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解析版)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 第I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2018年5月9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A. 土星 B. 金星 ‎ C. 火星 D. 海王星 ‎2. 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 方向相同 B. 轨道近圆 ‎ C. 轨道共面 D. 安全稳定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即出现冲日现象的行星是地外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金星,是地内行星,B对。木星、火星、海王星可能出现,是地外行星,A、C、D错。‎ ‎【2题详解】‎ 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共面,即太阳、地球、木星等位于同一轨道平面上,C对。方向相同、轨道近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是指的行星的共同特征,不包括太阳,A、B、D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甲地一条平直河流的南岸受到严重的侵蚀,则该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4. 图中除180°经线外,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 A. 120°E B. 60°E C. 60°W D. 120°W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该题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平直河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和气流向右偏。根据材料,甲地平直河流的南岸受到严重的侵蚀,说明河流是东西走向,南岸是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侵蚀岸,则河流自西向东流,据此分析选B。‎ ‎【4题详解】‎ 地球上的日期界线为0点所在的经线及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图中120°E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则120°E是12点,则0点所在的经线为60°W,据此结合选项本题选C。‎ ‎2018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 此时,已进入2018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 )‎ A. 近1/3 B. 近1/2‎ C. 近2/3 D. 近3/4‎ ‎6. 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 )‎ A. 16:04 B. 16:20‎ C. 16:36 D. 16:52‎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新的一天是由0:00开始的,到180°经线结束;0:00的时间出现在5°E,全球位于新一天的范围小于1/2,但接近1/2。选B正确。‎ ‎【6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即北京116°E的日出时间是7:24;由昼长=24-2×日出时间,可算出北京的昼长=9:12;要求的是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日落时间=昼长+日出时间=9:12+7:40=16:52。选D正确。‎ 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喷喷称奇。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景象发生时( )  ) A.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 北极点出现极夜期间 D. 南极点出现极昼期间 ‎8. 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A. 4月18日前后 B. 6月11日前后 C. 8月11日前后 D. 10月6日前后 ‎【答案】7. A 8. B ‎【解析】‎ ‎7.“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广州约在23°N,且题干中的信息7月1日中午,因此是在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选择A。‎ ‎8.从题干中可知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天左右,所以选择B。‎ 下图示意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0°N。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9. 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 )‎ A. 0° B. 10°S ‎ C. 10°N D. 20°N ‎10. 乙地纬度为( )‎ A. 20°S B. 20°N ‎ C. 40°S D. 40°N ‎11. 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 )‎ A. S点高度降低 B. Q点向右移动 ‎ C. T点向左移动 D. Q、T间距增大 ‎【答案】9. C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及材料,甲地位于30°N,正午太阳高度为70°、且昼长大于12小时,应为甲地的夏半年,据此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正午太阳高度=90°-30°+X=70°,据此推知X=10°N,据此选C。‎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且昼长小于12小时,应为乙地的冬半年,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为10°N,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据此乙地应位于南半球,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乙地纬度-10°=60°,据此计算得出乙地纬度为20°S,选A。‎ ‎【11题详解】‎ 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说明太阳直射点从10°N向南移动,则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会降低,昼长变短,乙地则正午太阳高度会增大,昼长变长,因此,S点高度增加;Q点向左移动、T点向右移动;Q、T间距增大,据此分析选D。‎ ‎12.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2日12时48分,我国迎来2015年的冬至。下图为进入冬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读下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地由南向北的顺序是甲、丙、乙、丁 B. 丙地纬度最低 C. 丁地为南极点 D. 甲、乙纬度度数相同,但一个在南半球、 一个在北半球 ‎【答案】B ‎【解析】读图,根据四地昼夜长短分析,冬至日,丁地有极昼现象,应在南极圈上,C错。甲地夜长18小时,昼长应是6小时,与乙地相同,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位于赤道和北极圈之间,D错。丙地夜长12小时,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B对。四地由南向北的顺序是丁、丙、甲乙,A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②属于( )‎ A. 欧洲 B. 非洲 C. 亚欧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14. 根据板块学说理论,图中③海域的变化趋势是( )‎ A. 逐步扩张 B. 逐渐收缩 C. 向北漂移 D. 向东漂移 ‎【答案】13. D 14. B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13题详解】‎ 板块学说认为,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由图可知,图中②阿拉伯半岛,该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D正确。