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地理试题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四校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风的形成。 【详解】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D项正确。故选D。 2.下图的四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圈环流中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气压带性质及风向判断即可。 【详解】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北两侧分别是东北信风、西南风,据此选D。 2017年1月12日 ,哥斯达黎加的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图里亚瓦尔火山物质来自 A. 地球表面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上地幔 4. 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图里亚瓦尔火山物质是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对。地球表面、地壳上部、地壳下部不是岩浆的来源地,A、B、C错。故选D。 【4题详解】 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存在于大气圈中,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首先是大气圈。然后作为凝结核通过水汽凝结进入水圈、生物呼吸等进入生物圈,最后沉积在地表,进入岩石圈,A对。B、C、D错。故选A。 建国70周年庆典于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2019国庆节这一天( ) A. 北京昼长夜短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悉尼昼长夜短且白昼越来越长 D. 上海昼夜等长 6. 庆祝大典开始时,在纽约(西五区)留学的中国学生小明想准时收看现场直播,应在当地的( )开始。 A. 9月30日21时 B. 10月1日22时 C. 9月30日3时 D. 10月2日3时 7. 国庆节期间( ) A. 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影长越来越短 B. 华北某朝南窗户正午入射面积越来越大 C. 天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方向 D.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答案】5. C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建国70周年庆典于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昼短夜长,故A错误;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B错误;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时间9月23日前后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南移,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越来越长,悉尼在南半球,故C正确;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其他时间不行;上海不在赤道,故10月1日 上海不可能昼夜等长。故D错误; 故选C。 【6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纽约在西五区,北京时间比纽约(西五区)大1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时,纽约(西五区)的时间为9月30日21时,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题详解】 国庆节期间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与天安门广场纬度差越来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旗杆正午影长越来越长。故A错误; 国庆节期间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与华北纬度差越来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华北某朝南窗户正午入射面积越来越大,故B正确; 国庆节期间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非极昼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方向,故C错误; 国庆节期间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与上海纬度差越来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④处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8. C 9. B 【解析】 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8题详解】 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③,C对。①、②、④三地的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A、B、D错。 【9题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④处的风向为东北风,B对。A、C、D错。 10.如下图所示,昼夜温差最小的地点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 D图中为海洋地区阴天时的状态,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强,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晚上气温不会太低,所以气温日较差最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下图为某城市街道路口处的交通信号灯,它采用了太阳能供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此交通信号灯在天津,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朝向是 A. 向北 B. 向西 C. 向南 D. 向东 12. 一名高中生连续观察一周后,发现这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在不同日期会有差别,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海拔高度 B. 电网供电 C. 天气状况 D. 交通流量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若此交通信号灯在天津,正午太阳位于南部天空,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朝向是向南,C对。其它方向获得的太阳辐射少,A、B、D错。 【12题详解】 一名高中生连续观察一周后,发现这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在不同日期会有差别,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天气状况,晴天时转化的太阳辐射多,电量充足,灯光亮。阴天时转化的太阳辐射少,电量不足,灯光弱,C对。海拔高度没有日期变化,A错。电网供电、交通流量不影响太阳能信号灯,B、D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3. B 14. D 15. 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总体难度适中。 【13题详解】 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故选B。 【14题详解】 白天多云时,云层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故选D。 【15题详解】 多云的夜晚,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减少地面损失的热量,使温度不至于太低。故选C。 【点睛】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地面辐射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简单来说,大气中物质越多,如大气密度大、污染物多、云量大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较强。反之,大气中物质越少,如大气密度小、污染物少、云量小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较弱。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下列问题: 16. 甲地的时间为( ) A. 15时 B. 9时 C. 12时 D. 3时 17. 北京时间为( ) A. 6日8时 B. 7日20时 C. 6日20时 D. 7日8时 【答案】16. D 17. D 【解析】 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日期界线的判读。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表示的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这时候看到的地球是逆时针自转,阴影部分是7月6日,非阴影部分是7月7日,那么甲西侧离甲较近的日期界线为0时经线,则甲正好处于3:00的地方时,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根据日界线东西两侧相差一天,且日界线的东侧要比西侧慢一天,图中两个日期范围相等,可以判断日界线(180°)的地方时是12:00,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比180°经线慢4 个小时,即是7月7日的8:00,D正确。故选D。 下面左图为北半球中纬度临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右图为该地河流河口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 先向东,再向东南 B. 先向西南,再向南 C. 先向北,再向东北 D. 先向西北,再向西 19. 河口泥沙不断沉积,那么图中沙岛最后可能( ) A. 与M岸连接起来 B. 与N岸连接起来 C. 保持原来的面貌不变 D. 不能确定其变化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且河流发源于山谷中,所以图中的河流自左向右流,再向右下角流.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方,所以根据指向标可知,图中的河流先自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流,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 N、M分别是该河流的左岸、右岸, 北半球中纬度河流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 M岸容易受到侵蚀, N岸容易受到泥沙堆积,因此该沙洲最终于河流的N岸连接在一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a>b>c>d B. 气压:d>a>b>c C. 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b为海洋 D. 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b为城区 21. 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温、减湿 【答案】20. D 21. B 【解析】 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20题详解】 热力环流产生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a地气流下沉,其对应近地面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多晴朗天气,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且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但大气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温度:b>a,气压abcd。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因没有条件判断季节与昼夜,所以无法判定海陆。若为城郊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则b为城市位置,D正确。 【21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对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a表示的是郊区,b表示市区,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流经3绿地对城市空气气到净化、增湿的作用,B正确。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与成都相比,拉萨( ) A. 白天大气辐射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 白天太阳辐射强 D. 