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苏扇是苏州特产,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历史悠久,国外驰名。2006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扇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宣纸,上胶矶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初、久用不裂,配上书画后,令人爱不释手。时至今日,苏州从事传统纸扇制作的手艺人寥寥无几,这项技艺近乎失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苏州制扇选用的纸张 ①耐干燥 ②耐潮湿 ③耐高温 ④耐虫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 16世纪初,苏扇传入欧洲。从实用角度来看苏扇最受居民喜爱国家可能是 A. 英国、西班牙 B. 西班牙、葡萄牙 C. 法国、德国 D. 法国、瑞典 3. 时至今日造成苏扇制作工艺近乎失传的原因是 A. 生活实用价值降低 B. 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C. 制作技术失传,产品质量下降 D. 历史文化价值降低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苏扇扇面采用的是宣纸。苏州地处湿润地区,空气潮湿,宣纸耐潮湿,①错误,②正确;苏州地处中纬度,气温不会太高,纸扇不需要耐高温,③错误;苏州地处湿润地区,空气潮湿,纸扇易被虫蛀,故纸扇需要耐虫蛀,④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从实用角度来看,苏扇主要用来摇风降温,适合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使用。选项中西班牙、葡萄牙是欧洲纬度较低的国家,夏季气温高,进口苏扇的实用性较强,瑞典、法国、英国、德国、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苏扇在这些国家不实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 由于科技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进步,苏扇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大幅度下降,主要作为工艺品出售,销量小,从事苏扇制作的经济效益较低,故苏扇制作工艺传承困难,近乎失传,A正确;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制作技术尚未失传,C错误;苏扇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D错误; 故选A。 4.我国下列地理事物,以秦岭为分界线的是( ) A. 亚热带和暖温带 B. 森林与草原 C. 种植业与畜牧业 D. 大豆和花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最重要的综合地理分界线——秦岭的了解程度。 【详解】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重合,因此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秦岭南北两侧的植被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秦岭不是森林与草原分界线;秦岭南北两侧均为我国种植业区;我国大豆与花生种植分布非常广泛,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但两者产量都以北方地区为大。所以选A。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边界 B. 区域内部存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具有相似性 C. 区域都是根据社会经济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6. 图示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 河流、明确的 B. 湖泊、模糊的 C. 交通线、模糊的 D. 山脉、明确的 【答案】5. D 6.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含义和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图中各区域的信息,结合区域的含义和特征,可做出判断。 【5题详解】 读图,图中包含的区域有森林公园,高校园区,飞机场等区域,并不是所有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边界,森林公园和河流湖泊的区域边界是模糊的,A错;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B错;图中的县界是按沿山脉划分的,是自然要素,C错;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D对。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含义与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掌握区域界线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读图根据图中河流水系的分布特征可知,区域的县界是沿山脉分布的,且行政区界线明确,ABC错,D对。故选D。 从首代iphone和ipad开始,富士康俨然成为苹果御用工厂。随着苹果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热卖、订单剧增、苹果成为富士康代工业务增长最快的客户,此举也帮助富士康获得了全球“电子制作服务行业”过半市场份额,成为电子行业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富士康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及时快速地运到消费市场,需要与运输系统密切合作,以寻求最佳运输伙伴和确定最优运输路线。此过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与数字地球 8. 富士康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 A. 为研发中心提供创意 B. 辅助总部调控生产 C. 辅助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 为企业空间布局提供决策 【答案】7. C 8. D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7题详解】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此过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用不到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 【8题详解】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富士康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空间布局提供决策,D正确。 陕西省政府于2019年5月7日宣布,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延川、宜川退出贫困县序列。读延安市位置图及该市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对延安市所处地形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一马平川 B. 千沟万壑 C. 孤峰林立 D. 起伏平缓 10. 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①打坝淤地,修建梯田 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③开荒种粮,提高粮食产量 ④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生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9. B 10. B 【解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 【9题详解】 延安市所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疏松,且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冲刷下,而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故属于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形成的地形特征。