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长泰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0月高三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 7月8日12时 B. 7月7日24时 C. 7月8日6时 D. 7月8日16时 ‎2.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7月8日15时 B. 7月8日14时 C. 7月8日20时 D. 7月8日18时 ‎【答案】1. C 2. B ‎【解析】‎ 本题组以地球俯视日期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时间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详解】‎ 图中显示,地球逆时针自转,表明该图为北极俯视图。材料信息表明,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两者交界线为日期变更线,图中已经标注了其中一条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则另一交界线为0时经线。图中显示,A点所在经线位于0时经线以东90度,则A点比0时经线早6小时,故A点的地方时为6时。图中显示,A点所在经线与180°经线构成经线圈,则A点所在经线为0°经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它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即6时,排除A、B、D。图中显示,A点位于非阴影部分,日期应为7月8日,因此A点的区时为7月8日6时,选项C符合题意。‎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图示时刻,中时区的区时为7月8日6‎ 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东八区位于中时区以东8个时区,北京时间比中时区早8个小时,经计算北京时间为7月8日14时,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装修一新,使用(如图)路灯,可使太阳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显著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完成下列各题。‎ ‎3. a角在国庆日.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正午的大小分别是值a.b.c和d,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a>b>c>d B. c>b>a>d C. d>a>b>c D. d>c>b>a ‎4. a角日变化幅度最大的一天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3. C 4.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3题详解】‎ 图示太阳能电池板与灯杆的夹角α与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为180°;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α角越小。北京位于40°N,国庆日、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关系为:夏至日>春分日>国庆日>冬至日;则a在四日中,正午的大小分别为:冬至日>国庆日>春分日>夏至日;故选C项。‎ ‎【4题详解】‎ α角日变化幅度最大的一天,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是夏至日。‎ 大年初一,某摄影爱好者在泉州(24°52′N,118°37′E)某高楼屋顶拍摄了郑成功像“马上日出”图片(左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 左图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该爱好者打算次日前往太原(37°52′N,112°32′E),继续拍摄类似该题材的照片,已知太原当日昼长比泉州短44分钟,则其次日拍摄照片的时间较泉州约 A. 早22分 B. 晚22分 C. 早46分 D. 晚46分 ‎【答案】5. A 6. D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大年初一日出东南方向,从图中看拍摄者位于塑像西北方,可知选项A正确。‎ ‎【6题详解】‎ 当日昼长相差44分钟则日出晚22分钟,加之两地经度相差约6°,再晚24分钟,因而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太阳的日出日落的位置和时间计算 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运费成本等效益最大化。下图为某河流航运图。‎ 依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7. 假如河流自东向西流,那么该河流域位于 (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8. 假如该图是长江上海—武汉航道,那么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运往上海港时,选择的航道及其原因是 (  )‎ A. A航道水流平稳,航运安全 B. B航道河流含沙量小,阻力小 C. A航道航道宽阔,水深流急 D. B航道靠近河岸,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例,北岸泥沙堆积多,南岸堆积少。假如河流自东向西流,河流右岸沉积,左岸侵蚀,那么该河流域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位于南半球,B对。A、C、D错。‎ ‎【8题详解】‎ 假如该图是长江上海一武汉航道,那么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运往上海港时,选择的航道是A航道,原因是A航道位于河中心,航道宽阔,水深流急,C对。A错。B航道靠近河岸,水流速度较慢,B、D错。‎ 下面左图是“同一地点连续两日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下面右图是“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由左图和右图可知(  )‎ A. 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 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C. a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曲线表示昼阴夜晴 D. 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10.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加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9. B 10. C ‎【解析】‎ 本题组以同一地点连续两日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和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天气和低碳社会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9题详解】‎ a曲线昼夜温差小,气温变化平缓,表明白天气温大气削弱作用强而不高,夜晚气温因大气保温作用强而不低,说明昼夜都是阴天;b曲线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明显,表示昼夜都是晴朗天气,A错误、C错误。右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表示大气对地表的保温作用,a曲线昼夜温差小,是因为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而导致气温不高,夜晚因大气保温作用强而导致气温不低,因此B正确。b曲线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而导致气温高,夜晚因大气保温作用弱而导致气温低;而右图中②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和地面损失的辐射量,与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图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和大气损失的辐射量。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大气逆辐射作用,所以低碳社会可以使大气逆辐射明显减弱,选项C 符合题意。低碳社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影响不大,排除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地面温度有所降低,地面辐射可能降低,排除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地面和大气损失的辐射量可能增加,排除D。‎ 读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将所在的气压带切断。据此回答问题。‎ ‎11. 关于a、b两图的正确说法是( )‎ A. 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 B. 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 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 D. 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12. 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极地高压带 B. 副极地低压带 C. 赤道低压带 D. 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11. A 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a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判断为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b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低压中心,即亚洲低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1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亚洲高压位于60°N附近,故切断了60°附近的副极地低压带。‎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垂直气流运动判断气压中心,并结合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即可。