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兰州一中 2018-2019-2 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请妥善保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以下各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30 题每小题 1 分,31~40 题每小题 2 分),请将正确 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多涂、错涂、漏涂均不得分。‎ 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 ‎2019 年 4 月 10 日上午 9 时(北京时间 10 日 21 时),事件视界望远 镜组织(EHT)在美国华盛顿、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等世界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拍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 Messier 87 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约 5500 万光年,它是由质量为太阳的 65 亿倍的巨大天 体在内部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它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引力,以至于任何接近 黑洞的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形成该黑洞的巨大天体类型可能为 A. 彗星 B. 流星 C. 恒星 D. 行星 ‎2. 发生在该巨大天体内部的燃料消耗现象可能是 A. 核聚变 B. 核裂变 C. 核衰变 D. 核辐射 ‎3. 宇宙中的天体形态多样,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A. 星云———闪即逝 B. 行星——闪闪发光 C. 彗星——拖着长尾 D. 月亮——轮廓模糊 ‎4. 美国东部时间指的是 A. 华盛顿(77ºW)的地方时 B. 纽约(74ºW)的地方时 C. 西四区的区时 D. 西五区的区时 ‎5. 黑洞照片发布时,地球上 ‎4 月 1‎0 日所占的经度范围大约为 A. 15º B. 120º C. 345º D. 360º ‎【答案】1. C 2. A 3. C 4. D 5. 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它是由质量为太阳的 65 亿倍的巨大天体在内部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可见该黑洞的质量比太阳要大的多,太阳是恒星,因此该黑洞也可能是恒星或者比恒星等级要高的天体,因此正确答案选C。恒星是其它天体运转的中心,它的引力是使得星际尘埃凝聚成新天体的动力,行星和彗星的质量以及体积远不如恒星大,因此不可能是恒星或者彗星,流星不是天体,它是天体于地球大气层摩擦产生的,会燃烧殆尽,更不可能,因此ABD错误。‎ ‎【2题详解】‎ 由一题可知,该天体是恒星,恒星在质量上肯定比行星大,因为恒星有一个质量下限,这个质量下线就是0.08倍太阳质量,如果小于这个数值,就不能引发热核聚变,不能称为恒星。与太阳一样,能量的来源来自于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因此发生在该巨大天体内部的燃料消耗现象可能是核聚变,正确答案选A。‎ ‎【3题详解】‎ 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它是轮廓模糊的,流星是天体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燃烧产生的,是一闪即逝的,彗星是拖着长尾巴的,彗核是呈现出冰物质的,彗尾是背向太阳的,恒星能够自动发光发热,因此是闪闪发光的,月球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月球上没有燃烧物质,自身当然是不会发光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月球的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正确答案选C。ABD错误。‎ ‎【4题详解】‎ 美国时间不统一,美国共跨六个时区西5区至西10区,依次称为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地时间,太平洋时间和阿拉斯加时间,夏威夷时间,因此把西五区的区时成为东部时间,正确答案选D。‎ ‎【5题详解】‎ 东经120°为21时,可以计算出24点所在的经线是东经165°,那么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东经165°向东到180°,也就是说北京处于昨天,是10号,昨天的范围是360°减去新的一天的范围,也就是360-(180°-165°)=345°‎ ‎【点睛】注意计算时间0点所在的经线是180°,而不是理论上的西经195度,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点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度。‎ ‎6.下列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0000 B.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80 千米 C. 1:100000 D. 015k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比例尺判断。‎ ‎【详解】比例尺有三种基本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大小,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同一形式的比例尺,一般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再进行大小比较.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我们把题干中四个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A、1:500000;B、1:8000000;C、1:100000;D、1:1500000.比例尺最大的是C.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是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属于关于比例尺知识的基础考查题,要理解解答.‎ ‎7.在世界地形图上,珠穆朗玛峰处标注的 ‎8844.43 米属于地图要素中的 A. 图例 B. 注记 C. 海拔 D. 相对高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三要素。‎ ‎【详解】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例;注记。详细说明:在世界地形图上,珠穆朗玛峰处标注的 ‎8844.43 米属于地图要素中的注记。正确答案选B。‎ ‎【点睛】‎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阅读地图,要学会使用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判断相对位置。阅读地图,还要学会认识图例。图例是对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地图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均须具备这三种要素。‎ ‎8.近几年“滴滴打车”等在我国城市地区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对人 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打车软件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 和 RS B. RS 和 GPS C. GIS 和 GPS D. 