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
静海一中2019-2020第一学期高二地理(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总分 内容 地球运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整体性和差异性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易混易错 关键环节 规律总结 信息筛选 100 分数 42 28 30 4 8 7 6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017年6月7日全国首例“北斗+窄带”地灾监测产品发布,这是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在地质灾害防御领域的又一次自主创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隧道( ) A. 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 长度大约为6000m C. 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 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隧道从鞍部穿过,设计合理,A错;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计算隧道的长度约为4km,B错;出入口位于山谷地区,且地势坡度大,结合经纬线可知该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正确;隧道应尽量缩短距离,不应建成“之”字形,D错。故选C。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9时55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出的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土星的黄赤交角为26.73°,下图为土星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土星 A. 与地球和木星相邻 B. 光环为无数小卫星发射光线所致 C. 表面温度较地球高 D. 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较地球低 3. 最后信号 A. 被地球接收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时间为15日3时55分 B. 被地球接收时,孟买(18°56′N,72°49′E)已进入黑夜 C. 被地球接收后一周内,珀斯(31°52′S,1l5°53′E)正午的日影变长 D. 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北京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答案】2. D 3. A 【解析】 【2题详解】 土星与天王星和木星相邻;光环为行星环,为行星碎片、冰晶、碎石等组成;表面温度较地球低;因其公转轨道与黄道夹角较大为26.73°,故其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为63.27°,较地球低,据此选D。 【3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当东八区为2017年9月15日19时55分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为西八区,故其时间为15日19时55分-16小时=15日3时55分;孟买此时为16点左右,未进入黑夜;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直射点向南移动,则珀斯正午的日影变短;北京昼长越来越短,升旗时间越来越晚,据此选A。 【点睛】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 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 两节气日一定相差180天 B 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 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 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答案】D 【解析】 【详解】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关于赤道对称(除二分日),因此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D正确;两节气日相差约180天,“一定”表述错误,A 错;两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不同(除二分日),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不相等,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也不相同,BC错。故选D。 5.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甲至丁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甲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乙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控制;丙为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丁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当地冬季(北半球夏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综上,在北半球冬季,甲乙均受西风带控制,A正确。故选A。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下图为2017年7月10日凌晨2:00我国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 此时渤海海域可能 A. 艳阳高照 B. 大雪纷飞 C. 乌云密布 D. 海鸟高飞 7. 此时,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渤海海域正值深夜,海鸟休憩,不会出现艳阳高照、海鸟高飞的景象;渤海地区7月份不会出现降雪;渤海海域此时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 【7题详解】 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读图可知,此时丁城市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 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A. ①—东北信风 B. ②—盛行西风 C. ③—西南季风 D. ④—极地东风 9. 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 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 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D. 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答案】8. C 9.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和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8题详解】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示为北半球,①是北大西洋暖流,是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故A项错误;②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是陆地阻挡形成的补偿流,故B项错误;③是北印度洋的夏季洋流,是西南季风影响形成,故C项正确;④是日本暖流,与极地东风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读图,Q位于美国西北海域的阿拉斯加沿岸,有暖流流经,冬季气温较高,故A项错误;P位于在亚欧大陆的东岸,且靠近北极圈,千岛寒流流经此处,冬季气温较低,故B项错误;M位于加拿大的东部海域,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在此交汇,易产生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的影响,故C项正确;K位于日本附近,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D项错误。故选C。 【点睛】驱动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10.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地形剖面及出露地表的部分地层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地区岩石以花岗岩为主 B. 甲肯定为背斜构造 C. 地表起伏与内力作用无关 D. 乙可能有断层分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地区岩层在甲乙地形区两侧对称分布,分层明显,应以沉积岩为主,不是花岗岩,A错;甲处岩石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B错;地表起伏与内力作用有关,C错;乙处两侧同高度岩层不同,可能有断层分布,D正确。故选D。 11.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A. 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 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 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 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答案】D 【解析】 【详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然后该地发生了地壳断裂抬升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该地貌。故选D。 【点睛】判断地质图方法。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3 )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下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字母a对应的自然带是( ) A. 热带荒漠带 B. 热带稀树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3. 若t遭到破坏,当地( ) ①水循环更加活跃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载畜量降低 ③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 ④风力侵蚀减弱,流水地貌广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2. C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a地处热带,干燥度最小,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C正确。 【13题详解】 t处于温带,干燥度相对s和k来说居中,故t为温带草原带,若草原遭到破坏,水循环减弱,①错;生物多样性减少,载畜量降低,②正确;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③ 正确;风力侵蚀加强,流水地貌分布少,④错。故选C。 读下面我国北纬35º~40º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14.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5.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四地纬度范围和降水统计资料可知,①④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地区7月的月均温应比表格中的数据更低),②③位于我国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湿润区(东北山区属于湿润区),C正确,BD错;③地没有春汛,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多有春汛,A错。故选C。 【15题详解】 ①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用水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A正确;②降水量大于400mm,属于农耕区,畜牧业比重低于种植业,B错;③位于秦淮线以北,以旱作农业为主,C错;青稞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寒区,D错。故选A。 二、解答题(本大题2题,共5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 C.地理环境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 (2)e、f两区域大致以 山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 界。 【学法题】关键环节考核题: 区域特点和主导因素是区域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重点考查。 (3)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c之间以 一线作为分界线。 (4)不同区域粮食作物有所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冬小麦为主,d以 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6)三个地带比较(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材料三: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7)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三条原因。 (8)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三条有利影响。 【答案】(1)CD (2)贺兰山;横断山脉 (3)水分;秦岭—淮河。 (4)春小麦;热量 (5)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旱涝灾害。 (6)D (7)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不稳定;人口众多,工农业发展迅速,需水量大;地表水污染严重,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 (8)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有效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地下水开采,避免超采地下水,改善地下水环境;增加地表径流,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面较广,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区域是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通过综合各种地理要素,根据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从而划出各个自然区,CD正确,AB错。 (2)e+f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该区域内部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以草原植被为主,以西是荒漠草原或荒漠,而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在贺兰山一线;g区域为青藏高寒区,与a、b、c区域大致以横断山脉为界, (3)b位于秦淮线以南,水分充足,以水田为主,c位于秦淮线以北,降水相对较少,以旱地为主,f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依赖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导致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b、c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4)d区域纬度较高,主要种植春小麦;g区域海拔高,热量不足,主要种植青稞。 (5)abcd属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利条件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不稳定,多旱涝灾害。 (6)读图,①地第一产业比重小,二三产业比重大,且第三产业比重大于②地,③地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因此①②③应分别代表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东部经济带第一产业比重小,不能代表东部经济带第一产业发展落后,A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三产业比重较大,BC错;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居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正确。 (7)石家庄水资源短缺可从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加以分析说明。石家庄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且降水存在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不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家庄人口众多,工农业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同时,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生活污水,造成水污染较为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8 )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通水,缓解了石家庄的用水紧张,为人们提供了清洁的生活用水,也改善了农业、工业的生产条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中线通水增加石家庄的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通过南水北调,减少了当地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改善了地下水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中线通水也减轻了石家庄干旱灾害的影响。 【点睛】该题目的第(6)小题中,关于平面三角形图形的判读总结如下(下图以人口年龄结构平面三角图为例,其他平面三角图判读方法类似) (1)沿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箭头,如图中的①②③。 (2)过图中的“·”,分别画出三个箭头,三个箭头与①②③平行,这三个箭头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 (3)读出三个交点在三个坐标轴上各自的数值即可,注意三个数值之和应该为100%。 17.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受的外力作用。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 【学法题】方法规律提炼题组: (4)气候的成因分析是高考考查重点,下面我们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进行答题规律总结。 材料二: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 【学法题】易混易错题: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判别是同学们非常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判别时要分析各自的成因。 (5)对应上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6)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1)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沉积。 (2)差异: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云杉林带在N坡缺失;N坡的雪线较高。原因:N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 (3)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 (4)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E:海陆位置 F:地形 G:洋流 (5)B (6)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冲积扇的形成原理、山地垂直自然分异规律、气候的影响因素、非地带性现象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多,但基本属于常规知识,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E地为冲积扇,山区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开阔,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沉积作用。 (2)自然带谱的差异可从带谱丰富度、同一自然带分布上限、雪线等角度分析说明。读图,首先,N坡的自然带较M坡少,N坡缺少云杉林带;其次,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最后,N坡的雪线较高。原因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脉为天山,M坡为阴坡,N坡为阳坡,阳坡热量条件较好,故同一自然带上限N坡分布海拔较高,但阳坡水分蒸发大,且处于西风的背风坡,北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因此M坡(北坡、阴坡)有云杉林的分布,且M坡的雪线较低。(注意理解该题中同一自然带的上限的含义,积雪冰川带上限南北坡相当,但积雪冰川带的下限北坡更低,南坡更高) (3)读图,吐鲁番盆地海拔低,地势低,气温较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且夏季光照时间长,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气温较高;盆地地形,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最后,该区域植被稀少,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 (4)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可知,A为太阳辐射,低纬太阳辐射较强,高纬太阳辐射较弱;B为大气环流,主要通过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全球气候;C为下垫面,包括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D为人类活动,通过在生产活动中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以及改变下垫面性质从而影响气候。 (5)根据图中经纬度判读该区域为南美洲南段,甲地处于40-60°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排除CD ;乙、丙两地受西侧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加强,为温带荒漠带,丙地空气下沉的距离更远,焚风效应更强,地理景观为荒漠,乙地为草原,B正确。 (6)理想状态下,乙为草原,丙为森林,但由于西侧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在乙丙两地形成雨影区,体现了非地带性规律,D正确。 【点睛】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海拔升高,气温降低;②山地背风坡易出现焚风效应,形成局部高温,山地冷空气迎风坡易出现冷空气堆积,形成低温中心;③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等。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解答题 材料一: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 5.8 6.5 7.5 8.5 9.4 9.6 10 9.9 8.7 7.6 6.3 5.8 ② 8.1 8.7 9.6 11 11 11 10 9.5 8.9 8.8 8.1 8 (1)通过表格信息,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材料二:R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1996年我国与甲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甲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 (2)判断R海域洋流的性质与流向。 (3)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角度分析渔场海域捕捞作业的天气状况。 (4)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学法题】信息筛选题: (5)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信息一: ,说明其习性为: 。 信息二: ,说明其习性为: 。 信息三: ,说明其习性为: 。 【答案】(1)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原因: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城市较②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 (2)寒流;自北向南。 (3)冬半年R渔场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4)断层南侧以高原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受挤压,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 (5)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小(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断层的形成原因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读表可知,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影响日照时长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影响昼夜长度)、天气、海拔(影响日出时间)等。读图,①城市纬度较②纬度高,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夜短,夜越长,因此①城市冬季昼长更短,日照时间较少;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的影响,但①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且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间较少;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日照时间较短。 (2)根据已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海域为加纳利寒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3)冬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R渔场受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R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4)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断层南侧等高线稀疏,以低矮高原为主(平原海拔多在200m以下,故描述平原不合理),北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为主。该断层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岩层受挤压,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 (5)根据图文材料即可总结:①周边多沙漠分布,瓦德受西风影响相对较弱,当地年降水量小,说明椰枣树耐干旱;②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椰枣树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③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椰枣树耐炎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