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三地理试题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7米,楼层高‎3米,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下图示意两栋楼的楼间距及北侧地面停车场车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A. 7楼 B. 8楼 C. 9楼 D. 10楼 ‎2. 小明的爸爸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他怕夏季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的车位是 A. M车位 B. N车位 C. P车位 D. Q车位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先计算冬至日茂名的正午太阳高=90*- (21.5*+23.5) =45°,依据三角函数关系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楼影长为‎57米,两栋楼间距只有‎30米,依据比例关系,计算冬至日阳光被遮挡的楼高约在‎27米,所以‎27米以上的楼层能够看到阳光,再结合楼高‎3米,9层及其以下被遮挡阳光,可以判断小明的爷爷买二栋10楼及以上的楼层。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可以选择被楼房影子遮挡较好的车位。车位在楼房北边,越靠近楼房且越靠近停车场中间的位置,一年中被楼房影子覆盖的时间越长(关键是注意方向,楼房方向是东西延伸),PQ车位离楼房最近;其中Q车位在车棚中间,早晨到晚上,遮阳时间较长,因此最好的选择是Q车位。故ABC错,D对。‎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等高线分布及绳降照片。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为安全考虑,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 ‎15米 B. ‎‎60米 C. ‎105米 D. ‎‎150米 ‎4. 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C 4. D ‎【解析】‎ 本替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2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本题中n为4,据此求得图中陡崖相对高度的范围是60≤△H<‎100米。因此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105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通视问题:通过读图可知,图示照片为A处的悬崖,此时正是攀岩的过程。甲处和A处之间受山脊阻挡,不能拍摄到图中的照片,故A错误;乙处较远,且与A处之间也受山脊阻挡,故B错误;丙处和A处之间有凸坡阻挡视线,故C错误;丁处距离近,视野开阔,所以图中能全程拍摄,故D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 A. M线两侧P岩层形成时间早晚不同 B. M线两侧P岩层抗侵蚀力强度不同 C. M线东侧P岩层受外力侵蚀程度小 D. M线西侧P岩层受外力侵蚀程度小 ‎6. 下列地质事件最晚发生是 A N岩层形成 B. P岩层形成 C. 花岗岩形成 D. 断层形成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据图可知M线两侧的岩石都为砂岩,为同一时期形成的,岩石的性质相同,因此抗侵蚀强度相同,因此A、B错误;从图中可知M 线附近的岩石发生错位,说明该处存在断层,在断层形成后,M线东侧P岩层上升,地势较高,受侵蚀程度大,M线西侧P岩层是断层下陷,地势较低,受侵蚀程度小。据此判断D正确,C错误。因此本题选择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岩层地质作用的先后关系地质作用的先后关系。根据地质作用形成先后顺序的原则进行判断。图中N、P岩层在断层两侧有明显的位移,因此N、P岩层先沉积,后发生断层活动;花岗岩侵入N岩层且在断层线两侧没有发生位移,说明花岗岩形成比N岩层和断层晚,所以图中地质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为N、P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质作用形成先后顺序的原则:‎ ‎(1)被岩层切断的岩层先于断层形成;‎ ‎(2)被岩浆侵入的岩层先于岩浆侵入活动形成;‎ ‎(3)被侵蚀的先于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和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中a、b为等温线,其中一条表示当地时间10点,另一条表示当地时间16点的气温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 B. 海拔 C. 坡向 D. 气压 ‎8.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日最高温甲地低于乙地 B. 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C. 上午谷风甲地比乙地弱 D. 下午谷风甲地比乙地强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信息可知,当地为南北延伸、向南敞开的山谷,且坡度均匀。再结合图中等温线与等高线弯曲大体一致情况,可推知该地温度分布受地形起伏影响大。同时结合上午、下午太阳的方位和甲、乙两坡面的朝向,可以看出由于太阳上午和下午方位(上午太阳从东南方照射过来,下午太阳从西南方照射过来)不同造成甲乙两坡气温不同。即甲为上午的阳坡、下午的阴坡,乙为下午的阳坡、上午的阴坡。进而可知图中‎25℃‎等温线a为下午16时的、b为上午10时的,因此材料中a、b两条等温线的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坡向。故C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图中地区纬度差异不大,且等温线弯曲方向与地形走向一致,纬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图中‎25°C等温线没有呈现出沿海拔高低变化的特征,B项错误。图中并没有关于气压的信息,并不能得出气温分布差异与气压相关。故D项错误。综上分析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变化的相关知识。甲乙两坡早晨最低温是接近的。上午甲坡是阳坡,比乙坡先接受光热,而乙坡后升温。所以上午甲坡对流强于乙坡,谷风强于乙坡,C错误;正午以后,甲坡为阴坡,温度开始下降,乙坡为阳坡,气温继续上升。所以下午乙坡对流强于甲坡,谷风强于甲坡,D错误;正午后,乙坡下午温度进一步上升,当日最高温大于甲坡,A正确;由于甲乙两坡早晨最低温是接近的,下午当甲坡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乙坡还在接受光照,温度进一步上升,所以乙坡当日最高温应该大于甲坡,气温日较差也大于甲坡,B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A。‎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重庆‎5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10. 海平面气压最高的是 A. 香港 B. 长沙 C. 西安 D. 北京 ‎【答案】9. C 10. D ‎【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及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从图中信息可知,图中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南高北低,‎5500米高度大致在图中间位置,此重庆‎5500米高度气压大于500百帕,北京‎5500米高度气压低于500百帕,重庆‎5500米高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指向北;由于高空风向应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所以重庆处的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从图中信息可知,此时重庆的风向为偏西风。