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6小题,共62分。第1-10题,每题3分,第11-26题,每题2分。) 下图为两个岛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 ) A. 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 B. 甲岛的位置位于乙岛东北方向 C. 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大 D. 甲岛日出东北时乙岛昼短夜长 2. 甲乙两岛的共性特征是( ) ①终年盛行西北风 ②地形类型为盆地 ③河流流程比较短 ④地热资源较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岛的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 B. 甲岛以阳光海滩、椰林风光闻名 C. 乙岛西南海域为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 D. 乙岛对外交通方式为航空和海运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得出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甲岛位于北半球,乙岛位于南半球,甲岛的位置位于乙岛西北方向,甲岛的南北距离小于乙岛,甲岛日出东北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乙岛为冬季,昼短夜长,据此选D。 【2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得出甲岛位于北半球亚欧大陆的东岸,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乙岛位于南半球中纬度,终年盛行西北风;两岛地形均以山地为主;甲、乙两岛面积都较小,河流流程比较短;甲乙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较丰富,③④正确,据此选B。 【3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得出甲岛为日本北海道岛,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甲岛纬度较高,以亚热带风光闻名,乙岛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渔业资源不丰富,乙岛因是海岛,且与周边国家距离远,对外交通方式主要为航空和海运,据此选D。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完成下题。 4. 图示气象信息可能是哪一天( ) A. 11月18日 B. 9月23日 C. 8月28日 D. 3月28日 5. 图示气象信息当天,以下四地昼最长的是( ) A. 重庆 B. 广州 C. 北京 D. 哈尔滨 6. 此季节位于地中海沿岸城市罗马的气候特点是( )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温和多雨 D. 温暖少雨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和世界气候类型。给出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得出昼长。完成本题还要掌握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4题详解】 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出昼长为10时20分,说明昼比较短,昼长远小于夜长,且以西北风为主,可以判断为冬半年,且接近冬至日。选择D。 【5题详解】 冬半年越向北白昼越短,越向南白昼越长。四地中广州在最南边,所以白昼时间最长。选择A。 【6题详解】 地中海沿岸城市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季节为罗马的冬季,罗马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下图为2016年7月24日我国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四地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A. 甲地、丁地 B. 甲地、乙地 C. 乙地、丙地 D. 丙地、丁地 8. 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 乙地位于冷锋锋后 C. 四地中丙地气压最低 D. 四地中丁地风力最强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四地中甲位于低压中心,丁位于暖锋锋前,多雨。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甲地、丁地, A对。乙地位于冷锋前,丙地没有锋面活动,降水少,B、C、D错。 【8题详解】 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错。乙地位于冷锋锋前,B错。甲地气压最低,C错。丁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强,D对。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 新生代后期 10. 关于图示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岩石为沉积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 丁处油气资源丰富 【答案】9. C 10.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9题详解】 读图可知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可知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可知ABD错误,因此C正确。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而不是沉积岩,因此A错误;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因此B正确;读图可知丙处与岩浆岩的距离比较近,受高温作用其岩石性质会有所变化形成变质岩,变质岩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因此C错误;读图可知丁附近为断层,油气资源容易顺着断层线泄露,因此D错误。 【点睛】第1题在解题时要抓住含有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岩层未断裂这一点,说明图中的断层是形成于含有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岩层形成之前形成的;第2题容易误选为C项。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区内甲市所在的河谷地区盛产从热带到温带的多种水果,有“中国水果缩影”之美誉。区内还有我国重要的航天基地。 读图完成下题。 11. 甲市河谷地区被誉为“中国水果缩影”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种植面积广 B. 降水丰富,昼夜温差较小 C. 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 D. 科学管理,种植技术先进 12. 图中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优越条件是( ) A. 交通便利 B. 气温较高 C. 视野开阔 D. 晴天较多 【答案】11. C 12.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影响发射卫星的条件。 【11题详解】 从经纬度看此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再结合等高线可知河谷周边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纬度低且相对高度大,气候类型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带”并存,水果种类多,品种全,故选C。 