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蚌埠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地理(理科)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第Ⅱ卷 为非选择题,共 4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只交 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则该小题不得 分。 “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 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RS B. GPS C. GPS、GIS D. RS、GIS 2. 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A. 道路清扫 B. 医疗救护 C. 幼儿看护 D. 事故处理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技术的区别及实际应用能 力,总体难度不大。 【1 题详解】 从题干提取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 GPS。同时,机器人还能 “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 GIS 技术, RS 主要应用于资源 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排除 AD。故选 C。 【2 题详解】 智能机器人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清扫道路,A 对。医疗 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 判断和处理,排除 BCD。故选 A。 【点睛】“3S”技术手段的区别: (1)“点”与“面”判断 GPS 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 别于 RS 和 GIS 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2)“想”与“看”区分 RS、GIS GIS 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 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 GIS。RS 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 能是收集信息, 即“看”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就了不同艺术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长三角地区孕育了以“柔”和“细 腻” 为主要艺术风格的越剧,关中地区孕育了以“刚”和“粗狂”为主要艺术风格的秦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秦腔唱腔高亢激越,伴奏乐器亦是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板胡和锣鼓,与之相关的地理特 征为 A. 地形以高原为主,广袤开阔 B. 位置偏僻,交通闭塞 C.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D. 黄河流经,水源丰富 4. 越剧题材以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秦腔题材则以历史战争和公案戏为主。下列关于这 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江下游地区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B. 关中地区是历代都城理想选址之地 C. 关中地区农业以游牧业为主 D. 长江下游地区历史上多战乱 【答案】3. A 4. B 【解析】 【3 题详解】 秦腔是我国北方地方戏的代表剧种,形成于周朝的关中地区,流行于西北地区,整个西北地 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广袤开阔。开阔的视野、闭塞的交通使西北山地民歌形成了穿透力强, 带有吆喝高调的民歌风格,秦腔高亢激越的唱腔景观特征与其一脉相承,伴奏乐器亦是极具 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板胡和锣鼓等。故选 A。 【4 题详解】 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越剧的“悲怨”与秦腔的“悲壮”,越剧的“民”气与秦腔的“官”气。 越剧中的悲剧哀怨动人,使人黯然涕下,秦腔的悲壮则使人豪气万丈;越剧讲述爱情故事和普 通家庭生活,秦腔则展示金戈铁马与朝代更替。故选 B。 对流域进行开发利用,除了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 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成功范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田纳西河流域主要位于 A.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B. 热带雨林气候区 C. 热带季风气候区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6.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旅游业的带动 C. 航运便利 D.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7. TVA 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 河流的梯级开发 B. 流域的综合开发 C. 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8.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A.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 防治水污染 C. 保护水源涵养林 D.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答案】5. A 6. D 7. A 8. A 【解析】 【5 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是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区,选 A。 【6 题详解】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该地能源丰富,当地不仅水力资源丰富, 且煤炭丰富,是美国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选 D。 【7 题详解】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措施可知,TVA 确定的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选 A。 【8 题详解】 防治水污染、保护水源涵养林、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提高水质,但建设抽 水蓄能电站是对水能的利用,不能改善水质,选 A。 【点睛】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流域能源充足, 成为吸引工业落户的重要引力,在该河流域的治理中,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 心。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 养分流量的大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表示给生物供给养分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A. 枯枝落叶少 B. 淋溶作用弱 C. 岩石风化弱 D. 植被易破坏 11. 雨林中土壤养分储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②雨林的光合作用强烈 ③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强 ④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少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 D 10. D 11.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带雨林的脆弱性。 【9 题详解】 表示给生物供给养分的应该是指向生物的箭头,丁对,D 正确。 【10 题详解】 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雨林植被一旦被毁,被砍伐运走, 雨林的养分将严重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所以说雨林是脆 弱的,D 对。该地生物量大,枯枝落叶多;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高温湿热,岩石风化强, ABC 项错误。 【11 题详解】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连续不间断的生长,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雨林 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土壤自身很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再加上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使得土壤中营养成分很少,而成为贫瘠的土 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 B。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读我国 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2. 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 B.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长 C. 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D. 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13. 关于东北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的农业种植带要根据土壤、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规划,实现专业化生产经营 B. 同一地区种植同种作物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 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 D.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答案】12. D 13.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特征及发展。 【12 题详解】 东北的冻土和沼泽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北味中温带和寒温带,积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 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近,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13 题详解】 同一地区发展同种作物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积温低,不适宜喜温作 物生长;东北地区热量不足,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更新,而且还能使土地永续利 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 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 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 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 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 D. 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15. 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毁林开荒 ④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⑥ 【答案】14. B 15. B 【解析】 【14 题详解】 选项内容中,只有鄂尔多斯高原为牧区,故 B 正确。旱涝、盐碱、风沙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 业的三大障碍。