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考试标准】‎ 学考要求 考纲细解 学考要求 a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b 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c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能够结合图示,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现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或建议 b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 存在于①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②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③物质与④能量的总称。‎ ‎2.属性 ‎⑤有限性、整体性、⑥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3.分类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 主要能源:⑩木柴(在下图中字母⑪A所示能源)、⑫水力等。‎ ‎2.煤炭时期 14‎ 煤炭工业的建立和以⑬煤(在上图中字母⑭B所示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形成。‎ ‎3.后煤炭时期 ‎⑮石油和⑯天然气取代煤炭占优势地位(如上图),又叫“石油时代”。 ‎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2. ‎3.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 一、自然资源概述(必考a)‎ ‎[方法技巧]‎ ‎1.“五·五”数字法记忆自然资源的属性和分类 ‎“五”大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五”种分类: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 ‎2.自然资源与资源的区别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对人类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而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类社会创造的,以及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有用物质和能量。‎ ‎[学以致用]‎ 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 14‎ 解析 自然资源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必须直接来自自然界,不包含任何形式的人类劳动在里面,即使经过人类很简单的加工后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也不是自然资源;其次必须是有用的、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但经过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则不属于自然资源。从矿产资源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天然能源中也有部分属于矿产资源的范畴。因此,综合以上分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同时二者与能源又存在着交叉关系。‎ 答案 D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必考b、c)‎ 与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资源有何优势与劣势?‎ 提示:(1)优势:燃烧价值大,环境污染小,运输更方便。‎ ‎(2)劣势:价格高,不易保存,安全性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探究归纳]‎ 不同历史时期能源(煤炭)的利用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后 主要 能源 以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炭为主 过渡期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最终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 直接 原因 对能源的需求量少,木柴、水力容易获取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 内燃机的问世 ‎[学以致用]‎ ‎(2017·11月浙江选考科目考试)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14‎ A.以水能为主 B.已进入石油时代 C.能源利用单一化 D.以化石能源为主 ‎(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故正确答案为D。第(2)题,题干和图示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且增速均为正值,故消费总量一直在增加;增速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故A、B、D错误,C选项正确。‎ 答案 (1)D (2)C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考b)‎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有何差异?‎ 提示:农业文明阶段自然条件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布局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工业化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后天性资源,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探究归纳]‎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强 较强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等资源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 ‎[学以致用]‎ 14‎ ‎(杭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右图为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1990至2000年)。据此完成(1)~(2)题。‎ ‎ (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利用乙能源发电最多的是中国,则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 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 C.风能、煤炭 D.地热、煤炭 ‎(2)乙能源的大量消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空洞 B.土壤盐碱化 C.酸雨 D.沙尘暴 解析 第(1)题,中国利用乙能源发电最多,该能源为煤炭;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该能源为风能。第(2)题,煤炭能源的大量消费,易产生酸雨。‎ 答案 (1)C (2)C                    ‎ ‎1.浙江省可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有(  )‎ A.太阳能、地热能 B.水能、风能 C.水能、核能 D.地热能、风能 解析 太阳能、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浙江省主要河流的上中游大多流经丘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浙江濒临太平洋,夏季风势力强劲,风能丰富,所以选B。‎ 答案 B ‎2.(2016年4月浙江选考科目考试)下列既属于清洁能源,又为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 B.天然气 ‎ C.风能 D.核能 14‎ 解析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煤炭、天然气燃烧后要排放出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污染大气。核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能源。核能消耗后不能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答案 C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读下表,完成3~4题。‎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低 中 高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强 中 弱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 小 中 大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简单 中等 多样化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低 中 高 ‎3.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增大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 D.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4.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强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农业文明阶段,人地矛盾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解析 第3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第4题,农业文明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工业文明时期人地矛盾较突出。‎ 答案 3.B 4.B ‎5.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处于(  )‎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解析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为辅,所以我国目前处于煤炭时代。‎ 答案 B ‎6.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1)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________。‎ ‎(2)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在I阶段,________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在Ⅱ阶段,世界能源进入了“________时代”。‎ ‎(3)Ⅲ阶段的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为主,请说出该阶段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越来越弱。第(2)题,Ⅰ阶段应属于前煤炭时期,Ⅱ阶段属于煤炭时期。