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1)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 地理试卷 ‎【完卷时间: 90 分钟 ;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B.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2.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 A.山东省、山西省 B.季风区、非季风区 ‎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落叶阔叶林带、草原带 下图示意“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3~4题。‎ 14‎ ‎3.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 ‎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 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 ‎ 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读“我国四大盆地剖面图(图甲)”和“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C.都属于中纬度地区 D.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6.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 ‎ A.a、b、C、d B.b、C、a、d ‎ ‎ C.d、a、b、C D.d、C、a、b 14‎ ‎ 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如图),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观之一。据此完成第7~8题。‎ ‎7、作为旅游资源的吊脚楼,它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寒保温 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 ‎8、以下气候类型图能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 ‎ ‎ B A ‎ ‎ ‎ C ‎ ‎ D 右图是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9~11题. 9.对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 ‎10.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城市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11.该城市可能是下列中的(  ) A.拉萨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14‎ 读我国某区域>10℃的年等积温线图,完成12~13题。‎ ‎12.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场面极为壮观”。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图中N处≥10℃的年等积温线明显向北凸的原因是( )‎ A.位于河谷地带,气温高 B.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辐射强 C.河流的调节作用 D.冬季风影响小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长江径流量明显大于西江的原因主要是( )‎ A.长江纬度高于西江,蒸发量小 ‎ B.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于西江流域 C.长江流域工农业用水量多于西江 ‎ 14‎ D.长江流域面积远大于西江 ‎15.由图中信息可知,和长江相比,西江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汛期更长,流量更大 B.无结冰期 C.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D.含沙量更大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回答16-18题。‎ ‎16.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17.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并结合我国锋面雨带推移的相关知识,完成19~20题。‎ 14‎ ‎19.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市场 ‎20.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 ‎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下图为 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21~22题。‎ ‎21.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 C. 12月 D. 10月 ‎2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14‎ 我国各地雨季起讫时间有所不同,但却有其内部规律,下图是2013年5月1日~8月31日部分地区平均逐日降水量(mm)直方图。(注:淮河流域年降水量约为600~800 mm)据此完成23~24题。‎ ‎23.上图中降水资料反映了我国( )‎ A.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 B.北方雨季比南方开始晚 C.南方降水变率比北方大 ‎ D.北方旱,南方涝 ‎24.根据资料分析,2013年淮河流域( )‎ A.降水丰富,农业丰收 ‎ B.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 C.洪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 ‎ D.淮河水污染严重 ‎25.下图为某区域一农作物生长期(约252日)内的降水量(单位:mm)分布。依据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判断该农作物最可能为( )‎ 14‎ A.水稻 B.棉花 C.春小麦 D.冬小麦 二、综合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注:珊瑚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一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于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4‎ ‎(1)分析南海诸岛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6分) ‎ ‎(2)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4分)‎ ‎27、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一: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了祖国怀抱。‎ 材料二: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图(下图)‎ ‎(1)与黑瞎子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__________(1分)‎ A.台湾岛 B.崇明岛 C.大堡礁 D撒丁岛 14‎ ‎(2)丁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1分)丁是我国最大沼泽分布区,试述该地区形成沼泽原因。(4分)‎ ‎(3)比较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6分)‎ ‎(4)某一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欲在丙地投资建厂,试分析其区位优势。(6分)‎ ‎28.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 分)‎ ‎(2)柴达木盆地气温低、日变化大,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4 分)‎ ‎29.读04年中国能源储量分布图和供应稳定性资料,回答问题。(14分)‎ ‎(1)概括我国矿物能源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14‎ ‎(2)任选一个能源稳定性弱的地区,说出提高其能源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 学校 班级 座号 姓名 学生考号 ‎ ‎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 ‎ ‎ ‎ ‎ (2) ‎ ‎ ‎ ‎ ‎ ‎ 27.(18分)‎ ‎(1) ‎ ‎(2) ‎ ‎ ‎ ‎ ‎ ‎(3) ‎ ‎ ‎ ‎ ‎ ‎ ‎ ‎(4) ‎ ‎ ‎ 14‎ ‎ ‎ ‎28.(8分)‎ ‎(1) ‎ ‎ ‎ ‎ ‎ ‎ (2) ‎ ‎ ‎ ‎ ‎ ‎29.(14分)‎ ‎ (1) ‎ ‎ ‎ ‎ ‎ ‎ ‎ ‎(2) ‎ ‎ ‎ ‎ ‎ ‎ ‎ ‎ ‎ 14‎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地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C D B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D C B D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C D ‎26.(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盛行西南季风。(每点2分,共6分)‎ ‎ (2)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7.(1)B(1分) (2)三江平原(1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夏秋多雨;纬度高,蒸发弱;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凌汛现象严重。(答对其中2点计满分4分)‎ ‎(3)差异:A地降水量小于B地(或B地降水量大于A地)(2分)‎ 原因:A地受来自亚欧大陆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2分)B地同样受西北季风影响,但该季风经过日本海时会增温增湿,加上又位于山地迎风坡,故降水较多。(2分)‎ ‎(4)位于我国的玉米带— —松辽平原上,有丰富的原料来源;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相关机械工业发达;市场广阔。(每点2分,任3点6分)‎ ‎28.(1)深居内陆,地势高峻,夏季风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2 分),风较大,有利于湖泊盐分的积累。( 2分)‎ 14‎ ‎(2)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2 分)农业区多布局在河谷地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2 分)‎ ‎29.(1)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煤炭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以山西最多;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以黑龙江、新疆最多;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以新疆、四川最多。(第一点为必答内容,为2分,其他任答两点得4分,共6分)‎ ‎(2)北京。(2分)西电东送(把山西的火电输送到北京);调整经济结构;限制高耗能工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严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任3点得6分)上海或浙江。西电东送或西气东输;发展核电;调整经济结构,限制高耗能工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措施任3点得6分)‎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