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原通辽铁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原通辽铁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命题人:李 慧 审核人:叶红英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纸上。 1. 近年来,泰国的曼谷、清迈、普吉岛成为我国国民的热门旅游城市。下图示意东南亚地形。据此完成下题。 清迈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其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 受到寒流影响 C. 地处山区,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D. 纬度低,海拔高,冬暖夏凉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清迈纬度在20°N附近,纬度较低;图中显示清迈位于横断山区向南延伸的山地,由于海拔高,夏季凉爽,冬季其北部有更高的山脉阻挡且自身纬度较低,冬季温暖舒适,四季如春。清迈没有临海,不会受到寒流影响;冬温夏凉,年较差较小,太阳辐射强不是四季如春的原因,据此选D。 根据图中某国的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 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是( ) A. 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B. 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金工业 C. 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 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工业 3. 近些年来,甲国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是( ) A. 石油开采 B. 电子工业 C. 钢铁工业 D. 汽车制造 【答案】2. A 3. B 【解析】 2. 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及文字提示,可以判定甲国是新加坡。新加坡借助靠近马六甲海峡的有利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但它缺乏大量的土地、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因此冶金工业不发达;土地资源少,农业也不发达;岛屿面积小,森林资源不丰富,新加坡的木材加工工业原料来自国外,据此选A。 3. 甲国是新加坡,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近些年来,新加坡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必然是新兴工业中的高科技产业,结合选项只有电子工业符合要求,选B。 【点睛】 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右图为甲国A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 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 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D. 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5. 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 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C. 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 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6. 关于甲国农作物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 A. 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B. 水稻分布在恒河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平原 C. 黄麻分布在恒河上游 D. 茶叶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7. 季风为A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东南信风北移 D. 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答案】4. C 5. A 6. C 7. 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及图示中的国家轮廓、经纬度信息可以推知,甲为印度、乙为美国。图示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夏季多雨,为热带季风气候,据此结合问题分析即可。 4. 根据图示国家轮廓、经纬度信息可以推知,甲为印度、乙为美国。印度的耕地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但美国耕地主要位于中央大平原上,A错;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于乙国;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甲国人口多,粮食大量进口而乙国大量出口,据此选C。 5. 甲国为印度,冬季因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低阻挡冷空气南下,故冬季受寒潮影响小;其东北地区因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乙国为美国,降水来自东西两侧的海洋上,因此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据此选A。 6. 甲国为印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水稻分布在恒河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平原;黄麻喜欢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茶叶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据此选C。 7. A地位于印度的西北部,为其带来丰沛降水的是西南季风,该季风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而成的,据此选C。 8. 下图是沿20°N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内,汉堡位于北海沿岸。油轮驶出波斯湾首先需要经过①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从印度洋进入地中海需要经过②曼德海峡,驶出地中海需要经过④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后进入北海需要经过③英吉利海峡,据此选C。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水能蕴藏量5 27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八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 A. 境内多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B. 离海洋较近 C. 纬度较低 D. 有很多大河流经 10. 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9. A 10. D 【解析】试题分析: 10. 中亚地区位于西风带,深居内陆,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北冰洋,②、④对。 太平洋、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①、③错。D对,A、B、C错。 【考点定位】区域水资源丰富的原因,降水水汽来源。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 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D. 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2.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 B. 都有丰富的水源 C. 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D. 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答案】11. A 12. D 【解析】主要考查区域的差异,比较分析三个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要求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知识。 11. 三条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三角洲。其中尼罗河沿岸不受季风的影响;这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北半球的夏季;尼罗河沿岸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择A。 12. 这三个区域的光热条件都能满足棉花的生长,因此这三地的农作物都有棉花;河流开发的核心是综合利用与治理;尼罗河沿岸水资源较为贫乏;尼罗河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并非处于世界前列。选择D。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右图是索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A. 印度西海岸 B. 澳大利亚西海岸 C. 非洲东海岸 D. 越南东海岸 14.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多雨 D. 高温干燥 【答案】13. A 14. D 【解析】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 13. 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7月份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在西南风吹拂下,海水自西向东流,所以在索科特拉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的大量原油,油污带会随着洋流向东漂流,到达印度西海岸海域,故答案选C。 14.