故选C。‎ ‎【10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高空同一高度,北方气压低、南方气压高,根据所学知识,高空低压对应近地面是高压。因此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南低北高,因此四地中近地面气压值最高的为北京,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时段是 A. 1日~4日 B. 5日~6日 C. 6日~7日 D. 7日~8日 ‎12. 该时段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弱 B. 地面辐射弱 C. 大气辐射弱 D. 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11. B 12. A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 ‎【11题详解】‎ 结合题干可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效果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若太阳辐射强,则使用效果好,反之使用效果弱,因此晴天使用效果好,阴天或雨天使用效果较差。根据图中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判断,5-6两天气温日较差最小,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使用效果差,故选B。‎ ‎【12题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将水温加热的装置,该时段太阳能使用效果差,主要是由于该时段为阴雨天气,大气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单位时间内太阳能集热板吸收到的太阳辐射少,进而导致效果差,据此分析,本题选择A。‎ 克兰河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南坡,河流全长‎265km,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经苛苛苏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属额尔齐斯河的支流。下图示意克兰河1959~1960年和2001~2005年年内径流过程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推断克兰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 高山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14. 21世纪初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该区域 A. 春季降水更多,区域气候变冷 B. 夏季降水更多,区域气候变暖 C. 冬季降水更多,区域气候变冷 D. 冬季降水更多,区域气候变暖 ‎【答案】13. C 14. D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方式判断及水文特征变化的原因分析,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方式判断:根据材料中信息,该河流量偏小(最大径流量小于‎100m3‎/s),根据径流量季节变化图,春季河流流量开始增大,流量最高峰出现在春末夏初,夏季流量减少,因此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而高山冰雪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呈正相关,理论上7月份达到最大值,根据图中径流量变化来看,高山冰雪融水较少;该地位于阿尔泰山南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被强烈抬升,会形成雨水补给,但是由于距离大西洋遥远,水汽损失量大,大气降水不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类型。据此判断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题详解】‎ 与1959-1960年流量平均值相比,2001-2005年汛期提前,且流量更大。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说明季节性融水量大。据此判断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21世纪初冬季降水更丰富,春季气温回升快,进而导致河流的汛期提前,且径流量增大。故选D。‎ 西藏波密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C,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示意波密所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16. 导致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拔 B. 光照 C. 热量 D. 降水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西藏波密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C,境内冰川发育极好,且冬季平均气温位于‎0℃‎左右,所以该森林应该位于雪线附近,因此冰舌深入的森林应该是最靠近冰原带的,针叶林是最可能的, A正确;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植被,其分布的海拔高度低于针叶林, B错误;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一般属于亚热带植被,其海拔分布低于落叶阔叶林,CD错误。综上分析,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高原西南的气候特点及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冰川发育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温决定了冰川的消融,降水量决定冰川的积累。波密正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高大的山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造成降水极为丰沛,雪线附近年降水量估计可达2500-3000毫米 ,这正是巨大冰川发育的主导因素,雪线海拔较低,冰川的海拔低,发育了数量和规模巨大的冰川,巨大的推进力使冰舌沿沟谷自上而下穿越了草原带和苔原带直达森林带,D正确;山地海拔低顶部可能缺少苔原带和草原带,但是图示区域山地海拔很高,不会因海拔高缺少自然带, A错误;光照对自然带的影响不大,B错误;草原带和苔原带一般分布在高海拔、气温低的山地顶部,此地冰川发育好,山顶气温低,因此气温低不会造成草原带和苔原带缺少, C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有发展水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所示类型中,城镇转型增长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图中丁类型城市往往 A 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B. 土地空置现象突出 C. 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D. 