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区域经济发展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 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2019·郑州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 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解析:1.C 2.D 3.D 第1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2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3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结合材料可知( ) 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 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 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5.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 ①油菜总产量高 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 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 ④油菜品种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 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 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 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 D.耕地面积不足 解析:4.D 5.B 6.C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第5题,乙产区纬度高,气温低,故油菜病害少;乙产区积温少,油菜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含油量高;乙产区的油菜总产量不及丙产区;乙产区低温期长,生长期长,油菜品种不及丙产区丰富。第6题,华北地区油菜的播种与生长时间处在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与收获期内,因而华北地区未成为我国油菜优势产区。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几亿人生活改善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来,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地理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③良好的区位优势 ④丰富的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是( ) 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7.A 8.C 第7题,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不丰富。第8题,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产业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019·菏泽模拟)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9~11题。 时间/年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时间/年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金技术密集型 2001~2005 -2.35 0.87 0.52 2001~2013 1.51 0.66 -0.08 2006~2010 -1.10 2.13 1.35 2011~2013 0.88 0.21 1.31 9.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10.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 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 D.劳动密集型行业 11.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解析:9.A 10.D 11.B 第9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第10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第11题,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2019·衡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猪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猪生长要求15 ℃以上,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近年来,受养殖利润不断提高、南方家庭散养带来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家政策引导等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竞相北上,在东北地区兴建了规模庞大且现代化的养猪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规模持续上涨。下图为2012年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的空间分布特征。 (2)与南方地区相比,分析东北地区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3)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生猪养殖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图示信息可明确反映流入地与流出省份。第(2)题,东北地广人稀,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比南方气温低、生态环境更优良,因经济较落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第(3)题,材料中提及温度要求,结合东北气温特点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产业更强(规模化等)、更优(品牌与质量提升),效益更好(产业链、深加工)等角度分析。 答案:(1)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城市群是生猪的主要流入地区;吉林、四川、河南、山东是生猪流出的主要省份;流向上呈现出北猪南运和西猪东运的格局。 (2)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便于大型养殖场建设;国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支持;接近玉米主产区,饲料成本低;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冷凉,动物疫病发生概率低,药物使用总量少,药物成本较低;相比家庭散养,养殖场规模化饲养污染处理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环境承载力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任答其中4点即可) (3)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自然条件下生猪生长速度慢;气候寒冷,生产设施设备耐寒性能要求高,建设成本较高(冬季猪舍保温防寒成本费用高)。 (4)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防疫系统的建设及生猪养殖人才的培养;进行生猪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对养猪场排泄物进行再生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生猪优势品种特色养殖,打造东北生猪品牌效应;建立生猪产业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政府出台鼓励、补贴政策,加强金融支持等。(任答其中4点即可) 13.(2019·太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 (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 (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 解析:第(1)题,对“具有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宜居宜业宜游”等信息进行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位置、交通、经济与城市化优势、科技、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注意三地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协调发展有一定难度。第(4)题,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角度分析。 答案:(1)湾区区域高度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 (2)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网发达,对外经贸合作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等。(任答其中4点即可) (3)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 (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中高端产业发展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