故选B。 【10题详解】 打坝淤地,修建梯田,陡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生产,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开荒种粮会加剧该地的水土流失,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中甲表示( ) A. 河流断流 B. 过度灌溉 C. 土壤盐碱化 D. 冰川融水减少 12. 推断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河流流量减少 B. 全球气候变暖 C. 经济持续发展 D. 人口快速增长 13.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 兴修水库,增加灌溉水源的存储 B. 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C. 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 大力发展旅游业 【答案】11. A 12. D 13. C 【解析】 本题组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以及治理措施,需要抓住图文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答题。 【11题详解】 根据上下环节的因果关系判断,气候变干和用水量增加会导致河流的水量减少,故地下水位下降,A项正确;土壤盐碱化严重是因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故BC项错误;冰川融水的多少与气温有关,故D项错误。 【12题详解】 图中环境问题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滥牧和垦荒,D正确;河流流量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是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AB错误,经济持续发展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才会产生环境问题,C错。 【13题详解】 水资源不足是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故节约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关键措施,C项正确,兴修水库,增加灌溉水源的存储是不合理的,因为西北地区较为干旱,地表水缺乏,不适宜通过兴修水库来解决用水,A错误;西北地区由于缺水不太适宜大量植树造林,B错误;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可能会超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引起其他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沙漠里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在湖泊旁有众多高大的沙山,有的海拔达1000多米。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中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A. 降水量年际变化小 B. 山地冰雪融水多 C. 年均温多年较稳定 D. 地表径流量大 15. 巴丹吉林沙漠中多高大沙山的成因有 ①冬春季节风力较大 ②南部高大山地阻挡 ③沙漠面积大,沙源广阔 ④靠近湖泊,沙丘湿度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 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沙山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 B. 东南丘陵 C. 东北平原 D. 秦岭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该地区降水稀少,降水量对水位变化影响极小,故A错误;周围沙山高度不大,也不存在冰雪融水,故B错误;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湖水的年蒸发量与年补给量大致相等。湖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而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主要是气温,所以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年均温多年较稳定。故C正确;沙漠中,地表径流量大是错误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5题详解】 高大沙山形成的条件有较强的风力、稳定的沙源、沙堆积后固定性强。该地冬春季节风力强,为沙山形成提供了动力;沙漠面积广大,为沙山的形成提供了沙源;由材料可知,沙山位于湖泊附近,可推知该地地下水丰富,使沙丘内部湿度较大,吸附作用强,固定性增强,长期积累,形成高大沙山。巴丹吉林沙漠盛行西北风(或偏北风)与南部高大山地阻挡关系不大。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6题详解】 沙山是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也是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东南丘陵的形成主要是内力抬升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错误;东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C错误;秦岭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7.热带雨林是 ①“地球之肺” ② 生态脆弱 ③“地球之肾” ④被誉为世界上生物基因的宝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雨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 【详解】雨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有,一、维护全球碳氧平衡—地球之肺;二、全球的生物基因宝库。三、影响全球水循环、水平衡。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因此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很快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热带雨林生态是脆弱的。①②④正确。湿地为“地球之肾”。故选A。 18.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很多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据此回答下题。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有 ( ) ①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④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⑤调蓄洪水 ⑥净化水质 ⑦维持生物多样性 ⑧美化环境 A. ①②④⑥⑦ B. ①③④⑤⑧ C. ④⑤⑥⑦⑧ D. ②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湿地的保护是人类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要进行退耕还湿地,而不是开垦作为耕地或作为城市扩建建设用地,①、④错误;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不是难利用的淡水资源,③错误;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②、⑤、⑥、⑦、⑧正确。D正确。选D。