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考前三个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突破练 一、选择题 (2019·湖南湘潭模拟)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林木茂密,空气湿度大,寄生、附生植物发达,其已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据此完成1~3题。 1.与低海拔热带雨林相比,云雾林( ) A.植株密度较大 B.林木相对矮小 C.易被开发利用 D.分布面积较广 2.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 ) A.树木茂密,土层深厚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云雾缭绕,养分充足 3.推测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 ) A.气候湿润,位置偏远 B.人为进行开发保护 C.地处山区,风力较弱 D.自然环境独特单一 答案 1.B 2.D 3.A 解析 第1题,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风力大,林木相对矮小,植株密度较小,B正确;海拔高不易被开发利用;由于山顶面积小,分布面积较小。第2题,热带云雾林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不会太深厚,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云雾缭绕,养分充足,D正确;人类活动影响和气温较低均不是影响寄生、附生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第3题,从图中看云雾林水汽充足,气候湿润,海拔高,位置偏远,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A正确;材料和图中未显示出有人为开发保护;地处山顶,风力较强;若自然环境单一,动植物种类也较单一。 海山通常指海洋中位于海平面以下,突出于海底1 000m以上的部分。海山因其独特的分布、地形和环境等特征,对生物分布、海水流动、海洋渔业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山顶到海平面的距离,可将海山分为浅海山、中等深度海山和深海山(如下表)。据此完成4~6题。 基于山顶到海平面距离的海山分布 类别 山顶到海平面 的距离(m) 特点 浅海山 0~200 海山个体较大;支持本地初级生产力 中等深 度海山 200~400 受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运动影响大 深海山 >400 生物量低:受海流水平输送影响大 4.下列各类海山中,山体最高的是( ) A.浅海山 B.中等深度海山 C.深海山 D.难以确定 5.部分海山具有较高的生物独有性,原因最可能是这些海山( ) A.受人类干扰小 B.光热条件比周边好 C.周围养分充足 D.存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 6.大规模海山的存在可能会使洋流( ) ①加速流动 ②形成上升流 ③形成绕山环流 ④被阻断并逆向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4.A 5.D 6.A 解析 第4题,根据海山通常指海洋中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山体进行判断,海平面海拔为0m,山顶距海平面较近,山体较高。综合分析选项,浅海山距离海平面最近,故其海拔最高,故选A。第5题,生物独有性主要与孤立的生存环境、缺少天敌等因素有关,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而受人类干扰小、光热条件比周边好、周围养分充足均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第6题,海山阻挡了洋流,使洋流绕山流动,海山之间存在狭管效应,使洋流流速加快,同时在海山的抬升作用下形成上升流。①②③正确,故选A。 (2019·四川广元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 100米的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该山脉呈(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8.与乙地比较,甲地( ) A.年日照时数较少 B.年均气温较高 C.年降水量较小 D.积温较低 9.农田里可能大面积种植( ) A.春小麦 B.大豆 C.青稞 D.水稻 答案 7.A 8.C 9.D 解析 第7题,根据同一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再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山脉的走向呈东北—西南走向,故A正确。第8题,甲地位于山脉的西北部,乙地位于山脉的东南部,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因此甲地是夏季风的背风坡,乙地为夏季风的迎风坡,甲地年降水总量小于乙地,故C正确。甲地降水少,晴天多,年日照时数多,故A错误。我国山地西北坡是阴坡,东南坡是阳坡,因此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低,故B错误。影响积温的因素有地势、纬度、气温、降水量、云层厚度等,因此无法判断甲地积温一定比乙地低,故D错误。第9题,该山地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该地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农田里可能大面积种植水稻,故D正确。春小麦和大豆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青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故A、B、C错误。 (2019·浙江联考)我国东北地区草类多生长在河谷附近,森林多分布在山地;而青藏高原草地多分布于高原,森林多分布在藏南河谷地区。完成10~11题。 10.材料中两地森林和草地的分布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我国东北地区的河谷不适宜森林生长的原因是( ) A.冻土分布 B.热量不足 C.地表潮湿 D.谷地地形 答案 10.D 11.A 解析 第10题,我国东北地区草类多生长在河谷附近,森林多分布在山地,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而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草地多分布于高原,森林多分布在海拔更低、热量充足的藏南河谷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由于热量的差异造成南北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A错;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由于距海远近不同依次形成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B错;垂直分异规律是在同一座山的不同海拔形成不同自然带,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1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地温较低的河谷地区,不适宜森林生长。 12.