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命题人: 一、单选题(共计30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 ) ①工业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②生产部门越来越复杂 ③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 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地域。工业分工明显、专业化程度高、工艺复杂则利于形成众多的相关工业部门,则利于形成工业地域。 2.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减弱的区位因素是( ) A. 市场 B. 原料地 C. 信息通讯网络 D. 劳动力素质 【答案】B 【解析】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信息通讯网络、劳动力素质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增强,原料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减弱。答案选B。 3.我国东南丘陵适合种植茶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光照 B. 土壤 C. 市场 D. 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茶树有生长于酸性土壤的特性,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大部分都是酸性红壤地区,适宜种植茶树。故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土壤,所以正确答案是B。 4.最终决定上海市郊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 A. 气候 B. 交通运输 C. 政策 D. 市场需求量 【答案】D 【解析】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市场需求量。选择D项。 5.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公路运输的应用最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 大宗需要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应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C. 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输量大,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小 D. 目前,交通运输的联系范围越来越广,运输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C 【解析】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铁路或水路运输都是运输量大;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输量大,但受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现代交通发展趋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不正确的是C项。 6.以下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可以加强彼此间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与获得利润的多少无关 ④增大能源消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工业集聚的优势: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应;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省投资成本。选择A项。 7.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 a-①、b-②、c-③、d-④ B. a-②、b-①、c-④、d-③ C. a-①、b-③、c-④、d-② D. a-②、b-④、c-③、d-①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首先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其次,生产效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而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通常人少地多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率高。结合选项,答案选C项。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9.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 甲地全部城市化 B. 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 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 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10. 若甲是北京,乙为广州,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8. C 9. D 10. D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鲜花和蔬菜不适宜长时间储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位于城市周围,这表明是受城市市场的影响,所以C正确。 【9题详解】 阶段Ⅱ甲地的所需的蔬菜和鲜花需从较远的乙地输入,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外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比甲地当地生产竞争力大,所以D正确。 【10题详解】 冬季北京当地的鲜花、蔬菜生产进入淡季,故需要大量从南方供应,因此冬季运量最大,所以D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下图是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下列小题。 11. 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 A. 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 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 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 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12. 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 A. 甲—宁夏的毛纺织 B. 乙—印刷厂 C. 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D. 丁—精密仪表厂 【答案】11. B 12. A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主导因素分别是甲---原料、乙---技术-、丙----劳动力、丁---市场。两题符合这个产业的分别是B项和A项。 13.既污染空气,又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是( ) A. 化工厂、炼油厂 B. 电镀厂、发电厂 C. 发电厂、钢铁厂 D. 钢铁厂、皮革厂 【答案】C 【解析】 发电厂、钢铁厂,煤炭燃烧产生大气污染,同时有大量的碳渣等固体废物。选择C项。 14.扬州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 A. 水源供应不足 B. 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 政治中心的转移 D. 交通条件变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兴起,但后来由于运河淤塞、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开通,使运河沿岸城市衰落了,说明影响因素是交通条件的变化。 15.下图所示的工业地域联系反映的是( ) A. 生产协作 B. 商贸联系 C. 运输联系 D. 技术和信息联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坯布厂、机械厂、印染厂、服装厂辅料厂都为服装厂提高零部件,故它们之间的产业地域联系属于工业生产协作联系。 考点: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6.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下列各环节中,不属于物流过程的是( ) A. 生产 B. 仓储 C. 运输 D. 配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具体包括物体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7.有“中国电器之都”的浙江温州柳市镇,拥有近2000家企业,85%以上的企业都生产着工业电器,每天都有价值5000多万元的电器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成为长江三峡等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产品。柳市工业电器已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拓展市场的脚步已遍布全球五大洲。众多电器工业企业聚集于柳市,主要是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专业化协作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众多电器工业企业聚集于柳市,主要是因为该地劳动力丰富,专业化协作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 石油污染的结果 C. 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19.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 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 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 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 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气候异常和石油污染,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会造成鱼类死亡,渔获量会减少,但捕捞上来,但捕捞上来的鱼会大小不一。根据材料,我国海洋渔获量减少,且多为小鱼,说明渔业资源衰退,主要是原因是过度捕捞。故选D。 【19题详解】 捕捞上来的都是小鱼,说明捕捞次数过多,应实行季节性休渔,使鱼类繁殖生长。改革渔具,加密渔网,可增加渔获量,但捕捞的鱼会更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可促进海洋开发,但与渔业发展无太大关系。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可为鱼类制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但与捕捞到的都是小鱼无太大关系。故选A。 2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答案】D 【解析】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和人口数量维持到目前的水平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选D。 21.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哪项措施着手( ) A. 控制城市规模 B. 控制人口规模 C. 控制经济规模 D. 控制污染排放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前世界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人口主要表现为增长过快,所以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基本措施着手,故该题选B。 【点睛】人地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所以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基本措施着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的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2014年11月16日,D8602次列车驶出乌鲁木齐南站,标志着兰新高铁新疆段(乌鲁木齐至哈密)正式通车,广大的西北地区跨入高铁时代。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2. 与公路运输比较,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 ) ①运输量大 ②环境污染少 ③连续性差 ④灵活性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3. 与兰新铁路比较,兰新高速铁路的走向在某些路段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城市 【答案】22. D 23. D 【解析】 试题分析: 【22题详解】 与公路运输比较,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运输量大,①对。环境污染少,②对。连续性强,③错。灵活性差,④对。所以D对。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兰新高速铁路经过西宁。