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调查绘制的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海拔 20 米鞍部西南方向该观测点应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蓄水位海拔达 48 米时,图示范围内将( )‎ A.不会出现小岛 B.出现三个小岛 C.出现两个小岛 D.出现一个小岛 ‎【答案】‎ ‎1. D ‎ ‎2. D ‎ ‎【解析】‎ ‎1.据图,符合“海拔 20 米”的有②③④。根据指向标可知,该图上东下西,左北右南。根据 “西南方向”排除③,根据“鞍部”排除②,据此符合条件的只有④,选D。‎ ‎2.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蓄水位海拔达 48 米时,图示范围内海拔低于48米的区域将会被淹没,则图示范围内会出现一个地形有起伏的岛屿,选D。‎ 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而 形成的。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被加工、销售。近年来,缅甸限制翡翠原料的出口,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的主要月份可能是( )‎ A.5—6 月 B.7—8 月 C.9—10 月 D.11 月至次年 4 月 ‎4.近年来,缅甸准备将翡翠原料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到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提高翡翠石料的利用率 B.降低翡翠的运输成本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提高翡翠石料的附加值 ‎【答案】‎ ‎3. D ‎ ‎4. D ‎ ‎【解析】‎ ‎3.读图可知,翡翠产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长,河流水位高,每年5—10月为雨季,人工采集翡翠应选择河流的枯水期,即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分析选D。‎ ‎4.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缅甸准备将翡翠原料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到中国,主要是为了提高翡翠石料的附加值,获得更高的出口价值和经济效益,其它选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据此分析选D。‎ ‎【点睛】‎ 人工采集翡翠或其他河床沉积物中的产品一般都应选择河流的枯水期;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某科研考察小组在南美洲的考察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考察组在①②两地观察到的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热带草原景观 B.① 热带雨林景观 C.②----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D.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6.下列关于本次考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直顺流航行 B.一直逆流航行 C.顺流----逆流--- 顺流 D.逆流----顺流 逆流 ‎7.决定②地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答案】‎ ‎5. B ‎ ‎6. C ‎ ‎7. A ‎ ‎【解析】‎ ‎5.根据图示信息,①位于巴西东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为热带雨林;②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的副热带海区,为热带荒漠气候,景观为热带荒漠,据此分析选B。‎ ‎6.本次考察在途径南美洲东海岸海域时,一直顺着巴西暖流顺流而行,到了南美洲南部海域时,受到西风及西风漂流的影响,为逆流行驶,进入南美洲西部沿海秘鲁寒流所在的水域时,则又成为顺流行驶,据此分析选C。‎ ‎7.山麓自然带的类型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②地山麓处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故决定②地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选A。‎ ‎【点睛】‎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 ‎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1500-2000mm,最高月400mm以上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季风不明显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 温带大陆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距海洋远,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 亚 寒 亚寒带大陆气候 北极圈附近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带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夏季 寒带 苔原带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和降水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 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放射性重金属铀、钚核裂变反应而发电,核电站建设一般需要花10 年左右。下图是美国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分布图和反应堆数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美国核电站( )‎ A.运行中的反应堆数量持续增长 B.核电站分布接近核燃料分布区 C.早期核反应堆规模大发电量大 D.1980 年后批准建设的电站数量减少 ‎9.核电与常规能源相比( )‎ A.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B.核反应堆发电成本不稳定 C.核反应堆铀燃料可以循环利用 D.比化石燃料(煤)运输量大 ‎【答案】‎ ‎8. D ‎ ‎9. A ‎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8.从曲线来看,运行的反应堆数量 1990 年后有所下降,说明 1980 年后批准建设的 电站数量减少(建设周期为 10 年),A错,D对。核电站的分布基本不受核燃料分布的限制,主要和市场有关,B错。早期的核反应堆,由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规模较大,但是发电量不大,C错。‎ ‎9.核电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比化石燃料(煤)运量小,不会产生二氧化碳,A对,D错。发电成本稳定,B错。但是其反应后的核废料不能循环利用,C错。故选 A。‎ 考点:读图文信息能力,核能的特点。‎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图文中的信息,回答问题。注意材料中核电站建设周期约10年,由此推断电站批准建设的时间。了解核能发电的特点,需要的原料少,运量小,发电稳定,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 D.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11.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流域内降雨量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C.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答案】‎ ‎10. D ‎ ‎11. B ‎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世界地理。借区域特有地理现象考查其他区域的地理事象是常见的考题方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基本功。本题的区域为非洲几内亚湾附近,甲河为刚果河,据此可以解答题目。‎ ‎10.根据图示信息,此时几内亚湾附近盛行西南风,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北美高压势力弱;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少;日本东海岸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于西海岸,选D。‎ ‎11.甲河为刚果河,流经区域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故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量相对稳定;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流经东非高原、刚果盆地,落差大、水流急,且流经雨林地区,货物运输量小;位于热带,没有凌汛,选B。‎ ‎【点睛】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重载铁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是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是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出现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下图为澳大利亚西北部重载铁路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推测 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重载铁路运输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快速发展 B.农业生产机械化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人口流动规模化 ‎13.影响澳大利亚修建西北部重载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城市 D.矿产 ‎【答案】‎ ‎12. A ‎ ‎13. D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重载铁路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复苏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矿产资源等大宗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铁路重载化,重载铁路运输发展迅速。故答案选A,重载铁路运输发展与农业、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关系小。