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 )。 A.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极高死亡率、极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2-3题 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3.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4.下列现象中,对我国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而言,属于人口迁移拉力的是( ) A.东部地区气候较西部适宜,光照丰富 B.东西部语言差异大,交流隔阂多 C.从西部去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越 D.国家政策不允许农民跨省界务工经商 5.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上海游览,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9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11亿。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 B.湖南、福建、海南 C.上海、新疆、云南 D.广东、浙江、上海 7.新疆成为人口净迁入省,主要是因为( ) A.矿产资源开发 B.气候条件优越 C.经济发达 D.地广人稀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8~9题。 8.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中新社郑州2012年1月9日电 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多次出现“中原城市群”。读“中原城市群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上图中等级体系最高的城市是( ) A.洛阳市 B.郑州市 C.开封市 D.济源市 11.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中不同等级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等级城市数量少 B.郑州的服务范围嵌套着洛阳、开封、平顶山等的服务范围 C.高等级城市与低等级城市在体系中各自独立 D.低等级城市数量多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城市化速度加快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5.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下面是“某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农场放牧地主要用于牧羊,据此回答16~17题。 16.这种类型的农业分布区最典型的是( ) A.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C.我国成都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17.与该农场属于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我国农业地区是( ) A.内蒙古草原放牧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 C.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D.海南岛橡胶园 2012年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确定“特优582”等30个品种为全区水稻主导品种。可以在广西实现“超级稻+超级稻+冬菜 (或马铃薯)”的“双超”栽培模式,粮食产量将大大增加。据此回答18~19题。 18.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说明( )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 B.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C.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 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不是重要条件 19.双季稻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热 D.技术 读“某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20~21题。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多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多 20.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亚洲季风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2.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 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 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 2011年 6月3日,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2011年世界牛奶日——全国乳品营养周”乳制品捐赠仪式暨“科学饮奶”研讨会在京举行。据此回答24题。 24.内蒙古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下列不属于内蒙古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的是( ) A.气候适宜、草场广阔 B.国家生态建设中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 C.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D.交通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乳制品销售范围扩大 二、综合题题(本题共2道小题,共40分) 2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6分)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4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选择题25小题处)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8分)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4分) 26.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2: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请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答 案 1. 【解析】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 B 2.【解析】 a年份与d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但两年份的人口基数不同,人口增加数量不一定相等;b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达最大值,说明此时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但人口总量并没有达到最大值;c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2%;由图可知,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引起的。 【答案】 C 3.【解析】 在Ⅲ阶段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家庭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少子女的小家庭越来越多。 【答案】 A 4.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表现为由内地向沿海城市大规模迁移,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 答案:C 5.大批游客来上海参观游览,是一种短期的,不变更居住地的人口移动行为,应属于人口流动。 【答案】 D 6-7【解析】 第6题,由两图比较可知,广东、浙江和上海是人口 净迁入最多的省区。第7题,新疆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虽地广人稀,但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答案】 6.D 7.A 8-9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第1题,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第2题,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区位选择,其主导因素在于土地价格低廉,一般在远郊地价低廉。 答案:8.B 9.A 10-11解析:根据图中城市图例判断城市等级高低,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功能越强,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量越少,相距越远;等级低的城市正好相反。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嵌套着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10.B 11.C 12-13解析: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比重低。20世纪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因此城市化速度加快。 答案:12.D 13.C 14-15解析:14.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中显示的是我国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15.本题考查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解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题中假定条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明确引起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指挥棒应是市场这一重要因素,由此联想到城郊农业的发展对象主要为花卉、蔬菜、乳肉、果品等,因此答案为A 答案:14.C 15.A 16-17解析:16题,由图可知,该地域是放牧和种植小麦结合起来的混合农业。这类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其中以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最为典型。第17题,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答案:16.B 17.C 18-19解析:第18题,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由此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第19题,水稻的生长发育对水热条件的要求较高,因而双季稻生产的决定因素是水热条件。 答案:18.B 19.C 20-21解析:第20题,该地区种植业比重高达86%,投入劳动力数量多,而商品率仅为20%,所以应是以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为主的季风水田农业。第21题,水稻喜热、喜湿,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答案:20.A 21.A 22解析: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牧牛业占重要地位,这里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等。 答案:22.D 23.解析: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适合放牧牲畜。 答案:23.B 24解析:对内蒙古来说,它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乳产品基地,并不是因为内蒙古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答案:24.C 25【解析】 第(1)题,材料一表现出为接受良好教育和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而出现人口迁移趋向;材料二说明人口迁移受政治因素影响。第(2)题,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由乡村到城市。第(3)题,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第(4)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需要技术工人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从而出现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 【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 2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第(1)题,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造成的,如交通运输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