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在线月考地理试题 第I卷 选择题(44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1个小题,共44分)‎ OEM工厂是指利用乙方的生产能力,生产甲方设计的产品,并使用甲方商标的工厂,产品生产一般不需要该行业的核心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光能转化成电能的主要部件,目前,国际上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多,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光伏电池的OEM工厂,主要从事电池组件生产。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 C. 华北平原 D. 江南丘陵 ‎2. 众多光伏电池的OEM工厂出现在中国,其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 C. 资金 D. 技术 ‎3. OEM经营生产方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辐射作用 ‎ B. 人工智能的发展 C.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和能源需求减少 ‎ D. 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该地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江南丘陵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比青藏高原地区多,阴雨天较多,且地势低,太阳辐射都比青藏高原地区小,故选A。‎ ‎【2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OEM工厂主要是利用乙方的生产能力且技术含量较低(一般不需要该行业的核心技术),因此光伏电池的OEM工厂出现在中国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B对;光伏产品消费市场并不只是在中国而是国际市场,A错;OEM工厂的生产对资金、技术要求较低,C、D错。‎ ‎【3题详解】‎ OEM经营生产方式是指由一方设计产品,另一方来生产产品,最终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这一生产方式需要不同地区的信息交流和不同地区产品的流通,因此其实现需依靠便捷的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OEM不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产生的新方式,“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辐射作用也需要依靠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手段来实现;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与该方式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不同;当前全球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故选D。‎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其已成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下图是某网上商城自建物流体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 下列关于该网上商城物流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江浙沪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 B. 西部地区目前应多建一级物流中心 C. 位于武汉的物流中心为省内服务 D. 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近 ‎5. 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解决该网上商城“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是( )‎ A. 加快交通路网建设 B. 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 C. 增加城市配送站数量 D. 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4. A 5. C ‎【解析】本题组考查物流业的相关内容。(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对;西部地区目前经济不够发达,不需要多建一级物流中心;武汉的服务面向全国;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2)缩短配送站到用户之间的距离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有效的做法。‎ ‎【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江浙沪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A对;西部地区目前经济不够发达,不需要多建一级物流中心,B错;武汉的物流中心为一级物流中心,面向全国的客户服务,C错;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D错。‎ ‎【5题详解】‎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产生源于配送站到用户之间的矛盾,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在较短时间内送达客户的可能性就会越少,据此,在城市增加配送站数量是最有效的做法,选C。‎ 水库消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下左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右图为被水淹没的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夹溪消落带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 C. 秋季 D. 冬季 ‎7. 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 ‎①缺少植被的保护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 ‎③水位的反复涨落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我国是季风气候,夏季是雨季,是长江的汛期,下游地区容易受到洪灾的严重威胁。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在汛期来临前,需大量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所以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是夏季,B符合题意。其它季节不需要腾出最大库容,水库需要大量水用来发电,因此水库会蓄水,因此消落带出露面积较小,排除A、C、D。‎ ‎【7题详解】‎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被水淹没的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夹溪消落带景观图中显示,该地消落带有植被的保护,①错。当地雨水丰富,消落带坡度较大,导致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强烈,从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②对。水位的反复涨落,在消落带坡面上形成径流,且受水浸泡,土质容易被侵蚀,③对。水库面积小,容易起风浪,波浪的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④对。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8. 下列关于“藏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②全线完全可以实现自流 ‎③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③ D. ②④‎ ‎9. 该工程建成后,对西藏的有利影响是( )‎ A. 缓解当地的洪涝灾害 B. 加剧冰川消融 C. 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D. 改善其航运条件 ‎【答案】8. C 9. C ‎【解析】‎ ‎【8题详解】‎ ‎“藏水北调”工程穿过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可能破坏沿线生物多样性,①③正确;由于从雅鲁藏布江河谷往黄河流域调水,不可能完全自流,②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藏水北调”不仅把水调往西北,还调往东部地区,④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藏水北调”是把青藏高原地区的水调往西北和东部,提高了西藏的水资源利用率,C正确;西藏的洪涝灾害与降水、冰川消融、地势低有关,与调水工程无必然联系,A错误;冰川消融主要受气温影响,工程影响不大,B错误;西藏地区地形复杂,调水工程对西藏的航运条件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地年降水量最大 ②乙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 ‎③丙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小 ④三地气候的成因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③ D. ②④‎ ‎11. 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4°纬线基本重合,该事实说明( )‎ A. 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答案】10. B 11. C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10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都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风风向相同,影响时间相差不大,气候成因是一致的;受海陆位置影响,由沿海向内陆大陆性不断增强,降水量不断减少,所以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在变大,甲地年降水量最小;甲地气温年较差最大,丙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小,三地气候的成因一致,所以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日本的气候。