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20题,共40分)‎ 下图是北京市某校学生拍摄的日落照片(街道东西走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该日最可能是 A. 立秋 B. 秋分 C. 立冬 D. 冬至 ‎2. 同学们绘制了该日的日照图,正确的是 A. B. ‎ C. D. ‎ ‎3. 该节气 A. 吉林迎来避寒候鸟 B. 海南落叶知秋 C. 陕西预防暴雪成灾 D. 台湾晨露成霜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及光照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光照图判断能力,掌握二分日日出日落方位是解题的关键。‎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日落方位为正西方向(街道为东西走向),说明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应为秋分日,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日应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图中CD为昼夜等长,但是C图中昼半球中央经线为0点,明显错误,应为12点,所以C错,D对。故选D。‎ ‎【3题详解】‎ 该季节为秋分日,纬度较高地区逐渐转冷,候鸟南飞,吉林迎来避寒候鸟,A对。海南地区为常绿阔叶林,B错。陕西地区此季节变化发生暴雪,C错。台湾此时气温在0°以上,不会有霜冻,D错。故选A。‎ ‎【点睛】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既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又与当地的纬度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以及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在同一天,在全球各地观察到的日出日落的方位,偏南或偏北的方向是一致的,与所在的半球位置无关,当地纬度位置的高低,会影响到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下图是学生用3D打印机制作的北半球大气环流模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下列关于进一步完善模型的建议,你赞同的是 A. 气压带的宽度应该画得更细 B. 风带的箭头应该统一偏向东侧 C. 三个环流圈中低纬环流的高度应相对更高 D. 60°附近来自高纬的冷气流应爬升到暖气流之上 ‎5. 运用该模型可以尝试解释的现象是 A. 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较大 B. 北极地区终年气温低 C. 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D. 中美北纬15°附近出现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4. C 5.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大气环流的掌握情况,掌握大气环流组成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的宽度大约为10°左右,不应该画得更细,B错。极地东风带和东北信风带的风向一定要偏向西侧,B错。三个环流圈中低纬环流的近地面气温更高,上升气流更强烈,其高度应相对更高,C对。60°附近来自高纬的冷气流密度大,应在暖气流之下,D错。故选C。‎ ‎【5题详解】‎ 赤道地区由于上升气流强劲,多对流雨,降水量大,A对。北极地区气温低主要与纬度有关,与大气环流关系不大,B错。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季风环流影响,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C错。中美北纬15°附近出现热带雨林气候与洋流、地形等有关,与大气环流无关,按照大气环流因素,热带雨林气候只分布在南北10°之间,D错。故选A。‎ 美国有一支用飞机追踪侦查飓(台)风的部队,被称为“飓风猎人“。他们驾驶飞机多次穿越飓(台)风,精确测定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数值。下图是“飓风猎人”在“厄玛”飓风眼中拍摄的图片。‎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6. “飓风猎人”在北大西洋执行任务时,飞行员 A. 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顺时针飞行 B. 进入飓风后,会感受到暴雨、狂风 C. 主要靠观察周围环境进行飞机导航 D. 可通过高速穿越破坏飓风现有结构 ‎7. 帮助飞行员判断到达飓(台)风眼的指标是 ‎①风速②风向③气压④温度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8. 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 ‎①源地②形成过程③强度④路径⑤危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答案】6. B 7. D 8.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气旋的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台风(气旋)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题详解】‎ 由于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逆时针飞行,A错。进入飓风后,外围地区多暴雨、狂风天气,B对。对飞机进行导航一般依靠GPS,C错。对于飓风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D错。故选B。‎ ‎【7题详解】‎ 由于飓风眼地区多为晴朗天气,气流下沉,无风,所以应该根据风速的变化及气压高低判断,而风向及温度没有差异,故选D。‎ ‎【8题详解】‎ 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强度、路径及危害,以使人们提前防御,而对于其源地及形成过程与台风的准确数值关系不大,故选C。‎ 下图是游客拍摄的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照片,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照片拍摄者最可能面朝 A. 北 B. 南 C. 东 D. 西 ‎10. 关于该村落选址原因,正确的是 A. 四周群山环抱,阻挡水汽进入 B. 处于沟谷下方,便于利用河水 C. 道路穿越谷地,可以节省土地 D. 村后修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9. A 10.