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林芝二高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 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 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区域的划分有不同的方式和指标,故A错误;区域是有界线的,但不同区域之间的界线,有模糊的也有明确的,比如国界、省界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气候区、植被区等界线是模糊的,B错误;区域内部还可以划分更低级的区域,C错误;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故区域内部总有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征。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 ) A. 差异整体 B. 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C. 相对一致差异 D. 地带非地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差异性。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 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 流水侵蚀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向斜谷地 D. 断裂谷地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结合图示引水渠道穿越山区,采用隧洞的形式可分段施工,减小工程量,且利于保持工程从高处向低处引水,根据图示洛水的流向可以判定此处饮水可以自流,而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减少蒸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该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洛水上游。 【4题详解】 结合渭河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脉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表黄土疏松、植被稀少,受到夏季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了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故此处地貌源于流水侵蚀,选A。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读我国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 图中南港重工业区布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原料 B. 交通 C. 人才 D. 环境 6. 图中各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②南港重工业区 ③滨海高新区 ④临港工业区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③② D. ①③②④ 【答案】5. D 6. A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南港重工业是在低碳经济理念下布局发展的,所以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环境,选D项。 【6题详解】 重工业压力最大,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经济压力最小,结合选项A正确。 考点:工业布局主导因素;不同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压力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沙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乱砍滥伐 B. 生活习惯 C. 执法不严 D. 气候变迁 8. 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 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 先移民,后治理 C. 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处罚力度 D. 建水电站 【答案】7. A 8. A 【解析】 本题组以江西厚田沙漠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荒漠产生原因、治理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7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说明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沙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选项A符合题意。生活习惯和执法不严也是导致江南水乡出现沙漠的人为原因,但它们不是直接和主要的原因,排除B、C。当地气候近年来无明显的变迁,排除D。所以选A。 【8题详解】 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原因分析入手寻找有效的治理措施,材料信息表明,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说明当地乱砍滥伐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薪柴,因此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成为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选项A符合题意。当地人口密集,先移民,后治理,不太现实,排除B。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对恢复当地生态环境不是最主要的措施,排除C。题中信息表明,当地离南昌不远,说明位于赣江下游,水能资源有限,因此建水电站不当务之急,排除D。所以选A。 下图为中缅油气管线局部示意图,它由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两条管线组成。它们穿越高山、河流,途经原始丛林区、喀斯特地貌区、地震活跃带,修建难度大。完成下面小题。 9. 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管线设计规划中主要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IS C. GPS D. SOS 10. 修建中缅输油气管道对我国的地理意义是( ) ①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保证石油运输安全 ②通过收取石油过境费增加经济收入 ③利于近海、陆地石油资源的开采 ④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推动西南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9. B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中缅油气管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需要综合分析和评判,故选B。 【10题详解】 修建中缅输油气管道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石油运输安全提供了保证。也能够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3S技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1.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 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 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材料,“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因此该地入湖径流减少;当地较干旱,因此湖水蒸发较大,从而湖水的含盐量增大,A不对。 B. 湖泊面积减小,鱼类生存的空间减少,会导致大量鱼类减少,不会导致湖中鱼类密度增大,B不对。 C. 根据材料,“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可推知,湖泊自净能力减弱,C对 D. 湖水蒸发总量受水体面积影响,而湖泊水体面积减小,因此蒸发总量减小,D不对。 故选C。 【点睛】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水体面积、温度、风力风速、空气湿度等多个因素。一般来说,水体面积越大,温度越高,风力越大,空气湿度越小,蒸发越旺盛。 第Ⅱ卷 非选择性试题(160分) 二、本大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36/37—地理;38/39/40—政治;41/42—历史) 12.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 【分析】 考查湿地、河流水文特征、海洋生物资源。 【详解】(1)沼泽特征就是积水,联系影响沼泽的形成因素分析。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 (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 (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峰、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000 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可达500 m,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0000 m3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1)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的原因。 (2)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地形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2)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挟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 (3)赞同。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稳定;优质矿泉水,水质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或不赞同。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沙丘内部干燥(植被死亡),沙丘活化,沙尘天气增多;地下水补给速度慢,无法满足大量开采需求;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分析】 (1)本题较简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对地理位置、地形等对降水影响。(2)本题解答要注意迁移沙丘地貌的形成知识点,并提取材料信息,据实际情况作答。(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择一回答。若赞同,要从该地地下水资源量稳定、质优和开发地下水的有利影响方面作答;若不赞同,要从地下水的量补给慢、量少和开采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方面入手分析。 【详解】(1)从巴丹吉林沙漠的地理位置看,该地位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从图中看,该地周围多高大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进入。 (2)该地形成高大沙丘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形成沙丘;二是沙丘为固定沙丘。该地形成沙丘的条件是: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大风挟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形成沙丘。该地沙丘为固定沙丘的原因:材料显示“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因此形成固定沙丘。随着大风携带沙子在固定沙丘处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 (3)若持赞同观点,理由为:地下水补给稳定;“每昼夜近10000 m3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说明矿泉水优质,水质好;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开采地下水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若持不赞同观点,理由为:地下水补给慢,量少;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沙丘活化、湖泊萎缩等,进一步引发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43/44地理题、45/46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西南地区为材料背景,考查区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地形及人口、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来分析。有利条件从水能丰富的原因(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和移民少两方面区分析。不利条件则从西南地区的复杂地形、地质灾害多发、生态脆弱及流域整体性关系等方面去分析。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闻名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 试分析三江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及商品率高的原因。 【答案】沼泽被大量改良成耕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水足,特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的特征能很好地满足水稻的生产条件);全球变暖的影响使水稻种植界线北移;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 【解析】 【详解】水稻为好暖喜湿的作物,则三江平原能成为水稻生产基地,要从气候(尤其是水热条件)、地形、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江平原多沼泽,因此要发展耕作业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排水改良;当地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一大优势;三江平原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全球气候变暖对热量条件的改变使该地的水稻种植成为可能。三江平原商品率高说明该地产量高、余粮多,三江平原土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产量多;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因此商品率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