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答案】17. A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分析,图甲地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经济发展不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型增长型,A正确;图乙地人口维度和用地维度处于增长,但经济维度处于收缩,是潜在收缩型,B错误;图丙地经济维度和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用地维度依然保持增加态势,是显著收缩型,C错误;图丁地的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同时增长,而且各维度相互之间呈现的良性循环,是持续增长型,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据图分析,图丁是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同时增长,是持续增长型;此类型往往是先进制造业或者现代服务业主导的新兴城镇,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经济增长动力充足,即使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仍然保持增长,吸引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不断流入,推动城镇用地规模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需吸引资金和劳动力大量流入,推动城镇土地利用效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四种不同城镇类型:持续增长类型、转型增长类型、潜在收缩类型和显著收缩类型。‎ 持续增长类型:代表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同时增长,而且各维度相互之间呈现的良性循环。此类型往往是先进制造业或者现代服务业主导的新兴城镇,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经济增长动力充足,即使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仍然保持增长,吸引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不断流入,推动城镇用地规模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转型增长类型:代表经济维度和用地维度处于增长。但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甚至是人口增速的负增长。此类型一般是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传统制造业城镇,城镇在推进自动化生产或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对原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进行替代,经济结构中依靠劳动力投入的程度减弱,城镇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上升,其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依然保持增加。‎ 潜在收缩类型:表现为人口维度和用地维度处于增长,但经济维度处于收缩的状况。此类型城镇常见于经济基础较好但转型效果欠佳的城镇,受到经济外部冲击的影响,‎ 城镇经济增长原有的动力不断受到削弱,无法引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或替代原有发展动力,城镇发展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由于经济的萧条或衰退将极可能引发产业人口的流失,从而引发前兆性的收缩现象。‎ 显著收缩类型:表现为经济维度和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甚至衰退,但用地维度依然保持增加态势。此类型城镇是典型的收缩城市,甚至出现“鬼城”,城镇发展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和人口持续流失,亟待通过转型的方式促进城镇的复兴。由于城镇建设用地仍然在扩张,城镇范围内的建筑和用地将出现大范围的厂房和土地空置,其空间现象符合收缩城市的标志性特征。‎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年~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人口是指男性20~59岁、女性20~54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显示 A. 全国劳动力人口增加 B. 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 C. 城镇人口少于农村人口 D. 城镇劳动力人口减少 ‎20. 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A. 2015年 B. 2025年 C. 2035年 D. 2045年 ‎【答案】19. B 20. D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9题详解】‎ 结合材料:劳动力人口=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劳动力人口=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据图计算可知,2010年总人口约为13.6亿,劳动力人口比重约为55%,劳动力人口约为7.48亿, 205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4.8亿,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为43%,劳动力人口约为6.36‎ 亿。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A错误;通过计算我国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在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的前提下,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故B正确,D错误;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13.6-6.5=7.1亿)多于城镇人口,其余四个年份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C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100%。计算可知,2010年城市化水平=6.5/13.6*100%=47.8%;202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5.2%;203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61.1%;2040年的城市化率为67.3%,2050年的城市化率为73.6%,说明我国2040-2050年间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D正确,ABC错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下图示意上海市1990~2010不同城市圈层人口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上海市远郊区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 城市用地不足 B. 城郊农业发展 C. 市区环境污染 D. 制造业的外迁 ‎22. 据图1990~2010年上海市 A. 近郊区失业率上升 B. 远郊区人口老龄化减缓 C. 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 D. 