‎ ‎13.由材料可知,重载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澳大利亚西北部拥有丰富的铁矿等矿产资源,因此矿产资源成为澳大利亚西北部修建重载铁路线的主导区位因素;重载铁路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面要求较高,需要先进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据此分析选D。‎ ‎【点睛】‎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 23~31 ℃,年降水量以 1200~2 000 mm 为宜。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壳运动 D.植被状况 ‎15.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 )‎ A.夏季热量丰富 B.生长季雨量丰沛 C.成熟期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16.该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与地中海沿岸相比,最主要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不足 B.热量不足 C.市场需求量小 D.光照不足 ‎【答案】‎ ‎14. A ‎ ‎15. C ‎ ‎16. B ‎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及农业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大气环流的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即可正确作答。‎ ‎14.区域定位该半岛为伊比利亚半岛,该地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少;北部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故选A。‎ ‎15.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光照强,利于柑橘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品质优良。故选C。‎ ‎16.‎ 柑橘是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作物。而大陆西岸由于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导致沿海地区气温较低,且西岸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因而导致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最主要的是热量因素,故选B。‎ ‎【点睛】‎ 分析某地降水多少原因,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首先从大气环流分析,大气环流决定了地球表面降水分布的格局。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受西风带影响,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降水较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受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影响,气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降水少。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其次分析下垫面,主要包括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从海陆位置分析,距海近,降水较多;距海远,降水少。从地形分析,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从洋流分析,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地形平坦 B.地下水丰富 C.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 ‎18.图中景观在以下哪个地区最典型( )‎ A.巴西东南部 B.印度东北部 C.澳大利亚西部 D.美国南部 ‎【答案】‎ ‎17. C ‎ ‎18. C ‎ ‎【解析】‎ ‎17.读图可知,该植物地上部分树枝短小,植物枯萎,但是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十分发达,主要是为了吸收地下深处的地下水源,说明该地区降水稀少。选C。‎ ‎18.由上题可知,该植被所在地区,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旱,应该位于干旱缺水地区,选项中巴西东南部、印度东北部、美国南部降水都很丰富,只有澳大利亚西部处于荒漠环境,干旱缺水,符合题意,选C。‎ 蓝莓,意为蓝色的浆果,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及药用价值,栽培最早的是美国, 于每年的 5~8 月份成熟。1970 年大洋洲引种成功,现在大洋洲生产的蓝莓鲜果主要出口到北美和欧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蓝莓在我国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到2030 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会达到 100 000 平方公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大洋洲将蓝莓鲜果出口到北美和欧洲的月份可能是( )‎ A.1 月 B.5 月 C.8 月 D.10 月 ‎20.决定我国蓝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因素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气候变暖,适宜蓝莓生长 D.市场需求 ‎【答案】‎ ‎19. A ‎ ‎20. D ‎ ‎【解析】‎ ‎19.大洋洲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美国于每年的5-8月份成熟。大洋洲蓝莓成熟季节应该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所以大洋洲将蓝莓鲜果出口到北美和欧洲的月份可能是1月,选A。‎ ‎20.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和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农民会根据市场确定种植的种类和规模,其他因素都不是最主要原因,据此选D。‎ ‎【点睛】‎ 农业区位因素:‎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 3500 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前往上下游地区,其原理为( )‎ A.北行顺水南行借助西北风 B.北行顺水南行借助东北风 C.北行借助东南风南行顺水 D.北行借助西南风南行顺水 ‎22.尼罗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甜菜 ‎23.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可能对下游沿岸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降水减少 B.洪涝灾害加剧 C.气温降低 D.土壤盐渍化 ‎【答案】‎ ‎21. B ‎ ‎22. C ‎ ‎23. D ‎ ‎【解析】‎ ‎21.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特别有利于运输,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风力沿着河流前往上下游地区,其原理为河流自南向北流,北行顺水,C、D错。位于东北信风带,南行借助东北风,B对,A错。‎ ‎22.尼罗河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C错。水稻、小麦属于粮食作用,A、B错。 甜菜属于温带气候区的经济作物,D错。‎ ‎23.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尼罗河水位季节变化小,洪涝灾害减少,B错。下游沿岸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引水灌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土壤盐渍化,D对。大坝建设不会导致下游降水量、气温的变化,A、C错。‎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 ‎ V 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5.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答案】‎ ‎24. C ‎ ‎25. C ‎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1)特别注意材料中“人工修复”“废弃石灰岩矿”等信息,从而得出该地自我修复能力差。(2)结合图示及上题结论分析得出该地涵养水源能力差,该设置可以汇集雨水。‎ ‎24.该地需要人工修复,说明其自然修复能力差,自然修复能力差的原因是山体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选C。AB不能说明需要人工修复,修复不是为了增加旅游景点。‎ ‎25.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汇集雨水,C正确。‎ 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在 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树种之一。2016 年 6 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绿化数据反映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 15 万多株,其中法国梧桐只有 1.3 万多株。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树种 特点 法国梧桐 属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易倒斜。‎ 香樟 属常绿大乔木,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26.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 )‎ A.1、2 月份的积雪 B.4、5 月份的梅雨 C.8、9 月份的台风 D.7、8月 份 的 暴 雨 ‎27.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 )‎ A.夏季遮荫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 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差 C.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 D.