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读甲、乙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2题。 1.甲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巴西 B.墨西哥 C.美国 D.英国 2.乙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日本 B.印度 C.法国 D.阿根廷 3.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B.限制性因素: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工业结构: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D.农业生产:北方自然条件差,无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湾省对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4~5题。 4.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5.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 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6~7题。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 A.a、b段 B.b、c段 C.a段 D.c段 7.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据此回答8~10题。 8.20世纪80年代,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9.这些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主要拥有 A.资本和技术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交通、服务优势 D.能源优势 10.这些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特殊时期开始转移到我国,是因为我国 A.采取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体制改革,改善了投资环境 B.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D.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发达、法制健全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1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1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前提是市场需求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4~16题。 1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6.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下图是位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东西端的A、B两个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图(部分)。据此回答17~18题。 17.与省区B比较,省区A发展棉纺织产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①靠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A省区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能源消费结构由以煤为主转变为以天 然气为主,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改变能源短缺现状,减少因外调煤炭而带来的铁路运输压力 ④实现农村能源结构气化的目标,缓解因樵采天然植被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2年10月10 盘点过去十年我国的重点工程,无论从投资规模、地域跨度,还是惠及人口,西气东输工程都堪称之最。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 900亿元,长度达到15 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19~21题。 19.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20.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1.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③覆盖区域更广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珠三角的能源短缺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22~23题。 22.图中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改善,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回答24~26题。 24.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 27.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①热量充足 ②光照强烈 ③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④水源充足 ⑤耕种历史悠久 A.①②③ B. 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读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生产长期大水漫灌 ④地形平坦,水流平缓,土壤的侵蚀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9.图中B地在汉朝时水草丰美,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过度开垦和放牧 30.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图示地区环境问题的是 A.A地区因地制宜,大规模植树种草 B.A地区发展滴灌、喷灌技术,节约水资源 C.B地区实行小流域综合开发 D.B地区大规模引黄河水解决干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31~32题。 31.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32.关于造成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胡杨林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一道生态屏障,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胡杨林急剧减少。读塔里木河下游某断面胡杨林分布示意图,完成33~34题。 33.影响图示区域胡杨分布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34.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意义是 ①改善当地气候 ②阻挡风沙侵袭 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④防止土地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石漠化景观是喀斯特环境恶化最直接的标志。下面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关于地表坡度对石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坡度15°以下地区无石漠化景观 B.地形坡度20°以上地区只存在轻度石漠化景观 C.地形坡度越大,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越高 D.潜在石漠化景观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的分布概率高 36.最为严重的石漠化景观出现在山地的南坡,这是因为 A.南坡地形坡度大 B.南坡是迎风坡 C.南坡降水少 D.南坡植被覆盖率低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7~38题。 37.“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3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荒漠区植树造林 B.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下图,完成39~40题。 39.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 B.青岛 C.深圳 D.上海 40.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图甲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乙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6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采取哪些措施。(3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3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岛和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2分) A.光照 水源 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 D.热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__,新疆还有________。 (3)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5分) (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4分) 43.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选择下列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 A土壤肥力下降 B洪涝灾害增多 C水土流失 (2)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是抓好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4.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挖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2分)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C C D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C A B A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D A C B C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C A D B C D C 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每点1分) (1)变小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 (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42. (1)B (2分) (2)海洋运输 管道运输 (3)海南:中间高,四周低;(2分) 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2分) 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由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 (4)海南: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三选一,每点2分) 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成能源基地。(二选一,每点2分) 43.(1)(从左到右)CAB(3分) (2)毁林开荒 (3)水土保持;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打坝淤地(三选一,每点1分) 44. (1)过度放牧 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过度破坏植被) (2)次生盐渍化(盐碱化)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的气候条件 (2分) (3)三北 防风固沙 (4)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省柴灶。 (五选二,每点1分,共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