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5中的 A. a B. b C. c D. d 20.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21.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9. A 20. C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据图分析a为生物,b为土壤,c为供给养分,d为雨水淋溶作用。雨林的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即生物为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故该题选A。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大部分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如果雨林一旦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21题详解】 热带雨林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产力极高,对维护全球碳氧平衡、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极其重要。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居住; 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不是生态效益。故②③错误。 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雪的谚语蕴含科学道理,例如“瑞雪兆丰年梦、“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上述谚语适用的主要地区是 A. 东北 B. 华北 C. 西南 D. 华南 23. “瑞雪兆丰年”,是因为大雪能够 ①使越冬作物防冻保暖 ②改善来年春季土壤墒情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 ④抑制沙尘天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2. B 23.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农业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22题详解】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此地种植的小麦为冬小麦,冬小麦的主产区为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而华南和西南以水稻为主,故选B。 【23题详解】 冬季降大雪,麦苗如同盖一床被子,地表不因严寒降温太快,起到保温作用,①对。融雪时,温度低,还可以冻死害虫,此外,融雪后可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华北地区的春旱,②对。大雪融化成水,对土壤有机质增加有限,华北地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麦苗覆盖土地,土壤含水量高,也不易起沙,③④错。故选A。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 A. 河流水 B. 冰川融水 C. 湖泊水 D. 深层地下水 25. 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 A. 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 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 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 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西北地区深居我国内陆,距海远,大气降水稀少,雨水补给河流比较少。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不足,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利用,ACD错误。但西北地区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冰川,融化后可以补给河流,所以西北地区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B正确。选B。 【25题详解】 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不是自然原因,AD错误。远离海洋,降水少,植被稀少,风蚀严重,植被稀少,这是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B正确。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毁坏草场,但这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选B。 【点睛】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以干旱为主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地表以荒漠、荒漠草原为主;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海洋水汽的阻隔,使西北地区水汽少,从而降水稀少。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的比较。 北方民居 南方民居 方位观 正南正北方位观强 正南正北方位观弱 墙体特点 墙体严实厚重 墙体轻薄 房顶坡度 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房檐 窄 逐渐加宽 房屋进深和高度 小 逐渐加大 建筑成本(同等面积) 比南方高 比北方低 房屋间距 大 较小 材料二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山西人爱喝醋,四川、贵州、湖南的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反映北方气候__________。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_____,反映了我国降水_________的分布特点。房屋间距北方大于南方主要是由于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联系生活再举出几例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并阐述这些习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案】(1)寒冷 降低 南多北少 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正午日影长(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正午日影短) (2)崎岖 秋冬冷湿(潮湿寒冷) (3)例如广东降水多,民居多骑楼,便于居民行走,夏季高温,要求房屋通风好,方便纳凉。南方喜食米饭,北方喜食面食,因为北方干旱少雨,适合种植小麦、高粱等旱作物;南方降水量大,适宜水稻生长。 【解析】 【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详解】(1)民居和房屋建筑的差异主要体现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北方地区墙厚,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更强主要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屋顶的坡度主要反映降水的差异。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反映了我国降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房屋间距北方大于南方主要是由于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正午日影长,而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正午日影短。