数字地球和 R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详解】GPS为导航, GIS可以进行数据、电脑以及资料分析。能给外出者直接提供路线指导的是GPS和GIS。GPS可以进行定位,GPS可以通过分析提供最佳路线。RS是遥感,可以监控动态变化。跟打车路线规划无关,正确答案选C。‎ ‎【点睛】基础知识考查。难度较小。‎ ‎9.一架飞机由北京(40°N ,116°E)飞向纽约 (40°N ,74°W),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南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上最短航线的方向问题。‎ ‎【详解】(40°N ,116°E)和(40°N ,74°W)在同一条纬线上,纬度相同,最近的航线是经过两点和地心的大圆劣弧,因此方向是同在北半球,先向北后向南,一直向东走,所以最近的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正确答案选C。‎ ‎【点睛】两点的经度和不等于180°,且不位于(非赤道的)同一经线上,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两地的最短距离不过极点,而过两极(或高纬)地区,北半球弯向北极,南半球弯向南极。最短航线方向需改变方向。‎ ‎10.四人同时从北极点出发,分别沿 0°、90°E、90°W、180°经线匀速前进,同时到达赤道,则 A. 前进方向各不相同,相互间距离越来越近 B. 都向正南方向前进,相邻两人间的距离最短时约为 100 千米 C. 走过的路程都约为 ‎‎9990km D. 有一人在东半球,三人在西半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相关知识。‎ ‎【详解】前进方向都向南走,相互间距离先变远后变近。相邻两人间的距离最短时应为最短纬线圈的长度的四分之一,无法确定长度,走过的路程都约为四分之一个经线圈的长度, 坐地日行八万里,那四分之一个长度大致是‎9990km,有2人在东半球,2人在西半球,0°、90°E、在东半球,90°W、 180°在西半球,正确答案选C。ABD错误。‎ ‎【点睛】基础知识考查,难度较小。‎ ‎11.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到达木星轨道说明其离开地月系。‎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即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位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水星、火星、木星 B. 水星、金星、火星 C. 金星、木星、土星 D. 金星、火星、土星 ‎13. “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表层温度最高的是 A. 水星 B. 木星 C. 金星 D. 火星 ‎14. ‎ 今年热映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个情节:太阳系中某颗行星因体积和质量优势,对“流浪” 中的地球产生了强大的引力,差点毁灭了地球……该行星最可能是 A. 天王星 B. 木星 C. 金星 D. 火星 ‎【答案】12. B 13. A 14.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 ‎【12题详解】‎ 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质量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属于巨行星。因此正确答案选B。‎ ‎【13题详解】‎ 八大行星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金星。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没有大气层,表面温度最高‎430℃‎,最低-‎170℃‎,是温差最大的行星。因此正确答案选A。影响行星的温度主要因素就是距离太阳的远近。‎ ‎【14题详解】‎ 质量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属于巨行星。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火星和金星虽然距离地球较近,但是质量和体积远不如木星大,而天王星距离地球较远,同时质量和体积也不如木星,它是远日行星,因此正确答案选B。ACD错误。‎ ‎【点睛】基础知识考查。难度较小。‎ ‎1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有 ‎ ‎①地球上有大量淡水,可以直接供人类利用 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③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昼夜温差较小 ④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详解】‎ 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首先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太阳的稳定——提供源源不断的光和热;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其次,地球自身的条件: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上的温度适中;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③有液态水。地球不是唯一有水的行星,①错误,可排除A;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的温度适中,但昼夜温差在地球上表现的不尽相同,有的地区昼夜温差大,有的地区昼夜温差小,③错误,可排除B、C,正确选项为D。‎ ‎【点睛】基础知识考查。难度较小。‎ ‎16.以下能源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地热能 B. 石油 C. 煤炭 D. 风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表能源类型及其来源。‎ ‎【详解】地球的能源从来源看主要是内部和外部的,内部主要是地热能和地球重力能,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太阳能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动力,而水和大气的运动形成了水能和风能,间接的形成煤炭、石油等能源。所以A与太阳辐射无关。‎ ‎【点睛】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能源,不是外部。‎ ‎17.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是 A. 许多地区降水的季节异常与其有一定相关性 B. 耀斑爆发对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有利 C. 其促进了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 D. 太阳色球层的“磁暴”干扰地球磁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一是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有相关性);二是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三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地区,形成极光。故选A项。