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泰安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山东泰安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2020-2021学年山东泰安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 ‎ ‎1.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C.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D.甲图的范围小于乙图 ‎ ‎ ‎ ‎(2)从①地到④地最近的走法和距离分别是(        )‎ A.一直向东走  12765千米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11054.5千米 C.一直向西走  17205千米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走  14899.5千米 ‎ ‎ ‎2.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图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该区域修水库,b点会被淹没 B.从甲点可以看到乙点 C.图中最大高度差是800米 D.从c点看不到a点 ‎ ‎ ‎(2)图中MN剖面线对应的剖面图是(        ) ‎ A.A B.B C.C D.D ‎ ‎ ‎3.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 ‎(2)下列国家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的是(        )‎ A.加拿大 B.英国 C.意大利 D.巴西 ‎ ‎ ‎4.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 A.立夏 B.夏至 C.大暑 D.处暑 ‎ ‎ ‎5. 下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朝向为(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 ‎ ‎(2)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 ‎ ‎(3)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 A.20时3分56秒 B.20时56分4秒 C.19时3分56秒  D.19时56分4秒 ‎ ‎ ‎6. 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km/h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h)。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 ‎ ‎(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 ‎ ‎7.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 ‎(2)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 A.A B.B C.C D.D ‎ ‎ ‎8. 如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 A.A B.B C.C D.D ‎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 ‎ ‎ ‎9. 读“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1)该地可能位于(        )‎ A.20°N B.20°S C.30°N D.30°S ‎ ‎ ‎(2)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昼夜均分 C.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 D.正值寒冷干燥的季节 ‎ ‎ ‎ ‎10.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夏至日,入住的游客可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该游客选择的户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2)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该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想在此地再次体验相同的情景,需要滞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一个星期 B.十天 C.半个月 D.一个月 ‎ ‎ ‎(3)来自澳大利亚悉尼(33°51′S,151°12′E)的游客,于2020年1月入住该宾馆。与悉尼相比,该地(        )‎ A.白昼时间较长 B.日出时刻较早 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正午物影较短 ‎ ‎ ‎ ‎11. 2017年2月21日,阿根廷科考队乘船到达阿根廷南极宿营地(84.5°S,60°W),并用手机拍摄了当天正午时的太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科考队到达宿营地时,北京时间和手机拍摄所对的方向为(        )‎ A.12时  正北 B.0时  正南 C.12时  正南 D.0时  正北 ‎ ‎ ‎(2)此日,科考队员可以观察到(        )‎ A.阿根廷国旗飘向西北方向 B.日落时间为当地地方时22时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含量减少 D.北极熊不时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 ‎ ‎ ‎12. 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 ‎ ‎(2)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 ‎ ‎13.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 ‎ ‎(2)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 ‎ ‎14. 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 ‎(1)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 ‎ ‎(2)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15. 如图1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2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列各题。 ‎ ‎(1)根据图2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 ‎(2)图2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 ‎ ‎16.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手绘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 ‎ ‎(2)图中(        )‎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 ‎ ‎17.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1)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上图(        )‎ 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 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 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 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 ‎ ‎ ‎(2)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沉积—兴建仓库 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 ‎ ‎(3)如果一艘小船从河流上游到下游,所走的航线可能是(        )‎ A.a航线 B.b航线 C.c航线 D.a或c航线 ‎ ‎ ‎18.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 ‎(2)图中河流(        ) ①分汊多  ②易改道  ③流量不稳定  ④多为地下暗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3)图中扇三角洲( )‎ A.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 二、非选择题 ‎ ‎ ‎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河流在等高线400~600米的流向是________。‎ ‎ ‎ ‎(2)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①②③④中哪条更好?为什么?