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这些植物特点是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气候进化的结果,该岛生存大量这种植物,反映了该岛气候干旱,炎热干燥,故答案选B。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图示地区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不包括( ) A. 大气环流 B. 植被 C. 洋流 D. 地形 16. 关于图示区域西部主要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 大部分河流水流急 D. 河流航运价值高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西欧地形平坦、海岸线破碎曲折;受西风影响大;沿岸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均有关,植被是该气候影响下的产物,并非原因,选B。 16. 图示区域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在0°以上,主要河流冬季无结冰期;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由于降水变率小,故流量季节变化小;该区域地形较为平坦,大部分河流水流平缓;河流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河流的航运价值高,据此选D。 【点睛】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 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 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②盆地地形,便于冷空气聚集; ③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⑤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18. 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 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B. 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C. 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D. 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8. 该地纬度高,夏天昼长可达21小时,夜晚非常短,A可信;该纬度较高,当地土地都是永久冻土,B可信;该地气候大陆性特别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非常大,C不可信;该地降水大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存在,D可信。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下图分别是加拿大降水分布图和植被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致图中甲乙两地区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洋流差异 C. 大气环流 D. 纬度差异 20. 据图中信息,该国农业发展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市场广阔是丙丁两农业区商品率特别高的主导因素 B. 地广人稀是丙丁两农业区专业化水平高的主导因素 C. 上升流是图中东部海域冷水性渔场形成的主导因素 D. 森林资源丰富是该国家具、造纸业发达的主导因素 21. 铁路网的分布和走向对该国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强了东西向交通的联系,促进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B.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减轻了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 C. 缩短了该国东西两岸联系的距离,促进东西两岸发展 D. 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南部聚集 【答案】19. A 20. A 21.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读图,甲乙两地位于西风带范围。甲地位于科迪勒拉山系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是高原地形,但海拔低,对西风抬升作用弱,降水少。所以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差异,A对。洋流、大气环流、纬度影响都较小,B、C、D错。 20. 该国纬度高,农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南部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所以市场广阔是丙丁两农业区商品率特别高的主导因素,A对。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是丙丁两农业区专业化水平高的主导因素,B错。图中东部海域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C错。森林资源丰富,但图示信息不表示该国家具、造纸业发达,工业发达主导因素是科技水平高,D错。 21. 图中铁路网的分布和走向加强了东西向交通的联系,但没有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A错。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东西方向的铁路运输,减轻了东西方向运输的压力,B错。不会缩短该国东西两岸联系的距离,缩短了联系的时间,促进东西两岸发展,C错。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南部聚集,D对。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交通线修建的影响。 【名师点睛】熟悉加拿大地理概况及准确解读图中降水变化信息、农业区分布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表示棉花带的数码和④农业带作物播种时间,正确的是( ) A. ⑦ 春季 B. ⑨ 夏季 C. ⑥ 秋季 D. ⑤ 冬季 23. ③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4. 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B. 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C. 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D. 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答案】22. C 23. A 24. C 【解析】 22. 美国棉花带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对应图中的数码⑥;④农业带作物为冬小麦,其播种时间为秋季,据此选C。 23. 根据图示信息,③地为美国的玉米带,由于长期耕种,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污染,土地质量下降。这里不是牧区,也没有湖泊,不存在围湖造田现象,据此结合选项选A。 24.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更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等。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会加剧农业问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据此选C。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蒸发较弱 B. 地下水位高 C. 地形平坦 D. 降水丰富 26. 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 A. 2月—4月 B. 5月—7月 C. 8月一10月 D. 11月一次年1月 【答案】25. C 26. A 【解析】 25. 由图可知,苏德沼泽所在区域等高线稀疏,说明苏德沼泽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容易积水;该地为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较强;地下水位高是积水的结果,不是原因;本区降水并不丰富,选C。 26. 苏德沼泽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2月—4月是干季快要结束时期,5月湿季将来临,水量增多,所以此时段面积最小,据此选A。 27.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题。 关于A、B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地的地形类型相同 B. A地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 C. 两地所在区域的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 D. 七月份,两地均高温多雨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A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为平原,B为南非高原,两地的地形类型不相同,A错;A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B错。两地所在区域的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C正确;A、B两地分属南北半球的不同热量带,两地不可能同时高温,D错。据此选C。 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也是西亚地区较大的城市之一。德黑兰城市布局很有特色,每条道路旁都有一条明水渠。下图示意德黑兰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里海对该城市大气起到调节作用 B. 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 C. 沙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D. 该城市人口多,生产、生活排出的废热多 29. 德黑兰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城市干燥状况 B. 增大城市的昼夜温差 C. 发展城市的内河航运 D. 为城市提供廉价的水能 【答案】28. B 29. A 【解析】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受冷空气影响小。区域气候干旱,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干燥状况。 