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37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37张)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情导航 基础自评 考点导析 素能专攻 考点演练 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 导航全程复习 高考命题剖析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6 · 天津卷 ,10 ~ 11 2016 · 上海卷 ,32 以图文资料为背景 , 结合重大的环境问题 , 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017 · 江苏卷 ,23 ~ 24 2016 · 全国 Ⅱ 卷 ,37(3) 以图文资料为背景 , 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4. 可持续发展实践 2016 · 海南卷 ,18 2016 · 上海卷 ,37 ~ 38 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数据材料为背景 , 结合典型案例 , 考查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的相关知识。 课时任务通关 知识任务 1. 知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特点。 2. 知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 4. 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途径。 能力任务 1. 能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特点。 2. 能结合实际 ,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 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4. 能结合现实问题 , 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基础自评 立足课前自评 提升基础复习 知识札记 预习自测 人地关系思想历史回顾 【 知 】 人地关系历史回顾 1. 指出下列说法或做法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或导致的环境问题。 (1) 人有多大胆 , 地有多大产 : 自然。 (2) 民以食为天 , 以粮为纲 : 自然。 (3) 驯养野兽 , 种植禾谷 : 自然。 (4) 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 , 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 : 减少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加剧 , 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5) 人地关系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 : 文明时期。 征服 改造 崇拜 森林 水土流失 工业 人地关系思想历史回顾 【 明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 读下面漫画 , 回答问题 : ① 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③表示环境反作用于人类。④表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历史回顾 【 记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 环境污染 :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辨 】 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 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 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2)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①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 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 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 环境意识不强 ;③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 漫画甲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这种环境问题在 地区尤其突出 , 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 (2) 图乙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该环境问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 雪线 。 (3) 丙图反映的现象会加剧乙图反映的现象 , 其根本原因是森林遭砍伐 , 导致二氧化碳消耗 。 土地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 全球变暖 上升 减少 可持续发展实践 【 记 】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 (1) 概念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 内涵 :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 原则 :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 辨 】 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 ,“ 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 ;“ 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 ;“ 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3. 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 , 回答问题 : (1) 若 A 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则代表的是 持续发展。 生态 可持续发展实践 【 明 】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我国基本国情 : 发展中的大国 , 面临着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重任。 (2) 面临严峻挑战 :① 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 资源相对短缺 ;③ 深刻的环境危机。 【 知 】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发展循环经济 (1) 手段 : 环境无害化技术。 (2) 核心 : 提高生态效益。 (3) 方式 : 环境友好。 (4) 目的 :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5) 实践 : 工业推行清洁生产 , 农业推广生态农业 ;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2)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 , 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 : ① 保护生物多样性 : 性原则。 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 : 原则。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 性原则。 (3)“ 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 , 降低了浪费 , 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 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 (4) 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 , 加入到“光盘”行动中 , 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性原则。 公平 共同性 持续 经济 共同 考点导析 建模思维流程 引导能力运用 考点一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真题剖析 (2015 · 全国 Ⅱ 卷 37(3))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 , 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 , 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以乌梁素海的污染及引水渠为背景 , 考查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区域认知 : 乌梁素海的地理位置与黄河及灌渠的关系。 综合思维 : 影响乌梁素海污染的主要因素。 如何思 乌梁素海的水文水系特点 —— 污染严重的原因 思考 : 导致乌梁素海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 迁移 : 既要注意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 还要从当地降水少、湖水流动性差等方面分析自然原因。 感悟 : 注意解读图文信息。农田灌溉退水汇入乌梁素海 —— 农田退水的化肥、农药污染严重。灌渠密度大 —— 气候干旱 , 湖泊吞吐量小 , 流动性差。 出结论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 , 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 ; 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 , 降水少 , 湖水由水渠进入和排出 , 吞吐量较小 , 流动性差 , 污染物在湖中积累 , 污染逐渐加重。 考点探究 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 人口压力 :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 , 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 , 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 , 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 , 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 , 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 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 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 , 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2.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环境问题的表现 原因 资源 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且降水少 土地资源短缺 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建设占地等 能源短缺 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 生态 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垦、滥伐、滥牧 , 自然植被遭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环境 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 “ 三废 ” 的大量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噪声等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1) 人为原因的分析方法。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分析方法如下图所示 : 方法指导 (2) 自然原因的分析方法。 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① 地形条件 : 封闭低洼的地形 , 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 , 容易产生大气污染。 ②逆温天气 :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 , 使污染物停留在近地面 , 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 : 相对封闭的水域 , 流速缓慢 , 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 , 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 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④植被条件 : 包括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植被稀疏会加剧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3. 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 , 问题不同 , 解决措施则不同。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 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 ), 同时加强绿化 , 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 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根本在于恢复生态 , 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 “ 开源 ” ( 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 ) 和 “ 节流 ” ( 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 ) 两方面入手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实践 真题剖析 (2017 · 江苏卷 ,23 ~ 24) 下图为 “ 2012 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 ” 。