‎ ‎ ‎ ‎(3)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 ‎ ‎ ‎(4)图中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 ‎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材料二: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 ‎(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 ‎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 ‎ ‎ ‎(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 ‎ ‎ ‎(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 ‎ ‎ ‎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 ‎ ‎ ‎(2)据图分析CD截面所在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 ‎ ‎(3)EF截面所在河段的航道靠近(E、F)岸,说明判断依据。‎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泰安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B ‎【考点】‎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2)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解答】‎ ‎(1)据图经纬度可判断,①②的地理坐标分别为(30°N,110°E)、(30°S,170°W),因此①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A错误; 丙丁两图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③④的地理坐标分别为(30°S,45°W)、(30°N,135°W),因此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B错误; 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经纬度跨度相同,但甲纬度较乙低,因此实际面积较乙大,则比例尺较乙小,C正确,D错误。 故选C。‎ ‎(2)球面两地间最短距离是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据分析可知,①的地理坐标为(30°N,110°E),④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两地同位于30°N,且①地位于④地的西侧,则从①地到④地最近的走法是先东北后东南。两地间经度相差115°,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111×115×cos30°≈11054.5千米。 故选B。‎ ‎2.‎ ‎【答案】‎ D D ‎【考点】‎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形剖面图。‎ ‎【解答】‎ ‎(1)图示区域,若在该区域修水库,应于南部的盆地地形修建,a点会被淹没,A错。 甲点和乙点间有山脊阻挡,从甲点不能看到乙点,B错。 根据等高线,图中最高点海拔1400—1600米,最低点海拔200—400米,高差范围是1000—1400米,最大高度差是1399米,C错。 有山脊阻挡,从c点看不到a点,D对。 故选D。‎ ‎(2)根据等高线数值,图中MN剖面线,从M到N,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对应的剖面图是图D,其它剖面图与实际海拔高度变化不符合。 故选D。‎ ‎3.‎ ‎【答案】‎ A A ‎【考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 ‎(1)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答】‎ ‎(1)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太阳发脾气时,太阳活动会产生“磁暴”现象,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使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信鸽迷失方向,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①②正确,③错误;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被吸引到地球磁场的南北极,发生电离现象,产生极光,故极光在高纬度地区有可能观察到,加拿大部分区域位于高纬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答案】‎ A C ‎【考点】‎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和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秋日约是8月8日前后,华北平原的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乙地相比,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量少,晴天多,A对。 夏季,甲地白昼时间长,B错。 太阳高度大影响太阳辐射强度,不影响日照时数,C错。 海拔相似,不影响日照时数,D错。 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陆地最热月是7月份,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大暑,此前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气温持续增加,C对。 立夏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继续升高,A错。 夏至后,正午太阳高度减小,但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气温继续升高,B错。 处暑后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D错。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故选C。‎ ‎5.‎ ‎【答案】‎ A A D ‎【考点】‎ 地球自转的特征 ‎【解析】‎ ‎(1)本题考查方向的判断。‎ ‎(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特征。‎ ‎(3)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 ‎【解答】‎ ‎(1)地球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在北方,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应朝向为北方。 故选A。‎ ‎(2)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是因为相对于地球,北极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观测结果是恒星绕北极星旋转,只能说明是地球在自转,这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恒星视运动现象。 故选A。‎ ‎(3)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19时56分4秒。 故选D。‎ ‎6.‎ ‎【答案】‎ B D ‎【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 ‎(1)地球自转在北极点上空看为逆时针,在南极点上空看成顺时针;在侧视图中为自西向东。‎ ‎(2)在60°纬线,1°对应的长度等于赤道长度的一半。‎ ‎【解答】‎ ‎(1)根据题干可知,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且始终保持静止不动,说明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当地纬度所在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且飞行方向与晨昏线的转动方向相同,即飞机自东向西飞行。 故选B。‎ ‎(2)从题干可知,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h,由于在60°纬线,1°对应的长度等于赤道长度的一半,所以在60°纬线上,其线速度为835千米/小时。所以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南北纬60°纬线。 故选D。‎ ‎7.‎ ‎【答案】‎ C A ‎【考点】‎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解答】‎ ‎(1)据图可知,左图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向右,故②岸流速较快,河岸受侵蚀,①岸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右图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向左,故③岸流速较快,河岸受侵蚀,④岸流速较慢,泥沙沉积。 故选C。‎ ‎(2)由分析可知,①位于河流凸岸,故泥沙淤积严重,河岸较平缓,而②位于河流凹岸,故流水侵蚀严重,河岸较陡。 故选A。‎ ‎8.‎ ‎【答案】‎ C C ‎【考点】‎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1)主要考查了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①处位于45°E,比世界时早3小时,地方时为7点,南半球昼短夜长。