‎ ‎1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直接相关的是 ‎ ‎①信鸽飞行途中失踪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中断 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 ‎④轮船远洋航行途中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极昼极夜的交替现象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鸽子飞行失踪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迷失方向、被人猎杀等等,①错误,可排除A;太阳活动的影响有以下几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③和⑤错误,可排除C、D,正确选项为B。‎ ‎【点睛】鸽子是靠地磁场导航的,太阳活动强,则地磁场受影响,鸽子会迷失方向,地磁场受影响,指南针也不能正确指向。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19.下图所示几处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转偏向力。‎ ‎【详解】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向右,南半球偏向左,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受此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较为严重,南半球左岸河流受冲刷严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20.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晨昏线在一天当中自东向西移动 B. 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 D. 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晨昏线的特点。‎ ‎【详解】地球是从西向东自转的,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总有半个地球能被阳光照射,这半球就是昼半球,相反处在另一边太阳不能照射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晨昏线在一天当中自东向西移动,每1小时移动15度,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晨昏圈与太阳光线总是垂直的,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晨昏线是过地心平分地球的大圆,,所以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ABC正确,D错误,选D。‎ ‎【点睛】地球自转,人是无法感觉到的。假设一个人站在地球上,太阳正好在头顶,那么他肯定在昼半球,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的西落)他要经过界限进入黑夜即夜半球。这个有昼转入夜的界限就是昏线。人没有感觉自己随着地球向东的转动,只是感到昏线逐渐从东边向西到达自己的身边。这样我们根据相对运动的原则,可以把地球从西向东的转动看作太阳或者晨昏线从东向西的移动。‎ ‎21.太阳直射点所在地 A. 昼夜等长 B. 昼长夜短 C. 太阳高度最大 D.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详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但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是昼长夜短,故A与题意不符;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但此时赤道上昼夜等长,故B与题意不符。太阳直射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最大,但是太阳高度不一定最大,太阳高度一天当中在不停的变化,因此C错误, 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的地方不一定昼夜等长或昼长夜短,但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最大为。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各地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2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 圣诞节 B. 儿童节 C. 春节 D. 教师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公转特点。‎ ‎【详解】地球绕日公转,1月初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因此,各节日中距离远日点最近的日期,圣诞节是‎12月25日,公转速度最快。春节是2-3月份,公转速度较快,儿童节是‎6月1日,教师节是‎9月10日,正确答案选B.‎ ‎【点睛】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慢。‎ 读下列经纬网地图(a、b、c 为等高线),回答下面小题。‎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在南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B. 甲图中是山地,乙图中是盆地 C. 甲图在西半球,乙图在东半球 D. 甲图中是盆地,乙图中是山地 ‎24. 关于上图所表示的地理事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小 B. 甲图坡度较乙图小 C. 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小 D. 甲图标识内容较乙图简略 ‎【答案】23. A 24. 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相关知识。‎ ‎23题详解】‎ 通过纬度可以确定,甲图越往北,纬度数越小,乙图越往北,纬度数越大,因此甲图在南半球,乙图在北半球,西经20°到东经160°是东半球,因此甲乙都在西半球,有区域定位可知,甲图中是大西洋海岭,是海底地形,乙图中是太平洋中的海岭,因此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 ‎【24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度变化规律,根据图中经纬网,两地纬度值相差不多,甲图的经纬度间隔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大,C错误。甲、乙图幅相同,甲图实际范围大,所以比例尺较小,甲图标识内容较乙图简略A、D对,读图并结合两幅图的比例尺可知,甲图的实际坡度小于乙图。B项正确。选C。‎ ‎【点睛】一般来说,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观察图中经纬线的数值可知,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25.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线 速度是均匀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6. 甲图 M 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 1 月 B. 60° 7 月 C. 60° 1 月 D. 30° 7 月 ‎【答案】25. C 26. 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 ‎【25题详解】‎ ‎①,看图可知,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条件下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处最快,向两极逐渐减小,极点为零,故①正确。