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环境保护课件(41张)
专题 22 环境保护 专题 22 环境保护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考点 59 环境污染 考点 60 资源问题 考点 61 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 59 环境污染 考法 1 各种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 考法 2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思路 考法 1 各种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 1. 水污染成因及防治 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影响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知识拓展 】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4.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考法 2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思路 1.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虽然种类不同,但是各类污染的出现都与以下三个要素有关: ( 1 )人类向环境排放过多的废弃物。 ( 2 )废弃物参与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迁移(大气运动或水体运动)。 ( 3 )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等)自净能力有限。 【 特别注意 】 分析环境污染时不仅要关注污染源,还要注意特殊的地形、天气及水域,这会使环境自净能力下降。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分析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到达环境中后,会随着自然环境中的大气及水体的运动进入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圈层中,污染物通过污染环境以及生物链传递,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环境污染的危害往往涉及自然要素中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各个方面。 考生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注意环境污染的危害涉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 二是注意根据污染物所处环境的关键性特征分析其危害的差异性。 下面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为例进行比较: 3.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分析 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具体造成污染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般来讲,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最后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于全球性污染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 例 1】 [经典题]( 15 分)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 1 )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9 分) ( 2 )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 分) 【 解析 】 ( 1 )本题考查水污染的形成原因。从图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水污染总体上呈“ W” 状;水污染先减轻、后加重、再减轻,其中 6 月 3 日水污染最重(先总说后分说)。该次水污染的成因,从降雨量、流量等要素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挥联想:先是污染物多(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多)、然后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最后河流自净能力弱(小河流量小)。 【 答案 】 ( 1 )变化特点:污染总体呈“ W” 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 3 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原因: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9 分) 【 解析 】 ( 2 )本题主要考查防治河水污染的主要措施。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水污染的原因,针对原因写措施,主要包括教育、污染源、城市管网、净化设施、自净能力等方面。例如,禁止污染物直接排放(主要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提高民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增强河水净化能力(自净和人为投放净化剂)和完善城市污水净化设施。 【 答案 】 (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 6 分) 考点 60 资源问题 考法 3 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对策 考法 3 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对策 1 .水资源问题 2. 土地资源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我国土地资源问题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耕地资源短缺 ①随着人口的增长,由于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灾毁耕地等原因,耕地总面积逐年下降,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②优质耕地少,总体质量不高; ③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地区。 ( 2 )土地退化严重 由于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及工业“三废”污染和酸雨危害,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3 .矿产资源问题 ( 1 )供需矛盾突出 ①由于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 45 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保证建设需求; ②富矿少,贫矿多,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③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平衡严重。 ( 2 )矿产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 ①单位资源开采量、储量、消耗量大,浪费严重; ②综合矿床资源利用率低; ③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以下以煤炭资源为例: ①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②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 例 2】 [课标全国 Ⅰ2015·44 ]( 10 分)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 解析 】 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及施工过程中对土壤的保护措施。喀斯特地区位于我国的湿润区,降水较多,流水作用较强,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较薄,需要保护土壤。之前,将开挖石料破坏的土壤集中处理,进行保护;之后,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还原土壤;另外,对被还原的松散土壤采取生物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 【 答案 】 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3 分)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3 分)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4 分) 考点 61 生态环境问题 考法 4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法 4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1.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有关。区域中的自然地理要素蕴含着生态问题发生的潜在性,而人口激增(根本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激发了生态问题的产生。从产生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由此产生了生态问题及资源短缺);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产生了环境污染)。 常见分析思路如下: 2.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 例 3】 [课标全国 Ⅰ2017·44 ]( 10 分)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 解析 】 本题考查生物入侵。从材料可知,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柽柳种子多,说明它繁殖快,易扩散,这必然会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其他生物的生长受限;侧向枝条多,必然会妨碍其他树木的生长。而柽柳作为该地原来没有的物种,它的出现必然会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 答案 】 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10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