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第I卷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 B. 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 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 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详解】‎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依据区域的定义可以看出,A、B、D错误,答案选C。‎ ‎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的了解程度。‎ ‎【详解】遥感技术可以对全球天气状况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先使用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分布的原始数据,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作成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①②正确,A符合题意。在制作卫星云图上,使用全球定位技术较少,因此排除B、C、D。故选A。‎ ‎3.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科学技术方法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 人工科考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理信息系统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监控荒漠化土地不是其主要功能,A错误;‎ B.空间定位和导航是GPS的主要功能,监控荒漠化土地不是其主要功能,B错误;‎ C.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因此监控荒漠化土地发展宜选用遥感技术,C正确;‎ D.人工科考效率低,误差大,耗时耗力,不是最好选择,D错误。‎ 故选C ‎【点睛】空间定位和导航是GPS的主要功能,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种以采 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下面小题。‎ ‎4. 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 B. 过度开垦 C. 开采矿产 D.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5.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 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 实施人工降雨 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 发展立体农业 ‎6. 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 净化空气 B. 保持水土 C. 调节大气成分 D. 含蓄水源 ‎【答案】4. B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县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耕地面积日益扩大,导致过度开垦加速荒漠化发展,B正确。气候干旱不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开采矿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5题详解】‎ 人工降雨有限制性条件,该地属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少云,不利于人工降雨,B错误。发展粮食生产会进一步破坏地表天然植被,加重荒漠化,C错误。我国西北地区以高原、山地、盆地地形为主,不具备发展立体农业的地形条件,气候干燥降水少,水资源不足,D错误。恢复地表植被和退耕还林还草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能,可以抑制荒漠化的发展,A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材料反映没有森林则水土流失严重,有森林则水土流失减缓,故反映了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其他功能通过材料不能体现,据此选B。‎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雨林的前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 )‎ A. 雨林中土壤贫瘠 B. 自然灾害的影响 C. 人类的开发 D.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8. 热带雨林地区商业性伐木的原因是( )‎ A. 借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B. 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就业机会 C. 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D. 扩大牧场,出口牛肉获取经济效益 ‎9. 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 修建横贯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 移民亚马孙平原 C. 吸引国外投资者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7. C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热带雨林复杂的生态环境一般在自然条件下,无外来干预较为稳定,人类的开发是导致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等。故选C。‎ ‎【8题详解】‎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但人类居住生存条件较差,土壤层易被淋失,种植业条件欠佳,为了生存,为了换取粮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里的居民往往依赖当地丰富的植被资源进行商业性伐木。商业性伐木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提供就业机会、扩大牧场。故选C。‎ ‎【9题详解】‎ 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吸引国外投资者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都是对雨林植被的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恢复雨林植被,保护雨林环境,故选D。‎ ‎10. 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B. 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C. 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 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在19世纪后期的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而使水土流失加重。故选A。‎ ‎11.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目标是( )‎ A.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 增加经济产值 D. 减轻省内环境污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详解】山西建设坑口电站,把煤炭转化为电能,增加了经济产值;改向外输送煤炭为向外输送电力,改变了能源输出方式,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把煤炭转化为电能,会加重省内环境污染。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2. 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我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原煤开采在当地经济占比重过大,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产业发展缓慢。为此山西应在丰富的煤炭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完善交通等。故B正确。‎ ‎13.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B. 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 二者都实现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D. 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农业生产。‎ ‎【详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为国有农场,而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属于私营农场,D错误。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商品率较高,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高。‎ ‎【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概况,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14.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大量外迁,会增加另一地区的环境压力,同时也违背当地人民的乡土情结,一般是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实施就近生态移民,所以排除①;土地荒漠化地区一般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故排除②;荒漠化地区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发展水能,排除③;④⑤⑥正确。故选D。‎ 怒江是中国获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中的大河之一。当建设水坝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走向终结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掀起了修建大坝的浪潮。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兴起“废坝”运动,是因为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如 ‎①土壤出现盐渍化 ②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 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 ‎④近海鱼类减少 ⑤灌溉 ⑥航运 ⑦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⑤⑥⑦‎ ‎16. 在怒江进行水电开发遭到众多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在怒江建坝截流,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②落差小,水能不丰富 ‎③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但由于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 ‎④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好价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兴建大坝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兴建大坝的积极影响:大坝修建有利于拦蓄水源,提供灌溉用水,有利于兼顾航运,保持下游水量稳定,利于航运通畅;兴建大坝形成水库,可利用水库发展养殖。但大坝兴建会使下游径流量减少,会导致海水倒灌,土壤盐分上升,致使沿海地区土壤出现盐渍化,且海岸会遭到海水侵蚀而后退,水坝拦蓄泥沙,下游河流水量减少,含沙量减小,泥沙淤积减少,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且水量减少,河流入海口处带来的营养物质(鱼类的饵料)也大大减少,也造成近海鱼类减少。