②,地球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各处相等,故②错误。‎ ‎③、④,看图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一月初最快,由于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角度也大,即角速度大;地球公转速度七月初最慢,此时地球处于远日点,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角度也小,即角速度小,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④,正确答案为C。‎ ‎【26题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M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半,由各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计算公式(各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地球自转线速度*cosα,α为纬度)可知,M点纬度为60°(1670*cosα=835,α=60°)。乙图中N点表示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推知地球位于远日点处,所处时间为7月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但是公转的角速度要看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角度,时间不同,角速度也不相同。‎ ‎27.去年7月1日中午,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市民和游客啧啧称奇。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 ‎4 月 1‎8 日前后 B. ‎6 月 1‎1 日前后 C. ‎8 月 1‎1 日前后 D. ‎10 月 ‎6 日前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直射的对称问题。‎ ‎【详解】立竿无影说明此地现在经历直射现象,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直射应该是直射同一条纬线,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 天左右。因此时间大致在‎6 月 1‎1 日前后,正确答案选B.‎ ‎【点睛】对于南北回归线直接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南半球的时间都以南回归线为对称,北半球的时间都以北回归线为对称。‎ ‎28.若黄赤交角变为 32°26′,则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情况为 A. 热带变大、温带变小 B. 热带变大、寒带变小 C. 寒带变大、温带变大 D. 温带变小、热带变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详解】热带范围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寒带范围指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两者之间为温带,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变大,热带范围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寒带范围变大,则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因此正确答案选A。‎ ‎【点睛】可以用两种方法做此类题,一是利用动态示意图加以分析;二是计算,因为黄赤交角23°26′就是回归线的纬度数,极圈的纬度= 90°-23°26′。‎ ‎29.某地的北面是北温带,南面是热带,西面是西半球,东面是东半球,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 23°26′S, 0° B. 0°,180° C. 23°26′N,20°W D. 30°N,160°E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详解】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26′N到23°26′N,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26′N到66°34′N。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因此该点应当是23°26′N,20°W,正确答案选C。‎ ‎【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理解即可得出答案。‎ ‎30.某地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则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 地中海气候 B. 极地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详解】该地位于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因此有可能是北温带,或者是南温带,纬度是23°26′到66°34′,气候类型应该是亚热带或者是温带的气候,正确答案选A,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不可能是极地气候,或者是热带气候。BCD错误。‎ ‎【点睛】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 兰州一中高二文科班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约为 80厘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大约为 A. 1:100 000 B. 1:20 000 ‎000 ‎C. 1:50 000 000 D. 1:100 000 000‎ ‎32. 用该制作的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运动,与实际运动相比,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 自转角速度相同 B. 自转线速度更大 C. 不能演示昼夜交替 D. 不能演示公转运动 ‎33. 在该制作的地球仪上,从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大约为 A. 20 厘米 B. 40 厘米 C. 80 厘米 D. 160 厘米 ‎【答案】31. C 32. B 33. 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31题详解】‎ 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它与黄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地球的赤道实际长度大约为40000千米,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约为 8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计算出该地球仪的比例尺=80厘米/40000千米=1/50000000,正确答案选C。‎ ‎【32题详解】‎ 用该制作的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运动,与实际运动相比,自转角速度相同,. 自转线速度也应相等,能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地球的自转以及不是空心球体都能实现,也能演示公转运动,B错误,正确答案选B。