【12题详解】 本航天基地位于山区,交通不便,A错误;海拔高,气温较低,气温对发射卫星影响小,B错误;山区视野不开阔,C错误;晴天较多有利于发射卫星,D对。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明确水果种类多,品种全是因气候类型多样而根本原因是该地纬度低且相对高度大。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影响发射卫星的优越条件。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表,回答下列各题。 13. 从该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组合上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14. 该地可能是( ) A. 罗马(42°N) B. 上海(30°N) C. 伦敦(51°N) D. 开普敦(34°S) 15. 据资料推测,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最可能是( ) A. 含沙量大 B.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 径流量丰富 D. 结冰期较长 16. 该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稀疏草原 【答案】13. C 14. D 15. B 16. C 【解析】 【13题详解】 该地最低月均温在7月,且在0℃以上,最高月均温在1月,故在南半球亚热带地区,排除A。6-8月降水丰富,12-2月降水少,雨热不同期,排除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BD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选C。 【14题详解】 根据该地区气候资料判断,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罗马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排除A。上海在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错。伦敦是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错。开普敦在南非的地中海气候区,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该地气候资料判断,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河流含沙量受降水强度、坡度、地面物质结构等因素影响,故无法判断该地区河流含沙量,A错。该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该区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B正确。由于该区降水量800mm左右,但蒸发较强,河流补给量并不多,径流量并不丰富,故C错误。该地区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 【16题详解】 根据气候区判断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分布在东亚,排除A。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地区,排除B。地中海气候区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正确。热带草原气候典型植被是热带稀疏草原,排除D。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 沿x方向热量增加 C. 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 沿Y方向纬度增加 18. 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江南丘陵 C. 亚马孙平原 D. 西欧平原 【答案】17. A 18.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陆地自然带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沿x方向植被依次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该方向表示干燥程度的增加,沿Y方向植被由针叶林变为温带阔叶林、再到热带雨林、显然这方向表示热量条件的变化,但它表示的并不是纬度方向的增加,而是纬度方向的降低,也不是海拔方向的增加,可知BCD错误,因此A正确。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沿Y方向是热量的增加,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之间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和西欧平原分布的是温带落叶你阔叶林,因此AD错误;我国江南丘陵分布的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B正确;亚马孙平原分布的是热带雨林,因此C错误。 【点睛】第1题的解题关键是首先确定X轴与Y轴方向表示的分别是什么变量;第2题在确定了Y轴所代表什么含义后便可判断出M所代表的植被。 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下表是2016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9. 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地形 C. 风 D. 气温 20. 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 A. 新疆喀纳斯 B. 吉林红叶谷 C. 南京栖霞山 D. 广东石门谷 【答案】19. D 20.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京红叶观赏指数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9题详解】 根据表可知,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越来越低,最佳观赏区由原来的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到200米以上的山区,最后到全市,表明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为气温,可知ABC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表中信息可知,红叶现象出现的先后规律一般是由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地方推移,由纬度高的地方向纬度低的地方推移,所以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南京栖霞山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而广东石门谷由于纬度更低,出现的时间会更晚一些;新疆喀纳斯和吉林红叶谷的纬度高于北京,其最佳观赏时间应该早于北京。故选C。 【点睛】北方红叶多出现在秋季,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树叶逐渐变红并凋落,因此可知响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应该是气温,第1题容易误选B;弟2题容易误选D项。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图为“我国某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 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C. 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2. 与1999年相比,2009年森林分布下线高度有所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 开垦荒地 B. 