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暑假,小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那里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并有幸参加了当地传统的“那达慕”盛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小明一家在旅游地最有可能欣赏的景观是 A. 树绕村庄,水满破塘 B.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 水何澹澹,山岛谏峙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2. 小明一家所到之地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 坦坦荡荡,一马平川 D. 水网密集,鱼米之乡 ‎【答案】1. D 2. C ‎【解析】‎ 此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在那里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名为“那达慕”的盛会,“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一种节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正是体现了蒙古草原的地理景观,故D项正确。其他景观都不能表现我国内蒙古的地域特点。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他们到达的是蒙古草原的地理景观,地形区属于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特点应是坦坦荡荡,一马平川。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不能反映内蒙古高原特点。故选C。‎ 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于工业化阶段 B. ②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 ③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①→②→③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4.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处于图中()‎ A ①阶段 B. ②阶段 C. ③阶段 D. 由②到③的过渡阶段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A、从图中看出,①处区域发展差异小,应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A错误;‎ B、②处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应处于工业化阶段,B错误;‎ C、③处区域发展差异变小,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C正确;‎ D、①处区域发展差异小,②处区域发展差异较大,③处区域发展差异变小,①→②→③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D错误。‎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且东西部区域之间经济差异较大,应处于快速发展且不平衡的发展阶段,对应图中的②阶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 ‎6题详解】‎ 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面表格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 据此完成下题。‎ ‎7. 该地形区是()‎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质量更好,市场需求多 ‎【答案】7. A 8. 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7题详解】‎ 根据表格,区位熵越大,说明某农产品在全国有优势。可以判断该地区是重要棉花产区,B、C 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水稻产区,区位熵应较大。华北平原水稻种植的区位熵小,A对,D错。故选A。‎ ‎【8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平原。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B对。塔里木盆地全年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好,A、C、D错。‎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小题。‎ ‎9.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 煤炭、天然气、水电 B. 石油、天然气、煤炭 C. 天然气、石油、水电 D. 煤炭、石油、天然气 ‎10.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答案】9. A 10. D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①线路由山西指向渤海沿岸,判断是晋煤外运;②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判断是西气东输;③由云贵地区指向珠江三角洲,判断是西电东送。‎ ‎2.西气东输的意义:①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吸引和积累资金,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③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④解决西部地区的缺能问题,有利于西部地区植被的保护;⑤有利于民族团结,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9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是晋煤外运,②是西气东输.③是西电东送,所以①、②、③输送的分别是煤炭、天然气、水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故选A ‎【10题详解】‎ ‎①“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故①正确。‎ ‎②“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故②正确。‎ ‎④“西气东输”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故④正确。‎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故⑥正确。‎ ‎③“西气东输”与西部农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③错误。‎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减少.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④⑥,正确答案为D。‎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第一小题认清三条线路的起止点,即可判断对应的线路名称。‎ 安溪县古称清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安溪县以茶叶闻名全国,是中国乌龙荼之乡,号称“中国茶都”,也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我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 安溪县 A. 冬季河流有凌汛现象 B.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O℃以上 C. 东部地形山高谷深 D. 耕地的主要类型是旱地 ‎12. 安溪县盛产优质茶的有利自然因素有 A. 地形、气候、土壤 B. 水文、地形、气候 C. 气候、水文、土壤 D. 地形、气候、水文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安溪县位于福建,是亚热带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无凌汛现象,A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O℃以上,B对。该县位于福建东南部,东部应是沿海平原,地形较平坦,山高谷深是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C错。耕地的主要类型是水田,D错。‎ ‎【12题详解】‎ 乌龙茶生长在多云雾的环境,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有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多云雾天气,盛产优质茶的有利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土壤,A对。水文条件是河流特征,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大西北,发挥你的想象。‎ 回答下列各题。‎ ‎13. 有关“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决定“绿色中国”优势条件的是其纬度位置 B. “金色中国”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地势高 C. “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长城 D. “银色中国”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14. 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②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 ①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 ④区域能源矿产集中,农林资源丰富 D. ③区域气候湿润,丘陵面积最大 ‎【答案】13. A 14. B ‎【解析】‎ 考查我国四大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南方、西北、青藏高原四大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及成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图示可以判断出“银色中国”为青藏高原地区、“金色中国”为西北地区、“黄色中国”为北方地区、“绿色中国”为南方地区。“绿色中国”的优势条件为纬度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丰富,A对;“金色中国”为西北地区,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干旱,B错;“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即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C错;“银色中国”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海拔高、高寒,D错。‎ ‎【14题详解】‎ ‎②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A对;①区域气候干旱,但不是只能发展畜牧业,在绿洲地区可以发展棉花等种植业,B错;④区域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集中,如有大庆油田、山西煤炭生产基地等,农林资源丰富,C对;③区域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为湿润地区,丘陵面积大,D对,故叙述不正确的是B。‎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由图可知,我国(  )‎ A. 地形类型多样 B. 平原丘陵为主 C. 人均林地广阔 D. 山地比例最小 ‎16. d类型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  )‎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沿海大陆架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地比例最大,以山地高原为主,A正确,BD错误。人均林地无法从图中看出,C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从图中能够看出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d地表平坦,耕地广布,因此地形为平原,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故选C。‎ 下图为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 A. ①为青藏高原 B. ②为四川盆地 C. ③为渭河平原 D. ④为太行山 ‎18. 图中 A. ①地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 ②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 ⑤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 ⑥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9. ⑤地地貌成因,主要是 A. 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B. 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C. 挤压凹陷——流水沉积 D. 挤压凹陷——流水侵蚀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沿着108°E的地形剖面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图中①是云贵高原,②是四川盆地,③是汉江谷地,④是秦岭,⑤是渭河谷地,⑥是黄土高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①是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A错误;②是四川盆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不符合其特征,B错误;⑤是渭河谷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特征,C错误;⑥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正确。‎ 故选D。