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湘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湘教版必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知识点大全 活动单一 必修一知识储备 一 地球 1.地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 2. 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 180 。 ,东西经相反.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之和 180,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 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 (2)东西经的判断:经度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为东经 ,相反为西经。 (3) 自 20 。 W 向东至 160 。 E 为东半球,自 20 。 W 向西至 160 。 E 为西半球;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 180 。 则东西方向不变; 若经度差大于 180 。 ,则东变西,西变东。 3.地球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1)同一经线上、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经度 1 。 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 111Km,南北纬 60 。 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 (2)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S=111 千米×相隔经度数×COSα(α表示该点的纬度) (3)两地间最短航线方向的判断: 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 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极点为最短航程(劣弧)。 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 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在哪个半球先往哪个方向偏。 二 地图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的放大:若将原比例放大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1)。 若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比例尺的缩放:若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 若将原比例尺缩小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1/N)。 ③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将原图的比例尺扩大(或缩小)N倍,则图幅面积就是原图的 N2(或 1/ N2)倍。 三.等高线地形图 1.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地形的判别: 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 10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3.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线图: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4.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n-1)d≤△H <(n+1)d【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 条数,d 为等高距】 崖顶的计算公式:H大≤H 顶<H 大+d 崖底的计算公式:H 小-d<H≤H 小 5.闭合等值线中“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应用。 6.通视问题。(凸坡(上疏下密)、凹坡(上密下疏)) 7.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8.(1)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库容大,有较大的 集水面积)。坝址要建在峡谷处,工程量小. (2)公路、铁路线段设计的基本要求:应该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利用有力的地形优势,充分 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桥,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 设成本; (3)港口应考虑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 淤塞);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的特征 1.物质性--有天体组成;天体包括:自然天体、人造天体。最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2.运动性--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可见宇宙)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2.普通性 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行星,具有同向性(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 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小,几乎处于同一平面)、近圆性(轨道都是近似于圆的椭圆) 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类地行星,在质量、体积、密度的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三.地球是太阳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1.特殊性的表现----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条件 原因 外部 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太阳光照 太阳能提供稳定的光照 自身 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把水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用太阳常数来衡量。这是地球外部最 主要的热量来源 2.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就是四个氢原子核转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3.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 1平方厘米面积 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太阳常数均为 8.24 焦耳/(平方厘米﹒分). 4.太阳辐射的波段及能量分布 太阳辐射被分层紫外光、可见光、红 外光三个部分。可见光中集中能量最 多,太阳辐射还被称为短波辐射 .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主要热源,促进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动力; 2.太阳辐射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来源,为人类间接或直接的提供能量。 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生物能(如:薪柴、沼气)等,本质都来自于太阳能。 三.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1.影响到大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角、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 2. 问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的主要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日照时间长 3.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最少的主要原因?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大气中含水汽多;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4.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较强(尽次于青藏高原)的主要原因? 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日照时间长 6.太阳的分层(外部圈层):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注意:①太阳辐射≠热量(气温)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②西北绿洲农业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基本知识 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由里到外)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类型 黑子 耀斑、日珥 太阳风 备注:①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两者的周期都是 11 年; ②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③黑子和耀斑的数量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使两极地区的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带来旱涝灾害; 注:黑子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高纬的树木年轮变化呈 11 年周期;两极地区的冰川,也反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有 11 年的周期) 五.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2.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3.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4.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面向大海安全性高. 活动单二:地球自转 经纬度判别 东经向东(向右)经度增大 西经向左西(向)经度增大 0° 180°E180°W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赤道上被两条经度差为 1°的经线切得的部分长约为 111 ㎞(4 万㎞/360°);除赤道外 1°=111cos(所求点的纬度);同样,所有经线被两条纬度差为 1°的纬线切得的部分长度也 约为 111 ㎞。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 周期 1. 恒星日: 23 小时 56 分 4秒,地球自转 360 度,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 太阳日: 24 小时,地球自转 360°59′,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人们日常基本时间单 位。 速度 1. 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为 15°/h. 2.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60°纬线为赤道的一半 其他规律:南北极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0 同纬度地区,地面海拔越高,地表自转的线速度越高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比地球线速度大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仰度)=所在纬度。 [图 1]区别:恒星日与太阳日 [图 2]区别角速度与线速度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 小时 52 分 8 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 小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产生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地转偏向力) (一)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始终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平分赤道。 1.晨线与昏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俯视图: 注意:1.①如何区别晨线与昏线: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 晨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②晨昏线(圈)的移动方向:向西 ③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 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 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④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直射点的纬度 只有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重合,晨昏线过极点,其余时间都不重合。 夏至、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达最大为 23°26′ ⑤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极夜处切点 B为 12 点,极昼处切点 0 或 24 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00. 2.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高度变化的周期=1 个太阳日=24 小 时 3. 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 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二)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无数个):①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 ②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③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自西向东 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经度差/15(所求点在东边) —经度差/15(所求点在西边) 若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地区,则经度差=大的经度—小的经度 若两地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地区,则经度差=两地经度数之和 【应用】如何计算“地方时” “基本规律”----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抓 4个时点”:①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12 时经线 ②夜半球的中央经线=0 时经线或 24 时经线 ③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 6:00, ④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 18:00. 在下列光照图中标注经度及相应经线上的地方时 3. 区时(24 个)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①时区:全球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度,相邻时区相差 1 小时。 ②区时:每个时区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区时。 时区=经度/15=A+余数;余数>7.5 +1;<7.5 舍尾 凡事经度能被 15 整除的经线皆为中央经线。 中时区:7.5ºW~7.5ºE(以 0º经线为中央经线); 东西十二区: 172.5ºE — 172.5ºW (以 180º经线为中央经线) 注意:国际标准时=伦敦时间=零(或中)时区的区时=0 度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时间”=东经 120°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中国所用的时间。 ④.北京的时间=116°E 的地方时。 ⑤区时的计算 求某地时刻=已知地时刻 + 区时差(求东面的区时) - 区时差(求西面的区时)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区时差=大的时区—小的时区 若两地一个为东时区,一个为西时区,则区时差=两地区时之和 4.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说明: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①东西十二区之间的 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实际与 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它 是一条折线。 ②向东通过国际日界线,日期退一天;向西通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进一天;因此,东、西十 二区的日期不同,但是区时相同。 【应用】如何确定“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①今天(新一天)的范围:从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 昨天(旧一天)的范围:从 0 时经线向西到 180°经线。 ②碰到关于日期的问题,关键是求出 0时经线;判断时可在经线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随着地球的自转,0 时经线(即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不断变化的。 0 时经线在东经,新的一天小于一半; 0 时经线在西经,新的一天大于一半; 0 时经线在 0°,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当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与 0 时经线重合时,全球同属一天。 (三)产生地转偏向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 1.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赤道无偏向。 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应用】河口位置的岛屿及港口建设 例.观察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砂岛不 断与北岸相连,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应用】区别凹岸与凸岸 A.D 是凹岸,侵蚀为主,坡度大;B.C 是凸岸,堆积作用为主,坡度小; 建港口、建防护林,找侵蚀岸:凹岸;建居民点、找淘金点,找堆积岸:凸岸。 地球的公转 一.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 23°26′(或 23.5°)。黄道面与地轴 的夹角为 66.5°。赤道面与地轴夹角为 90°。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进行周年移动,并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和五 带。 二.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1.示意图 长江入海口 A C B D A C B D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2.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 恒星年(真正周期):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 4.速度: 位于近日点(1 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 月初)时速度慢。 三.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但昼 不一定小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时,北半球昼长渐,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 渐长,但昼不一定大于夜。 2.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或北),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出现极昼 极夜现象,极昼昼长 24 小时,夜长 0 小时;则另一个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出现极夜现象, 极夜昼长 0小时,夜长 24 小时。 3.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 12 小时;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反之越靠近赤道,昼 夜变化幅度越小;极点大约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一天极昼或极夜。 4.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小,反之越靠近夏至冬至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5.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白昼为例):夏至最长(日出最早日落最晚),冬至最短(日出最晚 日落最早),二分日昼夜等长。 6.同一日期,同度数、不同半球(南北)的两条纬线的昼长与夜长正好相反; 7.同纬线地区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8.计算昼夜长短: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①在图上还可根据昼弧所占比例×24 得到昼长; ②根据公式: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 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 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 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 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18:00 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的经度数比 昼长=昼弧经度数/15°=(正午 12 时-日出时间)×2 夜长=夜弧经度数/15°=(子夜 24 时-日落时间)×2 四、正午太阳高度 (一)1.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日出时,太阳高度为 0°;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地方时 12 点),太阳高度 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减小;日落时,太阳高度为 0°。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 中不变(极夜除外)。 2.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在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90°,以直射点为中心,以同心圆的 形式向四周递减,到晨昏线上为 0°,呈同心圆分布。 3.