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解析版)
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云南怒江中游福贡县(26°54′N, 98°52′E)当地的传统民居——千脚落地房。在斜坡或靠山处坚立几十根木桩,支撑整个房屋。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最佳建房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云南千脚落地房采用“千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 通风散热 B. 排水防潮 C. 发展旅游 D. 利用地形 2. 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最佳建房时间,主要原因是( ) A. 农闲时节,时间充足 B. 适宜伐木,建材丰富 C. 晴天较多,便于施工 D. 坡体稳定,便于打桩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云南千脚落地房多处于半山坡上,房屋所处的地形比较陡峭,采用“千脚”设计可以找出一定的平面区域进行房屋建造,因此可知云南千脚落地房采用“千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枯水期,此时降水量比较小,晴朗天气比较多,便于施工,因此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最佳建房时间,故选C。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关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 散,不会形成“雪卷”(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南岭 4. 该地的特色农业类型是( ) A. 坝子农业 B. 立体农业 C. 灌溉农业 D. 河谷农业 5.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 A. 光照 热量 B. 降水 耕地资源 C. 昼夜湿差 水源 D. 气候 地形 【答案】3. C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形成“雪卷”必须同时满足缓坡、温度、强阵风等三个条件才能形成。南岭属于山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这三地均不能满足雪卷的三个形成条件。而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高原面上有缓坡,高原风力强大,且冬季气温能达到甚至保持0~1℃,只有青藏高原能够满足材料中提到的三个条件,最有可能出现雪卷。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上题结果,该地应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农业的发展应该选择在地势较低、热量较好的河谷地带,其特色农业为河谷农业;坝子农业是云贵高原的特色农业;立体农业主要适用于南方低山丘陵区;灌溉农业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半湿润且有灌溉水源的地区。故选D。 【5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尤其 光照条件是这里发展农业的突出优势条件;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较弱,气温低,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故选A。 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敦煌莫高窟(40°N,94°E)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地处高大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河谷。其所在的崖壁岩石由卵石和沙土胶结而成。下图是北京时间2018年7月26日7时30分拍摄的莫高窟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莫高窟所在的崖壁的岩石类型是( )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喷出岩 7. 根据图示柱子和柱影的相对位置,可判断莫高窟的窟口( ) A. 朝东 B. 朝西 C. 朝南 D. 朝北 8. 为了保护莫高窟,在其周边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设置沙障 ②薄膜盖沙 ③植物固沙 ④水泥封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6. C 7. A 8. B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莫高窟所在崖壁的岩石由卵石和沙土胶结而成。可知该岩石的形成属于外力固结而成的,因此应该属于沉积岩,C对;岩浆岩的形成需要岩浆冷凝而成,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冷凝而形成的,喷出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AD错误;变质岩是其它类型的岩石在地表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B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设问要求根据图示柱子和柱影的相对位置去判断窟口的方向,先要从柱子与柱影入手,物影和位相反,我们可以结合照片的拍摄时间判断出太阳大致方位。材料中给出的是北京时间7月份7时30分拍摄,而莫高窟所在地是94°E,可得出此时莫高窟的地方时,莫高窟位于东6区,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两个时区相差2小时,即莫高窟地方时为5时46分(5 时30分+4*4)。结合当前的日期可知此时应该是在日出或日出不久(夏至日,40°N的昼长为14小时51分,推测该处日出地方时为4时35分左右),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应从东北方向升起,所以此时太阳应位于东北至东方位之间,此时物影应朝向西南至西方位之间,根据柱子与影的关系,可知柱子应位于东北至偏东方位,窟口与柱子的外侧朝向(建筑物前)一致,所以莫高窟的窟口也应位于东北至偏东方位,根据选项可知应该是朝向东最合适,BCD错误,A正确。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莫高窟附近为荒漠地带,多沙漠,为了防止沙漠的扩大,选项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行,但注意关键字“合理措施”,设置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力,截留水分,都可有效的减少沙丘的向沙障以外地区的移动,①符合;因当地为大河谷,所以可以通过植树种草进行固沙来减少沙漠扩张的影响,③ 符合;而因为周边的沙漠范围较大,薄膜盖沙、水泥封沙,第一因为这些材质要用量过大,第二还会对当地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所以实施起来不合理,②④不对;故选B。 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某日两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当日 14 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9. C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14时等压线,结合风向,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当日 14 时,选项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C对。A、B、D错。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当日 2 时至 14 时,选项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④,一直是东风,D对。①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A错。②地可能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B错。③地可能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C错。 【11题详解】 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 2 时至 14 时,选项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B对。①、④始终受高压脊控制, ③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气变化小,A、C、D错。 【点睛】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当日 14 时,选项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炎热干燥季节频繁发生野外火灾,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土地会被破坏,并且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019年澳大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比1961- 1990年的平均气澀21.8℃高出了1.52℃。 自9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澳大利亚多处发生大火,并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2020年1月后,澳大利亚发生了多次暴雨天气,熊熊燃烧了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终于在2020年2月13日扑灭了。此次火灾造成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超过600万公顷土地因山火被毁,还造成数十人死亡,几千栋民居被烧毁,5 亿动物葬身火海。澳大利亚东部的森林主要是按树,这种树体内含有较多的油脂。图6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圈”和“澳大利亚1900年-2019年年平均降水情况圈”。 (1)指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特点。 (2)试分析此次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广且持续数月的自然原因。 (3)分析山火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4)推测暴雨天气对大火扑灭的作用。 