28. 冬季德黑兰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山地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深入,受冷空气影响小,B对。受山地阻挡,里海对该城市大气起到调节作用弱,A错。沙漠环境没有季节变化,C错。同纬度城市相比,该城市人口较少,排出的废热较少,不是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D错。 29. 德黑兰位于沙漠边缘,气候干旱,在道路旁修建明水渠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干燥状况,A对。能减小城市的昼夜温差,B错。不能发展城市的内河航运,C错。明渠落差小,不能为城市提供廉价的水能,D错。 30.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B. 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C. 河流流速急,水能丰富 D. 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答案】B 【解析】日本国土狭小,境内矿产资源缺乏,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贸易为主, 主要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境内多山,河流流速急,水能丰富;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据此选B。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 夏季风 B. 冬季风 C. 东北信风 D. 盛行西风 32. 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 A. 植树种草 B. 修筑防浪堤 C. 从外地运沙 D. 持续除草 【答案】31. B 32. D 【解析】 31. 该岛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A错;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县形成沙丘,B对;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C错;日本位于大陆的东岸,主要受季风影响,基本不受盛行西风控制,D错。 32. 材料中有“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的信息,根据日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而该地的主打景观是沙漠,必须保证沙漠景观的“沙漠”,如果长满草就破坏了该沙漠景观,而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据此选D。 2018年1月26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国将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下列因素中,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影响最小的是( ) A. 全球变暖 B. 航运安全 C. 运输成本 D. 市场分布 34.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表之时,原有航道中的( ) A. 台湾海峡海水由南流向北,风急浪高 B. 马六甲海峡正值旱季,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 索马里洋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洋流 D. 直布罗陀海峡气候温和湿润,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答案】33. B 34. D 【解析】 33. 由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经过地区为北冰洋沿岸的俄罗斯境内,航运安全问题对其影响最小,B对。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上会有浮冰甚至冰山,会影响航行,A错。该航线运输成本较高,C错。沿线人口稀少,市场分布狭小,D错。据此选B。 34. 由材料可知,白皮书发表为1月,时值我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此时台湾海峡海水自北向南流动,A错。马六甲海峡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B错。此时索马里附近盛行东北季风,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暖流,C错。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动,D对,选D。 【点睛】 索马里冬季洋流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暖流。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完成下面小题。 35.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水温与夏季接近,原因是( ) A. 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B.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 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36. “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 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 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C. 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D. 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答案】35. D 36. C 【解析】 35. 贝加尔湖的冰层相当于温室大棚,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会对冰层下的水温起到保温作用,且冰层隔断了冰层下的水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所以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D对。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不是冰层上下温差大的原因,A错。冬季冰层上下水温差异,与夏季冰雪融水注入无关,B错。湖底地壳运动释放大量热能,湖水不会结冰,C错。 36. 贝加尔湖地区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A错。根部是土壤侵蚀后裸露在地表的,冻土深厚,土壤不易被侵蚀,B错。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对湖岸侵蚀能力强。“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C对。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不是根部裸露的原因,D错。据此选C。 【点睛】 该题一定要注意冰层下水温高,冰层外气温低,这就说明冰层相当于温室大棚,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对冰层下的水温起到保温作用,且冰层隔断了冰层下的水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对湖岸侵蚀能力强。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位于图中的(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8. 图中葡萄园的耕种方式有利于( ) A. 增大田间温差 B. 保持田园水肥 C. 接受阳光直射 D. 扩大土地面积 39. 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 ①阳光照充足 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 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答案】37. A 38. B 39. B 【解析】 37. 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对岸有连绵的群山,不可能是B处、D处,B、D错。C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较平坦,没有梯田,C错。在图中的位置是A处,A对。 38. 图中葡萄园的梯田耕种方式可以使得水不下坡,有利于保持田园水肥,选D。耕种方式不能增大田间温差、也不能扩大土地面积;该地无阳光直射现象。 39. “3个太阳” 是指日照充足,是天上的太阳,①对。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是水中的太阳,②对。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使园中热量散失,不能比做太阳,③错。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是墙中的太阳,④对。该地位于中纬度,⑤错。综合分析选C正确。 40. 下图中“葡萄黄金种植带”是亚欧大陆上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葡萄黄金种植带”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呈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此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B. 东部比西部纬度低的原因是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C. 西岸比东岸宽是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充沛 D. 该带上内陆比沿海宽是因为内陆晴天多、光照足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葡萄黄金种植带”呈带状分布,此带内地形起伏大,与地形平坦无关,A错;东部比西部纬度低的原因是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B错;西岸比东岸宽是受暖流的影响,温度较高,与西风影响无关,C错。该带上内陆比沿海宽是因为内陆晴天多、光照足,D对。据此分析选D。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41. 材料一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 (2)分析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3)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及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原因。 