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如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 3:20    B. 8:40‎ C. 15:20    D. 20:40‎ ‎2. 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 A. 8小时    B. 10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答案】1. A    2. D ‎【解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题详解】‎ ‎①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则①点经度为160°E。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地球1月初位于近日点,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可知EF线为晨线。所以①的地方时为6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北京时间120°E比160°E晚2小时40分,因此北京时间为3点20分,A正确。‎ ‎【2题详解】‎ ‎①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三点均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经度差1°,纬线长差111km),可知①点与②、③点经度相差30°,地方是相差2小时。②与④位于同一经线,在①点西侧,因此④的地方时较①晚2小时。结合第(1)小题解析④地方时为4:00,④位于晨线上,所以④点的昼长约为16小时,D正确。‎ ‎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导致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弥漫的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 ‎ ‎3.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局地大气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4.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上升,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下沉,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使水汽冷却凝结,可能形成雾。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山谷四周都有山地阻挡,地形比较封闭,谷地内风力较弱,浓雾不易被吹散,D对。大雾天数多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A错。多雾区气温一般较高,B错。雾的形成与逆温、静风天气有关,与暖湿水汽关系不大,C错。故选D。‎ ‎5.水库和其他建筑一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影响水库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泥沙淤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库调洪蓄洪功能逐渐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水库调洪蓄洪功能。完成问题。‎ ‎ ‎ ‎ 随着水库使用时间的增加,a、b的变化趋势是 ( )‎ A. a延长,b增大    B. a缩短,b减小 C. a缩短,b增大    D. a延长,b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库中泥沙淤积对水库蓄水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 读图可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的库容就会不断减少,水库削峰补枯的能力就会下降,则b值在变小,洪峰出现的时间在缩短,则a值缩短。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水库对河流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削峰补枯”,泥沙淤积会影响水库调节径流的作用。‎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列问题。‎ ‎ ‎ ‎6. 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 A. 蒸发作用    B. 人为引水    C. 下渗作用    D. 冰雪融化 ‎7. 推测大泉河径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 )‎ A. 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 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 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 春枯、夏平、秋枯、冬洪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候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少,A正确;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排除人为引水;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不相符。‎ ‎【7题详解】‎ 由材料“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图”可知,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流量最小,为枯水期,B正确。‎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 ‎8. 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B. 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 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 D. 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9. 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  )‎ A. 经岩浆喷发冷凝形成    B. 可能存在化石 C. 经变质作用形成    D. 经过流水侵蚀形成 ‎【答案】8. C    9. B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较多,故C项符合题意;贵州省多喀斯特地貌分布,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发育,地表水通过地下暗河流走;“大窝凼”是天然形成的洼地,建设的工程量较小;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A、B、D项均是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故答案选C项。‎ ‎【9题详解】‎ 该地区石灰岩分布面积广,按成因属于沉积岩,经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可能会含有化石。综上所述,A、C、D项说法错误,B项正确。‎ ‎【考点定位】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宇宙探测及沉积岩的特征。‎ ‎【名师点睛】FAST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①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少(成本低);②人口稀少,无线电磁波的干扰少;③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利于排水;④位于高原区(海拔高或地势高),空气稀薄、清洁,大气透明度高;⑤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 ‎10.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的是 A. 1200 米左右,700~900 米    B. 1300 米左右,1800~2200 米 C. 2000 米,700~900 米    D. 2200 米,1800~2200 米 ‎11. 太白山 3500~3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12. 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的气候因素是 ‎① 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 ‎② 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③ 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 ‎④ 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10. B    11. D    12. D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0题详解】‎ 图中横坐标表示海拔高度,先在图中找出物种丰富度最的点,向下作垂线,与横坐标有一交点,交点的数值为1300米,说明1300米处物种丰富度最高;坡面面积越大坡度越小,图中在海拔1800~2200米处坡面面积最大,且面积变化最小,说明1800~2200米海拔范围内平均坡度最小,B正确。‎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在太白山 3500~3700 米海拔处物种丰富度较低,但不为0,说明在该海拔高度范围内没有冰川存在;此海拔高度范围相对应的坡面面积较小,说明坡度较陡,并且海拔较高,水热条件差,D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判断该山坡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阴坡还是阳坡。‎ ‎【12题详解】‎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A正确。‎ 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 ‎13. 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 政局动荡 B. 生育观念 C. 资源开发 D. 自然灾害 ‎14. 该国最可能位于 A. 北美 B. 中东 C. 西欧 D. 南美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国20—55岁之间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故C项正确。