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18年春节前在从山东淄博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内容如下,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 甲:“我此次是到北京旅游” B. 乙:“我去北京定居,和孩子一起生活 C. 丙:“我到北京洽谈业务” D. 丁:“我到北京参加春晚直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旅游、出差、观看春晚等没有长时间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A、C、D错;到北京定居,改变了居住地,属于人口迁移,B对。 【点睛】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征: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划);居住地变更(改变居住所在地);时间较长(1年以上)。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完成下列各题。 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短期内可能 ( ) A. 缓解劳动力短缺局面 B. 降低家庭养老负担 C. 加重毕业生就业压力 D. 影响劳动力职业构成 3. “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其原因主要有 ( ) ①生育观念转变 ②抚养成本上升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进 ④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2. D 3. C 【解析】 试题分析: 【2题详解】 认真审题,注意关键词“短期内”;“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短期内,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所以不能缓解劳动力短缺局面,不能降低家庭养老负担,故排除选项A、B;“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内可能使婴幼儿比重增大,教育、医疗等需要的劳动力增加,影响劳动力职业构成,但不会加重毕业生就业压力,故选项D正确。 【3题详解】 医疗卫生条件改进,会降低死亡率,与新生人口增长少无关,故排除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生人口的抚养成本上升;由于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婚育观念转变,而且人们“多子多福”等生育观念逐渐转变,所以“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 A. a—德国 B. b—肯尼亚 C. c—印度 D. b—日本 5. 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4. B 5. C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a国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在一些丛林部落地区,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一般分布在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为发达国家,肯尼亚与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故选B。 【5题详解】 读图可知,c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导致自然增长率的原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故选C。 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分布图(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回答下列各题。 6. 下列人口负担最大的省区是 ( ) A. 四川 B. 广东 C. 福建 D. 广西 7. 广东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城市化的表现 B.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C. 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D.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8. 下列省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 A. 贵州 B. 广东 C. 江西 D. 海南 【答案】6. A 7. B 8. B 【解析】 【6题详解】 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实际人口密度超出理论人口密度越大,则人口负担越大;读人口承载系数分布图可知,四川、广东、福建、广西四省人口承载系数最大的是四川(人口承载系数大于2),故选A。 【7题详解】 广东地区改革开放时间早,经济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当前广东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故B对;经济因素包括了城市化的发展,说法片面,A错;大城市吸引人口迁入主要是因为就业机会多且工资水平高,C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促进了人口迁移,但并不是广东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D错。 【8题详解】 图示省份广东人口承载系数最低,可知广东省理论人口密度大,还可以容纳更多人口,说明广东人口容量大;人口容量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贵州、江西、广东、海南四省相比,广东土地面积较大,水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因此广东省人口容量最大,选B。 【点睛】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当前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就越频繁。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 第一位人口流出地 第二位人口流出地 第三位人口流出地 第四位人口流出地 第五位人口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F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 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 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 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10. F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F省最有可能是 ( ) A. 福建 B. 海南 C. 山东 D. 广西 11. 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 自然灾害 B. 就业机会 C. 人口政策 D. 宗教信仰 【答案】9. B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读表格可知流入广东省的人口主要是来自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五省,四川和湖北不是广东的邻省,A错;四川人口流入在全国排第五,同时也有大量人口流出到广东、江苏、浙江,B对;人口流出较多的省有广东、浙江等,它们位于东部地区,C错;人口流入前五的省份中四川位于西部地区,D错。 【10题详解】 流入F省的人口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等地,根据人口流出地省份推测该省最有可能为山东,因为山东与这些省份距离近,容易吸引邻省人口迁入。 【11题详解】 影响人口迁移(流动)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当前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即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因为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故选B。 【点睛】建国后我国的人口流动可分为两大阶段: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由东部到中西部,影响因素以政治因素为主;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中西部到东部,影响因素以经济因素为主。 