,黑褐色气孔状的岩石建成。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不是这种岩石的主要分布区的是( ) A.云南 B.吉林 C.浙江 D.台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分布。从材料中“质地坚硬,黑褐色气孔状的岩石”可以判断出该岩石为岩浆喷出形成的喷出岩,从而可推断出该地曾经火山活动频繁,云南腾冲地壳活动频繁,喷出岩广布,会有此种岩石分布,A排除;东北地区是我国新生代火山最多的地区,吉林长白山天池,分布有大量的喷出岩,B排除;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也分布大量喷出岩,D排除;浙江并无火山岩遗迹和景现,符合题意,选C。 2.当地居民普遍使用这种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取材方便 B.防风性强 C.质地坚硬 D.景观规划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以火山景观为主,因此有丰富的石材,就地取材方便,A正确;该类岩石有气孔分布,防风性并不是最好的,B错误;玄武岩的岩性远远不如花岗岩岩性好,C错误;景观规划与选择哪种石材建筑民居没有直接的关联,D错误。 [2019·长沙模拟]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丙类岩石 D.丁类岩石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而花岗岩为侵入岩。 4.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①-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③-高温熔融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①-⑤分别是侵入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 5.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答案:A 解析:甲为喷出岩,多具气孔构造;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一地质调查组对某平原展开考察,发现该平原具有深厚的沉积岩层,并绘制出了其地表岩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沉积——挤压隆起——地壳下沉 B.沉积——挤压隆起——侵蚀 C.地壳下沉——沉积——挤压凹陷 D.挤压凹陷——沉积——侵蚀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该平原具有深厚的沉积岩层,故最开始该地地势低洼,经历长期沉积过程,然后地层受到挤压隆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后地势趋平。 7.若该地沉积岩都是流水环境下形成的,则水量最大、水流速度最快时段最易形成的岩石是( ) A.粉砂岩 B.页岩 C.砾岩 D.砂岩 答案:C 解析: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时沉积下来的颗粒较大,故选C。 [2019·四川成都毕业班摸底]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3日19时02分,新西兰南岛M地发生8.0级地震。据此完成8~9题。 8.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故选A。 9.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区( ) A.旭日东升 B.夕阳西下 C.烈日当空 D.夜幕深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1月13日19时02分,震中的经度约为173°E,计算可得震中的地方时为11月13日22时34分,应为夜间,故选D。 [2019·太原名校检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 A.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构造的两翼被侵蚀形成的,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 190米 B.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甲处为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米,根据陡崖高差计算公式(n-1)×d≤ΔH<(n十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得出甲处陡崖垂直高度范围为(600米,1 200米),故A项正确;由图可知,乙处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而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故B项错误;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通常河流在山谷发育,故C项错误;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故D项错误。 [2019·湖北七校联考]读北半球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图示地区( ) A.①山为火山 B.④处变质岩是石英岩 C.⑤处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D.岩层未受到水平挤压 答案:C 解析:①山下面的岩浆只是侵入岩层,未喷出地表,故①山不是火山;④ 处变质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应为大理岩,石英岩主要是由石英砂岩及硅质岩变质而成的;该地区部分岩层弯曲,即受到水平挤压;⑤处为断层带,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13.图中所示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1→岩浆岩2→变质岩 B.石灰岩→岩浆岩2→变质岩→砂砾岩→岩浆岩1 C.砂砾岩→石灰岩→岩浆岩1→岩浆岩2→变质岩 D.石灰岩→砂砾岩→岩浆岩2→变质岩→岩浆岩1 答案:A 解析:图中石灰岩和砂砾岩都是沉积岩,石灰岩分布在砂砾岩之下,故形成时间早于砂砾岩;岩浆岩2侵入砂砾岩,并在接触带形成变质岩,故岩浆岩2和变质岩形成的时间均晚于砂砾岩;岩浆岩1侵入石灰岩和砂砾岩,故形成时间晚于石灰岩和砂砾岩;岩浆岩1被岩浆岩2切断,故形成时间早于岩浆岩2。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14.②③为某一河流的横截面,该河流( ) A.由②流向③,从①山的南侧绕过 B.由③流向②,从①山的南侧绕过 C.由②流向③,从①山的北侧绕过 D.由③流向②,从①山的北侧绕过 答案:D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平直河道右侧受流水侵蚀明显,而左侧因流水堆积作用,河岸多堆积物。图中②河段东侧多堆积物,河流向南流;③河段西侧多堆积物,河流向北流。再联系图中所示③河段水位比②河段高,判断该河流由③流向②,且从①山的北侧绕过。 [2019·江西新余调研]下图示意某岩层顶部埋藏深度(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岩层容易遭受侵蚀的时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某岩层顶部埋藏深度(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并结合示意图判断甲时期该岩层位于地表,容易受到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影响,易被侵蚀。 16.该地区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喷发的时间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丁时期岩层顶部埋藏深度从小突然变大,说明这个时期可能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的堆积相对使岩层顶部埋藏深度变大。 [2019·广东深圳调研]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流水沉积地貌特征。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北麓地区,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冲积扇的地势南高北低,A正确;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故冲积扇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B正确;冲积扇的形态南窄北宽,距离出山口越远,沉积颗粒越细,土壤越肥沃,故该地区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C错误;冲积扇边缘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甚至可能出露地表,D正确。故选C。 18.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地壳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冲积扇演变的地质作用。由材料可知,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由于地壳活动,使得F1至F4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呈明显的阶梯状。故选D。 [2019·河南师大附中月考]台湾苏花公路东临太平洋,在地形上称“清水断崖海岸”(右图)。其依山傍海陡峭的断崖景观,名列台湾八大景之一。读图,完成19~20题。 19.“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 A.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和海水沉积作用 C.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D.