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9题详解】‎ 北方地区院落为了采光大多为东西方向,窗户朝南,而照片中的山谷及屋顶均有阳光照射,说明太阳位于南方,而拍摄者朝向应为北方,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村落位于沟谷下方,可以利用河水,B对。该村落北部地势较高,而南部地势较低,盛行夏季风可以进入,A错。土地面积较小,主要为北部山体南侧的梯田,道路穿越谷地,对于土地影响不大,C错。村后修建梯田,对村落选址影响不大,D错。故选B。‎ 下左图是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嘉峪关市社会实践时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5月16日17时),右图是拍摄地附近的遥感图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当地的地貌特点是 A. 平坦开阔 B. 山河相间 C. 奇峰林立 D. 冰川广布 ‎12. 与拍摄点所在地区地貌特点形成相关的作用力有 ‎①冰川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 照片中河流 A. 此时水流湍急 B. 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 终年含沙量少 D. 冬季无明显结冰期 ‎【答案】11. A 12. D 13.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祁连山北侧,应为祁连山河流的冲积扇地区,该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欠发育,由于纬度及海拔均不是太高,不会有冰川广布,故选A。‎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结合上题分析,拍摄地点位于河流冲积扇上,是流水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地形,由于位于西北地区,气候相对干旱,风力侵蚀强烈,而冰川活动较少,故选D。‎ ‎【13题详解】‎ 图中河流应以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一般7、8月份流量大,A错。由于受气温影响较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对。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含沙量较大,C错。冬季气温较低,有结冰期,D错。故选B。‎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专家预测,2018年图中所示六座火山可能会发生剧烈喷发。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美国基拉韦厄火山在今年5月-7月连续猛烈喷发。岩浆从火山口流出,绵延数英里,流入太平洋,冷却凝固的岩浆形成了新的陆地。‎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六座火山中,可以用六大板块构造运动解释的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5. 材料所述过程与构成新陆地的岩石分别是右图中 A. ①,甲 B. ②,乙 C. ③,丙 D. ④,丁 ‎【答案】14. C 15.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六大板块的分布情况的掌握以及地壳物质循环的判断能力,难度一般。‎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六大火山只有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与板块构造运动无关,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为岩浆(三进一出),甲为岩浆岩,而乙丙为沉积岩和变质岩,而岩浆形成岩浆岩是冷凝作用形成的,对应图中的①,故选A。‎ 一位航行在好望角附近海域的海员这样描述看到的景象“乌云密蔽,连绵不断,很少见到蓝天和星月,终日西风劲吹,一个个涡旋状云系向东飞驰,海面上奔腾咆哮的巨浪不时与船舷碰撞,发出的阵阵吼声,震撼着每个海员的心灵。”‎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好望角多巨浪的原因是 ‎①受盛行西风带影响②附近热带风暴频发 ‎③陆地寒潮强势南下④该纬度海域广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 该海员航行时间最可能是 A. 3月 B. 7月 C. 10月 D. 12月 ‎18. 图中陆地西侧海域是重要渔场,直接原因是该海区 A. 寒流流经 B. 暖流流经 C. 寒暖流在此交汇 D. 深层海水不断上涌 ‎【答案】16. D 17. B 18.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带分布对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及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即可正确作答。‎ ‎【16题详解】‎ 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受季节性西风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夏季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且无风浪,冬季受西风影响,且由于海域广阔,多巨浪,故选D。‎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员航行时间该区域受西风影响,为南半球冬季,应为7月份,故选B。‎ ‎【18题详解】‎ 图中陆地西侧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属于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盛,使得渔业资源丰富,故选D。‎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几乎年年都会发生森林山火。据当地专家说自然原因第一是干燥的气候,第二是有易燃烧的植物。‎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加利福尼亚州气候特点有 ‎①全年高温 ‎②夏季高温 ‎③年降水量北多南少 ‎④年降水量北少南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这里植物易燃烧是因为 A. 雨林茂密、地面枯枝落叶较多 B. 植被叶片大而柔软,水分充足 C. 多生长叶面有腊质的硬叶灌木 D. 植被以草原为主,覆盖率较高 ‎【答案】19. C 20.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加利福尼亚地区位于30°-40°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而北部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所以降水多,南部地区降水少,故选C。