第(3)题,Ⅲ阶段是后煤炭时期,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答案 (1)弱化 ‎(2)木柴 煤炭 ‎(3)石油、天然气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教材P104活动 提示 1.煤炭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石油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天然气、水电比重持续上升。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后曾出现过一次“石油危机”,受其影响石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煤炭比重上升。‎ ‎2.①不合理,直接销售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还加重了交通运输的压力。②③相对合理,因为这些方式延长了生产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④不合理,高耗能工业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应限制其发展。‎ 教材P106活动 提示 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                    ‎ 一、选择题 14‎ 下图为我国2011~2012年某类型发电量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发电类型最有可能是(  )‎ A.火电 B.风电 C.水电 D.核电 ‎2.与我国该类型发电量时间变化相关的原因是(  )‎ A.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冬夏风力大小的变化 D.电力市场需求变化 解析 图意显示,每年的夏秋季节发电量较大,故最有可能是水电,而火电和核电受季节影响较小;我国大多地区为季风气候,夏秋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 答案 1.C 2.B ‎(2017·9月丽水等三市质检)石油植物是指能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发酵加工后能生产燃料油的植物总称,其生产的燃料油可称之为生物石油,初步查明我国石油植物有1 500多种。完成3~4题。‎ ‎3.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石油植物属于(  )‎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可再生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 ‎4.制约我国当前对生物石油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是(  )‎ ‎①原料 ②市场需求 ③生产成本 ④科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考查了资源类型与开发。第3题,自然资源按属性可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石油植物属于植物的一种,所以属于生物资源,选B;第4题,我国发现可用于生物石油的植物多达1 500多种,所以原料丰富,但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生物石油的发展,选C。‎ 答案 3.B 4.C 14‎ 下图为1990年和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石油进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亚地区进口量下降 B.东南亚进口量最大 C.进口来源趋于集中 D.非洲、南美洲进口量大幅增加 ‎6.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拓展石油供应渠道 ②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③大力发展新能源 ④大幅度增加油页岩开采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对比图中内、外两圈的比例可以确定我国石油从非洲和南美的进口量大幅增加;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安全性影响国家的安全,因此取得稳定可靠的来源非常关键,所以必须采取拓展石油供应渠道、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积极发展新能源等措施。‎ 答案 5.D 6.B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回答7~8题。‎ ‎7.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时空分布不均 B.需求结构不合理 C.人均拥有量少 D.生产利用效率低 ‎8.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水质下降 B.地面沉降 C.降水增多 D.土壤酸化 14‎ 解析 第7题,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浙江地处东亚季风区,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季节差异大和年际变化大,同时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地区差别也较大;选项B、C、D是人为原因。第8题,漫画反映过度开采地下水,故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答案 7.A 8.B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曲线表示木柴 B.②曲线表示煤炭 C.③曲线表示石油 D.④曲线表示天然气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 B.20世纪以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 C.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核能和水电 D.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 解析 工业革命以前,以生物能利用为主;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煤炭的地位日益上升;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进入“省油时代”。‎ 答案 9.C 10.A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完成下题。‎ ‎11.上图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 解析 图中四个国家中,丙国水电比重最大,化石能源比重低,是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 答案 C 读图,完成12~13题。‎ 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的数量柱状图 ‎12.图中所示,碳排放量消费大大超过生产的有(  )‎ A.巴西、原欧盟十五国、墨西哥 B.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C.日本、原欧盟十五国、美国 D.中国、印度、南非 ‎13.人均消费碳排放量(  )‎ A.印度多于俄罗斯 B.美国最多 C.原欧盟十五国多于加拿大 D.日本多于美国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日本、原欧盟十五国、美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消费大大超过生产。第13题,由图可知,美国碳排放量远大于中国、印度等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也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人口少于美国的国家,故美国的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是最多的。‎ 答案 12.C 13.B 下图为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 ‎14.该能源最有可能是(  )‎ A.太阳能 B.核能 C.风能 D.地热能 ‎15.M地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地形封闭 C.距海较远 D.植被稀疏 解析 第14题,据图示信息判读可知,我国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地区数值较大,据此可判断为风能。第15题,据图信息可知,M地为四川盆地,其数值较小,显然是由于地形封闭造成的。‎ 答案 14.C 15.B 二、非选择题 ‎16.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京及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 材料二 我国北京及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图。‎ 14‎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东部沿海省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是________。请简要分析其成因。‎ ‎(3)水土协调度小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及水土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特点和协调度,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各省、市、区的位置可以正确解答。‎ 答案 (1)我国东部水资源是南多北少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 水土配合不协调 ‎(2)福建 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比重小。‎ ‎(3)使农业减产。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 ‎17.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输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14‎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为什么?‎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 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根据利用能源的技术分类,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区,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要联系该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 进行分析,如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等。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从多方位分析,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 答案 (1)可再生 太阳能、风能 开发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2)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雾多,日照时数少。‎ ‎(3)地处沿海地带,风力较大;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风速不稳,不利于提供稳定的电力;海洋灾害(如台风等)影响发电;季风风向的变化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