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
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五次周练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4.0分) 针对西北地区铁路沿线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对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如下图)防风固沙效益研究,据此完成下题。 1.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近地面输沙量 B.高空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2.与林木秸秆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 A.消弱风力 B.稳固沙土 C.适应恶劣环境 D.减少水分蒸发 3.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A.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古今变化做了分析研究,并绘制成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4.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 ) A.防治荒漠化 B.防止水土流失 C.加快资源开发与利用 D.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5.导致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12 -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7.“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随着环境工程和人工湿地工艺的发展,水生植物浮岛成为了人工湿地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浮岛对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成分,净化水质及降低水体中各种指标的浓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非常优越的效果。如图为某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是 ( ) A.减缓热岛效应 B.美化城市环境 C.改善水体环境 D.调节河流流量 9.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水域是( ) A.青海湖 B.太湖 C.贝加尔湖 D.长江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回答下面各题。 10.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 A.湖滩面积大,水浅,食物较为丰富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11.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12 - 12.过去50年,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淀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为1∶7000。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分布图(局部),完成下列各题。 13.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其原因是?( ) A.河流流量大 B.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流落差大 D.容易发生凌汛 14.今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目的是 ( ) A.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 B.水库冲淤排沙 C.改善白洋淀的水质 D.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15.要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重新规划一个国际领先标准的低碳的、绿色的新城,则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适宜保留和发展 ( ) A.传统工业 B.水稻种植业 C.房地产业 D.旅游业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黄河身体上也存在“病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17.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 A.“脚肿”——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在下游修筑梯田 B.“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C.“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D.“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珠江三角洲都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2 - 18.有关德国鲁尔区早期繁荣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少 B.煤炭资源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石油资源丰富 19.有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间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酸雨现象严重 B.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C.城市占用耕地减少 D.水污染严重 图为我国风能密度和风电场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20.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风电场较多,其原因是两地( ) A.市场需求大 B.风能密度大 C.技术水平高 D.地广人稀 21.关于内蒙古的风电开发,评价合理的是( ) A.春夏季节多大风,风能蕴藏量大 B.可以与水电联网,弥补发电不稳的缺点 C.地表起伏大,用地成本低 D.地广人稀,便于风电站建设 读下图,完成各题。 22.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2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 12 - 24.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陆交通 25.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向东向南,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 (3)简述A地区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27.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左下图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右下图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是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 12 -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是国家的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红水河流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该地貌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地理环境具有 。 (2)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重点是 、 。 (3)与A区域相比,B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有 ,不利条件有 。 (4)近年来B地区积极承接A地区的产业转移,对B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 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五次周练 地理试卷答案纸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D A D C D C B A C B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B C B D A B A D - 12 - 二、综合题(50分) 26. (10分)(1)西北干旱、半干旱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5分)(2)沙尘暴(2分)(3)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退耕还草等。 (3分) 27. (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8分) (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生产能力逐渐降低乃至丧失。(黑土流失) (4分) (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4分) 28. (1)流水侵蚀(流水作用) 整体性 (2分)(2)水能;旅游;供水;养殖等 (2分) (3)优势:自然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低等 (6分)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 (6分) (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 (8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石方格沙障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风速下降时携带沙土的能力就会降低,所以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近地面的输沙量,但不会降低风沙活动的高度,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A对,BCD错。故选A。 2.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林木秸秆覆盖更有利于稳固沙土,削减风力,AB错;由于石方格沙障是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并不需要生长在沙漠中,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比林木更有优势,C对;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并不能减少水分蒸发,D错。故选C。 3. 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内蒙古草原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场景观到“老鼠跑过露脊梁”的现象,说明了其草场的严重退化。故选D。 4. - 12 - 本题考查区域荒漠化的研究与调查。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加上人口增长过快,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越来越严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读图可知,绿洲不断向河流上游移动,该地区的荒漠化主要出现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这些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荒漠化越来越严重。综上所述,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防治荒漠化,A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少有水土流失现象,B错误;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的变化与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无关,CD错误。故选A。 5.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水源条件较好,而人们对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水量锐减,下游水资源逐渐枯竭,古绿洲被迫相继废弃,D正确;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废弃的原因与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关系较小,ABC错误。故选D。 6.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7.“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8.本题考查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根据图示,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城市人工静态水域中起着净化改善水质的作用。