等太阳高度图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作是 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中心为太阳直 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通 过该点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 12 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 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 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 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则经度的 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① 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 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 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 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右 图 A)。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 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上图 B)。 ③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 太阳高度角为 90°;从直射点 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0°。 例如太阳直射在 15°S、60°W 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右上图(图 A)所示。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 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 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 越大 . 以北半球为例 1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右图中 D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右图中 C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如右图中 E 折线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 A。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 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一个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 B。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 90°,全年没有太 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 C。 1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每年夏至日(6 月 22 日)正午 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 (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 最小值。如右图 A 所示。 2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每年冬至日(12 月 22 日)正午 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夏至日(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如右上图 B所示。 3 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 23°26′。南北半球热带地区 介于 23°26′和 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 46°52′。南北半球寒带地区介于 23°26′和 46°52′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图 A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的数值。 d.计算公式推导略: 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差) 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在同一半球,则纬度大的减纬度小的; 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则为两者纬度和。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意义 1.影子问题 (1)影子的朝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理论上晨 昏线处影子无限长)。 (3)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①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正午日影只能朝北,北回归 线至北极圈之间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 月 22 日达一 年中最短,12 月 22 日达一年中最长。 2 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除南极点外)正午日影只能朝南,南回归 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 月 22 日达一年中最短, 6月 22 日达一年中最长。 3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 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 ④极点: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 2.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 时。 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北方,房屋朝北。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 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 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 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 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 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8.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 四.太阳周日视运动 (1)周日视运动规律 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除外)。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 除外) (2)比较下图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 ①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太阳有时东升西落,有时东北升西北落, 有时东南升西南落。 ②三地正午太阳位置不同点是:在甲地,有时太阳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说明 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乙地,太阳终年在北方,说明乙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在丙地,太 阳终年在南方,说明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 五.光照图的判读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时间,观测到的光照图不同。光照图的判读,是本 单元的核心知识。 1.日照图类型 (1)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 进行判读。 (2)公转轨道局部图 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移动,可确定为 9月 23 日左右的光照图。 (3)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 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 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4)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5)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7 (6)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 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 出(6 点)、日落(18 点)时间等。 (7)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2.日照图的判读 (1)南北半球确定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有关变式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 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①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下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8 ②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下图中甲为北半 球,乙为南半球。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四季更替五带形成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 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 三月) 气候四季:以最冷月(1 月)和最热月(7 月)作为冬季和夏季的中间月,春季为 3,4,5 月;夏季为 6,7,8 月;秋季为 9,10,11 月;冬季为 12,1,2 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 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五带: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变大, 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 围变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变小,热 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 变小。 考点 12: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的内部结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莫霍面向下:横、纵波波速都突然加快;古登堡面向 下,横波消失纵波减慢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9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 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 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 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 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 远比大陆地壳薄。在纵向上,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 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 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