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从图中看,该海岸的巨大悬崖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巨大断层,岩浆活动不会形成断层,因此排除B、D;冰川侵蚀多形成峡湾海岸,此处从图中看没有冰川侵蚀的痕迹,且台湾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不能形成冰川,排除C。 20.从气象角度考虑,中国大陆游客到“清水断崖海岸”游览的最适宜时间是( )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的旅游活动影响。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弄清楚,适合旅游的时间是天气晴朗、降水较少、风力较小的时候。此处位于台湾,纬度较低,而且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所以冬季这里气温偏高,降水较少,风力也较小,适于游览,D正确。 [2019·河南南阳检测]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 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由于断裂抬升 C.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D.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是断块山,B对;图示P地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C错;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D错。 22.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A对、C错;图示区域地质条件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B错;图中显示背斜顶部已被侵蚀,D错。 课时测评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河北馆陶一中月考]下图所绘的是有着“海下兵马俑”之称的海下石林。一组组多边形的岩柱排列整齐,仿佛严阵以待的军列。岩柱垂直于冷切面和地面,岩柱的高度等于熔岩流的厚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与该岩石形成有关的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流水侵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的转化。根据“岩柱垂直于冷切面和地面”“岩柱的高度等于熔岩流的厚度”及图中岩石的形状特征即可判断出,该类岩石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C正确。 2.该岩石属于(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转化与形成。分析可以判断该岩石为岩浆岩,而从图中各箭头的指向可以判断,d表示岩浆,b表示岩浆岩。B正确。 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的能源利用方式。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可再生能源中,冰岛开发利用最多的是( ) A.水能 B.潮汐能 C.风能 D.地热能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冰岛地热资源开发的知识。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最多的是地热能。该国河流短小,且河流结冰期长,水能不丰富。海面冰封时间长,潮汐能不易开发。国土面积小,风能不稳定,不利于风能开发。 4.冰岛位于( ) ①板块消亡边界 ②板块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①错,②对;冰岛位于海岭附近,③对;海沟一般分布在板块消亡边界,④错。 [2019·江西奉新一中月考]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早。据此回答5~6题。 5.甲处属于( )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谷 D.向斜成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在地下同一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的砂岩的形成年代比Y1、Y4处取得的砾岩早,即岩层两翼新、中间老,属于背斜构造;从等高线凸向高值为谷地地形,判断该地属于背斜成谷。B正确。 6.若在Y2处钻30 m到达某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A.75 m B.65 m C.45 m D 35 m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河流是区域最低的地方,由图示可知,河流右侧的等高线数值为160 m,Y2与Y3海拔在同一高度,本题转变为求Y3与Y4之间的相对高差,Y3与Y4之间隔两条等高线,根据(n-1)d≤ΔH<(n+1)d可判断二者间相对高度为10 m≤ΔH<30 m;若Y2处需要钻30 m,故Y4处需要钻40~60 m。C正确。 [2019·江西月考]锂是制作电池的重要原料,图示盆地盐湖锂储量丰富,占我国锂资源总量的80%左右。M为该地区重要的城市。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盐湖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降水 D.气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盐湖形成的主要因素。根据图中等高线,该地地势四周较高,中间较低,是盆地地形,为内流湖,湖水蒸发,盐分在湖泊中长期积累,形成盐湖,A正确;光照、降水、气温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 8.锂资源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但该地区地质史上并无火山活动,说明其南部山区一定有( ) A.断层和侵入岩 B.褶皱和沉积岩 C.褶皱和变质岩 D.断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作用。锂资源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岩浆活动形成喷出岩、侵入岩两类岩石。该地区地质史上并无火山活动,说明无喷出岩,故其南部山区一定有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都不是岩浆活动形成。A正确。 [2019·安徽淮南模拟]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答案:D 解析:图示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 10.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呈上升趋势 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 D.反复升降 答案:A 解析: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 11.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答案:B 解析:海平面显著下降,则通过涨潮进入潟湖的海水会逐渐减少;同时陆地水体进入潟湖后,潟湖水体不断流入外海,必然使潟湖水体盐度降低。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绵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 m)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6分) (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链)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沙山西北坡缓,说明西北坡为迎风坡,当地盛行西北风。 (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因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潮湿)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山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而且沙山西北坡缓,故该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第(2)题,根据题意并结合学习过的内容可知,该地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有阻挡作用,风沙在此沉积,加上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潮湿),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使沙山不断长高。第(3)题,根据风力沉积的特点可以推断,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因此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13.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6分)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6分)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说明判断理由。(6分) (4)近年来,图中河流A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其可能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4)上游大坝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岛屿是由背斜成山,出露海面而成。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而非储油构造。第(4)题,上游拦河造坝、沿岸人们用水增加、海平面上升等都会造成海水倒灌现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