人口就业呈现集中化趋势 ‎【答案】21. D 22.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分析;如何进行合理城市规划等知识。‎ ‎【21题详解】‎ 上海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会使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升、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为减轻城区污染、获取廉价土地,制造业会逐步向远离中心城区的郊外迁移,导致郊区人口就业机会增多,D正确;城市化推进会挤占郊区农业发展空间,故B选项不符;市区环境污染、城市用地不足不是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的主要原因,A、C错误。选D。‎ ‎【22题详解】‎ 该题考查城市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联系相关知识解答。据图可知, 1990—2010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和就业比重下降,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中心城区就业人口比重减少,但是比例仍较高,不能说明中心城区空心化,C项错误;近郊区就业比重增加,说明就业率提高了,A项错误;中心城区就业比重降低,近郊区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 说明能够减缓远郊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B项正确;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 林菜模式是指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的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林下经济模式,每亩(666平方米)可以获得700〜1200元收益。我国某地在秋末林木开始落叶时将大蒜、洋葱等菜苗栽入林下,夏季在林下栽种冬瓜和南瓜等蔬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江西 B. 河北 C. 吉林 D. 青海 ‎24. 推广林菜模式会 ‎ ‎①提升经济效益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就业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3. B 24. 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判读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地秋末林木开始落叶时,说明该温带落叶林带,江西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青海主要为温带草原和荒漠带,A、D错误;由于秋季树下可以种植大蒜、洋葱等菜苗,说明该地热量条件较好,吉林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太低,蔬菜难以越冬,C错误,据此判断该地可能位于河北,B正确。故选B。‎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广林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①、②正确;种菜没有植被保持水土效果好,故没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③错误;林菜模式没有明显增加就业机会,不能起到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④错误。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特拉斯造山带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地中海与撒哈拉地台之间,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构造带:内带、泰勒隆起带、前渊带、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新生代时期构造带的地质变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脉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图示意阿尔及利亚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分带及沿AB线的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演化剖面。‎ ‎(1)从板块构造和地质作用角度,简述阿特拉斯造山带形成的地质过程。‎ ‎(2)说明阿特拉斯山脉隆起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3)说明阿特拉斯山脉西北侧气候对当地硬叶低矮灌木群落形成的影响。‎ ‎【答案】(1)阿特拉斯造山带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岩块上升形成大高原;在挤压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上升到撒哈拉地台之上,内带上升到泰勒地区之上;泰勒地区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形成褶皱隆起带,众多大型突起构造共同构成阿特拉斯山脉体系。‎ ‎(2)阿特拉斯山脉隆起后,该山脉西北侧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该山脉东南侧处于西风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该山脉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日照强烈、气候干燥,使得该地灌木群落具有硬叶的特点;冬季受西风和寒流影响,低温多雨,多强风,使得该地灌木群落具有生长较慢、低矮的特点。‎ ‎【解析】‎ ‎【分析】‎ 本题阿特拉斯山区域地理环境为特点,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对植被的影响,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详解】(1)结合图示内容分析,阿特拉斯造山带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岩块上升形成大高原。在挤压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上升到撒哈拉地台之上,内带上升到泰勒地区之上。泰勒地区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形成褶皱隆起带,众多大型突起构造共同构成阿特拉斯山脉体系。‎ ‎(2)本题考查山脉对气候的影响,结合阿特拉斯山脉所处的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山脉隆起,阻挡了大西洋水汽的输送,山脉东南侧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山脉西北侧是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 ‎(3)本题考查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干燥、降水稀少,日照强烈,植物了减少蒸腾作用,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以减少水分蒸腾。为了减少强光的照射,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以躲避阳光的灼晒;冬季受西风和沿岸寒流影响,虽然水分充足。但是由于气温低、风力强。使得植被生长缓慢,具有低矮的特点。‎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下图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该地区喀斯特地貌。