政局动荡会导致人口大量外迁,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A项错误;只是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其他年龄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为生育观念,B项错误;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D项错误。‎ ‎【14题详解】‎ 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故B项正确。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并不高,A、C项错误;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D项错误。‎ ‎【点睛】此题组第2问很容易在西欧和北美之间选择错误答案,北美和西欧经济发达,迁入人口较多,但是这些地区迁入人口并不是只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而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口都比较多。‎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幔行統来蠙解高密度带来的奂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 人口密度    B. 城市等级    C. 城市面积    D. 服务范围 ‎16. 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 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 提高城市化水平    D.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17. 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 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答案】15. C    16. A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精明增长”理论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C对。人口密度增加,A错。城市等级、服务范围不变,B、D错。‎ ‎【16题详解】‎ 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限制城市面积扩大,保护城市边缘农田,A对。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能解决,B错。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不是主要作用,C、D错。‎ ‎【17题详解】‎ 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对。提高城市建筑密度是老城区改造后的措施,A错。合理推动郊区城市化,C错。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不是波特兰的经验,D错。‎ 点睛:“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限制城市面积扩大,保护城市边缘农田。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8.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 ‎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覆盖反光地膜的主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详解】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选B。‎ ‎【点睛】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但并不是所有覆盖地膜都是为了起到保持地温的作用。‎ ‎ ‎ 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速、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白沟箱包业快速发展,2007年被授予“中国箱包之都”称号。但2010年后,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为促进区域发展,白沟采取了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等措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 白沟发展成为“中国箱包之都”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 能源充足,原料丰富    B. 劳动力充足,靠近人才高地 C. 区域城市化水平高,协作条件好    D. 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支持 ‎20. 导致白沟2010年后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成本优势逐渐缩小    B. 劳动力数量减少 C. 交通出现拥堵    D. 关税收缴比例提高 ‎【答案】19. D    20.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速、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可知,白沟地理位置优越;2007年被授予“中国箱包之都”称号,说明白沟受到政策支持,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白沟箱包产业在2010年后,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箱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是导致白沟2010年后市场缩小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服装箱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中以劳动力成本为主。‎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21. 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m,则图中甲与丙地高差可能为( )‎ A. 355m    B. 400m    C. 445m    D. 490m ‎22. 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可看到( )‎ A. 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B. 湖畔乙处游人戏水 C. 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    D. 丁地所在位置地势最低 ‎【答案】21. D    22.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1题详解】‎ 读图,甲地海拔高度在800~900m之间,丙地海拔范围在300~400m之间。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判断,丙地位于急流段下游。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55m,则丙地海拔高度不超过345米。进一步判定丙地海拔高度的范围应在300~345m之间,故甲与丙地高差范围在455~600m之间,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读图,从山顶无法看到悬崖峭壁林立,故A项错误;甲乙之间的等高线上疏下密,说明上部坡度缓、下部坡度陡,且甲乙之间有陡崖,无法通视,故B项错误;据上题分析,依据方向标急流段应向西地势越来越低,急流段的漂流者会向西漂去,故C项正确;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乙处所在位置地势最低,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凸形坡不可通视,凹形坡可通视。‎ 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索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至10米的海中。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 ‎ ‎ ‎23. “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完全可以自给,推测其原因是()‎ A. 利用海水淡化水    B. 利用内壁的冷凝水 C. 叶片直接吸收水汽    D. 就近利用海水 ‎24. 实验初期,尼莫花园项目只在每年的5-9月进行,其原因可能是( )‎ ‎①海上风浪小②昼夜温差大③光照充足④陆地水资源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23. B    24.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来源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23题详解】‎ 因为塑料球的保温作用,所以“生物圈”内温度要比海水的温度高,蒸发出来的水分容易在“生物圈”壁上凝结成为水滴,从而提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故B项正确;“生物圈”外壁为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并非利用海水,故AD项错误;植物通过根茎输送水分,叶片不会吸收水分,故C项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尼莫花园位于地中海海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所以,5~9月海上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降水少,光照强,故①③正确;该“生物圈”内昼夜温差较小,故②错;由材料该项目需要的淡水由外界带入,所以如果陆地淡水短缺,不利于该项目的实施,故④错。故选C。‎ ‎【点睛】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农业生产所需水分的来源及其原理和掌握区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25. 此季节,该地区( )‎ A. 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B. 温和多雨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盛行东南风 ‎26. 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B.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C. 