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上的大气(2)学案(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上的大气(2)学案(人教版) 【地球上的大气---考点复习】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 锋面系统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主要区别 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锋面力度 较大 较小 小 雨区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锋后为主 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雨区范围 小 中 大 图示 锋图 简图 天气图 雨区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贵阳冬半年“ 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天无三日晴” 2、气压系统 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式(北半球)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顺时针辐散: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逆时针辐散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晴朗干燥天气 实例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3、锋面气旋和近地面天气系统图的识读 锋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活动)在中高纬地区。在近地面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就是锋面气旋系统,它的识读方法如下: 1.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 2.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4.锋面气旋中冷锋和暖锋的判定:以上图为例,首先确定冷暖气团,在一个低压系统中,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其中北半部分纬度较高,为冷气团控制,南半部分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然后再根据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推理出锋面B、D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故为冷锋;锋面A、E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故为暖锋。 5.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 泛练习题 一、(【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 - 2014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 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解析】 试题分析: 1.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所以是先增后减,C对。A、B、D错。 2.该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早年因为改革开发,经济发展快,吸引内地其他省区劳动力,人口机械增长较快,近年因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以至为负增长。故选C。房价增长不是迁入人口少的主要原因,A错;根据图可以看到,该省人口迁入量逐渐减少,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经济水平是逐渐增长的,B错;各地的自然灾害类型频率没有明显变化,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 二、(2017•江苏卷)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 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又减少。 2.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大量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于郊区化阶段。 考点: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6分) 【答案】 (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信息中看,有“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和“许多古文明中心衰落”的信息;从图中信息看,古“丝绸之路”有许多古文明中心分布;从题干看,强调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因此,北方 “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草不再丰美,古文明中心衰落。 (2)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地域联系方式看,类型在多样化,空间分布在立体化,有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等发展。回答问题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即可。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地理联系方式。 【名师点睛】该题热点问题“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城市发展。试题难度不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