所以与兰新铁路比较,兰新高速铁路的走向在某些路段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D对。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形、气候、河流不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24.与华北地区比较,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的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贫乏 B. 水资源少 C. 太阳能资源少 D. 科技水平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与华北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地区的自然特征, 制约西北地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不足,故选B。 下图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 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6.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答案】25. A 26. A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相关知识点。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地价上涨,付租能力较弱是其原因,①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压力加大,对城市污染较大的重工业迫于压力不得不迁往郊区,②对;图中没有体现北部人口状况,无法看出劳动力情况,③排除;图中无法看出北部资源丰富,④排除,故正确项目为①、②,正确答案为A。 【26题详解】 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外围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河流,原理工业区,环境质量好,A对;但由于其靠近交通干道,故地价较高,B错;地势开阔、取水方便并不是其出现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因素,C、D排除。故选A。 【点睛】主要功能区布局原则: 1.工业区: (1)交通便利; (2)减少对城区污染: 基本无污染的工厂可布局在居民区内,污染较重的企业应远离居民区; 有严重大气污染的要考虑风向(盛行主导风的下风向;与季风区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山谷、盆地易形成逆温,不能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 高科技企业应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对水质要求高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上游; (3)城市外围尽可能要靠近资源; 2.住宅区: 住宅区一般布局在上风上水的地区,高级住宅区一般与高坡和文化区相连,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与低地和工业区相连,环境质量差。 3.城区和工业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绿化带、河面、湖面等) 27.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 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 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 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使调节城市小气候能力增强,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对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所以B正确。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8.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9.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下渗量减少 D. 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28. D 29. C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城市化发展对水循环的影响。 【28题详解】 城市建设导致当地的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错;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径流惠及速度增快,B错;城市建成后,地面硬化,土壤减少,植被覆盖减少,蒸发蒸腾量减少,C错;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时洪峰流量增加,D对。故正确答案为D。 【29题详解】 据图可知,城市建成后,建筑用地增加,植被覆盖减少,B 错;地面硬化,使得降水下渗了减少,从而造成地面径流增加,C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生活用水问题和热岛效应,A、D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点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30.近年来,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等活动,收益显著。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互联网可以极大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规模扩大,A错误; 农民通过网络获得市场信息,开展网络销售,使得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 互联网将促使农业布局更趋向分散,C错误; 互联网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对机械化水平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地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 ,主要特征有 ; 。 (4)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① ;② ;③ 。 (5)为A类农业提供高度机械化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人口密度 ②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发达的工业 【答案】(1)① (2)地势平坦;雨热同期;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4)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5)②④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征和区位条件分析,难度中等。学生需要熟悉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区,注意区分其典型特征。在分析区位条件时需分自然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技术、政策等)。 【详解】读图,A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及我国西北东北;B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C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2)B位于我国南方,为季风水田农业,其优势自然区位条件: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势平坦;其优势社会区位: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米饭是国人的主食,加上东部平原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大,消费市场广;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劳动力资源丰富,为水稻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3)A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代表商品谷物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特点。 (4)美国发展A(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土壤、水源和气候等方面分析。位于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泥沙淤积,土壤深厚,黑土肥沃;区域内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灌溉水源;主要分布在海拔低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高度机械化有赖于先进的科技,还得益于发达的工业为其提供大量机械、化肥农药等。 【点睛】如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分析气候要素可从气温(热量)、降水、光照、气温日较差等方面分析,不同的气候、气温、降水、光照等各不相同,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地形平坦开阔等。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④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价格等。 32.读“武汉市图”回答问题。 (1)武汉是____江和____江的汇合处,)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 (2)该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能源上看,武汉距我国目前建成的最大水电站_________较近,充足的电能提供了动力保证。 (5)武汉东南部大冶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这为武汉发展_________工业提供了原料供应。 【答案】 (1). 汉 (2). 长 (3). 沿河设城 (4). 地势平坦 (5). 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 (6). 气候暖湿 (7). 交通便利,矿产资源 (8). 水源充足 (9). 三峡水电站 (10). 钢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区域分析。 (1)结合图示可知: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沿河设城;河流对城市的有利区位: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入海口;渡口等; (2)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河流; 该城市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暖湿;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水源充足;同时,地形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 (3)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交通便利,矿产资源;水源充足。 (4)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 (5)本题考查工业联系,武汉东南部大冶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 33.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环境污染和__ ____,你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________(单选择填空)。 A.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C.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3)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 。 (4)据图提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酸雨 气候变暖 (2)生态破坏 C (3)人口快速增长,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4)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等.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的因果关系,①由于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而导致臭氧层破坏;②由于大量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而导致酸雨危害;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环境污染(酸雨)和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3)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快速增长和资源过度消耗。 (4)结合图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快速增长和资源过度消耗,分析主要的治理措施,应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或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