在黄淮海平原,比较集中地分布了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化土地、 沙化土地等中低产田;鄂尔多斯高原地处传统的农牧业过渡地带,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很多 草原遭到了不合理的开垦,生态环境恶化,应退耕还牧。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塔里木盆地、 江南丘陵不适合大规模整治土地;长江三角洲耕地质量高,故 A、C、D 错误。 【15 题详解】 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主要有: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因 为我国目前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占用耕地,现有的耕地面积不但不可能扩 大,而且还有不断减少的趋势。②改造中低产田,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③积极 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毁林开荒与大力开垦草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做法错误。故 B 正确。 【点睛】本组题采用宜采用排除法。 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 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调整前的山西工业产业 A. 以加工业为主 B. 经济效益低下 C. 产品丰富多样 D. 资源利用高效 17. .山西构建的产业链不包括 A. 煤一电一铝 B. 煤一焦一化 C. 煤一铁一钢 D. 煤一电一化 18. 产业结构调整后,山西省 A. 废气排放减少 B. 产品适应性差 C. 就业结构多元化 D. 交通拥堵增多 【答案】16. B 17. D 18.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 【16 题详解】 调整前的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和输出为主,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下,对环境破坏大, 经济效益低下。所以 B 正确,其余说法有误。 【17 题详解】 山西构建的产业链有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不包括煤—电—化,所以此题 选择 D 选项。 【18 题详解】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后,化工工业仍然存在,废气排放并不一定减少,A 错误;产业链延长,产 品进行了深加工,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强,B 错误;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就 业机会增多,C 正确;同时也在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交通拥堵会减少,D 错误。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 度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 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 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20. 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低噪声、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 题详解】 我国三北防护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一带,其主要的作用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持水 土,据此分析选 C。 【20 题详解】 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放氧除尘、吸毒杀菌;降低噪声、减轻污染;划分车道、隔离 交通,选 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防护林的作用,提神醒脑、减少事故不是绿化带的作用。 20 多年前,珠三角地区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 多年后,新一轮的产 业转移又不期而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 63 种产品被珠三角地区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 这 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A. 技术含量较高 B. 污染较为严重 C. 劳动力需求量较大 D. 能源消耗较多 22. 新一轮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是 A. 减轻工业污染 B. 加剧环境问题 C. 增加生产成本 D.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答案】21. C 22. D 【解析】 【21 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珠三角开始了新的一轮产业转移主因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产业结构的调 整。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 63 种产品的生产企业主因是廉价劳动力工业,劳动力 成本较高,是首先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的,本题 C 正确。 【22 题详解】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将会使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 等企业迁移出去,这一类企业的工业污染不严重,迁出对减轻珠三角的工业污染影响不大,A 错误;迁出此类企业后珠三角的环境问题应该有所减轻至少不会加剧,B 错误;产业转移后,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成本会有所降低,C 错误;新一轮产业转移后,缩短了当地产业升级 的时间,D 正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987 年成立于深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近几年华 为的终端(平板电脑、路由器、手机等)及产品供应链搬至东莞松山湖。为了解决终端设备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华为在国外已经建立了 16 个研究所。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与深圳相比,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 A. 技术水平高 B. 劳动力丰富 C. 土地租金低 D. 交通运输便捷 24. 华为公司在海外建立 16 个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 A. 培训当地熟练工人 B. 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C. 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 D. 提升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 【答案】23. C 24. B 【解析】 【23 题详解】 东莞经济不如深圳发达,与深圳相比东莞技术水平低、土地租金低、交通不如深圳便捷,C 正 确;东莞和深圳劳动力都很丰富,但深圳劳动力价格较高。 【24 题详解】 结合材料“为了迎合终端设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华为在国外已经建立了 16 个研究所”可知, 华为公司海外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B 正确。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图是 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贫乏 B. 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 C. 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D. 我国以煤炭、水能、核能为主要能源 26. 有关特高压技术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解决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B. 可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环境 C. 可以缓解工业发展受能源地域的限制 D. 可以促进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 题详解】 从图中能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B 正确。不能判 断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贫乏,A 错误。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图示电网输电不能体现, C 错。图中煤电数量多,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D 错。 【26 题详解】 特高压技术发展可以使工业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获得其它地区的能源供给,C 对。可以缓解, 不能解决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A 错。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环境,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B 错。 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D 错。 点睛: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图示电网输电分布不能体现。 煤电数量多,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特高压技术发展可以使工业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获 得其它地区的能源供给。 读下表, 投资地 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水 平 环保门槛 苏南 5000 万元 30 万元左右 1500 元左右 禁引污染企业 某市 <5000 万元 2 万元左右 500 元右左 免征排污费 回答下列各题。 27.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具有的特点是 ①生产规模大 ②劳动力需求量大 ③技术含量高 ④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与苏南地区相比,某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①产业结构 ②地租水平 ③工资水平 ④公民素质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 题详解】 “腾笼换鸟”是因为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提高或区域发展方向变化等原因,区域将落后产 业或当地不适宜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以换上更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因此被“逼走”的产业 具有的特点是劳动力需求量大、污染严重等,生产规模大不是移出产业的条件、技术含量高 往往是移入产业的特点,据此分析选 C。 【28 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移出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与苏南地区相比,某市吸引产 业转移的优势是提供产业较低的成本,如工资水平、地租水平等,产业结构、公民素质不是 吸引该类产业移入的优势。据此分析选 B。 【点睛】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 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 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4.国家政策 的调整 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6.地价昂贵 7.