‎ ‎(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解答】‎ ‎(1)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①处地方时为7时,船员在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也就是此时①处位于晨线上,7时日出,当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应该是C。 故选C。‎ ‎(2)分析可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半年,①处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顺水航行,A项错误; ②处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大浪急,B项错误; ③处为地中海气候,冬季为河流丰水期,C项正确; ④处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D项错误。 故选C。‎ ‎9.‎ ‎【答案】‎ B D ‎【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答】‎ ‎(1)据图可知,该地正午日影大部分时间朝向正南,少部分时间朝向正北。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断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故选B。‎ ‎(2)分析可知,该地位于20°S,当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直射20°S,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昼短夜长,为冬季,正值寒冷干燥季节。 故选D。‎ ‎10.‎ ‎【答案】‎ A D C ‎【考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日落方位的判断。‎ ‎(2)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答】‎ ‎(1)夏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结合图示方位可知,图示①位置的阳台朝向西北,可以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A正确。 故选A。‎ ‎(2)“立竿无影”现象的出现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0°N,体验相同情景的最短时间应该是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北回归线之后南移,当再一次直射北纬20°时,太阳直射点一共移动了约7°。根据所学知识,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到北回归线共移动23.5°,用三个月的时间,可以估算太阳直射点移动7.8°,大约用1个月的时间。 故选D。‎ ‎(3)该城市位于20°N,1月份为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C正确; 悉尼位于南半球,白昼时间更长,日出时刻更早,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正午物影较短,ABD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D A ‎【考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与区时及其计算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和太阳位置的判断。‎ ‎(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答】‎ ‎(1)阿根廷南极宿营地的经度是60°W,北京时间的经度是120°E,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时间相差12小时,所以当60°W为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为0时;2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该地在南回归线以南,所以正午时该地的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故选D。‎ ‎(2)2月21日,太阳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阿根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风,因此国旗飘向西北方向,A正确; 无法计算日落时间,B错误; 夏季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含量更多,C错误; 北极熊在北极,D错误。 故选A。‎ ‎12.‎ ‎【答案】‎ A C ‎【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与区时及其计算 ‎【解析】‎ ‎(1)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 ‎(2)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 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 ‎【解答】‎ ‎(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德国法兰克福为东一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所以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飞机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时,法兰克福的区时是6月26日4:00;6月26日的北半球夏至日刚过,该地昼长接近于最长,且法兰克福纬度高,日出时间早,所以此时有可能是旭日东升,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德国法兰克福为东一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所以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飞机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时,法兰克福的区时是6月26日4:00;航班到达法兰克福机场时的区时为6月26日17:00,所以飞机飞行的时间是6月26日17:00-6月26日4:00=13小时,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 ‎【答案】‎ B D ‎【考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形成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解答】‎ ‎(1)由材料信息可知,丁所在地黑夜漫长且北望可见极光,而极光发生在两极地区,说明该地位于北极地区,且此时出现极夜,由此可确定北半球为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甲所在地即将入夏,说明太阳直射点在靠近甲地,则甲地位于南半球且在太阳直射点以南,太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该时段为9月23日—12月22日;乙所在地即将入冬,丙地即将入秋,夏季已过去,说明乙、丙两地在北半球,丙所在地四季分明,说明是北温带,而乙地此时为即将入冬的时节,说明乙所在地比丙更偏北。故四人所在地从北向南分别是丁、乙、丙、甲。 故选B。‎ ‎(2)根据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11月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 故选D。‎ ‎14.‎ ‎【答案】‎ B A ‎【考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解答】‎ ‎(1)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地幔。 故选B。‎ ‎(2)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应为重熔再生(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变质作用(③)形成的。珊瑚岩的形成应与①直接相关。 故选A。‎ ‎15.‎ ‎【答案】‎ A B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根据图2中记录的信息,该山位于甲山西南,且高程为88m。‎ ‎(2)此题考查地质构造(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 ‎【解答】‎ ‎(1)根据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的位置是在甲山西南,排除③和④;①高程低于100米,②高程介于100和200米之间,因此A项正确。 故选A。‎ ‎(2)根据背斜岩层新老关系是中心较老、两翼较新,判断Ⅱ比Ⅰ老,Ⅲ覆盖在Ⅰ、Ⅱ上,故Ⅲ最新,故B项正确。 故选B。‎ ‎16.‎ ‎【答案】‎ B C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岩浆岩形成的先后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 ‎(1)根据岩浆通道状态来判断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②所在岩浆通道最早被上层沉积岩层覆盖,故形成最早;③岩浆通道也有上覆沉积岩层,①岩浆通道没有受到影响,故①形成最晚,则先后顺序是②③①。  