‎ ‎(1)描述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 ‎(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 ‎(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多;均沿地下河分布。‎ ‎(2)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形成溶洞(地下河);继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形成天窗。‎ ‎(3)地表崎岖(起伏不平);土壤易侵蚀,可耕地少;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季节性地表河),灌溉水源缺乏。(任答2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苏地下河的形成和对农业的影响及开发利用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实物的描述能力,据图可知: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多;由图可知,天窗均沿地下河分布。‎ ‎(2)结合题干“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据此进行阐述。地表水沿着垂直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水,而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水平方向上岩石裂隙不断扩大,形成溶洞;加上溶蚀作用继续对岩石进行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最后形成天窗。‎ ‎(3)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不易保存,(多季节性地表河),导致灌溉水源缺乏;同时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较大,加上位于季风区,降水多,土壤易侵蚀,石漠化严重,不利于耕作;喀斯特地貌,山地多、平地少,可耕地少,耕地面积不足。‎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11月2日8时(左图)和‎11月3日20时(右图)天气形势。‎ ‎(1)从天气系统角度,分析‎11月2日北京市雾霾出现的原因。‎ ‎(2)描述‎11月3日20时北京市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分析该市天气变化的原因。‎ ‎【答案】(1)位于高压附近,以下沉气流为主;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天气变化:阴天,雨雪,大风,降温。原因:冷锋过境,暖气团被迫抬升,云量增多,出现雨雪天气;(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出现大风;将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详解】(1)根据左图可知,北京市所在的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其位于高压附近,气流以下沉为主;其所在位置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雾霾污染较重。‎ ‎(2)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根据右图可知,图示天气符号是黑三角,是冷锋,北京位于冷锋锋线上,此时冷锋即将过境。冷锋过境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云量逐渐增多,有可能产生阴雨天气,如果冷气团气温低,还可能带来降雪天气;等压线分布密集,风力大,冷气团势力强,移动速度快,多出现大风;北京将受冷气团控制,冷气团气温低,导致气温下降。‎ ‎【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并推动暖气团移动;冷锋过境会产生降温、阴雨、大风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并推动冷气团移动;暖锋过境时容易产生连绵阴雨,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具有独特的山高谷深的地形。云南元江积温‎8704.5℃‎,年日照时数4420h,是云南三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干热河谷。在河谷底部出现狭长的干热区域,是焚风效应和局地热力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火龙果属南亚热带水果,具有喜旱怕湿、喜高温的特性,适宜生长温度‎25°C~‎35°C,但易遭受病虫害。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被人们称为“吉祥果”。元江干热河谷地带,是天然的种植火龙果的优质地区,在2015年种植火龙果已达2万亩,并建设了火龙果系列产品深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庄园。图示意元江干热河谷位置。‎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元江河谷底部气候干热的原因。‎ ‎(2)分析元江河谷地区火龙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火龙果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答案】(1)该河谷山高谷深,垂直高差大,山谷风发育典型;白天吹谷风,峡谷底部上空的气流下沉,增温减湿作用明显;夜晚吹山风,气流沿山坡下沉到谷底,增温减湿作用明显,增强谷底的干热程度。‎ ‎(2)该河谷纬度低,海拔较低,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河谷热量不易散失,积(气)温高,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低湿的环境,利于火龙果生长;降水少,干燥度大,不利于害虫的成活,少病虫害。(任答4点即可)‎ ‎(3)种植面积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增加就业;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减少水蚀、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任答2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该河谷山高谷深,垂直高差大,山谷风发育典型;白天吹谷风,峡谷底部上空的气流下沉,增温减湿作用明显;夜晚吹山风,气流沿山坡下沉到谷底,增温减湿作用明显,增强谷底的干热程度。‎ ‎(2)元江地区火龙果品质优良的条件要结合材料给出的火龙果生长习性以及元江干热的环境进行分析。云南元江积温‎8704.5℃‎,因此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4420h,说明光照强,位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火龙果的品质;同时气候干旱,不利于病虫的生长,少病虫害。‎ ‎(3)火龙果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入手分析,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从社会效益来看,发展火龙果产业可以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从经济效益看,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从生态效益看,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可有减少水土流失,风力侵蚀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