环境污染 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产业转移的 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了 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 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2011 年,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2012 年 3 月, 奇瑞汽 车宣布将在巴西打造完整供应链,2013 年 9 月在巴西圣保罗州建成奇瑞汽车工业园并 投产。与其他在海外建立的组装厂不同,奇瑞汽车工业园内还拥有为奇瑞供应零部件生产厂 家的分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B. 便于降低劳动力成本 C. 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D. 扩大产品销售数量 30.奇瑞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厂、组装厂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主要 目的是 A.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科研力量等 B. 加强生产工序上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C.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 D. 彼此展开竞争,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29. D 30. B 【解析】 【29 题详解】 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主要是进行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主要目的还是便于产品销售。 选 D。 【30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的企业除了奇瑞组装厂外,还拥有为奇瑞供应零部 件生产厂家的分厂,他们在生产上具有投入—产出之间的联系。这些厂家聚集在工业园区内, 可以加强生产工序上联系,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效益。据此分析选 B。 【点睛】工业的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 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 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主的景观特色。 (2)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在宁夏中卫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铁路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有利于______;另一方面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 水量,有利于______。 【答案】 (1). 草原 (2). 荒漠 (3). 过度樵采 (4). 过度放牧 (5). 过度 开垦 (6). 削减风力 (7). 固沙植被的存活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易,只要掌握荒漠化 的分布及防治措施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1)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2)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及过度开垦。 (3)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另一方面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 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 【点睛】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 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32.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 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A 是______工程,B 是______工程,C 是______ 工程。 (2)解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地理原因。 (3)图中 B 调运的能源是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 ②______。 【答案】(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2)资源分布不均,资源与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 (3)水电;①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②落差大,水流急。 【解析】 (1)A 是西气东输;B 西电东送南部通道;C 是南水北调东线方案。 (2)分析要从资源生产和消费分布不均两方面进行;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地区能源、矿 产丰富,但经济落后,资源和能源需求量相对少;东部地区能源、矿产短缺,但经济发展快, 资源、能源需求量大;我国的资源与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 (3)B 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主要是把云贵地区的水电调往珠三角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主要与 河流的落差及径注量大有关;云贵地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处,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调配。A、B、C 分别代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我国实施 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地理原因分析要从资源生产和消费分布不均两方面进行;我国资源分布不 均;西部地区能源、矿产丰富,但经济落后;东部地区能源、矿产短缺,但经济发展快,资 源、能源需求量大,资源与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B 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主要是把云贵地区的 水电调往珠三角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主要与河流的落差及径注量大有关;云贵地区降水多, 河流水量大;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出口加工区(产业移入地)提供的条件和进出口情况图。 (1)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表示 ______方向,虚线箭头表示______方向。 (2)材料二图中,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 务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条件? (3)谈谈产业转移对移人地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答案】(1)产业转移 产品输出 (2)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优惠政策等 (3)有利:促进经 济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不利: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问题;造成资源紧张 【解析】 (1)产业转移应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而产品则出现逆向回流。 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的方向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指向欠发达地区,因此为产业转移。虚 线箭头表示主要是由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指向发达地区,因此为工业产品输出。 (2)出口加工工业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影响该类产业的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廉价劳 动力和土地、优惠的政策等方面的因素。 (3)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促进基 础性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不利影响可能给迁入地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一定 的压力。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 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 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近年来,古老的稻田养鱼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一些农户用水泥浇筑田埂防止漏水,通 过施用化肥、农药和投放精饲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田鱼产量,并开发以稻鱼共生文化为核心 的农业观光活动,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1)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 (2)“稻鱼共生”系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其具体表现。 (3)说明产生上述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该转变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答案】(1)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河湖众多,水源 充足等。 (2)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耘田松土;稻鱼共生 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等。 (3)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扩大等。影响:提高稻鱼产量;丰富农 业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人,增加就业机会;不利于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 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稻鱼共生”系统是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 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用泥土堆起田埂”说明该地耕地缺乏,稻田 需要水热条件充足的气候,“稻鱼共生”还要考虑多水的地形条件。据此该地区普遍采用“稻 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是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等。 (2)“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 耘田松土;稻鱼共生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等,这种农业是生态农业,这些做法体现 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当地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扩大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有关。 该“稻鱼共生”系统的转变可以提高稻鱼产量;丰富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 民收人,增加就业机会;但该转变是对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的破坏,不利于农业传 统文化的传承;使用化肥、农药,开发旅游等做法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