下图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在B阶段,城市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 地面下沉 B. 大气污染 C. 水污染 D. 住房紧张 13. 关于图示三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C阶段 B. 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处于A阶段 C. 在B阶段,农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D. 在C阶段,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B阶段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会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生态问题,故答案选A。 【13题详解】 C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处于成熟阶段,大多数发达国家处于该阶段,A错误;A阶段为城市化的低速发展阶段,而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处于C阶段,B错误;B阶段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属于工业化阶段,C错误;在C阶段,工业化阶段逐渐完成,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D正确。故答案选D项。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 【答案】14. C 15. C 【解析】 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和人口增长模式,重在考查学生判读人口统计图的能力。 【14题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则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增长率小于0,则人口数量减少。图中①-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说明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③时期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之后人口数量减少,因此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③,选C。 【15题详解】 图示国家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口增长出现了负增长,其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通常属于发达国家,因此与德国相符,C对;埃及、印度当前人口增长速度快,我国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但并没有出现负增长,A、B、D错。 16.发达国家产生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原因是 ( ) A. 人口城市化水平高 B. 人均消费水平高 C. 人口增长速度慢 D. 劳动力严重匮乏 【答案】B 【解析】 【详解】 城市化发展并不一定会加剧资源、环境问题,合理的城市规划可有效缓解城市化问题,A错;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高,虽然人口数量较发展中国家少,但人均占用的资源量多、人均排放的废弃物多,导致资源环境问题也较严重,B对;人口数量少,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因而人口增长缓慢不会造成资源环境问题,C错;劳动力缺乏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不会加重资源环境问题,D错。 下图是2016年中国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类经济活动主要取决于 ( ) A. 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 B. 政府政策 C. 环境好坏 D. 人口多少 18. 图中地价最高的地区可能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图中④功能区最可能是 ( ) A. 工业区 B. 行政区 C. 绿化带 D. 住宅区 20. 关于④、⑦两处房价的高低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④处房价偏高,距市中心近 B. ⑦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近 C. ④处房价偏高,临近商业店铺 D. ⑦处房价偏高,临近商业店铺 【答案】17. A 18. A 19. D 20. A 【解析】 【17题详解】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例如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地租高,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强,因而市中心地区往往为商业区,A对;政策和环境因素会影响城市土地的利用,但不是主要因素,B、C错;城市的用地影响人口的分布,而不是人口分布决定城市土地的利用,D错。 【18题详解】 读图①为购物中心,②为商业步行街,③为商业店铺,三个区域①地商业活动最为集中,占地面积较小,购物中心商业级别高,故①地地价最高,选A;④功能区面积大,邻近商业店铺、办公楼,可能为住宅区,地价较商业区低。 【19题详解】 ④功能区面积大,邻近商业店铺、办公楼,便于购物,也便于上班,最可能为住宅区,D对;工业区应位于城市边缘,该地在市区内不宜安排工业活动,A错;该功能区占地面积大,行政区、绿化带面积通常较小,且绿化带多设置在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B、C错。 【20题详解】 ④位于市区内,距市中心近,邻近商业店铺,出行方便,⑦位于郊区,距市中心远,远离商业区,出行不便,因此④处房价高于⑦处,故说法正确的是A。 【点睛】城市土地利用基本特征为:商业用地:面积小,且多位于市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路口;居住用地:占地面积最广大,位于商业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工业用地:集聚成片,多位于城市边缘及交通干线两侧。 2015年4月8日,仲量联行发布其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城市60强》,报告将中国大陆城市体系划分为以下几类,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1. 2个一线城市,另外一个可能是 ( ) A. 兰州 B. 石家庄 C. 深圳 D. 太原 22. 下列关于中国城市等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成都的服务范围包含大连的服务范围 B. 等级高的城市,服务种类越多 C. 城市体系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 D. 城市体系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少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兰州、石家庄、深圳、太原四个城市相比,深圳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强,因此可能为深圳,选B。 【22题详解】 成都属于四川省,大连属于辽宁省,成都的服务范围为四川省,不包括大连,A错;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B对;城市等级越高则数量越少,城市等级越低则数量越多,C、D错。 【点睛】一线城市是一种非学术范畴的经济概念,一线城市是指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的城市。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下图为我国三个城市服务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图中甲、乙、丙可能是 ( ) A. 省会、地级市、县 B. 地级市、省会、县 C. 镇、县、地级市 D. 镇、地级市、县 24. 图中甲、乙、丙三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 ) A. 甲 B. 乙 C. 丙 D. 均不能 25. 促进图中乙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矿产 B. 科技 C. 河流 D. 交通 【答案】23. A 24. B 25. D 【解析】 考查中心地理论和城市区位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判读地理图像的能力和迁移运地理知识的能力。 