材料反映日本冬季的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略高,冬季0°C等温线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故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故选C项。‎ 第II卷 非选择题(56分)‎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中山区的H镇(位置见下图),从最初卖电线电缆到简单加工,从贴牌生产到打造品牌,再到集聚优势、问鼎行业高峰,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龙头企业,使一个仅有 27000人口的穷乡僻壤,打造成了年产值达50亿元的线缆特色产业镇,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北美、朝鲜、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 ‎(1)分析H镇打造线缆特色产业镇的区位优势。‎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H镇进一步推动线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3)说明H镇的快速发展对于其他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借鉴意义。‎ ‎(4)为实现进一步发展,有人建议把更多的农田变工厂、农民变工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答案】(1)线缆产业接触较早,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国家优惠政策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和国道经过;鲁中山区,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广阔,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2)地处山区,土地资源有限,限制了工业用地的扩张;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吸引人才;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狠抓机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 ‎(4)同意。利于扩大线缆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对。地处山区,过度开发和建设容易造成生态破坏;过度占用农田,影响粮食安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生产的产品层次较低。‎ ‎【解析】工业发展区位条件主要从工业基础、政策、交通、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山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土地、人才引入、劳动力素质。H镇的借鉴意义是抓住机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工业化进程。‎ ‎(1)H镇从最初卖电线电缆到简单加工,从贴牌生产到打造品牌,再到集聚优势、问鼎行业高峰,线缆产业接触较早,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有国家优惠政策和扶贫政策的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有高速公路和国道经过,交通便利。鲁中山区经济落后,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市场广阔,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2)H镇地处鲁中山区,土地资源有限,限制了工业用地的扩张,不利于产业规模扩大。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吸引人才迁入。当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3)H镇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其它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狠抓机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迁入。‎ ‎(4)把更多的农田变工厂、农民变工人,有利于扩大线缆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同意。H镇地处山区,过度开发和建设会破坏植被,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山区耕地少,过度占用农田,影响粮食安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生产的产品层次较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所以反对。‎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分析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江谷地物种丰富的原因。‎ ‎(3)一山之隔的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但植被显著不同,这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分析与渭河平原相比,汉江谷地突出的气候特征。‎ ‎【答案】(1)先是地壳运动,岩体陷落形成地堑,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 ‎(2)该区域地处南北交界处,气候兼备南北气候特征;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为我国南北动物分布提供多样的气候条件;河谷地区地形较为封闭,人地关系协调,受外界影响较小,为生物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3)汉江谷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汉江谷地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汉江谷地年降水量更大,雨季更长。‎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的形成,需从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角度分析。渭河平原两侧地势高,中间地势,为谷地地形,属于地堑。地堑是由于地层断裂下陷形成(内力作用)。地堑中部地势低,容易受到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外力作用)。‎ ‎(2)物种丰富说明此地气候差异较大,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不同的环境。还有人类影响较小。据图得知,秦岭及其以南地区位于南北交界处,兼有南北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地形多山,海拔高,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水热组合多样,为我国南北动物分布提供多样的气候条件;加上河谷地区四周多山,地形较为封闭,人类活动少,此地受外界影响较小,为生物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3)气候特征需从温度、降水角度分析。汉江谷地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江谷地纬度低,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比渭河平原高;汉江谷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量比渭河平原更大,雨季更长。‎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分析拉萨所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 ‎(2)分析拉萨7月降水量的日变化特点并解析原因。‎ ‎【答案】(1)气温日较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或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或答河谷地形白天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2)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上升,中间气流下沉(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谷地中央气流上升,(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解析】‎ ‎(1)拉萨所在地区的 气温日较差特征是气温日较差大。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辐射热量散失多,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位于拉萨河谷中,河谷地形白天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气温高。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影响,降温快,气温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2)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结合横轴时间,可以判断拉萨7月降水量,在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沿两侧山坡上升,中间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两侧山坡气流下沉,谷地中央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结成雨。从河陆热力差异考虑,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少雨。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多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