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命题人:徐玉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 玉米 B. 小麦 C. 大豆 D. 高粱 2. “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答案】1. B 2. D 【解析】考查中国区域差异。 1. 根据题目叙述,陕西关中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说明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所以B选项正确。 2. 陕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关中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故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所以D正确。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 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4. 从国情出发,我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 A 4. C 【解析】试题分析: 3. 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天上看,是指RS遥感的监测功能。网上管是GIS分析、存储、处理信息的技术。所以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A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是将信息转化成数据,都没有监测、处理信息能力,B、C、D错。 4. 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①对。指导城市交通运输不是主要目的,②错。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③对。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是手段,不是目的,④错。C对,A、B、D错。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主要目的。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 ③人口迁出 ④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 ①湿地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5. A 6. C 【解析】 5. 读图可知,图中在鄱阳湖地区,由于历史上人口增加,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土壤沙化,①②对。人口迁出会降低人口数量对土地的压力,全球变暖不会导致土壤沙化,故选A。 6. 土地沙化会导致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蓄洪能力降低,降水减少,故选C。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 防风固沙 B. 吸烟除尘 C. 保持水土 D. 净化空气 8. 造纸产业链条( ) A. 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 B.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 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 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答案】7. A 8. D 【解析】试题分析: 7. 沙柳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点,种植沙柳,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8. 造纸产业链条的发展,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所以D正确。 考点: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南 B. 北多南少 C. 分布相对分散 D. 分布地区较少 10. 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不包括( ) A. 北煤南运 B. 加大采煤力度,进行囤积 C. 变输煤为输电 D. 西煤东调 【答案】9. B 10. B 【解析】根据图例判断,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煤炭资源合理配置方法有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调整区域分布不均。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运输压力。 9. 根据图例判断,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B对。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A错。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地区广,C、D错。 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美国在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措施,正确的是( ) A. 河流源地修建供水水库 B. 下游至河口发展河海联运 C. 中上游的干支流开发水能 D. 沿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走廊 12. TVA确定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 流域的综合开发 B. 河流的梯级开发 C. 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 D. 建立粮食生产基地 13. 田纳西河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该地区形成了( ) A.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B. 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C. 最主要的蔬菜、水果供应基地 D. 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答案】11. C 12. B 13. A 【解析】考查流域综合开发。 11. 水库的效益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供水等修建水库时,一般选择在水量比较丰富的地区,以便实现以上的效益,如果水量太小,其各种效益均会减弱河流源地修建供水水库水质好但水量太小,A错误;田纳西河是二级支流,注入俄亥俄河,河口不入海,不能发展河海联运,B错误;中上游落差大,水量丰富,适合干支流开发水能,C正确;沿河电力资源丰富,发展高耗能工业,两岸形成了一条“高耗能产业走廊”,D错误。故选C。 12.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尤其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故选B。 13. 三类电厂互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该地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经过80多年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经济、社会走向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故选A。 下表示意黑龙江省农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单位:万公顷)。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农垦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乳畜业 B. 种植园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15. 该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 A. 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B. 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规模大 C.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高于南方 D. 土地以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为主 16. 该农垦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石漠化 B. 地面下沉 C. 水土流失 D. 土地盐渍化 【答案】14. D 15. A 16. C 【解析】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及区域环境问题。 14. 读表可知,该黑龙江省农垦区耕地类型为主,发展种植业为主,东北地区种植业为大型国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故选D。 15. 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是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实行专业化生产。所以该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故选A。 16.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黑土流水严重,所以该农垦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C。 牵动7个省级行政区利益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已经动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 k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 ) A. 贵州 B. 东北地区 C. 新疆 D. 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18. 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7. D 18. D 【解析】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方案及意义。 18. 建设北煤南运大通道可以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故选D。 国家计划将西藏的水调往西北地区,以解决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 藏水北调工程以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有( ) ①可自流到西北 ②水源充足 ③距离较短 ④水质洁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 藏水北调线路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可能有( ) ①地质条件复杂 ②台风灾害频繁 ③人口外迁量大 ④跨越河流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9. D 20. C 【解析】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 19. 以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是因为雅鲁藏布江水质洁净、水源充足;该工程线路经过山脉,因此水不可能自流。所以②④正确。故选D。 20. 由图可知,藏水北调设想线路经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跨越河流多;该设想线路经过地区人口极少,不需要人口大量外迁;该线所经区域无台风灾害。故选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 据新华网2013年2月26日消息,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主席会晤日前取得重要成果,中俄双方就扩大原油贸易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时确认通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m3,并就东线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图中天然气管道的东西线工程,说明为何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 (3)我国西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更多的油气田,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对俄罗斯: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对我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3)注意防治沙漠化、管道的维护、环境保护等。 【解析】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走向、产生的影响及注意防范的问题。 (1)由图可知,东线工程经过了更多的油气田,且天然气直接 输往能源紧张的东部地区,缩短输送距离,提高能源输送效率。 (2)资源 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而言, 可以促进资源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就业等;对输入区而言,可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 短缺的现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等。 (3)西部地区气候干旱, 风沙较多,应该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沿线沙漠化的防治。 22. 中国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要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 (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说明热带雨林地区受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3)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 【答案】(1)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失去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失衡,甚至物种灭绝;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人们将自食恶果。 (2)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3)①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③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护,使之免受病虫害的侵袭;④结合森林破坏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解析】结合时事材料和漫画考查森林的破坏带来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1)由两幅漫画可以看出由于滥伐森林,导致鸟类无处安家,破坏了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物种灭绝;人们砍伐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大,森林一旦破坏就会受到严重的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3)森林的保护不仅要加强教育,健全法律法规,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