夜晚地面辐射强 23. 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 纬度差异较大 B. 经度差异较大 C. 地面状况不同 D. 人类活动差异大 【答案】22. C 23. C 【解析】 该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2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所以C正确。 【23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地面状况不同,所以C正确。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集中,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若建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在图中应选择(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 市区 B. 近郊区 C. 远郊 D. 农村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根据不同企业的污染状况可知,化工厂大气污染严重;读图可知,近地面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市区,而图中乙、丁位于城市风范围内,在此处布局化工厂会对城区造成严重污染;故BD错误; 甲位于市区内部,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故A错误 丙位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之外,布局化工厂对城市污染最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题详解】 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在城市近郊造林,是城市风的必经之地,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把污染物带到城市中,对城市造成二次污染,城市风气流下沉是在郊区,故在近郊区大量造林,净化增湿,可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物被带到城市中去故B正确; 市区土地价格高,不适合造林,在农村、远郊造林没有在城市风的范围内,森林的生态功能对城市影响很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26题13分,27题11分,28题10分,29题16分,共,50分) 26.读下面左图和右图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左图中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左图中的光照图是右图中的什么位置______(填序号)。 (2)左图中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人造卫星发射基地的选择,如果不考虑天气变化情况下,选取哪一点最合适________。 (3)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___。 (4)右图中地球公转到_________位置时(填序号),你所就读的教室内被太阳光照射的面积最大;地球公转到_________位置时(填序号),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并解释原因_______? 【答案】 (1). 夏至 (2). 从23°26′N(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3). ③ (4). B (5). A (6). B (7). 6:00 (8). 12小时 (9). ① (10). ① (11). 对南极地区进行科考要在夏季进行,夏季时会有极昼现象发生,虽太阳高度不大,也是南半球的暖季,便于科考的进行。 【解析】 【分析】 本题将光照图与二分二至图结合来考,考查地球的运动意义。 【详解】(1)阅读地图,此时北极圈内是极昼,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其纬度是23°26′N;此时太阳直射23°26′N,与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是从23°26′N(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左图中的光照图中北极圈内是极昼, 右图中的③位置也是北极圈内是极昼。 (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阅读地图,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B,最小的是A。造卫星发射基地的选择在纬度低的地区,发射获取的初速度大,如果不考虑天气变化情况下,选取B最合适。 (3)BC为晨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BC进入白昼,故BC为晨线,BC与赤道相交与B点,赤道日出6:00,昼长12小时。故B点的地方时为6:00;昼长12小时。 (4)地球公转到①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在最南端,与北半球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北半球某朝南窗户正午入射面积最大; 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地区气温高,而且是极昼,有利于科考。 27.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 辐射 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 辐射 ③表示 辐射 ④表示 辐射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选择填空)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17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中数字)增强, 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弱,气温低。 【答案】(1)①太阳 ②大气 ③地面 ④大气逆 (2)D (3)③ ④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4)削弱 保温 【解析】 【分析】 考查大气热力作用。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 (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减少大气逆辐射的作用,即是④减弱,故答案选D项。 (3)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度升高,热量充足,从而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用弱,太阳辐射强,为了防止太阳晒伤,因此需要防晒霜;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气温低,因此需要厚衣服来保暖。 28.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22日凌晨日本福岛附近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材料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传播示意图”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外地核 B.岩石圈 C.下地幔 D.软流层 (2)图中A,B所表示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分别是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3)地震波F为______波(填横波或纵波),根据地震波向地球内部波速变化可判断D层和H层的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岩石圈是指______层以上(或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圈层。 【答案】 (1). B (2). 莫霍界面 (3). 古登堡界面 (4). 地幔 (5). 纵 (6). 液态 (7). 固态 (8). 软流 (9). 地壳 (10). 上地幔顶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 【详解】(1)由材料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4公里,位于岩石圈,B正确。 (2)图中A处横波、纵波均增加,A为莫霍界面,B为古登堡界面;它们之间的圈层叫地幔。 (3)图中F波速度快为纵波,D层中横波消失,物质状态为液态可熔状态;H 层纵波速度加快,可能为固态。 (4)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加上地壳组成了岩石圈,软流层是有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发源地。故岩石圈包括地球和部分上地幔。 29.甲图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N为北极点)”;乙图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图中气压带在30°往较高纬度一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甲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所处位置有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填字母)。 (2)甲图中B处是______风带,与乙图中________(“a”或“b”)处的风向一致。 (3)甲图中C处是________气压带,D处是________风带。 (4)乙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____ (5)甲图中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为_______(“动力”或“热力”)原因。 【答案】 (1). C (2). E (3). A (4). E (5). 东北信 (6). a (7). 副热带高 (8). 盛行西(中纬西) (9). 北 (10). 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偏转 (11). 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或热力) (12). 动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 【详解】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知识 (1)图中的A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图中的B位于低纬度地区,是东北信风带,图中的C气流是下沉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附近, 图中的D位于中纬度地区,是盛行西风带,图中的E气流是上升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北纬60 °附近;故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C、E。 图中的A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E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也有上升气流,多降水。故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所处位置A、E。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容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上升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下沉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B为信风带,又由于甲图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N为北极点)”故B为东北信风带; 乙图中气压带在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气压带,两气压带之间的a风带的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来说右偏,故为北半球。两气压带之间的a风带为东北信风带。 (3)图中的A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图中的B位于低纬度地区,是东北信风带,图中的C气流是下沉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附近, 图中的D位于中纬度地区,是盛行西风带。 (4)乙图中气压带在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气压带,两气压带之间的a风带的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来说右偏,故为北半球。 (5)N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太阳能少,常年低温,属于热力因素,而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在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作用下,辐合上升形成,为动力因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