故选B。‎ ‎(2)甲处的断层是岩层挤压断裂后形成,内力作用的结果,A错误;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背斜,B错误; 丙位于沉积岩层,可能有化石存在,又在岩浆通道附近,故可能存在变质作用,C正确; 丁处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的结果,火山灰堆积作用影响很小,D错误。 故选C。‎ ‎17.‎ ‎【答案】‎ A C A ‎【考点】‎ 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 ‎(2)本题考查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和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3)本题考查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解答】‎ ‎(1)凹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据图可知,丙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A正确,BCD错误。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故选A。‎ ‎(2)甲为河流凹岸,流速较快,对应c,受流水侵蚀作用强,适宜新建深水港,AB错; 乙为河流凸岸,流速慢,对应a,受流水堆积作用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种植农作物,C对、D错, 故选C。‎ ‎(3)如果一艘小船从河流上游到下游,所走的航线应是水流缓的航线,比较安全。读图可知,弯道速度b>c>a,a航线水流速度最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8.‎ ‎【答案】‎ D A C ‎【考点】‎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解答】‎ ‎(1)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故选D。‎ ‎(2)图中显示有多个扇三角洲,说明河流分汊多,易改道;颗粒沉积物不稳定,说明流量不稳定;图中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 故选A。‎ ‎(3)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 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扩大,B错; 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 流水沉积作用,先沉积大的再沉积小的,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自西南流向东北 ‎(2)②; 原因:坡度缓,过河少,修桥少。‎ ‎(3)N; 原因:河水可以自流到金矿。‎ ‎(4)乙村; 原因: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3)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4)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解答】‎ ‎(1)根据指向标可知,图中等高线400~600米的河流所在位置的等高线向西南方向凸出,由于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该段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2)读图可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中②最合适,因为该地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利于交通工具通行;该线路过河少,修桥少,投资少。‎ ‎(3)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选址N最合适,读图可知,金矿的海拔高度是500米,N的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间,从N引水到金矿河水可以自流;而M的海拔高度是300~400米之间,比金矿的海拔低,水无法自流。‎ ‎(4)读图可知,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选择乙村更省力。乙村与山顶之间的等高线数量少,则相对高度小,且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利于攀爬。甲村线路等高线数量多,相对高度大,且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峭,不利于攀爬。‎ ‎【答案】‎ ‎(1)(20°N,135°W),17‎ ‎(2)见下图。 ‎ ‎(3)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4)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 ‎【考点】‎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方时与区时及其计算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 ‎(1)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点,即为此时的太阳直射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因此图中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所以图中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所以图中的中心点为北极点。 根据等日照时数线可知,P点所在的70°N日照时间为24小时,说明该地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0°N;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由于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为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所以经线OA为0点所在经线,所以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为135°W,所以太阳直射的经线经度为135°W。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5°W)。 P点影子朝向正北,说明太阳在P的正南方,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每天当地时间12点时,太阳在当地中天顶偏南,因此此时P点的地方时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17点。‎ ‎(2)由分析可知,AB两地位于赤道上,B为位于赤道与晨昏线的焦点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3)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达到最短,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影子再逐渐增长。‎ ‎(4)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长先变长,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海口昼长达到最大,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昼变短。‎ ‎【答案】‎ ‎(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该处河流的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3)E岸;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 ‎【考点】‎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析】‎ ‎(1)本题通过我国某河流上中下游河道的变化,考查河流地貌特征的分析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 ‎(1)AB截面河谷为“V”形河谷,河谷深邃狭窄,其原因可以从流速及地质构造分析。“V”形河谷一般形成于河流上游,落差大 ,流速急,河流向下侵蚀严重;该处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2)地上河一般是由于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的,其原因可以从河流流速及人类活动分析。该地地处河流中游,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为防治水灾,人为加高堤坝束水,造成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 ‎(3)EF截面位于河流下游,河道宽阔,该地位于北半球,河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右偏冲刷右岸,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