‎ 读“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下列叙述不属于图示区域干旱区面积广大原因的是 A. 终年受东南信风的控制 B. 山地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 C. 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D. 副高控制时间长、面积大 ‎14. 关于P地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 B. 东北风城市“热岛效应”‎ C. 西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 东北风沿岸洋流的影响 ‎15.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非洲好望角风大浪高 B. 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 C. 日本群岛樱花盛开 D. 南京花市寒梅绽放 ‎【答案】13. A 14. C 15. D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东南信风如果来自海洋,气流是湿润的,终年受东南信风的控制不属于图示区域干旱 区面积广大原因,A不属于,选A。山地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背风坡一侧降水少,干旱面积大,B属于。沿岸寒流减湿作用 明显,气候干旱面积大,C属于。副高控制时间长、干旱面积大,D属于。‎ ‎【14题详解】‎ 读图, P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来自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北风,C对,A错。 城市“热岛效应” 、沿岸洋流不是西北季风形成的原因,B、D错。‎ ‎【15题详解】‎ 图示季节南半球的陆地是低压中心,说明南半球是夏季。非洲好望角受副高影响,风浪较小,A错。加勒比海地区是冬季,飓风活动减少,B错。日本群岛樱花盛开是春季,C错。南京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花市寒梅绽放,D对。‎ 考点:干旱气候特征的成因,季风的成因,区域地理现象及成因。‎ ‎《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下左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下右图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 ‎17. 据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 A. 2点前后 B. 6点前后 C. 14点前后 D. 18点前后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海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故选C。‎ ‎【17题详解】‎ 获取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水汽凝结最多,据图可知此时位于中午前后,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 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B. 乙地气温较高 C. 丙地风速最大 D. 丁地气压最低 ‎19. 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8. B 19. B ‎【解析】‎ 该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18题详解】‎ 图中等压线反映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可推断为北半球,甲地风向为西北风;丙地等压线较稀疏,风速不是最大;丁地气压最高;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纬度最低且为暖气团控制,故气温最高。所以选B。‎ ‎【19题详解】‎ 图中等压线反映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可推断为北半球,甲乙之间为冷锋,戊为暖锋。所以选B。‎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图5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 云贵高原 B. 东北平原 C. 东南丘陵 D. 塔里木盆地 ‎21. 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 凹岸侵蚀 B. 凹岸堆积 C. 凸岸侵蚀 D. 凸岸堆积 ‎22. 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 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 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 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 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答案】20. B 21. A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凹岸侵蚀 ,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排除AB,故选D.‎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在图中洋流处放一漂流瓶,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是 A. 南美洲西海岸 B. 亚洲东海岸 C. 非洲西海岸 D. 北美洲西海岸 ‎24. 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 降低了热、干程度 B. 增加了热、湿程度 C. 加剧了冷、干程度 D. 减轻了冷、湿状况 ‎【答案】23. C 24. B ‎【解析】‎ 略 下图为某区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30 m。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 乙地的海拔为( )‎ A. 20 m B. 30 m C. 40 m D. 60 m ‎26. 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 A. 89 m B. 101 m C. 113 m D. 125 m ‎27. 甲地海拔可能为( )‎ A. 30 m B. 55 m C. 80 m D. 125 m ‎【答案】25. B 26. D 27. B ‎【解析】‎ 本题组以某区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海拔高度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5题详解】‎ 海岸线一般为0米等高线,题中表明,图中等高距为30米,乙地所在等高线与海岸线相临,因此乙地海拔为30米,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26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数量、等高距、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等判断,图中山峰外围等高线海拔为120米,则山峰海拔应在120~150米之间,由此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27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数量、等高距、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河流流向)等判断,甲地外围等高线两侧的等高线数值分别为60米、90米,根据等高线特征可知,甲地外围等高线只能是60米或90米。若甲地外围等高线为60米,该等高线外围海拔大于60米(60~90米之间),则该等高线内侧(甲地)低于60米,海拔高度为30~60米之间;若甲地外围等高线为90米,该等高线外围海拔小于90米(60~90米之间),则该等高线内侧(甲地)高于90米,海拔高度为90~120米之间,由此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而30米、80米、125米都不在这两个高度范围之内,排除A、C、D。‎ 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东南向西北 ‎29. 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A. 13℃ B. 12℃ C. 11℃ D. 10℃‎ ‎30. 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A. 大气降水较多 B. 受冷气团控制 C. 盛行上升气流 D. 地面辐射强 ‎【答案】28. A 29. D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本题以某气旋过境前后某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为载体。考查风和气压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该城市风向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可以推断该气旋以东方向为自西向东,故答案选A。‎ ‎【29题详解】‎ 本题以某气旋过境前后某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图为载体,考查日温差的概念和大气受热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读图可知,该地7日的最高气温约为16℃,由于晴天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且有西北风,故该地7日的日温差大于5℃,其最低气温应在11℃以下。结合选项,答案选D项。‎ ‎【30题详解】‎ 本题以某气旋过境前后某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过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该地6‎ 日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此时气压最低,大气降水最多。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注意:地面长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而主要受周围自由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编者:山顶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易与地面形成频繁的热交换;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皆较小],故其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半环状逐级降低。