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康县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这是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携带的光谱仪传回图像数据做出的分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火星表面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B.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C. 火星绕日公转的周期较短 D.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2. 大约每隔2年会出现火星“冲日”现象,2018年7月27日的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距离几乎达到最近,称为火星“大冲”,是天文迷期待的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期。下列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与火星“冲日”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距离太阳远,水会以固体形态存在,距离太阳近,水会以气体形态存在,故火星距离太阳远近适中,水才会以液态形式出现,故A项正确。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火星和地球距离几乎达到最近,称为火星“大冲”;根据火星、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可知地球与水星位于同一条线上,且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故A项正确。 3.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B.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可见光越来越少 C.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D. 太阳活动频繁时,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光球层;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太阳大气的温度在光球500km之上的色球边缘温度最低,然后随高度增长;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C正确;太阳活动频繁时,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可能会中断。 4.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 酸雨的形成 B. “磁暴”现象的产生 C.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 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其中产生“磁暴”现象,使小磁针不能正确指正方向是太阳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B项。 5.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详解】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纬度相同,太阳高度角相同;青藏高原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②③正确,B正确;地势高,海拔4000米左右,但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距太阳近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6.下列“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公转特征。 【详解】 根据所学地球公转知识,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应为逆时针方向,选项C、D错;又因地球绕日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选项A正确,B错误。故选A。 利用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 国际儿童节 B. 国际劳动节 C. 我国国庆节 D. 我国教师节 8. 6月22日到9月23日,海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 高-低 9. 兰州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 南回归线 B. 赤道 C. 北回归线 D. 37ºN 【答案】7. C 8. A 9. A 【解析】 试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7题详解】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春分和秋分日昼夜平分,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下面四个节日中,国庆节 10月1日与秋分9月23日相距最近,昼夜长短相差最小,C正确。 【8题详解】 6月22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到赤道,海南位于20°N附近,正午太阳高度由低到直射(最高)再降低,A正确。 【9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因此兰州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回归线,A正确。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下列问题: 10. 甲地的时间为( ) A. 15时 B. 9时 C. 12时 D. 3时 11. 北京时间为( ) A. 6日8时 B. 7日20时 C. 6日20时 D. 7日8时 【答案】10. D 11. D 【解析】 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日期界线的判读。 【1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表示的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这时候看到的地球是逆时针自转,阴影部分是7月6日,非阴影部分是7月7日,那么甲西侧离甲较近的日期界线为0时经线,则甲正好处于3:00的地方时,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根据日界线东西两侧相差一天,且日界线的东侧要比西侧慢一天,图中两个日期范围相等,可以判断日界线(180°)的地方时是12:00,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比180°经线慢4 个小时,即是7月7日的8:00,D正确。故选D。 12.从下列节日中,选出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影长最短的节日( ) A. 春节 B. 国庆节 C. 劳动节 D. 儿童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旗杆影子越短,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旗杆影子最短,四个日期中儿童节6月1日与6月22日相距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旗杆影子最短,D正确。 13. 北京时间2012年12曰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曰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 0 B. 1/3 C. 1/2 D. 2/3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球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是180°经线,二是0:00所在经线。通过计算180°经线的时间计算全球新旧日期之比。根据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19:18,180°经线的时间为12月21日23:18分,则地球上最早的地区日期为12月21日,所以全球没有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东经120度的时间为21日19:18。而向东倒24时(0时)过了180度经线,所以全球无22日。)。所以选A项。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4. D点的时刻是 ( ) A. 12点 B. 24点 C. 6点 D. 18点 15. 如果图中D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则D点昼长( ) A. 12小时 B. 18小时 C. 6小时 D. 24小时 【答案】14. B 15. D 【解析】 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14题详解】 从图中看D点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24点,A正确。 【15题详解】 如果图中D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则D点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D正确。 16.读下图,阳光直射的坐标最可能是( ) A. (0°,23°26′N) B. (0°,0°) C. (180°,23°26′S) D. (0°,23°26′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详解】从图中看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0°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12点,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0°,23°26′S),D正确。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有关图中说法正确是( ) A. 地壳在海洋中缺失 B.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 ②层是软流层 D. 岩石圈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大部分 18.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 莫霍界面附近 B. 上、下地幔之间 C. 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 内、外核之间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大陆地壳较大洋地壳厚,大陆地壳是双层结构,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软流层是在莫霍面以下,不是②层;岩石圈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选B正确。 【18题详解】 经过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直到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也明显下降,所以在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速度达到最快。选C正确。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代表地面辐射 B. 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 C. 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 D. 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0.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21.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 减弱① B. 增强② C. 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 增强④ 【答案】19. C 20. B 21. D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示①②都是太阳辐射都是短波辐射,②是被大气削弱了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④代表是大气的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厚时大气的逆辐射强。