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15讲交通运输布局(25张)
第 15 讲 交通运输布局 - 2 - 20 世纪 50 年代 , 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 , 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 , 完成第 1~3 题。 - 3 - 1 .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2 . 后来 , 我国专家认为 , 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 理由可能是 ( )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3 .50 多年来 , 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 , 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D B B - 4 - 4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福建省 1982 年和 2005 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 ,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 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由 1982 年的 117.81 亿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6 554.69 亿元 ,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5 - (1) 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 6 - 一 二 三 一、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例 1 (2017· 海南卷 )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7 - 一 二 三 (1) 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 A. 降低建设成本 B. 保护海洋生物 C. 避免破坏景观 D. 利于海空交通 (2) 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 , 而是新建人工岛 , 有利于 ( ) A. 提高通行速度 B. 降低施工难度 C. 保持水流畅通 D. 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3) 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 , 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 ) A. 产业结构的差异 B. 语言文化的差异 C. 社会福利的差异 D. 交通规则的差异 D D A - 8 - 一 二 三 解析 : 第 (1) 题 , 厄勒海峡是当地主要的海运通道 , 邻近哥本哈根机场。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 D 项正确。第 (2) 题 , 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 , 而是新建人工岛 , 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 , 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D 项正确。第 (3) 题 , 厄勒海峡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 , 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为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A 项正确。 - 9 - 一 二 三 - 10 - 一 二 三 - 11 - 一 二 三 二、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选择 例 2 (2017· 江苏卷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2 - 一 二 三 (1) 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 A. 门户港 → 支流港 → 深海港 → 干流港 B. 深海港 → 门户港 → 干流港 → 支流港 C. 干流港 → 门户港 → 支流港 → 深海港 D. 支流港 → 干流港 → 门户港 → 深海港 (2) 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 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 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 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D C 解析 : 第 (1) 题 , 读图可知 , 上海港口经历了 6 次区位迁移 , 港口经历了苏州河 → 黄浦江 → 长江口 → 洋山港的位置变迁 , 对应的拓建模式为支流港 → 干流港 → 门户港 → 深海港。故选 D 项。第 (2) 题 , 洋山港位于东海 , 是深水港 , 洋山港建成增加上海港口运输能力 , 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故选 C 项。 - 13 - 一 二 三 - 14 - 一 二 三 - 15 - 一 二 三 - 16 - 一 二 三 三、交通运输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例 3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完成下题。 - 17 - 一 二 三 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 , 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 18 - 一 二 三 答案 : 变化 : 运输方式变化大 ; 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 ; 交通线路增多 , 路网密度变大。影响 : 古驿站衰落 ; 部分聚落 ( 张家口、崇礼等 ) 等级提升。 解析 : 注意从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线、网等角度分析。比较 1905 年交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 ,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很大 , 出现了铁路、公路、高速公路 ; 交通线增多 , 交通运输网越来越密集。由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 , 古驿站已成遗址 , 说明古驿站衰落 ; 读图可知 , 部分聚落 ( 张家口、崇礼等 ) 等级提升。 - 19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 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 20 - 一 二 三 2 .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 21 - 一 二 三 (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 22 - (2017· 天津卷 )(15 分 ) 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各题。 - 23 - (1) 结合上图所示信息 , 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6 分 ) 2016 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 , 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 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 分 ) (3)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 , 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 , 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 请回答两项。 (6 分 ) - 24 - 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得分要点: (1) 从三点中任答两点 ,6 分。要注意抓住 “ 铁路交通枢纽 ; 经济发达 , 客、货运量大 ;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 等关键词。 (2) 瞄准 “ 穿越山地 ”, 能答出 “ 桥隧工程量大 ” 也可 ,3 分。 (3) 任答出两点即可。 - 25 - 解析 : 第 (1) 题 , 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主要是因为客、货流量较大 , 而客、货流量大要从交通枢纽、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技术等角度分析主要社会经济原因。第 (2) 题 ,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 , 唐山到承德的铁路穿越山地 , 地形复杂 , 桥隧工程量大。第 (3) 题 ,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可从就业、收入、基础设施和保护旅游资源等角度分析。铁路网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游客的集散效率 , 以免大量游客滞留造成超越旅游环境承载量 , 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