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D. 河流冰期较长 ‎【答案】25. B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R河位于南纬30°-40°之间,而且R河流正值汛期,地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因此此季节,该地区温和多雨,故答案选B。山麓的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A错;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故C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风向是西北风,故D错。‎ ‎【26题详解】‎ R河是南半球的河流,流向是自东向西,南半球河流对南岸冲刷严重,北岸泥沙淤积较多,A项正确;地中海气候的河流,由于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径流量小,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故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B错;R河从等高线显示的地势走向来看是自东向西,C项错误;R河地处亚热带不会有冰期,D项错误。‎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完成下列问题。‎ ‎ ‎ ‎27. PQ线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8. Y地所在国(  )‎ A.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 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 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答案】27. D    2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和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7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判断,PQ线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故选D。‎ ‎【28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判断,该陆地表示澳大利亚大陆,Y地所在国为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运动较稳定,故A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故B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 ‎【点睛】通过本题,应熟悉掌握各大洲(南极洲除外)的中央经纬线和经纬度范围。‎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回答下列问题。‎ ‎ ‎ ‎29. 影响K、L两城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30.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B. 暖锋过境增温 C. 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D. 暖流流经增温 ‎【答案】29. B    30.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焚风效应,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的西部地区,而且处于受西风带影响的纬度范围,结合北美地形的分布可知,L城位于落基山脉的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K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判断影响K、L两城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故选B。‎ ‎【3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K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愈接近地面,温度愈高。故选A。‎ ‎【点睛】山地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气温偏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 ‎ ‎ ‎“闹海风”是一种大风并伴有吹雪、雪灾等的灾害性天气,其形成与亚洲高压的移动、风的“狭管效应”、水汽含量、大气对流运动密切相关。吉木乃县冬季“闹海风”频发。下图示意吉木乃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 ‎31. 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2. 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 A. 清晨    B. 上午    C. 午后    D. 子夜 ‎【答案】31. A    32. C ‎【解析】‎ 本题考查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分析和“闹海风”最易发生的时间。认真阅读材料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答案。‎ ‎【31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两山之间,冬季北方有亚洲高压,来自亚洲高压的风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A对;乙、丙、丁均不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B、C、D错误。‎ ‎【32题详解】‎ 根据题目可知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而一天中气温高值出现在午后,此时对流运动强烈,所以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午后,C正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33. 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 A. 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 C. 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 D. 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34. ①②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 A. 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B. 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 C. 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 D. 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 ‎【答案】33. D    34.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图示①是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热量不足,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长期耕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贫乏。‎ 图示①是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化工业,①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应发展牧业基地;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应发展综合性工业。‎ ‎【33题详解】‎ 图示①是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热量不足,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长期耕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贫乏。选D正确。‎ ‎【34题详解】‎ 图示①是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化工业,①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应发展牧业基地;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应发展综合性工业。选C正确。‎ 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 ‎ ‎35. 下列关于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为柴达木盆地,属于第一级阶梯 B. ①为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 C. 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 D. ④为太行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6.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夏季风的深入    B. 使大河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 C. 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    D. 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答案】35. C    36. C ‎【解析】‎ ‎【35题详解】‎ 我国地势起伏较大,以32°N纬线形成的剖面图,掌握我国具体的地形分布情况,根据图示,可判断该纬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的部分地形区。②海拔较高,为我国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区;且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横断山脉;①是位于我国南部地区的四川盆地;④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属于巫山;③为我国南部重要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第三级阶梯。因此答案选C项。