故C正确;城市水域能减缓热岛效应和美化城市环境,但不是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故AB错误;城市水域和河流连接,起到调节河流流量的作用,但不是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故D错误;故选C。 9.本题考查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水域。根据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是改善水体环境,结合选项的河湖最需要改善水质的是太湖,太湖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太湖水质差,故B正确;青海湖和贝加尔湖由于海拔高和纬度高,人口少,水质好,故AC错误;长江是流动的水体,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故D错误。故选B。 10.本题考查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纬度低、气候适宜,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食物较为丰富。所以A正确。题意中显示不出BCD选项的内容是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 - 12 - 本题考查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鄱阳湖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湖泊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加上长江水补给湖泊,鄱阳湖水位大涨,水面宽阔;冬季降水少,湖泊水位低,加上湖泊水补给长江,湖泊为枯水期,成为冬季一条线。从湖泊的景观看,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C正确,BD错误;该地区为亚热带,没有结冰期,河道不会封冻,A错。故选C。 12.本题考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本题的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进行分析,但人为原因占主导,所以围湖造田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B正确;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是次要原因,A错误;目前鄱阳湖区气候没有变干,地壳也没有明显抬升,CD错误。故选B。 13.本题考查白洋淀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的原因。水库的主要作用是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为减少洪灾,在白洋淀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B对;河流在汛期流量大,枯水期流量小,A错;图示区域自然坡度为1∶7000,坡度小,河流落差小,C错;凌汛发生在自低纬向高纬流动、有冰期的河流上,图示河流自高纬向低纬流动,不易发生凌汛,D错。故选B。 14.本题考查4月初白洋淀上游水库开闸放水的目的。4月份开闸放水,主要是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而雨季尚未到来,湖泊自净能力减弱,为了改善白洋淀的水质,上游河流开闸放水,C对;4月份为春季,华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4月份水库的压力不大,A错;河流注入白洋淀,上游排沙会将泥沙冲进白洋淀,导致白洋淀淤积,B错;白洋淀的水较浅,面积小,通航能力不强,D错。故选C。 15.本题考查规划新城的背景下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适宜发展的功能。雄安新区要发展成为低碳城市,周边地区保留传统工业,会对城区环境产生影响,不符合低碳绿色的标准,A错;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B错;白洋淀属于湿地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宜发展房地产业,可以保留旅游业,C错,D对。故选D。 16.本题考查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黄河上游地处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正确;地势平坦,则水能蕴藏量少,A错误;黄河上游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D错误;黄河上游并不是在北方地区,C错误。故选B。 17. - 12 -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腹泻”指的是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植被严重破坏造成的,要加强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D正确;“大量脱发”指荒漠化,是干旱地区地表植被受到破坏造成的,不能用加固大坝来解决,B错;“动脉阻塞”指的凌汛现象,不是过度放牧造成的,应当是疏浚河道,而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错;“脚肿”指地上河,地上河的发生也和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有关,但不是下游修梯田,而应加固大坝,A错。故选D。 18.本题考查德国鲁尔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德国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正确;缺乏铁矿石,但离铁矿区较近,C错误;无石油资源,D错误;自然灾害少不是其区位条件,A错误。故选B。 19.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珠江水质恶化,城市酸雨现象严重等,C错误,AD正确;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B正确。故选C。 20.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风电场较多的原因。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市场需求不大且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东南沿海人口密集,东南沿海不是地广人稀,ACD错;由风能密度和风电场分布图可知,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均为我国风能密度较大地区,是其风电场较多原因,B对。故选B。 21.本题考查内蒙古风电开发的条件。内蒙古冬春季节多大风,A错;内蒙古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缺少水电,B错;内蒙古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地广人稀,便于风电站建设,C错,D对。故选D。 2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读图可知,左图为鲁尔区,右图为辽中南地区。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①对。鲁尔区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最早从法国洛林铁矿,后期从瑞典等国进口,②错。两地都有便捷的水陆交通,③对。市场广阔,④对。鲁尔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高,⑤错。故选A。 23.本题主要考查综合整治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但是,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措施,A错。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B对。积极发展科技,也不属于产业结构范畴,C错。可以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但是同样不属于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D错。故选B。 24.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而没有丰富的铁矿,选A项。 25.鲁尔区的综合治理,针对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了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等)的数量,而扩大其规模,故D项错误。 26. 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区域可持续发展。 - 12 - (1)中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距海较远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该区西部、北部是中国主要的原生沙漠分布区,生态环境脆弱,而随着人口压力加大,过度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地区荒漠化发展极快。 (2)受西北风的影响,沙尘区向东、向南扩展,并影响到华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3)荒漠化的治理应该因地制宜,从成因来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用水、退耕还草也是必须的。 27.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湿地的成因、生态功能、开发与保护。 (1)沼泽地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水分状况是沼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气候和地貌条件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地表水的数量和分布。“北大荒”所在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地下有季节性冻土层和永久冻土层,春末夏初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所以“北大荒”地区地表水不易蒸发、下渗、排水,地表长期受积水浸泡而成沼泽。 (2) “北大荒” 之所以变成“北大仓”,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肥沃的黑土,但是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只用地而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如果再继续象这样开发下去,必将使黑土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最后导致生产能力逐渐降低乃至丧失。“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 (3)该题主要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从生态功能角度作答。沼泽是湿地,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有经济、科研价值。 28. (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岩石主要是由石灰岩组成,在流水的作用下溶蚀(侵蚀)而成,故红水河流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该地貌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岩石容易被侵蚀,河流水量丰富,降水充足,植被稀少且地形崎岖,使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这反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经过长时间的演化而塑造出一个地区的地表形态。 - 12 - (2)本题考查流域开发的重点方向。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重点是水能、旅游、供水、养殖等。红水河流域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该地区山高谷深,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重点是开发水能,河流上游污染小,开发后可供水,同时开发后可以养殖、旅游等。可以结合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来分析其他地区的河流流域综合开发。 (3)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读图分析,A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但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短缺,土地价格昂贵,劳动力成本高。B区域位于西南地区,与A区域相比,B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低等;不利条件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 (4)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分工、劳动力空间分布、地理环境等方面。近年来B地区积极承接A地区的产业转移,B地位于西南内陆地区,属于产业迁入区,对该区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A地属于东南沿海地区,属于迁出区,对该区的影响主要从产业优化升级,减轻环境压力等方面考虑。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