所以兴建大坝主要是不利影响是①②③④,选择A项。‎ ‎【16题详解】‎ 采用排除法,我国建坝技术已是一门成熟的技术,所以②说法错误,选择C项正确;怒江建坝截流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态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美好价值,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但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ABD均错。‎ ‎17.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是( )‎ A. 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B. 西藏、新疆、青海、四川 C. 西藏、青海、川渝、云南 D. 青海、云南、四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为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地区;西藏、云南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故选A。‎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高温多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据材料分析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 A. 涵养水源 B. 调蓄洪水 C. 美化环境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水的滞留形成湿地,主要是因为当地水的支出较少,水的支出途径主要有:入渗,蒸发和径流,气温低使蒸发量少,地势低平影响水的径流,冻土使水不易下渗。扎龙湿地纬度高,气温低,排除④。故选A。‎ ‎【1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扎龙湿地生态保护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因此,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 ‎20.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C.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D. 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答案】A ‎【解析】‎ ‎【详解】东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东部,A说法错误。东北地区西有大兴安岭、北有小兴安岭和黑龙江、东有长白山地和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具有山环水绕的特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土分布广,具有沃野千里的特征,B说法正确。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南北差异大,C、D说法正确。故选A。‎ ‎21.东北平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 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 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易造成水土流失,A错误。东北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停止粮食生产,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都不符合我国粮食发展的城需求,BC错误。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D正确。故选D。‎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A. 北美、亚洲 B. 欧洲、亚洲 C. 北美、其他地区 D. 欧洲、其他地区 ‎23. 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市场广阔 B.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资源丰富 C. 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D. 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科技水平高 ‎24. 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②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③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 ④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2. A 23. A 24.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掌握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就不难作答。‎ ‎【22题详解】‎ 从图中看,日本投资占比例最大的地区是北美,占比达44%;亚洲增长速度最快,欧洲、其它地区都有下滑,北美没有变化。故答案选A。‎ ‎23题详解】‎ 近年来中国吸引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市场广阔,A对;日本对外迁移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源丰富吸引力小,B错;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科技水平高是发达国家日本所具有的优势条件,CD错。‎ ‎【24题详解】‎ 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应该是不利影响,故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④本国人口失业率有所上升正确。‎ ‎25.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B. 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 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 ‎【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产业转移不是工业化、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出现问题导致的结果。因此,D选项为答案。‎ ‎“微笑曲线”是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 ‎ ‎①制造加工 ②设备材料 ③产品研发 ④产品品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7. 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 A. 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 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 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 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答案】26. B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 所以从追求最高利润方面考虑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产品研发和产品品牌。故选B。‎ ‎【27题详解】‎ 由微笑曲线可知,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主创新获得最大利润是由“制造”转向“创造”的最大动力,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未出现断层。D正确。故选D。‎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据图分析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B. 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D.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29. 为进一步促进该市产业结构升级,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逐渐将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 2010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约为( )‎ A. 20% B. 40% C. 42% D. 62%‎ ‎【答案】28. C 29. A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回升,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但变化最大,第二产业在1990~1991年时并不占主导,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并不是最大,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故选C。‎ ‎【29题详解】‎ 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到内地,可以为转出地产业升级提供空间,故①正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故②正确;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这仅仅是针对农业结构,不涉及工业和第三产业,不能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故④错误;化工、机械项目都为第二产业,不能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故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3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该市第一、二产业共占6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0%,故选B。‎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1.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 上海、天津 B. 广东、福建 C. 海南、贵州 D. 辽宁、山东 ‎32. 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资源贫乏 B. 交通设施落后 C. 煤炭消耗量大 D. 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31. B 32. C ‎【解析】‎ ‎【31题详解】‎ 读图,符合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即横坐标读数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纵坐标读数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故为粤、闽两省。故选B。‎ ‎【32题详解】‎ 山西、内蒙古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区,故工业发展煤炭的消费量大,使人均CO2排放量高。故选C项。‎ ‎33.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别分布在大陆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而亚寒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都分别对应一种气候,都分别对应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对。‎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A. 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 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 板块的内部 ‎35.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 A. 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内、海盆 B. 