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地理(文)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下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①、②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 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 ①层大气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 C. 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答案】B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大气最底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达18~19千米,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达12千米左右,故纬度越高,大气层厚度逐渐递减;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利飞机飞行。②层为平流层,气温上热下冷,该层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增温;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故选B。‎ ‎【点睛】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以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得名。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仅8~9千米;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主要特点是: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是因为其顶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空气特别稳定,不易产生对流,大气运动多是水平,因此称为平流层。目前大型客机大多飞行於此层,以增加飞行的稳定度。高层大气的特点是有自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高空,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近几十年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2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这与图中哪些作用有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 A 3. D ‎【解析】‎ ‎【2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太阳辐射,③大气辐射(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会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使地球正在“变暗”,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3题详解】‎ 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主要是月球质量和体积较小,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气温升高快;夜晚没有大气的逆辐射,没有大气保温效应,降温快,所以昼夜温差大。所以有关的辐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逆辐射,D项正确。‎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丙 ‎5.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若图中四条线段气压差相同,风力较大的是 A. 甲、乙之间 B. 乙、丙之间 C. 丙、丁之间 D. 丁、甲之间 ‎【答案】4. D 5. B 6. C ‎【解析】‎ ‎【分析】‎ 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同一地点,越往高处气压越低;近地面,温度高处气压低,温度低处气压高。‎ ‎【4题详解】‎ 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高于丙、丁两处,甲处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乙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则丙处为高压,丁处为低压,D正确。‎ ‎【5题详解】‎ 越往高处气温越低,甲乙气温高于丙丁处,乙处为低压,气温较高。故选B。‎ ‎【6题详解】‎ 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风力较高空风力小,丙、丁之间位于高空,风力较大,C正确。 乙、丙之间和丁、甲之间为大气的垂直运动。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环流,知识性试题,难度较小。‎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 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8. 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 A. B. C. D. ‎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甲处气流下沉,由此可推知,甲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乙是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度环流,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选项C正确。‎ ‎【8题详解】‎ 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甲处气流下沉,由此可推知,甲是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乙是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南半球的中纬度环流,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表现为西北风。‎ 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0. 此时图示半球所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9. B 10. B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30°~40°之间,对应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A、C、D错误。‎ ‎【10题详解】‎ 由图中风向判断是北半球,则图示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北地区,则可知对应的季节应是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A、C、D错误。‎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题。‎ ‎11. ③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是 A. 副热带高压带 B. 西风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信风带 ‎12. 常年在①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1. C 12. A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生要熟悉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1题详解】‎ ‎③位于60°附近,垂直方向上大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从气压带或风带来看是副极地低气压带,选择C。‎ ‎【12题详解】‎ ‎①位于赤道,大气上升运动,属于赤道低气压带,常年在①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读“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4. 此时,南亚盛行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答案】13. B 14. A ‎【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3题详解】‎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七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B。‎ ‎【14题详解】‎ 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向右偏转为西南为,影响南亚地区,故南亚盛行西南风。故选A。‎ 下图中左图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6.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副热带高压带和低纬信风带交替 D.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答案】15. A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甲地的分布位置可知,甲地位于大陆的西岸,不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项错误;根据甲地的降水量判断,不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故C项错误;根据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可知,应该是地中海气候,不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项正确,D项错误。