京津冀地区大致可分为坝上高原(属内蒙古高原一部分)、燕山和太行山、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河北平原南界黄河,北至燕山,西邻太行山,东濒渤海,面积约为15万km2。河北平原主要由黄河和海河等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由100 m左右降低到渤海沿岸的3 m左右,洼地和泊淀面积宽广。下图为1961~2011年京津冀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线(mm)分布图。‎ ‎(1)简述京津冀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说明图示地形特征对河北平原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东部降水量大于西部(东南多,西北少);平原地区普遍高于坝上地区,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燕山东南侧,最小值出现在坝上高原的西北侧。‎ ‎(2)乙>丙>甲。原因:甲地位于坝上高原,距海远,同时受燕山山脉的阻挡,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量少;乙地距海近,且地处燕山东南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丙地地处河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量较少。‎ ‎(3)河北平原西侧和北侧为山地地形,有利于抬升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增加平原地区的湿度;河流发育且携带泥沙,提高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阻挡西部和北部地区冬季风,减小风沙低温,冻害带来的危害。‎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京津冀地区为背景,以京津冀地区的地形和降水分布为信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降水量的分布特征、降水量大小比较及成因分析、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题,图中显示,京津冀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有的地区达700mm以上,有的地区仅350mm以下,说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图中显示,以北京为界,东部降水多在550mm以上,而西部降水量多在500mm以下,说明东部降水量大于西部;图中显示,以天津为代表的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大,而坝上高原地区降水量稀少;受地形对夏季风的抬升作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迎风坡一侧降水量较大;图中乙处降水量最大值,该地位于燕山东南侧,图中甲处降水量最少,该地位于坝上高原的西北侧。‎ 第(2)题,图中显示,甲地降水量低于350mm,乙地降水量高于700mm,丙地降水量低500mm,三地降水量由大到小是乙、丙、甲。三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应从离海洋远近、夏季季影响强弱、地形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坝上高原,距离海洋较远,空气中水汽较少;甲地位于燕山和太行山北侧和西侧,山脉对夏季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量少。图中显示,乙地距离渤海近,水汽充足;图中显示,乙地位于燕山东南侧,该地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容易成云致雨,降水量丰富;图中显示,丙地地处河北平原,离海洋距离居中,且地势平坦,地形对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量居中。‎ 第(3)题,图示地形特征对河北平原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地形对降水、土壤、风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图文显示,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抬升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增加平原地区的降水和湿度;图中显示,当地的河流主要发源于西部和北部山地高原,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给当地平原带来大量泥沙,提高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平原西部和北部的山脉对来自沙源区的冬季风具有阻挡作用,从而减少冻害和风沙危害。‎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 ‎(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 ‎(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沿海气温较低;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 ‎(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受(本格拉)寒流对船只速度影响,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渔场的原因、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及洋流对航行的影响等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 ‎(2‎ ‎)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纬度相同,沿海和内陆气温差异主要是受洋流影响导致的,该地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而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反,所以影响航行速度,同时,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能见度低,影响航行安全。‎ ‎【点睛】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时,洋流发生改变,对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气候都有影响,包括对我国.‎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航行的速度与安全.顺着洋流航行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节省时间;逆着洋流航行会减慢速度,浪费时间,浪费燃料.寒、暖流的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从而不利于海上航行.从北极地区南下的洋流也会携带海冰,威胁海上航行安全(如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事件).‎ ‎4.影响海洋环境.对于海洋污染来说,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5.影响全球的水热平衡.洋流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水分和热量的交换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但却呈现出了湖泡星罗(湖泊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  ‎ ‎(1)分析吉林西部湖泡星罗的原因。‎ ‎(2)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3)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4)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答案】(1)地壳抬升使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地下冻土发育,表层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泊得以保存。‎ ‎(2)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流速缓慢。‎ ‎(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湖泊水盐分含量高,难以利用;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 ‎(4)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增加湿地面积,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湖区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湖泊众多的成因,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本题还考查了知识迁移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由于地壳抬升,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该地纬度较高,地下冻土发育,表层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泊得以保存。所以吉林西部虽然气候干旱,却湖泡星罗。‎ ‎(2)松原市位于季风气候区,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补给,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纬度较高,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结冰期长。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该段地形平坦,流速较缓。‎ ‎(3)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水源不稳定,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蒸发量大,湖沼水盐分含量高,难以利用。‎ ‎(4)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使区域内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有利于增加湿地面积,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湖区及周边地区蒸发量会增加,能够改善局地小气候,湿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