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解析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文综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 A. 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 ‎ B. 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 C. a、b两地都是高气压 ‎ D. a、b两地都是低气压 ‎2. 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单位:hPa)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A. 1024、1032 B. 1 000、1032 ‎ C. 1 016、1 008 D. 1008、1024‎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较同纬度海洋冷,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则海洋上形成低压。故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A对,BCD错。故选A。‎ ‎【2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图为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因此a处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处是阿留申低压。等压线数值由小到大分别对应的是①1000;②1008;③1016;④1024;⑤1032,故D对,ABC错。故选D。‎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 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 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 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4.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湖陆的湿度差异 B. 湖陆的面积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陆风从陆地吹来,气温高湿度小,图中10:00~11:00湿度明显增加,之后湿度一直较高,说明为陆风转湖风,B正确。‎ ‎【4题详解】‎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泊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和降温速度快,湖泊热容量大,升温和降温速度慢,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所以选D。‎ 读下表(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日期 ‎18日 ‎19‎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5. 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A. B. ‎ C. D. ‎ ‎6. 该天气系统可能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此期间气温不断下降,气压不断上升,出现阴雨天气,为冷锋,图中A为冷锋,A正确;B为暖锋、C为气旋、D为反气旋。‎ ‎【6题详解】‎ 此期间气温不断下降,气压不断上升,出现阴雨天气,为冷锋,会造成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B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影响,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受热带气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受高压反气旋控制。‎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北半球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受乙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A. 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B. 普遍寒冷干燥 C. 普遍高温多雨 D. 多大风天气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东亚和南亚的季风环流都是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因此是北半球的夏季,B对,ACD错。故选B。‎ ‎【8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乙风是由太平洋吹向我国的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夏季受此风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中下游地区易出现旱涝灾害,A错误;夏季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季风区普遍高温多雨,B错误,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东部季风区大风天气较少,D错误。故选C。‎ ‎2019年 8月 10日第 9 号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国浙江省温岭,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6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台风“山竹”所属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 C. 气旋 D. 反气旋 ‎10. 台风“山竹”水平气流呈 A. 顺时针辐合 B. 逆时针辐合 ‎ C. 顺时针辐散 D. 逆时针辐散 ‎11.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山竹”过境期间江门市气压变化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产生于热带、副热带洋面,水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故C符合题意,ABD错。‎ ‎【10题详解】‎ 台风“山竹”所属的天气系统是气旋,且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B对。‎ ‎【11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山竹”属于热带气旋,即低压,过境前该地气压较高,当“山竹”过境时,气压降低,过境后,该地气压较高,故③符合题意,C对。‎ 下图为某时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箭头代表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 ‎12. 关于图中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 N处易形成冷锋天气 B. 飓风天气是由②控制形成 C. M处易形成暖锋天气 D. ①控制下天气多晴朗炎热 ‎13. 图中A、B、C、D四处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A处风向标识正确 B. 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B处风向标识正确 C. 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C处风向标识正确 D. 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D处风向标识正确 ‎【答案】12. A 13. C ‎【解析】‎ 试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12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N处为低压中心左侧的低压槽,易形成冷锋天气,A 正确;飓风天气是低压系统,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为高压系统;M处位于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①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为低压系统,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13题详解】‎ 图中A处风向向左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则正确;图中B处和D处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是错误的,风应从高压吹向低压;图中C处风向向右偏,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则正确。‎ 下图示意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时段内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 A. 波动上升 B. 波动下降 ‎ C. 持续上升 D. 持续下降 ‎15. 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A. 纬度较高 B. 陆地面积比例较大 ‎ C. 海拔较低 D. 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答案】14. A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全球气温变化有间歇性下降,整体变化特征为波动性上升。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的主要原因。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比例较大,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B对;纬度没有差异,A错;海拔、森林覆盖率不是主要原因,CD错。故选B。‎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A. 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B. 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 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D.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17. 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 修建机井 B. 修建水窖 C. 植树造林 D. 跨流域调水 ‎18.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6. D 17. C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环节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是蒸发环节,②环节大陆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落到地表,是降水环节,③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⑥海洋上空的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环节,故D正确,ABC错误。‎ ‎【17题详解】‎ A.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修建机井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A错误;‎ B.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修建水窖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B错误;‎ C.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C正确;‎ D.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跨流域调水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D错误;‎ 故选:C。‎ ‎【18题详解】‎ 水循环可以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故②③④正确,①错误。B对。‎ 下图示意某河流在相同降水条件下的两次流量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 与M相比,图示N曲线径流峰值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旺盛 ‎ B. 降水强度大 ‎ C. 森林截流量小 ‎ D. 下渗量大 ‎20. 据图可知 A. N过程利于补给地下水 ‎ B. N过程流域内地表径流流速快 C. M过程河流的含沙量小 ‎ D. M过程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小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M、N曲线分别为森林破坏前后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在于植被覆盖率高低。森林破坏以前,流量峰值出现较晚,是由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导致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小,D对。森林破坏前,蒸发较弱,A错。降水强度相同,B错。森林截流量小,则峰值出现提前,C错。故选D。‎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N曲线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有利于河水下渗,A对。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河流流量更加稳定,而并不是流速快,B错。M过程森林被破坏,降水对地表冲刷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C错。M过程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大,D错。故选A。‎ ‎21.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地。‎ ‎(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___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__风。‎ ‎【答案】(1)夏 冬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全年高温多雨 ④ (3)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丁 (4)丁 温和湿润 西北 ‎【解析】(1)读图可知,图Ⅰ中A季节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B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使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2)读图可知,甲气压带是赤道低压带,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④地。‎ ‎(3)读图可知,图Ⅱ中①地区为欧洲西部,其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其气候是成因常年受图Ⅰ中丁——西风带影响形成的。‎ ‎(4)读图可知,图Ⅰ中B季节时,为北半球冬季,图Ⅱ中②海即地中海沿岸,此季节受丁——西风带控制,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盛行西北季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