【答案】(1)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2)东部地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利于发展畜牧业。 (3)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解析】(1)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有关。英吉利海峡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2)耕作类型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关,英国是岛国,多受西风影响,降水多。东部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利于发展畜牧业。正是这种东西方向气候、地形条件的差异导致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格局。 (3 )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是因为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点睛】 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有关。耕作类型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关,英国东部降水少,光热条件相对较好,地形平坦,而西部降水多,多山地,这些差异导致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格局。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污染排放多,自净能力差。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是因为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42. 材料一 俄罗斯示意图。 材料二 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诸多气候区域,冬季半岛北部的严寒可达零下50摄氏度,而夏季有时在岛南竟可进行海水浴。图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俄罗斯将交通运输的重点放在发展铁路运输上,试分析原因。 (2)简述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 (3)分析冬季勘察加半岛北部气候严寒的原因。 【答案】(1)①主要河流南北流向,结冰期长,河运价值低;②(东部地区经济活动多在南部地区)港口多冻港,海洋运输不方便;③运输的货物多为矿产品或重工业品,运距长,公路运输成本高;④铁路运输受天气影响小,客货运输量大,(俄罗斯东西向货物运距长)运输成本低。 (2)位于北半球,北纬60度穿过半岛北部,位于中、高纬度交接处;、地跨东西两半球;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东临太平洋;三面被海洋包围,北部与大陆相连。 (3)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白昼时间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太阳辐射量少;临近亚洲高压,冬季风强劲,降温剧烈;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 【解析】(1)俄罗斯矿产资源多在东部地区,而其经济重心主要在西部欧洲部分,因此该国主要运输线路应为东西走向。就水运而言,俄罗斯境内主要河流南北流向,且结冰期长,河运价值低;港口封冻时间长,海洋运输不方便,因此水运不发达。俄罗斯运输的货物多为矿产品或重工业品,运距长,公路运输成本高。铁路运输受天气影响小,客货运输量大,俄罗斯东西向货物运距长,运输成本低,因此,俄罗斯将交通运输的重点放在发展铁路运输上。 (2)结合图示信息,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描述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州域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来描述。 (3)冬季勘察加半岛北部气候严寒源于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地表覆盖物等。该半岛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太阳辐射量少;临近亚洲高压,冬季风强劲,降温剧烈;沿岸有千岛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表土为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加剧严寒程度等。 【点睛】 俄罗斯矿产资源多在东部地区,而其经济重心主要在西部欧洲部分,因此该国主要运输线路应为东西走向。再结合水运、公路、铁路运输优缺点及俄罗斯的运输实际分析。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描述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州域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来描述。区域气候特征的形成受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地表覆盖物等的影响。 43. 材料一 洛杉矶美国第二大城市,最大海港,为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的最大基地。周边人口大约1800万,GDP世界城市排名第三(2014年)。 材料二 为了治理雾霾,洛杉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竣工于2009年的松树风力发电场是全美最大的“市级”风力发电场;计划2020年之前,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级太阳能项目。 材料三 左图洛杉矶位置示意图 右图五大湖位置示意图 (1)分析洛杉矶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原因。 (2)(原创)五大湖区附近产业类型多样,任选其一分析其发展优势。 【答案】(1)洛杉矶位于美国西部沿海,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发展风能和太阳能有利于治理雾霾;同时该城是美国第二大城市,能源需求量大。 (2)乳畜业,纬度偏北,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贫瘠,不宜谷物生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宜发展乳畜产业;接近东北部工业区、乳畜制品市场广阔。。传统重工业(钢铁、汽车等),开发历史早;五大湖铁矿,临近阿巴拉契亚山区煤矿;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客源市场大);交通条件优越;服务质量高、接待能力强。 【解析】(1)洛杉矶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产业源于该地的风能及太阳能丰富,同时这两种能源还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洛杉矶位于美国西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大量发展风能和太阳能有利于既能缓解该市的能源需求紧张状况,还能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治理雾霾。 (2)五大湖区附近产业类型多样,如农业方面有乳畜业,其他产业如钢铁、汽车、旅游业等也很发达。这里发展乳畜业是因为该地冷湿的气候适合牧草的生长,同时,这里接近东北部工业区,城市众多,乳畜制品市场广阔。这里的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传统重工业发达与其开发早及周边丰富的煤铁资源、水源,交通、市场、科技等条件优越密不可分。旅游业发达源于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客源市场大;交通条件优越;服务质量高、接待能力强。 44. 材料一 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材料二 左图 “一带一路”示意图, 右图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一带一路”示意图 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依次描述沿线的气候特征。 (2)图例③代表的自然带在ABC三处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答案】(1)东:(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西:偏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偏南:(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A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景观。 B夏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季信风带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C湿季(夏季),东南信风越过暖流上空带来降水;干季(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少。 【解析】(1)由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东向西依次经过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结合各气候类型特点描述即可。 (2)根据图示信息,图例③代表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A处为东非高原,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景观。B处位于10°S-20°S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夏季时,东南信风越过暖流上空带来降水;干季即冬季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降水少。 【点睛】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南为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特征为全年高温,但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是源于地处高原、地势高、对流弱形成该气候,10°S-20°S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该气候。回归线附近该气候的形成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