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题: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及地理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征,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知识回顾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 再生阶段 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制约少 影响 微弱 基本协调 经济 发展 资源开发规模扩大 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优势丧失 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人地关系恶化 反思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改变产业结构 治理污染 改善投资环境 由紧张转向协调 后 期 调 整 问题 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 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是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最终由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2.区域产业结构 ‎(1)我国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了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是指三大产业及内部的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三大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第一产业占的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区域发展,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比重上升,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增长迅速并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在区域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科技、信息、金融等就会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3.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比较项目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内部经济差异 三大产业状况 对外开放程度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 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整个区域属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较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工业化阶段 ‎(成长阶段)‎ 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业大规模转移 逐步提高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成长阶段)‎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逐渐缩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大幅度增强 二、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1、知识结构 ‎2“3S”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资料137、138页面内容[]‎ 方法指导 ‎1、区域发展阶段,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还有不同时段的空间特点,产业结构特点及人地关系的体现。‎ ‎2、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在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 典例练习[]‎ 考向一:分析区域差异性时,要用精确语言,分别描述自然与人文的差异表现 考向二:区域发展阶段特点,要从产业结构,人地关系几方面归纳 考向三: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应用,能分清三者间应用的区别。‎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