(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2018年寒假,爱好旅行的小韩同学从Moshi镇出发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山。下图为“小韩同学在登山过程中手绘的该山峰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信息显示( ) A.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B.M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C.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 D.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大 答案 B 解析 由图知,Moshi镇海拔为950m,往上就是热带稀树草原,说明当地热量条件较好,但水分条件并不是很充足,所以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不可能为热带雨林带,A错;M地以下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随着海拔升高,自然植被可能是常绿阔叶林,B对;从山麓到山顶,图中依次出现了“香蕉与咖啡”“雨林”,说明热量和水分条件并不是逐渐变差,C错;在海拔1 500m处出现的香蕉与咖啡种植园,可看出该处人类开发利用强度大于海拔低的热带稀树草原,所以,并不是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大,D错。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该山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坡积雪量较大 B.甲坡山麓无绿洲 C.乙坡绿洲种棉花 D.乙坡发展畜牧业 14.自然带谱Ⅲ最有可能是( ) A.山地针叶林 B.山地落叶阔叶林 C.山地常绿阔叶林 D.山地季雨林 15.造成甲、乙两坡自然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风力 答案 13.D 14.A 15.B 解析 第13题,依据山体的纬度位置、山顶海拔以及自然带等信息可判定:该山为我国天山。天山北坡因准噶尔盆地的西北有缺口,大西洋的水汽可进入形成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南坡,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因此甲坡积雪量较少,A错误;天山冰雪消融,在南北两坡山麓地带均会形成绿洲,B错误;天山北坡属中温带,南坡为暖温带,因此甲坡绿洲种棉花,C错误。天山北坡降水条件较南坡好,适宜发展山地畜牧业,大概以2 000米高度的云杉林为界,分成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D正确。第14题,自然带谱Ⅲ位于2 000米高度处的天山北坡,为云杉林,故A正确。第15题,两坡自然带类型主要差异是乙坡有森林分布,主要因素是乙坡降水较多,所以甲、乙两坡自然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2019·天津联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 查阅资料时发现夏季甲坡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5℃、乙坡降低0.6℃,并且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1)说明夏季的气温变化率甲坡小于乙坡的原因。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海拔3 771.2米,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山坡有石河,山顶有冰川遗迹。最近几年高中生兴起研学旅行,西安市高中学校一般把秦岭作为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 (2)为保障秦岭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老师和学生需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019年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将对秦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秦岭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回答三项即可) 答案 (1)①夏季,甲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气温的变化率小;②甲坡是阳坡,光热资源充足,植被茂密,且覆盖度高,气温变化率小。 (2)①防寒:准备足够的保暖衣服,应对高山上的低温;②防滑:备好防滑鞋,应对低温结冰时路滑难行;③查阅资料:充分了解沿线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天气、地质地貌信息等;④规划:提前规划好考察内容、路线、考察点、宿营地点、交通方式等;⑤ 准备好考察必需的工具,有照相、定位导航、识别植物等APP的智能手机,防止迷路、方便联系,保证人身安全;⑥准备好记录用的笔、记录本等文具,以便随时记录,为返回后整理资料、撰写考察报告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坡面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天然湿地。 17.(2019·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植被生长期因纬度、海拔和植物种类而异。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泰加林的分布(如下图)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几乎跨越半个地球。 (1)根据泰加林分布的纬度位置,指出其生长习性。 (2)泰加林横贯沿海和内陆,平原、高原与山地,其分布几乎跨越半个地球,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3)解释泰加林分布在大陆西岸纬度较高,而大陆东岸则纬度较低的原因。 (4)推测影响泰加林分布最北界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由于处于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泰加林具有耐寒、极夜和低温期间有较长的休眠期等生长特点;冻土分布广,根系有横向生长的特点;夏季短促,可以利用短暂的夏季和极昼现象快速生长。 (2)①气候严寒,降水虽然少,但蒸发更弱;冬季积雪厚和冻土分布广,泰加林地带水分条件较充足,因而水分对泰加林分布影响较小。②泰加林地带土壤发育深受冻土和沼泽影响,土质贫瘠,树木通过自身分解枯枝落叶获得养分,因而泰加林地带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③泰加林地带对树林生长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特别是最热月需要大于10℃的天数,因而其分布沿纬线延伸。 (3)大陆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使其分布纬度较高;大陆东岸有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使其分布纬度较低。 (4)热量。 最热月日均温≥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