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新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地理考试(试卷) 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黑夜进入白昼的那条界线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那条界线为昏线。读图可知A点是处于晨线上的,A错误。读图可知B图表示的南半球,可知B点是处于昏线上的,B正确。读图可知C是处于晨线上的,C错误。读图可知D点是处于晨线上的,D错误。故选B项。 【点睛】读图可知B图表示的南半球,其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2003年3月4日起至3月12日,北京、杭州等地受到“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北京天文台介绍,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同步通信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之间 B. “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C. “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D. “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3. 2003年3月发生“日凌”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 ①处附近 B. ②处附近 C. ③处附近 D. ④处附近 【答案】2. C 3. 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三者的空间关系,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掌握。日凌时,通信卫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故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的同一侧,A选项错误。日凌只是日、地、人造卫星相对关系变化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故B、D都是错误的。太阳辐射是全波辐射,日凌时地面所接受到的卫星信号中也会包含与卫星信号相同波长的太阳电磁波,而接收设备并不能分辨出哪些是卫星信号,哪些是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因此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属于干扰信号,故选C。 【3题详解】 图中的③处附近是近日点1月初附近,①处附近是远日点7月初附近,地球是自西向东的公转,故地球运行到④处附近,D正确,②处附近是从7月初到1月初,与材料中所给的3月份明显不符,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 4.近年来我国冬小麦种植范围的纬度增高,其根本原因是( ) A. 全球变暖使我国北方气温增高 B. 季风变化导致雨水充足 C. 土地和水污染使植物基因变异 D. 种植业的技术越来越发达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影响的认知水平。 【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北方气温增高,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增长,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使冬小麦种植的纬度增高,故A项正确。故选A。 下图是某流域示意图,据该省气象部门监测,图示湖泊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湖面积曾不断萎缩。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关于该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变迁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流域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 2004年之前近30年湖泊萎缩是因农牧业生产大量引用湖水 C. 2004年之前近30年湖泊萎缩会导致周边局地气候更趋干旱 D. 2005年后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6. 右图中粗实线是布哈河下游A地水文站在2011年的某次降水事件后测得的水文曲线。请问该水文站在1995年时与该次降水特征极为相似的降水过程下,所测得的水文曲线最有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图示河流向东南方向注入湖泊,故该流域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材料,“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湖面积曾不断萎缩。”故2004年之前近30年湖泊萎缩是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非单纯的人类活动所致。同时,该湖泊是咸水湖,不可以直接用于灌溉或饮用;2004年之前近30 年湖泊萎缩,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会导致周边局地气候更趋干旱;2005年后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使湖区气候有所改变,降水量增加,布哈河等补给水量增加;另外湖区草场过度放牧得到抑制,植被状况改善,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湖区面积扩大;全球变暖导致融水增多,湖区面积扩大也是重要原因。据此分析本题选C。 【6题详解】 根据材料,2011年该湖面积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其调蓄洪水能力相比以前也应该最大。则该水文站在1995年时与该次降水特征极为相似的降水过程下,调蓄洪水能力小于2011年,表现为水位变化更大,洪峰出现时间更早且洪水位更高,枯水期最低水位更低,据此结合图示水文曲线最有可能是甲,选A。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3月22日电,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于3月21日至2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如果普京总统搭乘的专机于当地时间21日8时从莫斯科(东二区)机场起飞,北京时间21日19时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那么普京总统的专机飞行时间为 A. 11小时 B. 27小时 C. 9小时 D. 5小时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莫斯科飞往北京的飞机,最近的航程经过北极点 B. 此日莫斯科和北京的太阳同时从东方地平线升起 C. 此时正是我国地质地貌类旅游景点的旅游旺季 D. 此时正值澳大利亚小麦播种期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的区时,比莫斯科的区时(东二区)早6小时,“早加晚减”,因此普京总统的专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21日14时。材料显示飞机北京时间21日19时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用飞机抵达时间减去起飞时间即为飞行时间,为5小时,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A、莫斯科与北京同为东经度,因此不在同一经线圈上,最近的航程不会经过北极点,A错误; B、3月21日至22日为春分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日出东方,但莫斯科和北京不在同一经线上,因此太阳不会同时升起,B错误; C、我国地质地貌类旅游景点的旅游旺季因地而异,例如北方喀斯特溶洞的旅游旺季在夏季,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七彩丹霞景区的旅游旺季为秋季等,C错误; D、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我国的春季为当地的秋季,正是冬小麦播种的季节,D正确。 故选D。 在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海拔高低 B. 风力大小 C. 天气阴晴 D. 交通流量 10. 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 四川成都 B. 西藏拉萨 C. 吉林长春 D. 浙江杭州 【答案】9. C 10. 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 【9题详解】 太阳能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太阳辐射的强弱受天气状况的影响,阴雨天时太阳辐射弱,太阳能信号灯可能会不太亮,C正确。 【10题详解】 西藏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最适合设置太阳能信号灯,B正确。 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的拉布拉多半岛(见下图),湖泊众多,有“高原湖泊”之称。在第四纪冰期时,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拉布拉多半岛众多湖泊的成因主要是 ①地壳断陷后积水成湖 ②冰川侵蚀后洼地积水成湖 ③冰碛物堵塞部分河道后积水成湖 ④火山口积水成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 据调查,近年来拉布拉多半岛上湖泊呈持续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暴雨天气增多 B. 人类活动减少 C. 地表蒸发减弱 D. 全球气候变暖 13. 拉布拉多半岛东部的甲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冬季渔业生产遭遇的困难有 ①台风 ②海雾 ③极夜 ④低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11. B 12. D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第四纪冰期时,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说明拉布拉多半岛冰川广布,因此多冰川活动。冰川侵蚀后洼地积水成湖;结合图示信息,拉布拉多半岛湖泊多分布于河流中上游,是冰碛物堵塞部分河道后积水成湖, ②、③正确。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北美洲东部,属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此不易出现地壳断陷和火山活动,①、④错误。故B正确。 