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1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 14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问题思考] (1)写出下列景观变化所属的地带性规律。 ①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②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③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④地方性分异规律 (2)填写下表。 分异规律 成因 表现 典型地区 形成基础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________从低纬度向高 纬度递减 沿纬线延伸、随 ________更替 ________ 和 北 半 球中高纬度地区 干湿度地带 分异规律 同纬度地带,_______从 沿海向内陆递减 沿________延伸, 随经度变化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 异规律 随高度上升,_______降 低,降水发生变化 随_______延伸, ______方向更替 纬度较低、海拔较 高的山地 地方性分异 规律 地方地形、气候、较大 范围____________等差 异的影响 沿一定地势剖面 发生变化 较小尺度的地域 答案 热量 纬度变化 低纬度 热量 降水量 经线 水分 温度 等高线 垂直 水 热 地面组成物质 2.主要陆地自然带 [问题思考]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答案 [知识归纳] 世界主要自然带 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自赤道到两极可划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 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 为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 荒漠自然带。 真题回顾 考向预测 2015.10 5 题、26 题(4) 2016.4 4 题 1.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特征 3.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考查 考向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典例剖析 下图为“非洲和欧洲沿某条经线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 P、Q 自然带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寒带冰原带 B.热带稀树草原带、寒带苔原带 C.高山草甸带、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2.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各纬度间无差异 B.自然环境纬度地带分异现象大陆东西岸相同 C.自然环境垂直分异现象与纬度地带分异现象相似 D.形成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 答案 1.B 2.C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P 自然带位于 10°S~20°S 的非洲大陆,应为热带稀树草原带; Q 自然带位于欧洲北极圈以北地区,应为寒带苔原带。第 2 题,干湿度地带分异与经纬度位 置有关;自然环境纬度地带分异现象在大陆东西岸不一定相同;自然环境纬度地带分异现象 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分,结合选项即可确 定答案。 跟踪训练 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景观依次对应下图中的(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2.造成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答案 1.A 2.B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三地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水分依次减少,对应的植被依次为 森林、草原、荒漠,故 A 正确。第 2 题,三地植被景观差异大,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其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方法技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考向二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典例剖析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 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是东西走向,南坡带谱复杂,大部分自然带在南坡的分 布海拔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该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南坡是西南季风迎风坡, 降水多,雪线低。南北坡基带差异大是北坡基带海拔高导致的。第 2 题,天山、祁连山和昆 仑山的南坡基带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带。 归纳总结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 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⑤一般来说,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3)判读雪线高度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 带。 ①纬度——山体所在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 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二者相比,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 跟踪训练 假设某山地地形剖面及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如下图所示,完成 1~3 题。 1.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高度约为( ) A.3 000 米 B.4 000 米 C.5 000 米 D.6 000 米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 M 地区以下的自然带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3.图中右侧山坡的朝向最可能是(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答案 1.C 2.D 3.A 解析 第 1 题,据图可知,1 月均温高于 7 月均温,说明该山地位于南半球,雪线为终年积 雪分界线,最热月均温也要在 0℃或其以下,由下图可知,雪线高度约为 5 000 米,所以选 C 项。第 2 题,山麓地区最冷月均温大于 15℃,应为热带,结合选项可知,D 正确。第 3 题, 从降水量可知,右侧山坡降水多,为山地迎风坡,又因该山地位于南半球的热带雨林地区, 说明位于低纬度,最可能位于东南信风带,山坡朝向应为东南方,A 正确。 考向三 地方性分异规律 典例剖析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 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答案 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 带雨林。 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 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解析 ①地在巴西东南部,受东南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及巴西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 热带雨林气候,出现了热带雨林景观。②处在 30°S~40°S 的大陆西岸、安第斯山脉的迎 风地带,受地形影响,随高度变化,水热组合状况发生变化,形成山地垂直自然带。 归纳总结 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 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如下表: 因 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理 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 实状况) 海 陆 分 布 南半球中高纬 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 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几乎没有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南美洲巴塔哥 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 处于背风坡 地 形 起 伏 科迪勒拉山系 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 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 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 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 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 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洋 流 北半球中高纬 度的大陆东、 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 带的分布纬度应 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 较低纬度延伸,大 陆西岸自然带向较 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 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 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 度大陆东、西 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 带的分布纬度应 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 较高纬度延伸,大 陆西岸自然带向较 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 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 地区的大陆西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岸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 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 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跟踪训练 下图为 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 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 3 424 米,距海约 180 千米。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 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 45°N 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 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 考向四 主要陆地自然带 典例剖析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 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影响下形成的植被类型。 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宝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 落叶阔叶林。兰州、酒泉地处内陆,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由草 原向荒漠过渡。 跟踪训练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 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 M 一 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 1~2 题。 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B.M 地 7 月受下沉气流影响 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M 地 1 月受上升气流影响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 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 1.A 2.D 解析 第 1 题,从气候资料判断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 降温减湿。第 2 题,南北延伸的山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受水热条件共同 影响;东、西两侧热量条件相同,水分条件差异大。 读“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 1~2 题。 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 B.甲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甲、乙两地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答案 1.D 2.D 解析 第 1 题,两种植被的差别体现了水分的差异;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发育需水 较多的针叶林。第 2 题,在山地,相同自然带的海拔在阳坡要高,两地均是南坡为阳坡,因 此两地均位于北半球;甲地的基带为荒漠,降水稀少,不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山地垂直自然 带的递变与热量和水分有关;甲地出现针叶林的高度低于乙地,说明甲地基带的气温低于乙 地,纬度高于乙地。 读“我国杏树开花盛期物候图”,完成 3~4 题。 3.导致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4.图示杏树开花的时间差别体现了( ) A.干湿度地带分异 B.纬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答案 3.A 4.B 解析 第 3 题,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热量差异造成的。第 4 题, 杏树开花时间为南北更替,因此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完成 5~7 题。 5.图中 A—B—C 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6.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 7.其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沿纬度方向的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 5.A 6.A 7.A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A 处为森林,B 处为草原,C 处为荒漠。图中 A—B—C,降水量逐渐减 少,自然带由森林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 为地面年辐射 差额(即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 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 8~9 题。 8.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 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亚平原 9.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8.A 9.D 解析 第 8 题,①地区地面热量年净收入大,说明位于热带;地面干燥指数小,说明气候湿 润,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景观与亚马孙平原一致。第 9 题,③—⑥—⑦—⑧地面干 燥指数越来越大,即越来越干燥,则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①—②—③—④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地面热量年净收入上,水分条件则没有太大变化,故体现 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注意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水热两个因素都有变化。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 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 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 1864 年 8 月 25 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 40 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 于 10 月 6 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 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 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 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到内陆 (4)地形 海陆位置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 30°~40°的大陆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区,对应的自 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高山冰雪灾害应在地势较高的安第斯山脉上(乙地)。 丙地位于巴塔哥尼亚荒漠。第(3)题,山地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为海拔最高的乙地。丙、丁 为背风坡但丁沿海降水稍多于丙,丙地为温带荒漠带,丁地为温带草原带。第(4)题,由以 上三题可知导致四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