‎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板块边界类型及对海路变化对影响,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根据板块学说理论,图中③海域位于地中海地区,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处于消亡边界,该海域会逐渐收缩。故选B。‎ 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斧劈石属于( )‎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16. 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 ‎ C. 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结合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说明斧劈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应为花岗岩,B正确,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合材料斧劈石是在断层作用下地下的岩浆岩出露地表,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破裂、崩解,该作用为风化作用,A正确。‎ 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渭河平原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 )‎ A. 褶皱 B. 向斜 C. 断层 D. 地垒 ‎18. 渭河平原土壤肥沃,其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堆积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渭河平原的地层发生了断裂和位移,应该是断层;之后再经过外力作用沉积而形成,故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断层,C项正确。‎ ‎【18题详解】‎ 渭河和泾河在河流上中游侵蚀的泥沙,经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而逐渐沉降,形成肥沃的渭河平原,故B项正确,A项错误;该地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故C、D项错误。所以选B。‎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a,②-b,③-c B. ①-b,②-a,③-c C. ①-c,②-b,③-a D. ①-c,②-a,③-b ‎20. 若该河流发源于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则在河源所在地区最可能看到的是( )地貌 A. 冰斗 B. 孤峰 C. 雅丹 D. 丹霞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判断,结合图可以看出a 处于河流上游地区,地面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V形河谷,结合右图可以看出②为V形谷,因此,②-a;c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流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床浅而宽,①处河床最浅,因此①-c;b处于中游地区,河流以测蚀作用为主,河床相对上游变宽,对应的为③;故选D。‎ ‎【20题详解】‎ 结合题干进行分析,若该河流发源于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则该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因此在河流的源头最可能看到冰川地貌——冰斗,A正确;孤峰为喀斯特地貌,雅丹为风力侵蚀地貌;丹霞为流水侵蚀地貌,三者均不位于高山地区,BCD错误,故选A。‎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 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C. 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 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答案】C ‎【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分析F是向斜,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图中的②下面是向斜构造,B错误;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也就是沙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一侧坡度更缓,背风坡一侧更陡,根据沙丘的两侧的坡度不同,分析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C正确;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化石一般在沉积岩中发现,D错误。故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23. 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 A. 交通污染加重 B. 空气对流很强 C. 空气流动微弱 D. 大风降温 ‎24.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 ) ‎ ‎①离太阳近 ‎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薄而且夜晚长 ‎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⑤⑥ D. ④⑤⑥‎ ‎【答案】22. D 23. C 24. D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22题详解】‎ 雾霾天气出现时,会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各个环节,增大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白天气温;增大了大气逆辐射,使夜晚气温不太低。雾霾天气,白天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①减弱,A错误;雾霾天气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即②增强,B错误;因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受热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即③减弱,C错误;雾霾天气增大了大气逆辐射,④增强,D正确,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雾霾形成的条件:雾霾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因此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空气流动微弱,C正确;交通污染严重不是气象条件,A错误;空气对流强均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灰霾天气,B错误;大风降温天气,风力强不易出现雾霾天气,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距离太远的距离约为1.5亿km,故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离太阳远近的差异远不足道,①错误;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相当,故太阳高度影响不大,②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云层薄,③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故夜晚温度低。④⑤⑥正确,故选D。‎ ‎25.下左图为滨海地区某日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右图为该地区此日某时段气流状况,由左图可知右图出现的时间约为(    )‎ A. 6时—18时 B. 18时—次日6时 ‎ C. 8时—16时 D. 16时—次日8时 ‎【答案】C ‎【解析】读图,由右图中近地面吹海风,推测此时近地面气压值海洋高于陆地,此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从左图中可以读出,海洋气温低于陆地的对应时间约为8时—16时, C对。A、B、D错。