【23题详解】 读图甲地服务范围最大,乙地居中,丙地服务范围最小,根据中心地理论可知甲城市等级最高,丙城市等级最低,因此A选项甲为省会,乙为地级市,丙为县级市,符合图示情况,故A正确,B、C、D选项中甲城市都不是选项中级别最高的城市,B、C、D错误。 【24题详解】 三个城市中,乙地因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条件较好,城市将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乙城市的服务范围和功能可能增大,故选B。 【25题详解】 图示信息显示乙地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因此推测乙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交通,D对;图中没有矿产资源和河流的分布,也没有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等分布情况,无法判断乙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否与矿产、科技、河流有关,A、C、D错。 26.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 A. 地域性 B. 周期性 C. 商品性 D. 市场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特点。由于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故形成了相应的饮食习惯。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27.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 ) A. 光热条件 B. 市场条件 C. 地形条件 D. 土壤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大棚蔬菜生产通过搭建塑料大棚,可有效地提高大棚内的气温(塑料大棚有利于阻挡外界冷空气,并能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损失),使蔬菜生长的热量条件更好,因此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光热条件,A对;搭建大棚并不能改变市场、地形和土壤条件,B、C、D错。 【点睛】温室大棚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原因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后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过玻璃,所以又被反射回地面(热量只进不出);封闭的空间,阻隔了外界冷空气。 28.我国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 ( ) A. 政策变化 B. 市场需求的变化 C. 人口增长趋缓 D. 交通改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90年代苹果畅销,因此苹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导致市场上苹果的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的原因是苹果产量过大,超过市场的需求量,供大于求,故B对;政府对苹果种植的政策没有变化,A错;我国人口仍在增长,通常人口数量增加,苹果消费量应该越大,需求大价格会上涨,C错;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助于苹果更快销售,也有利于扩大销售范围,不会导致价格大跌,D错。 【点睛】考查市场区位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过来经营规模则会缩小,因而影响到苹果价格。 山东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种植为主的出口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农民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的收入比种粮收入高 ②山东对外交通发达,便于蔬菜、水果、花卉及时外运 ③山东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水果、蔬菜生产 ④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0. 近年来,我国原来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蔬菜、水果等出口受阻,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国际市场对蔬菜、水果等的需求量下降 B. 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 我国蔬菜、水果等的生产成本提高 D. 蔬菜、水果等产品化肥、农药施用过量,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 【答案】29. D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可能有农民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的收入比种粮收入高,①对。山东对外交通发达,便于蔬菜、水果、花卉及时外运,②对。山东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水果、蔬菜生产,③对。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④对。D对,A、B、C错。 【30题详解】 近年来,我国原来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蔬菜、水果等出口受阻,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等产品化肥、农药施用过量,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D对。国际市场对蔬菜、水果等的需求量没有下降,A错。我国有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B错。我国蔬菜、水果等的生产成本较低,C错。 点睛:农民种植作物类型、数量由市场需求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是农民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的收入比种粮收入高,当地具有自然条件、交通、政策优势。我国原来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蔬菜、水果等出口受阻,主要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若图中字母B是土壤,那么字母A表示的内容是 ( ) A. 市场 B. 政策 C. 地形 D. 交通 32. 下列农业生产受图中D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 ) A. 上海的乳牛场 B. 新疆的棉花 C. 椰子主要在热带 D.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答案】31. C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读图A属于自然区位因素,图示已有气候、水源因素,若B为土壤因素,则A为地形因素,C对;市场、政策、交通属于社会经济因素,A、C、D错。 【32题详解】 图中D是农产品加工厂直接指向的因素,生产好的产品应指向市场,因此D为市场因素。建在上海的乳牛场主要是因为上海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多,乳畜产品消费量大,A对;新疆的棉花生产受水源影响最大,椰子种植在热带是受热量因素的影响,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B、C、D错。 【点睛】影响农业活动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光照、热量、昼夜温差等)、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学生应熟记影响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33.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中间的因素为主要区位因素),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 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 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 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图文信息“中间的因素为主要区位因素”可知①②③④四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水源、气候、地形、土壤;立体农业是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从事不同的农业活动,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灌溉农业是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茶树喜酸性土壤,土壤因素对茶叶种植影响大;热带作物要求有充足的热量条件,气候因素影响大,故选D。 