防风固沙、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 ‎【答案】‎ ‎26. C ‎ ‎27. C ‎ ‎【解析】‎ ‎26.法国梧桐根据分布浅,遇大风天气,易倒斜。杭州位于东部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影响。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8、9月份的台风,C对。杭州位于亚热带,1、2月份的积雪少,A错。梅雨出现在6月份,风力小,B错。 7、8月份的杭州是伏旱天气,D错。‎ ‎27.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属于常绿大乔木,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C对。夏季遮荫好,导致气温日较差小,A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是护坡林的功能,不是城市绿地主要生态功能,B错。防风固沙是防风林的功能,D错。‎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 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 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D.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29.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增加河流水量 B.减少河道淤积 C.延长使用期限,维护修复方便 D.阻断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的相互补给 ‎【答案】‎ ‎28. C ‎ ‎29. C ‎ ‎【解析】‎ ‎【分析】‎ 考查河流治理措施。‎ ‎28.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B错误。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C正确;读材料可知,生态袋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D错误。故选C。‎ ‎29.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还可以延长使用期限,维护修复方便。故选C。‎ 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达 1200‎ ‎ 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 14 立方米/秒。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沃尔特河流域( )‎ A.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 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 C.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 ‎31.水库建成后可导致( )‎ A.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 B.水库上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C.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 D.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 ‎【答案】‎ ‎30. A ‎ ‎31. D ‎ ‎【解析】‎ ‎30.根据河流流向,沃尔特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河流流入几内亚湾,属大西洋水系,A对。纬度低,气温高,大气降水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B错。多为热带草原地区,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立方米/秒,C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大,D错。‎ ‎31.水库建成后,调节下游径流,可导致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D对。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不能增大,A错。水库修建不影响上游河段含沙量大小,B错。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不会改变,C错。‎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五次大的产业转移。据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转移 时间 输出国 被输入国 转移产业 第一次 ‎19 世纪 40‎ 年代 英国 美国 纺织工业 第三次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日本 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五次 近些年 中国 一是东南亚相关国家,二是美国、日本、欧洲 等发达经济体 输出的双路线: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32.第一次产业转移与第三次产业转移中,输出国共同原因是( )‎ A.本国市场狭小 B.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C.本国劳动力不足 D.经济全球化趋势 ‎33.第五次产业转移,中国产业向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原因( )‎ A.市场的扩大 B.科技的发展 C.环境承载力的增大 D.劳动力增加 ‎34.第五次产业转移会使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 )‎ A.老龄化趋势减缓 B.工业产值增加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工业化进程加快 ‎【答案】‎ ‎32. A ‎ ‎33. B ‎ ‎34. B ‎ ‎【解析】‎ ‎32.第一次产业转移与第三次产业转移中,输出国为英国、日本等发达岛国,由于其产业发达,生产精力旺盛,但本国市场狭小,本国产能过剩,为使得其产业增殖,这些国家进行了产业转移,选A。‎ ‎33.第五次产业转移,中国产业向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原因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部分产业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发达国家的市场没有大变化,环境承载力也没有增大,到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回流,也不是因为劳动力增加,选B。‎ ‎34.第五次产业转移会使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工业产值增加,但不会减缓老龄化趋势,这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工业化进程已经达到较高阶段,不会因产业转移而加快,据此分析选B,‎ ‎【点睛】‎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4.国家政策的调整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6.地价昂贵7.环境污染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产业转移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甲地日温差较大,11 月至 3 月月降水量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5.甲地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36.甲地日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37.甲地 11 月至 3 月月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风坡 B.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C.受湿热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湿气流控制 ‎【答案】‎ ‎35. D ‎ ‎36. A ‎ ‎37. B ‎ ‎【解析】‎ ‎35.读图,根据纬度由北向南递增可以推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经度可以进一步推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西海岸地区,选D。‎ ‎36.读图,结合上题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甲地的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的热力作用较差,白天大气被削弱少,气温高,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导致甲地的日较差大。纬度较低是导致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不是日较差大的原因,距海远近,植被条件不是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因素,据此分析选A。‎ ‎37.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5—8月是冬季,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11 月至 3 月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量大,B对。该地位于低纬地区,不受盛行西风影响,A错。不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C错。不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D错。据此选B。‎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 12°S-26°S)于 1991 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 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在此集聚可以节省( )‎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数量 C.劳动力数量 D.设备成本 ‎39.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马达加斯加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设备费用 ‎40.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 ‎38. A ‎ ‎39. B ‎ ‎40. A ‎ ‎【解析】‎ ‎38.