【12题详解】 拉布拉多半岛上湖泊呈持续扩大和增多说明湖水的补给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可增加湖水的补给,故D正确。没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当地暴雨天气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人类活动应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地表蒸发应加强。故A、B、C错误。 【13题详解】 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不利于渔业生产;甲海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不利于渔业生产;台风为形成于热带海洋的强热带低压,甲海域纬度高,因此不受台风影响;极夜出现在纬度≥66.5°的地区。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C正确。 【点睛】本题虽然涉及知识点多,但均为基础知识,难度一般。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 7月7°C 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15. 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 制冷能耗减少 B. 草原变成荒漠 C. 作物熟制改变 D. 海岸线向东移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但②地等温线明显向北弯曲,A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对等温线弯曲影响不大,B错误;图示地区位于大陆西岸,②地位于海洋,可能受洋流影响,使等温线发生弯曲,C正确;受海陆位置影响的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D错误; 故选C 【15题详解】 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制冷能耗会增加,A错误;该地位于大陆西岸沿海地区,无草原分布,B错误;据图可知,2015年相对于1905年7℃等温线北移幅度不大,该地升温不会太大,不会改变作物熟制,C错误;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大陆延伸,故海岸线向东移,D正确。 故选D 2008年9月25日北京时间21时10分点整,“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再次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神舟七号”升空之日,地球最可能位于图中哪一个位置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神舟六号”重返地面时会和大气剧烈摩擦而发出耀眼的光芒,与下列现象相似的是 A. 恒星的发光 B. 流星现象 C. 彗星的彗尾 D. 月亮的光芒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的判读。以左图为例,在图中判读出二分二至日,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是夏至日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在冬至日附近。其中春分日在3月21日附近,夏至日在6月22日左右,秋分日在9月23日左右,冬至日在12月22日左右,根据发射日期可知在秋分日附近,且在秋分日后。 这是左图的二分二至日图: , 这是右图的二分二至日图: 。结合图示可判读出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 【17题详解】 “神舟七号”返回地球时穿过大气层摩擦发光与流星飞向地球时穿越大气层发光现象一样。答案B正确。恒星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能够通过热核反应将氢转化为氦这一过程发光。 恒星上进行着核聚变过程,此过程中损失了质量,放出了能量(就是光)。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星里的冰被蒸发成水蒸气。因为彗星越来越接近太阳,太阳对彗星的引力也就越大了,此时的彗星运行的速度和快,把蒸发出来的蒸汽抛到彗星的尾部了,抛出去的距离很长。当光照射到蒸汽时,蒸汽会反射太阳光,我们在远处就可以看到彗星像是长了尾巴一样。月球的光芒是因为反射太阳的光照,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B。 近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透过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 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周边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①光照充足 ②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③节约土地 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9. 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A. 地质及水文条件 B. 气象及水文条件 C. 气象及气候条件 D. 地质及气候条件 20. 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是 A 南方水乡 B. 西北戈壁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 【答案】18. C 19. C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济南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西北地区发达,资金、技术比西北地区有优势,交通比西北地区便利,高速公路网密集,②④正确。但是光照和土地资源不如西北地区优势明显。故选C。 【19题详解】 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所以受天气(即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影响其建设成本,对其运行影响较小,故C符合题意,ABD错。故选C。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四个地区中,南方水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故A错。西北戈壁全年降水稀少,光照较强,因其纬度较高,冬季日照时间短,故B错。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烈地区,所以建设光伏高速公路的发电效能最高,故C 符合题意。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故D错。故选C。 21.读图,完成下题。 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于( ) A. 北纬20°的洋面上 B. 赤道洋面上 C. 南纬15°的洋面上 D. 南纬40°的洋面上 【答案】C 【解析】 图中天气系统②的气流顺时针方向辐合,说明是位于南半球的低压中心,是南半球的气旋,应形成于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可能形成于南纬15°的洋面上,C对,A错。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气旋,B错。南纬40°的洋面属于温带,气旋形成可能小,D错。 点睛: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是位于南半球的气旋,应形成于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可能形成于南纬15°的洋面上。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气旋。南纬40°的洋面属于温带,气旋形成可能小。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协定要求各方将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两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2020年后,各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发轩然大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关联性较大的是 A. 近2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幅达26% B. 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 C. 武汉市惊现多个“马尔代夫”美景 D 黄河水由“黄”变“清” 23.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 ①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 ②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 ③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④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22. A 23. D 【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2题详解】 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B错;武汉市惊现多个“马尔代夫”美景,是城市雨涝形成的,与全球变暖无关,故C错误,黄河水由“黄”变“清”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 D错;近2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幅达26%,是因为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化增加,A符合题意。 【23题详解】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应从全球变暖的原因入手,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所以应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①对;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等,增加对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吸收,③对;同时还要适应全球变暖,可以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②对;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④对。故①②③④对,选D。 24.