‎ ‎【19题详解】‎ ‎⑤是渭河谷地,是因为地壳断裂陷落,再加上流水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堆积而形成,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人民币上包含着许多的地理知识.下图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 图示景观所在省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 藏族 B. 壮族 C. 维吾尔族 D. 满族 ‎21. 与图示景观所在省区接壤的国家是 A. 越南 B. 老挝 C. 缅甸 D. 泰国 ‎22. 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A. 内蒙古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答案】20. B 21. A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观察图中地形特点可知当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孤峰地貌,根据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规律可知,当地是应位于云贵高原东侧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桂林地区,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B选项符合题意。‎ ‎【21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省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而与之相邻的国家就是越南,故A选项符合题意。‎ ‎【22题详解】‎ 根据我国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即可知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故人口数量少而面积大,所以人口密度应为四地中最低,故B选项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3.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领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1)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业众多,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本区春旱严重,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__,其中一座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3)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经济作物是______。‎ ‎(4)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发展节水农业 C.南水北调 D.海水淡化 ‎【答案】(1)水资源短缺;春季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加之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2)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黄土高原 ‎(3)冬小麦;棉花、花生 ‎(4)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华北地区农业面临的问题,春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华北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农作物种类等。还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华北平原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水资源不足成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又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导致春旱发生。‎ ‎(2)图示区域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太行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3)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玉米等。‎ ‎(4)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塌陷等问题,A错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B正确;南水北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只是权宜之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C错误;海水淡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且成本高,效益较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错误;故选B。‎ ‎【点睛】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24.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2,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 ‎(2)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3)“2013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分析其地理原因。‎ ‎【答案】‎ ‎(1)5月雨带出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随着暖气团势力的进一步增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准静止锋,雨带徘徊于此;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10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东部雨季结束。‎ ‎(2)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5—10月(夏秋季)。‎ ‎(3)锋面雨带北移比正常年份偏早;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伏旱”比较严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多;台风影响的机会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的南北差异。‎ ‎【详解】(1)根据题意我国东部雨带的季节移动情况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的关系,结合图2中三个雨带的位置特点即可作如下描述:5月雨带出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随着暖气团势力的进一步增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准静止锋,雨带徘徊于此;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10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东部雨季结束。‎ ‎(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分布规律主要应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时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我国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即降水集中在5—10月(夏秋季);空间差异主要表现是:降水的南北差异较大,而这种差异又主要体现在年降水量的差异和雨季长短差异两个方面。结合小题(1)中的雨带季节移动规律即可知我国南方地区雨季5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所以南方地区的降水特点就是: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而北方地区雨带7、8月开始至9月份结束,所以北方降水的特点就是: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 ‎(3)根据题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少雨天气是指每年当地“梅雨期”(正常年份为5、6月份)过后,雨带北移,当地受副热带高压脊影响,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正常年份为7、8月份)。而据题意,2013年“伏旱”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说明当年的“伏旱”持续时间较正常年份长,根据锋面雨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可知该现象的成因应是:当年夏季风较强,故锋面雨带北移时间比正常年份偏早;相应的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强且持续时间长,故而当地高温少雨天气的成因就是:①当地太阳辐射量增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②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少睛天多;③副热带高压脊控制时间长,气压高,台风影响的机会少所以降水异常偏少。据此即可答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安徽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落户合肥高新区。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自成立以来,聚焦发展“声音产业”,探索用声音唤启万物互联时代。‎2017年12月28日,《关于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的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已正式发布。根据规划,2025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将达到15亿户。‎ ‎(1)描述安徽省地形特征。‎ ‎(2)说明“中国声谷”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3)分析“中国声谷”快速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西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地势低平的平原。‎ ‎(2)人们生活中对语音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中国声谷”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中国声谷”是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有较好的政策扶持;位于安徽省省会,交通及通信技术条件优越;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进驻,推动技术研发平台、产业链的形成。‎ ‎(3)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合肥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安徽省“中国声谷”产业园发展为例,主要考查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 ‎【详解】(1)根据图中安徽省等高线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即可答题:一是海拔高低的变化情况(西南高,东北低);二是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图中等高线所示的海拔高度多在‎500米以下,故可判断地形应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三是地形的空间分布特点(读图可知安徽省西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海拔‎200m~‎500m为丘陵;‎500m~‎1000m为低山),东北部为地势低平的平原(‎200m以下));据此即可作答。‎ ‎(2)根据材料“中国声谷”是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据此即可判断该产业应属于高技术产业。分析材料即可知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如下:由材料“2025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将达到15亿户”即可知其市场条件是:人们生活中对语音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中国声谷”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由材料“是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即可知其政策条件是:有较好的政策扶持;由材料“中国声谷落户合肥高新区”,而合肥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作为省会城市,合肥高新区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就应是:交通及通信技术条件优越;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进驻,推动技术研发平台、产业链的形成。‎ ‎(3)本题涉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思路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答题:一是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合肥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四是对产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吸引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此即可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