‎ ‎【20题详解】‎ 由于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为了适应夏季高温干燥的环境,减少水分蒸腾,植被叶片有蜡质,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所以容易燃烧,故选C。‎ 二、非选择题(5题,共60分)‎ ‎2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10月12日,中国海拔最高(4290米)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并网发电,电站占地119亩,该地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地选择发展光伏电站的原因。‎ 生活中太阳能的利用已经非常普遍,下图为北京某住宅区内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分类垃圾箱。‎ ‎(2)分别指出两处太阳能设施安装的问题,并说明北京市住宅区安装此类设施的合理方法。‎ ‎【答案】(1)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地广人稀,空间大;属于清洁能源,保护环境。‎ ‎(2)左图中太阳能板位于树下,容易被树影遮挡,降低效率;右图中太阳能板朝向西南,影响电池板单位时间的发电量。此类设施应安装在住宅区相对开阔地点,尽量避开周围建筑物或树木等产生的阴影,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朝向正南,临近道路方便居民扔垃圾。‎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详解】(1)当地发展光伏电站的原因主要从资源丰富程度及建设空间和光伏发电的优点角度分析。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地广人稀,空间大;光伏电站属于清洁能源,保护环境。‎ ‎(2)太阳能设施安装额问题及方法要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左图中太阳能板位于树下,容易被树影遮挡,降低效率;右图中太阳能板朝向西南,影响电池板单位时间的发电量。此类设施应安装在住宅区相对开阔地点,尽量避开周围建筑物或树木等产生的阴影,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朝向正南,临近道路方便居民扔垃圾。‎ ‎22.下图分别为11月2日8时和11月3日20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天气系统角度,分析11月2日北京市霾出现的原因。‎ ‎(2)描述11月3日20时北京市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画出天气系统结构图并结合图解释上述天气变化。‎ ‎【答案】(1)位于高压附近,以下沉气流为主;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云量增多,大风,气温下降;根据题意绘图;冷锋过境,暖气团被迫抬升,云量逐渐增多;(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出现大风;将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掌握冷锋过境时天气状况是解题关键。‎ ‎【详解】(1)从天气系统角度,分析11月2日北京市霾出现的原因要结合图示天气系统类型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北京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以下沉气流为主,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11月3日北京出现的天气变化主要结合图示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示时间内冷锋过境,云量增多,大风,气温下降;根据题意绘图;冷锋过境,暖气团被迫抬升,云量逐渐增多;(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出现大风;将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点睛】冷锋的特点: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②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③冷锋坡度大。④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⑤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⑥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气旋的特点:①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②周围旋转向里符合,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③中心气流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风速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判断: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风,气温降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气温升高。‎ ‎23.读图,回答问题。‎ 红叶是一类观赏叶子的树木,叶子会随着白昼时间变短和气温下降而变红。‎ ‎(1)说出图示时间段红叶最佳观赏区的分布变化,并解释原因。‎ ‎(2)四川省内红叶最佳观赏期从10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2月上旬,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红叶最佳观赏区自北向南移动。原因是随着直射点向南移动;我国白昼逐渐变短;北方昼短于南方;同时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北方降温早于南方。‎ ‎(2)四川省纬度跨度较大;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秋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降温较慢。‎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红叶观赏区的位置变化与气候息息相关,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掌握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解题关键。‎ ‎【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时间段红叶最佳观赏区自北向南移动。原因是随着直射点向南移动;我国白昼逐渐变短;北方昼短于南方;同时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北方降温早于南方。