退耕还林 C. 土壤退化 D. 水土流失 【答案】21. A 22. B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干早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东南坡是阳坡,光照充足,蒸发量大,水分条件较差。海拔较高处,气温较低,水分条件较好,所以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A对。干旱河谷降水少,B错。河谷山坡地形起伏较大,C错。土层、土壤不是材料中的主要因素,D错。 【22题详解】 读图,与1999年相比,2009年森林下线高度有所降低,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可能是退耕还林,区域的水分条件好转,B对。开垦荒地会加重水分条件缺乏情况,A错。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只能导致森林下线海拔升高,C、D错。 考点:影响区域森林分布下线的因素。 某旅行者在左图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右图)。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会溶掉的”。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对当地土塔“溶掉”起重要作用的大气环流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盛行西风带 D. 季风环流 24. 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 ①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②御寒,抵御冬季严寒 ③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④加固,抵御雨水侵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造成土塔溶解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水汽,据图示意该地位于地中海东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故土塔应在冬季溶解较快因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影响,C正确。 【24题详解】 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较厚的墙体主要是在炎热的夏季隔热降低室内温度①正确。冬季使当地降水较多土制建筑容易受到雨水冲刷侵蚀而被破坏较厚的墙体有利于抵御雨水防止建筑受损④正确。该地位于亚热带,冬季气候温和无需御寒,②错误。夏季炎热干燥无需防潮,③错误。故选择D。 下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和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图。完成下题。 25. 不是造成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流势力强盛 B. 圣劳伦斯河大量浮冰注入 C. 暖流位置偏东 D. 冬季风势力强盛 26. 冰川上圆形孔洞的出现是因为深色尘埃( ) A. 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 B. 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 C. 减弱地面辐射的强度 D. 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 【答案】25. B 26.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大西洋冬季浮冰为背景材料,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5题详解】 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说明该地浮冰向纬度较低处分布,则此处温度受某些因素影响低于同纬度地区。读图可知,图中①为拉布拉多寒流,其动力为极地东风,冬季时势力增强,使得降温剧烈,可使西段浮冰南界偏南,AD不合题意;暖流位置偏东,对西段影响小,可使西段浮冰南界偏南,C不合题意;圣劳伦斯河浮冰注入不是造成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故选B。 【26题详解】 黑色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会导致冰雪吸热升温消融,反射率进一步下降,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第1题题干问的是“不是” ,这一点做题时要注意;解答本题时要认真解读本题的配图,尤其是图例中的虚线代表的是冬季浮冰南界,对冬季浮冰南界影响因素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8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 (2)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请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 【答案】(1)地处低纬,北部高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冬季温暖;地势高,多雨,夏季凉爽。 (2)墨脱北侧的雪山,海拔高,每年5月至11月,冰雪消融,公路能够通行,但此时雪山南坡的墨脱一带属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正好进入雨季,冰雪消融和泥石流毁坏公路严重,交通中断,故此时段是北通南不通。反之则南通北不通。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墨脱县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交通布局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本题可以从纬度、地形等方面组织答案。由所学知识可知墨脱县所处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北部又有高大山脉对冬季冷空气的阻挡,因此其冬季其气温相对较高;墨脱县的海拔较高,对夏季西南风的抬升作用比较大,多地形雨,阴雨天气较多,夏季气温较低,因此夏季不是太热。因此,墨脱气候四季如春。 (2)读图可知墨脱县北部有嘎隆拉雪山,每年5月至11月,气温较高,北部的雪山冰雪大量融化,公路裸露出来可以通行,但此时雪山南坡的墨脱盛行西南季风且属于迎风坡,此时正值雨季,降水量较大,加上冰雪大量融化,公路容易被洪水以及泥石流等破坏,导致交通中断。因此,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 【点睛】第1题在解释四季如春时 重点解释冬季气温偏高和夏季气温偏低的原因即可;第2题在解释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时,要注意墨脱县夏季的盛行风问题,这一点是本题解题的一个关键点。 28.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量在2000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温哥华为材料背景,考查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其特征,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7月份北半球是夏季,温哥华西侧海洋温度较低;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所以7月份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温哥华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冬季西风带风力强劲,地形雨丰富,所以降水集中在冬季。 (3)温哥华西部沿岸有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