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升温慢,气温比晴天低。人造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然后大气增温,增强大气的逆辐射,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防御霜冻。 【19题详解】 温度越高发射的波长越短,图示②来自太阳,代表太阳辐射; ①所代表是太阳的短波辐射,③是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①辐射波长小于③;①代表的太阳辐射能量大于③所代表的地面辐射能量;④代表是大气的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厚时大气的逆辐射强。选C正确。 【20题详解】 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即②减弱导致地面升温慢,气温比晴天低;与其它要素相关性不大。选B正确。 【21题详解】 人造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③,然后大气增温,增强大气的逆辐射④,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防御霜冻;夜晚炊烟,不影响太阳辐射①和②;不能改变地面辐射的方向。选D正确。 下图中的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乙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 ②地气压低于③地 C. 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D. ②地气压高于④地 23. 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 甲、乙都是陆地 C. 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 甲、乙都是海洋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甲地气温低于乙地,则甲地大气冷却下沉,①地形成高气压,乙地大气受热上升,在②地形成低气压,因此①地气压高于②地,A错误。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②地气压高于③地、①地气压低于④地,B、C错误。②地气流受热上升,在高空③地形成高气压,而①地气冷却下沉,在高空④地形成低气压,则③地气压高于④地,而②地气压高于③地,因此②地气压高于④地,D正确。 【23题详解】 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气温陆地高于海洋,材料信息表明,甲地气温低于乙地,因此甲为海洋,乙为陆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24.读下面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详解】a、b、c、d所在区域的中心为高气压中心,水平气流从中间向四周辐散,排除ad,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水平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的作用向右偏转,b错误,c正确,故选C。 25.下图所示区域的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暖流影响 C.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D.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示区域是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反气旋频繁过境没有降水;沿岸是季风洋流,没有寒流;东北季风影响时降水少,C项正确。 二、综合题 26.读“地球自转示意图”, 斜线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80°,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 (2)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月______日前后。 (3)A、B、C、N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的是 ________点,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点。 (4)L线是__________(晨、昏)线,B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时 (5)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80°,那么A点经度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 【答案】 (1). (23°26′N,150°W) (2). 6 (3). 22 (4). N (5). A (6). 晨 (7). 12 (8). 120°E (9). 6时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断 【详解】(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80°,则B点所在经线为150°W,B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3°26′N,150°W) 。 (2)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 (3)南北极点处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因此N点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点位于赤道上,线速度最大。 (4)顺地球自转方向,过L线进入昼,L线为晨线;B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5)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80°,A点所在经线在其西侧60°,经度是120°E;A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可知此时北京时间是6点。 27.读下图(AD的经度为0°,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B点的经度______,B点的纬度______;假如太阳直射在20°N上,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 (3)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_____(东或者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____(东或者西)偏转。 (4)此图表示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地球公转的速度将变________(快或者慢),南半球的昼夜长短趋势是________。 【答案】 (1). A=B=C (2). C>B>A (3). 30°E (4). 23°26′N (5). 43°26′ (6). 西 (7). 东 (8). 冬至 (9). 慢 (10). 昼渐长,夜渐短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详解】(1)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因此A、B、C三地角速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三地线速度为C>B>A。 (2)由材料可AD的经度为0°,B点所在经线在AD东侧30°,经度为30°E;B点在北回归线上,纬度为23°26′N;假如太阳直射在20°N上,A点在66°34′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机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26′。 (3)从B到C运动,是在北半球运动,向右偏,顺运动方向向右偏,可判断出为向西偏转。 (4)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为6月22月,为南半球的冬至;地球将公转到远日点附近,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公转速度将会减慢;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南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 28.如图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气压带C的名称是____,C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____(“热力”或“动力”原因)。 (2)地中海气候受____和____交替控制形成(写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3)图中能正确反映B气压带两侧大气水平运动的是____。 A. B. C. D. 【答案】 (1). 副极地低气压带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3). 动力 (4). 副热带高气压带 (5). 盛行西风 (6). 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详解】(1)图中A气压带位于60°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C位于30°S,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3)图中气压带B位于30°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D正确。 29.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_____图。判断理由是_____。 (2)图中箭头C表示_____(方向)季风,它主要是由于南半球的_______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该地季风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与_______有关。 (3)在乙图示季节,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被亚欧大陆上的________低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 (4)受B季风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_____。此时期我国塔里木河处于_____(丰水、枯水)期。 (5)季风气候为当地人们提供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优越性的突出表现是____。 【答案】 (1). 甲 (2).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此时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3). 西南 (4). 东南信风 (5).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6). 印度(亚洲) (7). 夏威夷高压 (8). 高温多雨 (9). 丰水 (10). 雨热同期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详解】(1)亚洲东部为季风气候,冬季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图甲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 (2)图中箭头C表示西南季风,它主要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该地季风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3)乙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夏威夷高压。 (4)图中B为东南季风,受B东南季风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此时期为夏季,气温高,我国塔里木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此时补给量大,为丰水期。 (5)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其优越性的突出表现是雨热同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