‎ ‎【16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故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A项正确,B、C、D项错误。‎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其中①为大东湖水系;②为武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B. 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 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18. 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 ‎④土地后备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是( )‎ A. 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 修建道路桥梁 C. 给市民提供公共休闲空间 D. 兴建防洪设施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湿地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7题详解】‎ 根据题干意思,打通绿色生态走廊,主要是加快空气流通,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武汉规划,以绿色生态功能为主,并不是发展城区旅游,该生态规划以湖水系为主的湿地无法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武汉属于我国湿润地区,降水多,城市用水充足,故选D。‎ ‎【18题详解】‎ 武汉是我国长江中游重要城市,工业发达,湖泊的功能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洪灾频发,湖泊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长江径流量,为防洪减灾做贡献,武汉位于湿润地区,用水充足,且长江流经本身水运发达,无需人工故意改造水运环境,武汉主要是平原区土地后备资源较多,无需湖泊充当土地后备资源,故选A。‎ ‎【19题详解】‎ 丰富的河滩地资源是武汉市宝贵的湿地资源,应科学保护和开发,避免出现污染和破坏。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出现大量环境污染问题,A错;修建道路、桥梁会破坏河滩地,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失衡,不符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B错;开发城市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C对;河滩地不适合兴建防洪设施,D错,故选C。‎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20.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系和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 水资源综合开发 B. 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 旅游业开发 D. 疏通河道 ‎22. 田纳西河流域大力建设水利枢纽工程,促进了下列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 ‎①渔业 ‎②旅游业 ‎ ‎③水电 ‎④航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 A. 五大湖 B. 北冰洋 C. 墨西哥湾 D. 太平洋 ‎【答案】20. A 21. A 22. D 23. C ‎【解析】‎ ‎【20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经地区地势陡峭,落差大,水能丰富,同时主要流经湿润气候区,水量丰富,但季风气候导致河流的水量不稳定;水系发达,支流众多,矿产资源丰富不是河流的水文特征,故选A项。‎ ‎【21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能资源丰富,对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所以本题选择A项。‎ ‎【22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大力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综合效益,水库里可以发展渔业,利用人文景观可以发展旅游业,水能丰富利于发电,水流变得平缓,可以发展航运,选择D项。‎ ‎【23题详解】‎ 美国西部地区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西路的暖湿气流,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田纳西河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水汽主要来自于墨西哥湾,选择C项,A、B、D项错误。‎ 在美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曾经历过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这引发了一系列恶果,如20世纪30年代的“黑风暴”。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黑风暴”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过度垦荒 B. 滥施农药 C. 滥采矿产 D. 过度抽取地下水 ‎25. 美国为符合环保要求应运而生的农业是( )‎ A. 节水农业 B. 大棚农业 C. 粗放农业 D. “处方农业”‎ ‎26.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制定法律法规以保护耕地 ‎ ‎②推广农业技术 ‎ ‎③发展有机农业 ‎ ‎④农业转型并发展其他产业 ‎ ‎⑤增加化肥的使用量 ‎ ‎⑥节约农业用水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⑥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24. A 25. D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黑风暴主要是因美国在西部地区过度垦荒、过度放牧导致地表沙化,在遇到强烈天气变化时形成的沙尘暴现象,A正确。‎ ‎【25题详解】‎ 节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大棚农业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热量不足问题利用大棚来保温的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处方农业是控制化肥、农药污染,实施必须请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因此符合环保要求的“处方农业”,D正确。‎ ‎【26题详解】‎ 制定法律法规以保护耕地、推广农业技术、发展有机农业、节约农业用水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①②③⑥正确;农业转型并发展其他产业没有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④⑤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B选项正确。‎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7. 由图可推断出该国 A. 工业化与城市化均呈持续增长趋势 B. 二战后,工业对城市化的促进日益加强 C. 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日益下降 D. 1970年代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28. 由图推断,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 A. 农业 B. 服务业 C. 矿业 D. 建筑业 ‎【答案】27. D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图示该地工业化水平并不是持续增长的,A错;二战后,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并不是日益加强,B错;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先升后降再缓升,C错;1970年代,城市化水平超过70%,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D正确。‎ ‎【28题详解】‎ 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选B正确。‎ ‎【点晴】‎ 发达国家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城市化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 工业发达但占经济比重次于第三产业。‎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 C. 降水丰富 D. 光照充足 ‎30.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 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 ①②种草、③种树 C. ①种树、②③种草 D. ①④种树、②③种草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图示主要是荒漠地区,水源短缺,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B对;热量、光照充足,不是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条件,A、D错;图示降水量线表示,区域降水少,C错。‎ ‎【30题详解】‎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①种树、②③种草,C对;①降水量在400mm以上,水源较充足,适宜森林生长;森林耗水量大,②③④降水量少,种树会加重水源短缺的情况,A、B、D项错。‎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以下问题。‎ ‎3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 ④或⑧ D. ③或④‎ ‎3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