‎ ‎【33题详解】‎ 根据所学的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实际距离应该为1/4赤道的长度即10000千米,再根据上题中计算出的比例尺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20厘米。(也可以根据所学的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距离=1/4赤道的长度=80厘米╳1/4=20厘米)。正确答案选A。‎ ‎【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2018 年 7 月‎ 27 日火星在近日点附近出现了“冲日”现象(火星位于日地连线上,并且和地球同 位于太阳的一侧,火星、地球和太阳依次排成一条直线),火星行至自 2003 年 8 月至 2035 年 9 月间 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红色的火星既大又亮。‎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 当此次罕见天象发生时,下图中能反映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A. B. C. D. ‎ ‎35. 据材料推测,发生火星“冲日”现象的周期可能为 A. 9~11 年 B. 15~18 年 C. 31~35 年 D. 75~79 年 ‎【答案】34. A 35. B ‎【解析】‎ ‎【分析】‎ 考查天体运动相关知识。‎ ‎【34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因为火星和地球同位于太阳的一侧,火星、地球和太阳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可知地球应该位于太阳和火星之间。C、D两项火星和地球不在太阳的同一侧,可排除;B选项火星和太阳并不是依次拍成直线,因此正确选项为A ‎【35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2018 年 7 月 27 日火星在近日点附近出现了“冲日”现象,火星行至自 2003 年 8 月至 2035 年 9 月间 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红色的火星既大又亮,说明又出现了冲日现象,因此周期相减即可,正确答案选B。‎ ‎【点睛】题文信息提取、分析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读地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36. 若飞机以相同的速度和高度,分别从图中四地出发向东绕 地球一周,耗时最少的是 A. 甲 B. 丙 C. 乙 D. 丁 ‎37. 若图示部分存在极夜现象,则图中四地昼长的排序为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丁>丙>乙>甲 D. 乙>甲>丙>丁 ‎38. 若图中丁地出现极昼,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排序为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丙>乙>丁>甲 D. 丁>丙>乙>甲 ‎【答案】36. D 37. A 38.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36题详解】‎ 飞机以相同的速度和高度,分别从图中四地出发向东绕地球一周,丁低纬度最高,纬线距离最短,甲地最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甲最慢,丁最快,因此耗时最少的是丁,正确答案选D。‎ ‎【37题详解】‎ 图中丁位于北极圈上,若丁地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丁>丙>乙>甲,因此黑夜由长到短排序是:甲>乙>丙>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8题详解】‎ 丁地位于北极圈上,当它为极昼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距离北回归线越近的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四地与北回归线距离由大到小为:丁>甲>丙>乙,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乙>丙>甲>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①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②能利用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判断二分二至日节气,进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表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夜长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9.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0. 造成四地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39. A 40. D ‎【解析】‎ ‎【分析】‎ 昼夜长短的变化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39题详解】‎ ‎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夜长小于12‎ 小时,因此甲地处于南半球,正确答案选A。‎ ‎【40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是受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变化是受地球公转影响的,因此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黄赤交角的度数和纬度:这两者决定了一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以及日照时数。如果黄赤交角为零处处昼夜等分,交角越大极圈越大,出现极昼夜的地区越大。①③正确,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状况,利用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判断纬度高低等基本方法,并掌握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即可判断。‎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4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 ‎(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 a 是 圈,b 是 圈。‎ ‎(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 c 、d 的名称分别是 、 ,它们之间的界面是 ,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 (深、浅),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 ‎(3)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 c 、d 之间的界面后,波速的变化特点是 。‎ ‎(4)c 和 d 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 ,其位于 层之上,d 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 。