‎ ‎【3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通过观察,可以明显观察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我国东部低,东临海洋,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A正确;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沿海和内地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B正确;阶梯交界处,海拔高低不同,落差大,水流急,蕴藏丰富的水能,D正确;耕地面积的大小,与地形类型有关,我国山地众多,耕地面积较小,C错误。故答案选C项。‎ 点睛:我国地形、地势影响:‎ 我国的地形有3个特点即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它对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动。‎ ‎2、西高东低的地势,相对而言有利于海洋水汽的深入;‎ ‎3、多种地形使得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出现多样化,从而使得物种出现多样化的特点。‎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1、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得河流之间的落差较大,产生巨大的势能,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2、地形种类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3、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的阻隔使得地域之间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我国的文化出现明显的多样化和地域化特色。‎ ‎4、当然,这些特点还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下图为库(库尔勒)格(格尔木)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37. 库格铁路在甲处穿越(  )‎ A. 阿尔泰山    B. 祁连山 C. 昆仑山    D. 阿尔金山 ‎38. 库格铁路(   )‎ A. 选线时的主导因素是聚落数量 B. 穿越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C. 经过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D. 穿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答案】37. D    38. B ‎【解析】‎ ‎【37题详解】‎ 读图,格尔木西北方向有阿尔金山,西南方向是昆仑山,东北方向是祁连山,库格铁路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在甲处穿越阿尔金山,D对。A、B、C错。‎ ‎【38题详解】‎ 库格铁路选线时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需要,是市场需求,A错。穿越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B对。经过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C错。穿越青藏高寒区和非季风区,D错。‎ ‎ ‎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39.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乙丁 ‎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脉甲以北是塔里木盆地 B. 山脉乙东侧的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 山脉丙位于湖北省与两广的交界处 D. 山脉丁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答案】39. D    40.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地势阶梯分界线等中国地理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9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山脉走向判断,甲为天山,乙为太行山,丙为南岭,丁为大兴安岭。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所以,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乙和丁。故选D。‎ ‎【4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山脉甲为天山,其北为准噶尔盆地,故A说法错误;山脉乙为太行山,其东侧为华北平原,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其西侧为黄土高原,故B说法错误;山脉丙为南岭,位于江西省和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故C说法错误;山脉丁为大兴安岭,其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故D说法正确。故选D。‎ ‎【点睛】熟悉掌握中国的主要地形概况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 ‎ 二、非选择题 ‎4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 ‎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用地的分布、人口与城市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右图等高线的特征可判断,西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为山地、丘陵,以草地、林地为主。‎ ‎(2)读图,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且开发历史悠久。因此,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 ‎【点睛】土地的利用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形合理布局农业。‎ ‎42.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 ‎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答案】(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区域能源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的粮食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结合文字材料及图可知巴西甘蔗产量大,为乙醇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巴西石油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2)在分析利时,主要考虑乙醇汽油的优势及对环境的保护价值;在分析弊时,要注意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如果再用粮食大力发展乙醇,会加剧粮食供应压力。‎ ‎【点睛】本题以巴西的甘蔗生产乙醇为背景,既考查了区域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又关注了能源问题及其粮食安全问题。‎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有保存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 ‎ ‎(1)请简要描述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1)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北高南低。‎ ‎(2)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区域内地形复杂多变,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历史上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故受人类开发和干扰程度小;世界遗产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弯曲可判断,该区域中西部地区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根据图文信息判断,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结合上题分析,区域内地形复杂多变,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历史上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故受人类开发和干扰程度小。同时,作为世界遗产,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点睛】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应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 ‎ ‎ ‎ ‎ ‎44.烟台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这里是中国著名的“雪窝”,几乎每年冬季都会形成大量的降雪,有利于农业生产。烟台农业发达,近年来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 ‎ ‎ (1)描述烟台冬季大量降雪的形成原因。‎ ‎(2)说明大量降雪对烟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南下,经海面时增湿;后遇陆地地形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 ‎(2)增加土壤含水量或地下水,缓解次年春旱;保持地温,保证农作物安全越冬;气温低,杀灭病菌和害虫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降雪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从冬季影响烟台的大气环流去分析降雪的原因,冬季烟台受偏北风的影响,而偏北风需经过海面而增温加湿,同时受山地的抬升,产生降雪。‎ ‎(2)冬季降雪对冬小麦提供水源,同时对缓解春旱有很大帮助,同时,由于降温明显,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及病虫害,有利于烟台农业生产。‎ ‎【点睛】降雪对农业的影响可用“瑞雪兆丰年”概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