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课时规范练39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课时规范练39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作业

课时规范练39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下面为水资源—能源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  )‎ ‎①电力供应离不开水资源 ②经济越发展,能源需求越大,将导致水资源更加紧缺 ③水资源是山西能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④水资源和能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气候变化和水资源、能源的关系是(  )‎ A.气候变化对降水的时空分布不会产生影响 B.能源生产和电力供应对气候影响不大 C.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D.气候变化影响可利用水资源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能源生产 答案1.B 2.D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电力供应除水电外,还有火电、核电等,①错。经济越发展,能源需求量越大,将导致水资源更加紧缺,②对。水资源是山西能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③对。水资源和能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④对。B项对。第2题,气候变化对降水的时空分布会产生影响,A项错。能源生产和电力供应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污染气体等,对气候影响较大,B项错。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是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项错。气候变化影响可利用水资源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能源生产,D项对。‎ 下面为2012年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占全国比重图。据此完成3~4题。‎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 A.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北方区 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 C.西南区、北方区、西北区、南方区 D.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 答案3.B 4.D ‎ 解析第3题,根据图例,①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缺水问题严重,匹配较差。②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多,耕地较少,经济水平高,资源匹配较好。③地区各项资源都较少,匹配适合。④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少,耕地少,经济水平低,匹配较差。B项对。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①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缺水问题严重,匹配较差。①代表北方地区。②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多,耕地较少,经济水平高,资源匹配较好。②代表南方区。③地区各项资源都较少,资源匹配适合。应是西北区。④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少,耕地少,经济水平低,匹配较差,应是西南区。D项对。‎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万平方千米,1月份均温为-16.4 ℃,7月均温为21.9 ℃。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据此完成5~6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工 矿用地 沼泽地 和滩地 其他 ‎1954‎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5.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答案5.A 6.A ‎ 解析第5题,该地形区1月份均温为-16.4 ℃,7月均温为21.9 ℃,太湖平原1月均温在0 ℃以上,山东丘陵距离秦岭—淮河一线(我国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经过)不远,1月气温不会达到-16.4 ℃,所以该地区最有可能是三江平原。我国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壤中冻土层阻挡了水的下渗,所以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第6题,根据表格分析,该地有大面积的沼泽地和滩地,位于三江平原,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不是城市化水平较低。‎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7~9题。‎ 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 资源类型 主要分布省区 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少/%‎ 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 耕地资源 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西藏、甘肃、青海 ‎0.56‎ ‎66.24‎ ‎0.02‎ ‎4‎ 矿产资源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能源资源 山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西藏 ‎0.11‎ ‎5.68‎ 森林资源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0.27‎ ‎1 496.59‎ ‎7.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龙江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8.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森林资源 ‎9.我国“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7.B 8.C 9.D ‎ 解析第7题,根据表中主要分布省级行政区,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B项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不符合,A项错。四川省耕地资源不符合,C项错。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不符合,D项错。第8题,根据表中数据,将上表中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少的比重与平均资源丰度超出全国平均值多的比重相比,即相同资源丰度条件下,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少得越多,说明对应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可以计算出是能源资源,C项对。其他资源比值较小,资源诅咒不明显,A、B、D三项错。第9题,“资源诅咒”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根据表中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少得比重与平均资源丰度超出全国平均值多的比重,单位资源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少得最少的是森林资源,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缺乏,“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西北地区,D项对。东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少得多,“资源诅咒”明显,A、B、C三项错。‎ 灰水足迹是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现有水质标准为基准,将一定的污染物负荷吸收同化所需的淡水体积。下图为1998—2013年全国灰水足迹各类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由图可知,1998年到2006年间,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  )‎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1.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 A.农业结构的调整 B.国家政策的实施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12.针对当前我国灰水足迹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 ②推广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③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进灌溉技术 ④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对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C 11.B 12.D ‎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1998年到2006年间,农业灰水足迹持续上升,工业前期下降快后期相对稳定,生活灰水足迹逐渐增多,据此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选C项。第11题,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是农业部门的灰水足迹明显减小,说明需要稀释的农业污染减小,而且据图可知,在此之前之后灰水足迹都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一般是强有力的外来干预造成的,结合选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意识增强不可能只见效一年,该段时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国家政策的实施所致,选B项。第12题,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会导致东部污染的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选D项。‎ 图甲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甲 图乙 ‎13.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①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②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③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④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①建设用地增加 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④未利用地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3.C 14.A ‎ 解析第13题,读图可得结论。第14题,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排除②;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④错误;目前,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生态退耕。‎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 平均坡度/°‎ 平均海拔/m ‎0.94‎ ‎674.46‎ 占用耕地 增补耕地 ‎8.40‎ ‎1 830.19‎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地区;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的区域的开垦。‎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占用耕地和增补耕地的区别: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地区;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地区。由于坡度增大其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的下降。第(2)题,考查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可从非工程措施(宣传教育、立法)和工程措施来分析。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的区域的开垦。‎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毫米,主要雨季是11月至次年4月。沙特阿拉伯在90年前已经开始海水淡化,现产能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 图甲为沙特阿拉伯略图,图乙为该国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图。‎ 图甲 图乙 材料三 沙特阿拉伯主粮为小麦,20世纪80年代前是小麦进口大国。80年代后产量逐渐增加,1992年产量达到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但是,沙特阿拉伯政府决定从2016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 ‎(1)从气候角度简析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分析沙特阿拉伯从小麦进口大国转变为小麦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 ‎(3)指出沙特阿拉伯政府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原因。‎ ‎(4)简述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答案(1)全年干旱少雨,降水少,地表水少,地下水丰富,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多,地表水和可更新地下水多。‎ ‎(2)地下水资源大力开发,耕地增加(土壤改善),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大量增加。‎ ‎(3)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资源枯竭)、土壤盐渍化、地表下陷、海水入侵。‎ ‎(4)浓盐水和废水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高压泵吸水使海洋生物死亡(含被卡死的生物和被吸入致死的小型生物),杀菌灭藻杀死海洋微生物。‎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沙特阿拉伯降水少,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可知其地表水少,地下水较丰富,降水多的季节地表水和可更新地下水多。第(2)题,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小麦种植面积少是其进口的主要原因;小麦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大力开发,耕地面积增加,小麦产量增加。第(3)题,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大力开发地下水种植小麦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等。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海水淡化第一步是高压泵吸水,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第二步杀菌灭藻会杀死海洋微生物;之后排出的浓盐水和废水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