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双选 ) (1) 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    ) A. 日照市 B. 潍坊市 C. 青岛市 D. 威海市 (2) 与 N 类城市相比 ,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 A. 单位 GDP 消耗大 B. 城市调控能力好 C. 单位 GDP 污染小 D. 城市发展水平低 ◇金牌导思◇ 如何考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落实 以 “ 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 ” 为背景 , 考查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差异。 综合思维 : 解读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统计数据 , 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差异。 如何思 1. 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 —— 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 思考 :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有何关系 ? 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有何不同 ? 迁移 :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呈正相关 , 与资源 —— 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呈负相关。 感悟 : 解读图中数据可知 , 威海、青岛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高 , 资源 —— 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 , 故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 出结论 2.M 、 N 两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差别 —— 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 思考 :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特点反映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是什么 ? 迁移 : 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高 —— 城市调控能力好 ; 资源 —— 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低 —— 单位 GDP 污染小。 感悟 :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两个既有联系 , 又有区别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的城市 , 一般经济发展水平高 , 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不一定高。 (1)CD   (2)BC 考点探究 1.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 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 , 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 , 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 , 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 , 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 , 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循环经济 (1) 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与特点 (2) 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 推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 — 生产制造 — 消费使用 — 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 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 , 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 , 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 ,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 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循环经济产生的效益 效益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环境效益 提高资源利用率 , 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利用太阳能和沼气作燃料 , 减轻了污染 ; 沼渣和沼液作肥料、秸秆还田 , 提高了土壤肥力 ; 缓解燃料与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 防止植被破坏和生态退化 经济效益 增加产量 ; 降低资源消耗 , 降低成本 ; 减少产污、排污量 , 减少治理费用 资源循环利用 , 使农林牧副渔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社会效益 增加就业 , 增加收入 , 改善环境 ,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环境 , 增加收入 , 提高生活质量 (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 项 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 , 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 , 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 , 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置 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结 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5)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区别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提出 背景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 为了有效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关注 重点 核心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统计指标是碳生产率 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 理念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 统计指标是资源生产率 发展 定位 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致力于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 减量化 ) 、废弃物的重新利用 ( 再利用 ) 和将废弃物再生利用 ( 资源化 ) 常见关联图 ( 循环经济模式图 ) 的判读 素能专攻 强化地理技能 提高核心素养 生态农业模式图 【 判读方法 】 1. “ 理 ” —— 理清关系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认真研读相关图文材料 , 明确关联图的主题 , 理清各构图部分所要表示的内涵 , 如组图的各式箭头、图框及内部文字材料。如图中生态农业模式 , 以沼气池为纽带 , 将人、畜、植物产生的沼气、沼渣排放到沼池中 , 沼池为人、畜、地提供所需能源、养料等。 2. “ 环 ” —— 环环推进 3. “ 代 ” —— 尝试代入 结合地理事物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 尝试着把所给的选项代入图中字母 , 在确定出所有的框中内容之后 , 按箭头连结关系 , 重新理顺一遍 , 确保对应完整准确。图中排出生活污水的是 a 居住区 , 产出粪便的是 b 乳畜区 , 提供饲料、饲草的是 c 种植区。 提升训练 (2015 · 福建卷 ,1 ~ 2)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本题以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为切入点 , 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及读图分析、判断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 , 该地既有水稻种植业 , 又有畜牧养殖业 , 两者有机结合 , 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第 (2) 题 , 该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中 , 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 , 水稻种植为牧场提供饲料 , 畜牧养殖业又为土壤提供了有机堆肥 , 其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征。这是其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 故选 C 。 【 深度链接 】 见“考点演练” T4 ~ 5“ 课时冲关” T7 ~ 9 答案 : (1)D   (2)C   考点演练 对点典题再练 巩固复习效果 考点一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5 · 上海卷 ,8 ~ 10)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 20 ~ 30℃ 是赤湖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 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 1 ~ 3 题 : 解析 :1.A   2.D   3.D   第 1 题 , 由图文材料可知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 ~ 30℃, 应为南方近岸海域 ; 有机物、营养盐类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 , 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 易发生赤潮。第 2 题 , 根据材料信息 , 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 ~ 30℃, 推断 6 月到 8 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第 3 题 , 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 , 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 , 可以降低赤潮的污染程度 , 但也会使污染扩散。 1. 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 , 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 ① 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 A.9 月到 11 月 B.12 月到 2 月 C.3 月到 5 月 D.6 月到 8 月 3. 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 , 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 , 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 ①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 (2013 · 福建卷 ,1 ~ 2)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如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 读图 , 回答 4 ~ 5 题 : 解析 :4.D   5.B  第 4 题 , 根据农产品的分布进行空间定位 , 由图可知 , 该循环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 , 因此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第 5 题 , 循环农业可以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 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 , 减少废弃物排放 ,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图中沼气池可以给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 提高当地经济效益。 4.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5.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 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