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其适宜的条件有( )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液体水的存在 ④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和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外部条件是地球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故选D。 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6.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B. 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C. 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D. 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 【答案】25. B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乙附近有锋面形成,在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甲位于锋面前面,而乙位于锋面后面,可能为阴雨天气,丙丁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故选B。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北美洲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气温低,为冬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错。乙地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降水少,B对。地壳活动与季节无关,C错。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错。故选B。 【点睛】如何判断锋面气旋中的锋面类型。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②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下图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A. B. C. D. 【答案】27. C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而③图中风向为东南风,而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因此③图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C。 【28题详解】 南半球信风带位于0°纬线与30纬线之间,风向东南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 “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诱发降水量变化。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故选B。 30.读下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为( )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总星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天体系统。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读图该图中①范围200亿光年应为总星系,②为银河系,③为太阳系,④为地月系,故该题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1.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 ,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 (4)由②点到④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转到①位置时,南半球正值 季节。 (6)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 。 【答案】(1)画图略(逆时针) (2)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3)①;③ (4)先变慢再变快 (5)夏 (6)回归年(365年5时48分46秒) 【解析】 【详解】(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是夏至日,故③为夏至日,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是冬至日,故①冬至日。依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方向,②是春分日,④是秋分日。 (3)地球公转速度快在近日点附近(临近冬至日),即图中①;公转速度慢在远日点附近(临近夏至日),对应③。 (4 )图中要经过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先变慢,远日点后公转速度变快,故是先变慢再变快。 (5)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正值夏季。 (6)地球从②位置开始公转,沿③、④、①,又回到②所用的时间是1回归年(365年5时48分46秒)。 32.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沙漠地区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 【分析】 该组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总体难度适中。 【详解】(1)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④。 (3)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较多,对短波的吸收较少。地面辐射的波长较长,因此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这说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温度很高、夜间温度很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很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温度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33.下图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示意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则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表示海洋的是_____,此时吹______ 风。 (2)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表示陆地的是______;①②③④各环节中,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______(填序号),目前人类干预或控制最大的环节是______(填序号)。 (3)若此图示意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模式,按性质判断③是______流,对大陆沿岸气候产生“降温减湿”作用是______(填序号),④洋流的名称是______。 (4)若此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甲表示岩浆,则乙是______岩,①是外力作用,则丙是________岩,③表示______再生作用。 【答案】 (1). 乙 (2). 甲 (3). 海 (4). 甲 (5). ② (6). ④ (7). 暖 (8). ① (9). 西风漂流 (10). 岩浆 (11). 沉积 (12). 重熔 【解析】 【详解】(1)若此图示意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由于乙处盛行上升气流,故乙地气温较高。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应为下沉气流,图中甲地盛行下沉气流,故表示海洋的是甲地,此时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 (2)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流上升,应对应海水蒸发,甲地上方为下沉箭头,则甲地表示陆地,其上箭头代表大气降水;①②③④各环节中,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应从海洋指向陆地的②,目前人类干预或控制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④。 (3)若此图示意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模式,按性质判断③是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动的暖流,对大陆沿岸气候产生“降温减湿”作用是寒流,位于大洋的东岸,对应①,④洋流是南半球的比较连续的非常强大的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 (4)若此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甲表示岩浆,则乙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①是外力作用,则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③指向了岩浆,故③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点睛】地质循环: 34.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行星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与____星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 (4)图中行星A属于_______行星,行星B属于_______行星,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 【答案】 (1). 土星 (2). 金星 (3). 木星 (4). 火星 (5). 同向性 (6). 共面性 (7). 近圆性 (8). 巨 (9). 类地 (10). 太阳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的A为土星,B为金星。 (2)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图中行星A是土星,属于巨行星,行星B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