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企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非洲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交通通达度较差,加上岛屿面积不大,纺织和服装的原料相对较少,但却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在此投资在此集聚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但不会节省劳动力数量,也不会节省设备成本。但该区域为免税工业区,且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在此集聚可以节省市场营销成本,据此分析选A。‎ ‎39.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企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马达加斯加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使用量,但原料使用量、运输量、设备费用不会大幅度降低,选B。‎ ‎40.相比我国,马达加斯加的设计水平不高。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由于“其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会远离部分消费市场;增加当地就业,是对当地的影响,不是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的目的。由于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可推出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兴力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故选A ‎【点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流所在地的两岸山地海拔均在 4000 米以上,向西南流经美国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 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科罗拉多河支撑了美国西部尤其是下游全年少雨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 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 ‎(2)河流大规模开发后,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1)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地处33°N附近,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东西两侧均为高大山脉,冬季西侧山脉阻挡了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降水稀少,因而其下游地区沙漠广布。‎ ‎(2)变化: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原因:河流下游泥沙量减少,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减少;海浪侵蚀作用使三角洲面积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解析】‎ ‎【详解】‎ ‎(1)沙漠的形成主要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结合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和地形特点进行分析。‎ ‎(2‎ ‎)科罗拉多河开发后,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主要从河流开发对河流流量、泥沙携带能力及海水作用角度分析。河流开发后,由于流速降低,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泥沙沉积在库区,导致河流下游泥沙量减少,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减少;由于河流注入海洋的水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作用增强,使三角洲面积缩小。根据材料提示,1936 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1936 年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升高,沿海低地淹没,陆地面积缩小,也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少。‎ ‎【点睛】‎ 沙漠的形成主要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科罗拉多河开发后,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主要从河流开发对河流流量、泥沙携带能力及海水作用角度分析。另外要注意全球变暖的影响。‎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 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 7 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 6-9 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 奈瓦沙湖畔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 220 至 240 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分析每年 6-9 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 ‎【答案】‎ ‎(1)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答“土地面积广,地价低”可酌情给分)‎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产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 ‎(3)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基本可以自给自足);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 ‎【解析】‎ ‎【分析】‎ 该题组借助肯尼亚的玫瑰生产考查农业生产相关问题。‎ ‎【详解】‎ ‎(1)该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和水源等自然条件及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利于玫瑰生长。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灌溉水源充足。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利于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增加产量,产量是露天种植童的两倍。使用计算机拉制其生长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收益高。  ‎ ‎(3)从市场需求分析,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进口量少。从生产条件分析,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 ‎43.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读“中亚部分地区”地图与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亚部分地区地图 材料二 新亚欧大陆桥——由太平洋西岸中国日照和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在中国西部边境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站接轨,从而构成了一条沿当年亚欧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经亚洲、欧洲诸国直到大西洋的另一条陆上通道,这就是新亚欧大陆桥。她将是一条对亚欧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丝绸之路”。‎ ‎(1)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2)简述阿姆河,锡尔河两岸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2013 年 9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 年 6 月 22 日,在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哈吉跨国项目“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简述“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沿线发展的影响。‎ ‎【答案】(1)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2)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咸海退缩、气候变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3)推动中国、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增加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促进各国文物保护。‎ ‎【解析】‎ ‎【详解】‎ ‎(1)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运输方式本身的特点都有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运输需求的增大;驮马、骆驼等很难满足大的运量及远距离的运输需求;科技的进步不断改进运输工具;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据此,“丝绸之路”到“亚欧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 ‎(2)阿姆河,锡尔河两岸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结合当地的实际具体分析。当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土壤盐碱化、咸海退缩、气候变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3)‎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推动中国、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增加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促进各国文物保护。‎ ‎【点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