【点睛】立体农业(立体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是指狭义上的),指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因此发展立体农业的首要条件是地形。 下图为“2011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省区占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 ( ) A. 水源 B. 土壤 C. 地形 D. 气候 35. 与广东相比,海南省甘蔗播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距离更近 B. 交通更便捷 C. 生产成本更低 D. 技术更先进 【答案】34. B 35. D 【解析】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用,喜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气候,B对。水源、地形、土壤不是分布在南方和主要因素,A、C、D错。 【35题详解】 与广东相比,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占比重大,甘蔗播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更低,D对。海南的市场距离较远,A错。交通条件较差,技术较落后,B、C错。 【考点定位】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名师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判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甘蔗喜高温多雨的环境,气候是决定因素。农业占比重大,主要是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生产成本低。 第Ⅱ卷(共30分) 二、综合题。 36.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 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 。 (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超过了50%,试分析它们形成的不同原因。 (3)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4)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人口机会窗口”的良好时机,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2010 40% (2)1990年前主要是14岁及以下人口数量较大;而2030年后则主要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较大。 (3)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人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开发更多劳动密集产业(如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民族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解析】 【分析】 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人口问题和对策,重在考查学生判读人口统计图的能力和运用所学人口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人口负担系数图,找到代表我国的曲线,可以读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最低的年份为2010年,此时人口负担系数为40%。 (2)1990年前我国出生率高,新增人口多,此时人口负担系数大是因为青少年儿童比重大造成的;2030年后我国出生率低,青少年儿童比重较少,但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负担系数大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 (3)“人口机会窗口”期即人口负担系数较小的时期,此时少儿和老人抚养负担都较轻,青壮年所占比重大,劳动力充足,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4)“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丰富,社会财富积累多,可以开发更多劳动密集产业(如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利用积累的财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民族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37.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 (用“>”的方式表示),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 (2)请在A、B、C、D四地中,最适合在 建设高级住宅区,并简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答案】(1)A>B>C。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2)D地。 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高;⑤交通比较便利。 (3)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 (1) A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B在火车站,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但环境较乱,地价次之;C在城市远郊,交通便捷度低,人口少,地价最低。 (2)高级住宅区的最佳选址应考虑环境优美,可布局在城市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完善;图中D点近山、河,景色优美、环境好,利于开发高档住宅。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避免城市道路不合理性造成的拥堵;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利于疏解城市交通;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加载运量;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38.下图为“某城镇及其周围地区农业用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产品,在图中A、B、C三个区域如何安排比较合理,A处为 B处为 C处为 。 (2)若该城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有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形成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3)若该城镇位于云南省,该地可大力发展花卉园艺业出口创汇,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答案】(1)A处为小麦。B处为花卉。C处为乳牛。 (2)基塘农业 地形 (3)地价低、气候四季如春、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和迁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小麦种植通常需地势平坦且面积大的区域,A地地形平坦、面积大,因此小麦种植应在A;花卉种植需大量灌溉用水,B处有河流流经,因此花卉种植应在B;乳牛养殖应靠近城区(市场广阔)和交通线(便于产品运输),C距城镇近且有公路经过,因此乳牛养殖位于C处。 (2)珠三角地区的混合农业为基塘农业;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可见形成基塘农业的主要条件是低洼的地形。 (3)云南发展花卉种植的优势有:西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价低,劳动力丰富廉价;纬度较低且为高原地形,四季如春,适合花卉的生长;对外交通便利。 【点睛】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地价的高低、单位面积产值、生产需水量和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如下图所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