【答案】(1)整体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多;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东部比西部多。 (2)澳大利亚纬度较低,此时正值南半球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气温比往年更高,降水比往年更少,气候异常,高温干旱,且持续时间长;多桉树分布,桉树体内富含油脂,助燃火势;多大风天气,风助火燃;受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影响。 (3)森林植被破坏,面积减小,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改变河流水文特征;食物来源与栖息地锐减,导致生物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骤减;植被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短期内部分地区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4)暴雨天气带来强降水,雨水扑灭森林大火;阴雨天气使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为地面增加扑火需要的水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获取文字、图示信息的能力。 【详解】(1)分布特点从总体特点—具体分布—特殊位置进行分析;读图可知着火点总体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多,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比西部多。 (2)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广且持续数月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气温、降水、风力)等和植被本身特点分析。澳大利亚纬度较低,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结合材料可知,气温比往年更高,降水比往年更少,气候异常,高温干旱且持续时间长,多桉树分布,桉树体内富含油脂,助燃火势,多大风天气以及受厄尔尼 诺等极端天气的影响。 (3)影响主要从森林减少带来的生态问题以及森林燃烧排放污染气体进行分析。注意一般情况影响有利有弊。大面积山火的发生使森林植被破坏,面积减小,森林覆盖率降低,导致水土流失加重,使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变化增大,加剧旱涝灾害;食物来源与栖息地锐减,导致生物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骤减;植被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燃烧后的灰烬,短期内部分地区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4)暴雨对火灾对影响可从提供水源、降温、直接灭火三个方面分析;暴雨为灭火提供水源;削弱了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减少着火几率;直接扑灭火源。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玫瑰性喜高温、干旱,喜光照,喜疏松遗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断疆于田县把沙漠玫瑰花作为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着力打造沙漠政瑰花产业,现有载培面积约5.5万亩,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在采挡期,工人们要在日出前采摘完毕,等待公司来收购,花朵主要用于加工食品及提炼香精政瑰油。图7示意于田县沙漠政瑰种植区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于田县沙漠玫瑰种植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2)分析于田县大力发展沙漠玫瑰花产业的原因。 (3)若要把“沙漠玫瑰花”打造成于田县的“名片”,请为当地沙漠玫瑰花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于田县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沙漠玫瑰花生长;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较丰富的水源;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有公路经过,交通条件好,有利于产品运输;人口分布较集中,劳动力丰富。 (2)沙漠玫瑰耐旱,种植沙漠玫瑰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有一定的固沙作用;优化农业产 业结构;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减少劳动人口的外流,减轻留守儿童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3)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滴灌技术;加大技术投入,保证沙漠玫瑰花品质;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扩大市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于田县沙漠玫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可从生产、加工、销售方面分析。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背景来分析回答。 【详解】(1)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合理性。自然条件方面:于田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夏季温度高,降水少,晴天多,而且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提供灌溉水源;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地形平坦;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社会经济条件:据图可知,附近有公路经过,交通条件好,有利于玫瑰产品运输;人口分布较集中,劳动力丰富。 (2)根据材料可知,沙漠玫瑰性喜高温、干旱,喜光照,种植沙漠玫瑰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沙漠玫瑰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于田县自然条件适合沙漠玫瑰的生长。相比传统农作物,沙漠玫瑰的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于田县大力发展沙漠玫瑰花产业可以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减少劳动人口的外流,有利于社会稳定等。 (3)于田县沙漠玫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靠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丰富品种、提高质量、改善产业结构、加强宣传等措施。具体措施如下以沙漠玫瑰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拓展经营方式,发展沙漠玫瑰园区的生态观赏和风情旅游等活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品质,打造品牌,开发于田沙漠玫瑰的系列产品;注重种植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保证可持续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 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于2018年11月3—18日在从化区鳌头镇举行。稻草节期间,游客可以观赏田园花海和稻草艺术作品(如下图所示),还可以参与田间采摘、草帽绘画、稻田音乐会、美食品尝和农产品集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分析稻草节选择在11月举行的有利条件,并指出其旅游价值。 【答案】有利条件:水稻丰收后,稻草充足;农闲季节,便于组织活动;秋高气爽,适宜郊游。 旅游价值:美学(观赏)价值;体验(农耕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旅游活动条件和旅游价值分析。 【详解】游客可以观赏田园花海和稻草艺术作品需要合适的天气条件,充足的稻草做艺术品,11月水稻丰收后,稻草充足;农闲季节,便于组织活动;秋高气爽,适宜郊游。旅游价值从美学、文化、经济价值等方面阐述,具体是美学(观赏)价值;体验(农耕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15. [地理一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长期受到人类活动的危害,目前长江仅出产中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0.32%,年捕捞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42万多吨下降至目前的不足10万吨,长江的珍貴鱼种不断在减少,从2020年1月1日起,中国对长江流城重点水域实施为期10年的禁渔令,该禁令在长 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实施,最迟自2021年1月1日起扩大至长江所有天然水道及其重要支流。 结合材料说明实施禁渔令的原因,并为保护长江的珍贵鱼种提出建议。 【答案】原因: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长江的珍贵鱼种濒临灭绝;珍贵鱼种没有食物。 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养殖;立体保护,建基因库,种子库;实施休渔期。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渔业资源减少为背景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详解】根据材料长江年捕捞量逐渐下降,珍贵鱼种不断减少,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鱼种的生存环境,需要实施禁渔令。保护珍贵鱼种可从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育种;采用生物技术建立基因库;实施休渔期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