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 考试时间:30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平原 C.山麓沙丘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2.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3.下列关于该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地壳运动形成 B.地势低平 C.堆积物有砾石和泥沙 D.不能进行农业生产 ‎4.下列关于温带森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新疆没有针叶林分布 B.我国华北平原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 C.我国只有海南岛有热带雨林分布 D.我国渤海沿岸有大片红树林分布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6.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  ‎ A.雅丹地貌     B.V形谷地 C.牛轭湖 D.崇明岛 ‎8.“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9~10题。 ‎ ‎9.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10.骆驼刺所在区域的自然带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荒漠带 C.寒带苔原带 D.热带草原带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回答11~12题。 ‎ ‎11.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      B.喜阴、喜湿 C.耐寒、喜旱 D.喜热、耐旱 ‎12.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光照更加充足 C.降水逐渐变少 D.水土流失加重 ‎13.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①叶子很小或变成细刺  ②根系发达 ‎ ‎③叶子柔嫩、硕大  ④根系不发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15.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6~17题。‎ ‎16.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17.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 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18~19题。‎ 18. 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9.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西北—东南向 B.东北—西南向 C.东西向 D.南北向 ‎22.下图为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23~25题。‎ ‎23.实验过程中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 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的越多 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的越远 ‎24.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 ‎25.该模型模拟的河段主要为 A.河流的上游,常见V形峡谷地貌 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C.河流中下游,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 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27.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198米 ‎ C.298米 D.601米 ‎28.长城一般建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左图),右图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西向东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0.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 C.③ D.④‎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下图为“我国北方季风区局部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2分)‎ ‎(2)图中②③两地所在的地形分别为:②________,③________。(4分)‎ ‎(3)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2分)‎ ‎(5)乙村所处山坡为________(阴坡或阳坡)。当夏季风盛行时,乙坡处于________(迎风坡或背风坡)。(4分)‎ ‎(6)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根据上面左图,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2分)‎ ‎(2)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6分)‎ ‎(3)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6分)‎ ‎(4)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简单评价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高一地理答案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 BCCBC 6-10 BADCB 11-15 BAABC ‎ ‎16-20 ACBBA 21-25 BACDC 26-30 DCBAB ‎31.答案:‎ ‎(1)(2分)‎ ‎(2)山谷(2分)  山脊(2分) ‎ ‎(3)图中③处的河流位置不对。因为③处为山脊,应是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成河流。(2分)  ‎ ‎(4)东北—西南(2分)  ‎ ‎(5)阳坡(2分) 迎风坡(2分) ‎ ‎(6)丙(2分)  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供水充足(4分)‎ ‎32.答案:‎ ‎(1)喀斯特地貌(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地表水、地下水径流量大,利于对岩石的溶蚀和侵蚀。(6分)‎ ‎(3)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6分)‎ ‎(4)地形崎岖,土壤贫瘠,限制农业发展;‎ 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 地貌景观多样奇特,旅游景观丰富,促进旅游业发展等。(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