‎ 读某年12月22日0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 ‎26. 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 广州 B. 沈阳 C. 乌鲁木齐 D. 武汉 ‎27. 关于①~④四地点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③的风向相反 B. ②④的风向相近 C. ③吹西北风 D. ④吹西北风 ‎【答案】26. A 27. B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力大小的判断,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据此进行判断,图中四地相比,广州的等压线最为密集,因此风力最大,故选A。‎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判断,根据图中经纬度进行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据此进行判断,图中①地吹西北风,②地偏东风;③地偏西风,④地偏东风,因此②④的风向相近,故选B。‎ ‎28.读下图,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四点的气压:丁<丙<甲<乙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若③为山风,则图示环流可以表示夜晚山谷间环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 ‎【详解】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乙处高,甲处气压比乙处低。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丙处气压比甲处低,又因为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故丙处气压比丁处高。因此,图中四点的气压大小排列顺序是:丁<丙<甲<乙。故A正确;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处为上升气流,气温高,容易成云降水,多阴雨天气,故B 错误;读图可知,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乙处高,故C正确;读图可知,若③为山风,表明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则图示环流表示夜晚山谷间环流,D正确。根据题意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B符合题意。‎ ‎29.关于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 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 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 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答案】D ‎【解析】图示①处空气上升,则反映近地面气压较低,A错误;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故③处气压始终较④处低,B错误;⑥从盛行下沉气流,判断气温较低,近地面为高压,C错误。‎ ‎30.夏至日前后,俄罗斯圣彼得堡(60°N)会出现夜晚不黑现象,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 A. 折射作用 B. 反射作用 C. 吸收作用 D. 散射作用 ‎【答案】D ‎【解析】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在中高纬度地区,有时出现的黄昏还没有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个夜晚天空并不完全黑下来。故选D。‎ 第II卷(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 “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图中恒星为地球提供________、________等能量。 ‎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条件________、________。 ‎ ‎(3)太阳活动中释放大量能量并有增亮现象的是________(太阳活动类型),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左图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 左图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太阳风”,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产生________现象。‎ ‎【答案】(1)木星;水星(不可调换);风能;水能。‎ ‎(2)安全的运行轨道;距日远近适中。‎ ‎(3)耀斑;A;C;极光。‎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根据图中序号可知①为木星,②为水星;图中的恒星为太阳,为地球提供了风能、水能等资源。‎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地球位于靠近太阳第3近的轨道上,离太阳距离较近,获得稳定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轨道接近在同一平面上,但轨道半径不同,所以有安全的运行轨道,所在宇宙环境是安全的。所以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3)本题考查太阳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中释放大量能量并有增亮现象的是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根据太阳大气从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可知耀斑发生的层次在左图中的A层。左图的日冕层即C层够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的“太阳风”,进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会产生极光。‎ ‎32.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位置(A、B、C、D),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甲图中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点,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_____(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 ‎(3)乙图中A、C两点共同的现象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A点的昼长为________。‎ ‎(4)乙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 ‎【答案】(1)B;(23º26´N,60ºE)‎ ‎(2)D;春分;0º ‎(3)日出;16;16‎ ‎(4)B>A>C;CA>C。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以由大到小依次是C⑤,④>③,而等压面上①=②=③,所以④>③=①>⑤,图中④⑤两处,气压较高的是④。‎ ‎(2)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A近地面为高压,则为高温下沉,B近地面为低压,则为高温上升,故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B地。B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天气状况常为阴雨。该地气温日较差较小。因为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效果好,气温比晴天高。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由A→B→④→⑤的逆时针环流。‎ ‎(4)在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中,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为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所以B代表城区,形成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此时为A吹向B,故A为郊区,B为城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