‎ ‎(5)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 10‎ ‎ 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 ,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1)大气 水 ‎(2)地壳 地幔 莫霍面 深 陆壳比洋壳厚 ‎ ‎(3)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减小 ‎ ‎(4)岩石 软流 古登堡面 ‎ ‎(5)横波(S 波) 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 ‎【分析】‎ 考查地震波以及地球内部分层,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详解】(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 a 在最外层,并且位于高空,是大气圈,b 是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从外向里是地壳、地幔、地核,因此 c是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d是 地幔,它们之间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地势高,莫霍界面深度大;地势低莫霍界面深度小。莫霍界面最深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地区,大约60--70千米深;莫霍界面最浅的地方位于大洋的海沟处,大约5‎-6千米深。‎ ‎(3)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莫霍界面后,波速的变化特点是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减小,是因为两侧的介质发生了变化,地壳呈固态,而地幔的上部尤其是软流层呈液态,因此速度减小。纵波在通过液体界面时速度都减小,横波减小至消失。‎ ‎(4)c 和 d 顶部的地球圈层名称是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成为岩石圈,其位于软流层之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注意不是顶部,地幔 以下的圈层界面是古登堡面。‎ ‎(5)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横波(S 波), 横波不能通过液体,而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所以横波在通过含油层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点睛】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注,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地核也分外核和内核,‎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42.读地球某时刻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相关问题。 ‎ ‎(1)此图为以________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此日的节气为_________。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其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 ‎(3)图中的晨线是______,昏线是______,A、B、D 三点的自转线速度 V1、V2、V3 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 ‎ ‎(4)此日,甲地(约 3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为______; 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时。 ‎ ‎(5)图示节气 6 个月以后,兰州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日落方位是_______方向。‎ ‎(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南极点 (2). 冬至 (3). (23º26′S,90ºW) (4). (23º26′N ,90ºE) (5). AB (6). AC (7). V1>V3> V2 (8). 36.5 º (36º34′) ‎ ‎(9). 3 (10). 昼长夜短 (11). 西北 (12). 23º26′S (13). 90ºS ‎【解析】‎ ‎【分析】‎ 考察地球运动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迁移运用,逻辑思维较强,涉及到知识点,包括昼夜长短的计算,日出日落的方向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成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此时南极圈儿及其以内出现极昼,代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的节气是冬至。‎ ‎(2)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应当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E点所在的经线,是西经9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度是23º26′S。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º26′S,90ºW)。其对跖点与其纬度相同,但是南北半球相反,经度相加等于180°,因此是(23º26′N ,90ºE)。‎ ‎(3)图中的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反之,是昏线,晨线是AB所在的弧,昏线是AC所在的弧。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不考虑海拔,所以 V1、V2、V3 从大到小排序为V1>V3> V2。‎ ‎(4)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º26′S,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90°-所求地和直射纬线的纬度差,甲地(约 3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为90°-(30ºN+23º26′S)=36º34′。乙点的日出时间=12-二分之一昼长,昼长为270°/15=18小时,因此12-9=3,所以乙点的日出时间是3时。‎ ‎(5)图示冬至 6 个月以后是北半球夏季,兰州市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全球日落方位(除赤道外)是西北方向。‎ ‎(6)‎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因此纬度范围是23º26′S -90ºS。‎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除去北极点,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除去南极点,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出时间=12-二分之一昼长,日落时间=12+二分之一昼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时。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90°-纬度差,即H=90°-│α(+/-)β│ ,α是代表当地地理纬度 ,β是代表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是所求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两个半球就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