‎ ‎(2)四川红叶观赏期的时间持续长,与地形及纬度变化有关。四川省纬度跨度较大;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秋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降温较慢。‎ ‎2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北京市某中学在十月中旬到塞罕坝林场进行游学活动,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资料大巴车进入林场大门后,高度显示已经接近1500米,两侧的白桦林树叶尽落,一望无际的华北落叶松泛着金色的光芒。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大巴一路向西,森林逐渐疏朗,被一片片草场替代,越过一道和缓的山坡,太阳湖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幸运,如果晚来几天,太阳湖景区就要因为封冻而关闭了。‎ 在与林场老工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林场建设之初(1962年)塞罕坝的无霜期一年只有56天,比现在短得多,大风天比现在多,降水量也比现在少很多,9月份就会开始下雪。‎ ‎——摘自同学游学日记 ‎(1)描述同学观察到的沿线景观变化及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主要形成原因。‎ 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近几年林场中的太阳湖湖水逐渐增多,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下图是同学拍摄的太阳湖照片,(a)站在湖边拍摄,(b)用无人机在空中拍摄。‎ ‎(2)分析太阳湖的形成原因。‎ ‎(3)说明塞罕坝无霜期变长的原因。‎ ‎【答案】(1)植被景观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向西逐渐变为温带草原,反映了自然带变化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水分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地势相对较低,流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汇入;气温低,蒸发较弱;四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较好。‎ ‎(3)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沿线景观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结合材料描述进行分析。“两侧的白桦林树叶尽落,一望无际的华北落叶松泛着金色的光芒。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大巴一路向西,森林逐渐疏朗,被一片片草场替代”说明其行进方向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为森林-草原,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 ‎(2)太阳湖的成因主要从地势、气温及水源角度分析。地势相对较低,流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汇入;气温低,蒸发较弱;四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较好。‎ ‎(3)无霜期变长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变暖角度分析。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所以塞罕坝的无霜期变长。‎ ‎25.读 “凤凰岭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 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自然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最高海拔1250米,奇山、怪石、林海……为其奇妙的天然景观,享有“京西小黄山”之美誉。‎ ‎(1)列举凤凰岭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简述凤凰岭风景区地貌形成的过程。‎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也有典型的花岗岩地貌。黄山植物垂直分带明显,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森林覆盖率为56%。‎ ‎(3)与凤凰岭相比,分析黄山植被更丰富的原因。‎ ‎【答案】(1)内力: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风化、(流水、风力)侵蚀 ‎(2)岩浆侵入到古老的沉积地层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岩浆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体,在经历地壳多次抬升过程中,覆盖在岩体上的沉积层不断被风化、剥蚀,直到花岗岩体露出地表,形成花岗岩山峰,继续经受风化、剥蚀,逐渐形成花岗岩地貌。‎ ‎(3)纬度相对较低,水分条件更好;海拔更高,水热条件变化更明显,植被垂直分带明显。‎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意在考查学生对地形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只要掌握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1)由材料可知,凤凰岭地貌是花岗岩地貌,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然后由于地壳抬升,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典型的奇山、怪石地貌。‎ ‎(2)凤凰岭地貌形成过程主要从地质作用先后进行叙述。岩浆侵入到古老的沉积地层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岩浆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体,在经历地壳多次抬升过程中,覆盖在岩体上的沉积层不断被风化、剥蚀,直到花岗岩体露出地表,形成花岗岩山峰,继续经受风化、剥蚀,逐渐形成花岗岩地貌。‎ ‎(3)黄山植被更丰富的原因主要从热量和水分条件进行分析。黄山比凤凰岭纬度相对较低,水分条件更好;海拔更高,水热条件变化更明显,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所以植被更丰富。‎ ‎【点睛】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收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