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太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后朝世界最大的大洋。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南邻印度洋 B.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最南端在海南岛 C.从经纬度看,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的南部 2.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黄河 B.黄河、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 读我国四省区图,完成3~5题。 3.以上四省区中冬季最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以上四省区中与云南省相邻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河流中流经①省区的是 A.渭河 B.嘉陵江 C.乌江 D.澜沧江 读“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6~8题。 6.该剖面线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 西南走向 D.西北 东南走向 7.图中 A.①地山脉为喜马拉雅山 B.①到④穿过我国三大阶梯 C.③地形区地表平坦,一望无际 D.④地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8.图中②处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下图为“我国沿东经100。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9 --10题。 9.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水量、7月均温、1月均温 B.7月均温、年降水量、1月均温 C.7月均温、1月均温、年降水量 D.年降水量、1月均温、7月均温 10.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的地区 A.其海拔约为1800米 B.7月均温约超过30℃ C.气温年较差约为20℃ D.降水量超过2000 mm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大气环流 12.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昆明地势较高②昆明受寒潮的影响大 ③台北位于朝阳坡,太阳辐射强 ④台北受暖 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甲、乙两盆地山河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图示E山脉北坡自然带谱较F山脉东坡自然带谱简单得多,其主要原因是E山脉北坡 A.相对高差较小,水热条件的变化不明显 B.地形坡度较陡,不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 C.降水太少,不具备森林生长的水分条件 D.人类活动较密集,自然带谱的破坏较严重 14.与乙盆地相比,甲盆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丰富 B.光照充足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15.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A.技术力量雄厚 B.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靠近国内主要消费市场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草地、林地、水田、旱地 B.林地、草地、旱地、水田 C.水田、旱地、林地、草地 D.旱地、水田、草地、林地 17.影响我国不同土地资源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城市 B.气候、地形 C.科技、劳动力 D.海陆位置、生物资源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示地区某种矿产资源非常丰富,M城市就是在这种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资源是 A.煤炭 B.铁矿 C.石油 D.锡矿 19.限制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光照资源 D.生物资源 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山地最适宜栽种的果树是 A.苹果 B.柑桔 C.香蕉 D.菠萝 21.该地区农业发展大多以白下而上分布农田、茶园(或果园)、竹林的立体农业为主。发展立体农业的好处有 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②减轻低温寒潮的影响 ③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 ④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京沪高速铁路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 A.京、豫、津、冀、赣、苏、沪 B.京、冀、津、豫、鲁、皖、沪 C.京、晋、津、豫、苏、浙、沪 D.京、津、冀、鲁、苏、皖、沪 23.我国已建成高铁主要布局在 A.东部沿海地区 B.西部内陆地区 C.高原和盆地 D.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读“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图”,完成24~25题。 24.四大工业基地特点及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重工业基地——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B.乙:轻工业基地——原料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缺乏 C.丙:综合性工业基地——水源缺乏,市场狭小,且生产技术落后 D.丁:轻工业基地——缺乏国内外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25.从地理位置分析,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的区位优势是 A.矿产丰富,工农业发达,工矿产品出口量大 B.临近港澳及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C.土地面积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D.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市场、腹地广阔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小题,50分) 26.(12分)读“我国南部和新疆局部地区不同月份月均温等温线(单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南方的季节是_____季;新疆的季节是_____季。(2分) (2)分别说明两幅图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及成因。(4分) (3)对比两幅图中河流的不同特征。(6分) 27.(12分)下图为我国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形区位于我国第_____阶梯,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其成因。(3分) (2)简述②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 (3)图中用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中,某同学暑假期间打算去欣赏石林和溶洞景观,其最适宜去的是_____地,欣赏雪域高原风光最适宜去的是_____地。(2分) (4)甲、乙、丙、丁四座山脉中,为两省界山的是_____,该山脉为_____省和_____省的分界线。(3分) 28.(14分)读“我国长江流域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分析图中荆江河段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分) (2)简要分析洞庭湖沿岸水稻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根据甲省的资源状况,说明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6分) 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随着其资源的深度开发,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以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中3500℃积温等值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4分) (2)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三个基地”的资源条件。(4分) (3)分析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6级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 参考答案 1.D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大部分国土位于中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的南部;我国领土最北端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2.D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D 4.A 5.C 6.C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格尔木位于拉萨的东北部。所以,该剖面线的走向是东北 西南走向。 7.A拉萨南部的高大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①到④穿过我国第一、第二阶梯;③为青藏高原,高原上多高大山脉;④地为河西走廊。 8.B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所以②处的地形区为柴达木盆地。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B 16.C ①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应为水田;②分布于东北平原及华北平原,应为旱地;③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山区,应为林地;④分布于西北内蒙古、新疆及青藏高原地区,应为草地。 17.B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主要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森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山区;草地分布在较干旱的高原和山地;旱地和水田分布在平原地区,南方气候高温多雨形成水田。 18.A 图示地区主要是山西省的北部,山西省煤炭资源非常丰富,M城市为大同市,它就是在煤炭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 19.B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 20.B图示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丘陵地形和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适宜柑桔的生长;苹果生长在暖温带地区;香蕉、菠萝生长在热带地区。 21.C发展立体农业,在山上种植茶树(果树)、竹林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不同地形发展不同农业生产,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22.D 23.D 24.A 25.D 26.(1)冬夏(2分) (2)南方: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且等温线稀疏;地势起伏不大,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南北距离不大,温差不大。 新疆:等温线基本与等高线平行,且等温线密集;天山地势起伏大,气温垂直变化显著。(Ⅱ) (3)南方:河流为外流河,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河流径流量大,汛期长,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 新疆:河流主要是内流河,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河流径流量小,夏季为汛期,结冰期较长。(6分) 27. (1)三(1分) 黄河、海河等河流携带泥沙冲击而成。(2分) (2)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缺乏,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2分) (3)④③(2分) (4)丙 江西福建(3分) 28. (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该河段为平原地形,河道变宽(坡度较小),水流变缓;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泥沙沉积,导致河床逐步抬高;人为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4分) (2)地处洞庭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河网稠密,灌溉便利。(3分) (3)适宜发展有色金属采掘、冶炼工业;(2分) 原因:该省铅锌、锑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附近有大型水电站,能源充足;铁路交通、长江航运发达,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任答四点,1分) 29. (1) 3500℃积温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原因: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或南北走向)。 原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受太行山影响)或受地形影响。(1分) (2)本区域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等能源丰富;本区域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土地资源丰富;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资源条件优越;海域面积广(大陆架广),渔业,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 (3)河流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航道容易淤积;河流有封冻现象;河网密度较小,通航里程短。(答出四点,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