海盆、大陆坡、大陆架、深海沟、‎ C. 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海盆 D. 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海盆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有丰富锰结核矿 B. ②地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C. ③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D. ④地海洋空间可开辟为深海旅游区 ‎【答案】34. A 35. C 36. C ‎【解析】‎ ‎【34题详解】‎ 世界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世界最深的海沟为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边界,均为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A。‎ ‎【35题详解】‎ ‎①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是深海沟。②位于陆地大陆架和深海盆之间,坡度大,是大陆坡。③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海水较浅,是大陆架。④区域位于深海区,内部较平坦,是海盆。故选C。‎ ‎【36题详解】‎ 锰结核矿主要分布在海盆,而①为深海沟,A错误。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区域,②为大陆坡,B错误。③处为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主要的渔场,C正确。发展深海旅游区主要在大陆架区域,④为海盆,D错误。故选C。‎ 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37. 右图中大陆不可能为 ( )‎ A. 欧洲 B. 澳大利亚 C. 非洲 D. 南美洲 ‎38. 图中四个字母可能受寒流影响的是  ( )‎ A. a、b B. b、d C. c、a D. d、c ‎【答案】37. A 38. C ‎【解析】‎ ‎【37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纬度变化,判断该大陆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大陆可能是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欧洲位于北半球,不可能是欧洲,故选A。‎ ‎【38题详解】‎ 图示a、c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沿岸有寒流经过,b、d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沿岸有暖流经过,故选C。‎ 下图为世界人口五大国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39. 图中国家所在的大洲不包括 ( )‎ A. 亚洲 B. 南美洲 C. 北美洲 D. 欧洲 ‎40. 其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巴西 ‎【答案】39. D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巴西位于南美洲,美国位于北美洲,图中国家没有位于欧洲的。故选D。‎ ‎【40题详解】‎ 中国面积是世界第三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故其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41.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回答。‎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不仅______,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问题。‎ ‎(2)从图中可以读出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产业链都以_________为出发点。‎ ‎(3)山西省构建三条产业链结合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 ‎(4)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效益低 环境 ‎(2)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煤炭开采 ‎ ‎(3)铁矿 铝土矿 ‎ ‎(4)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为材料,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全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煤,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煤炭工业的产值及上缴利税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和上缴利税的37%,农民人均收人的1/6来自煤炭。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读图可知,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是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这三条产业链都是以煤炭开采作为出发点。‎ ‎(3)从产业链的形成分析可知,煤—电—铝、煤—铁—钢,山西省需要铁矿、铝土矿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结构多样化。‎ ‎(4)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效益更高,对自然环境影响更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4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美国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1)TVA将河流的___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______________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_______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2)简述田纳西河发电的有利条件。‎ ‎(3)结合田纳西河的开发,思考我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有哪些? ‎ ‎【答案】(1)利用与治理 流域的具体特征 生态环境 ‎(2)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3)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图为背景,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特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和开发,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田纳西河流域河床落差较大,水量丰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河流的发电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上游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多,水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电。‎ ‎(3)田纳西河流域以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的核心,制定了包括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旅游、养殖在内等在内的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可供借鉴。而长江由于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大,洪涝灾害严重,防洪作用大,其它的水库作用也可以借鉴。‎ ‎43.下图为我国绘制的竖版地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洲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E________F_______H________‎ ‎(2)AC大洲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___BD大洲分界线为___________‎ ‎(3)B大洲的地形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非洲 (2). 亚洲 (3). 大洋洲 (4). 南美洲 (5). 南极洲 (6). 地中海 (7). 直布罗陀海峡 (8). 白令海峡 (9). 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在周围地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绘制的竖版地图为材料,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详解】(1)根据轮廓和相对位置判断,A为非洲,B为亚洲,C为欧洲,D为北美洲,E为大洋流,F南美洲,H为南极洲。‎ ‎(2)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3)亚洲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各种构造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75%,主要位于中部地区,,平原分布在周围地区,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 ‎44.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地区地震频繁,主要是处在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2)R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水稻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R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评价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亚欧 (2). 印度洋 (3). 雨水补给(或大气降水补给) (4). 原因:本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5).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河流径流量大,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亚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区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通过图中轮廓和经纬线判断该地为南亚地区,南亚北部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 ‎(2)R河流经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补给主要是靠大气降水(雨水);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来自于海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量大,为雨季,河流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东北风从亚欧大陆内陆吹来,水汽少,降水量小,河流水量少,水位低,因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3)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R河中下游和高原东北部为平原、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小,适合发展种植业,耕地面积广,种植面积大;沿河地区,有河流泥沙淤积,土壤深厚肥沃;降水量大,河流多,灌溉便利;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喜热喜湿的水稻生长;地处回归线附近,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