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川、贵、湘地区,多为山区,地形崎岖;气候秋冬季节阴雨天气多,气候秋冬寒冷潮湿,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导致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北方降水较少,南方阴雨天气多,北方多旱地,南方多水田,耕地类型的差异导致了南方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北方河流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南北方聚落分布形态的差异等。 27.读东南亚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飞越大洋,跨过赤道,从北至南,经历寒暑。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 在 “下南洋”的史书上又留下丰富生动的一章。 材料二: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菌草种植在巴新推广开来,目前已经扩展到巴新3个省的10个区。1平方米的菇床每年可以采收120千克新鲜蘑菇。一个农户如果利用10平方米养殖蘑菇,每年就可以收获蘑菇1吨多——“一家人就脱贫了。”因为低成本、易种植,菌草也成为巴新具有超高人气的经济作物,还产生了一批“菌草迷”。 (1)习主席从北京一路南下至巴新,沿途区域体现 (地带分异规律),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2)菲律宾的火山地震较为频繁,其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 (3)东南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和 ,按投入分类属于 农业。 (4)简述巴新菌草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 (2)太平洋 消亡 (3)水稻种植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集约型 (4)劳动力丰富廉价;中国技术支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解析】 【分析】 以东南亚区域为背景,考查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内力作用以及气候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难度较小,基础性知识考查,考查学生基础识记能力。 【详解】(1)习主席从北京一路南下至巴新,沿途区域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菲律宾的火山地震较为频繁,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作用形成岛弧。 (3)东南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东南亚纬度较低,多位于热带,热量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按投入分类属于集约型农业。 (4)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和政策等方面展开。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廉价;并且有中国技术支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点睛】(1)影响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辐射松喜湿、耐贫瘠,生长速度快。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地带,19 世纪才由移民携带种子落户新西兰。新西兰松材质结构均匀,稳定性高,极易干燥和上色,最易进 行防腐处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辐射松被大量地种植在沿海沙地、火山台地和丘陵地带。如今,辐射松已经是当地的当家树种,给新西兰带来了巨额财富。新西兰民居一般为多层木质结构建筑。下图为新西兰位置、地形示意图。为了扭转天然森林资源锐减局面和林业颓势,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已尝试引进辐射松。 (1)与加利福尼亚相比,说明新西兰成为辐射松第二故乡的优越条件。 (2)新西兰民居一般为多层木质结构建筑,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我国的四川和湖北等地尝试引进辐射松的理由。 【答案】(1)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火山台地土壤肥沃;纬度较高,森林病虫害少;森林火灾少。 (2)新西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木质结构利于防震;新西兰木材资源丰富;辐射松材质好,易干燥和易进行防腐处理。 (3)我国宜林面积广;我国木材需求量大;辐射松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材质好,用途广(环境效益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新西兰成为辐射松第二故乡的优越条件,应结合辐射松的生活习性,从新西兰、加利福尼亚的自然条件对比考虑。根据材料可知,“新西兰松喜湿”,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其生长;因气候湿润,森林火灾少;与加利福尼亚相比,新西兰纬度较高,气温低,森林病虫害少;根据图示可知,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 (2 )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木质结构建筑防震性能好,但消耗木材量大,因此本题应从当地的地质条件与森林状况等方面考虑。根据图示可知,新西兰地处断裂带,地震频发,木质结构利于防震。读材料可知,新西兰木材资源丰富,新西兰松材质好,易干燥和上色,易进行防腐处理。 (3)本题属应从市场需求、新西兰松的生长坏境适宜及用途广泛方面回答。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木材需求量大;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宜林面积广;“辐射松喜湿、耐贫瘠,生长速度快”说明辐射松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新西兰松材质结构均匀,稳定性高,极易干燥和上色,最易进行防腐处理”说明辐射松材质好,用途广。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局部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在图中找出两个能体现黄土高原典型地形特征的信息。 (2)简要分析当地成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 (3)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说明属高原地形;等高线特别弯曲,说明沟壑纵横。 (2)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属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降水较少,不利于农作物生产;水源不足;降水集中,泥沙淤积,河谷多洪涝灾害等。 (3)观点一: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该地区地处半湿润和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适合森林草原生长;当地有大量劳动力来种树。 观点二:不适宜栽培树木。该地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不适合栽培;种树的成本较好,自然恢复更好。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的判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详解】(1)等高线图判断时要看等高线的数值、弯曲和疏密;从图中看等高线数值在1000~2000米之间,等高线相对稀疏,可判断出是高原地形;图中等高线特别弯曲,说明多沟壑。 (2)“穷山”指的是土地生产力低, “恶水”指的是多旱涝灾害;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源等方面来分析;黄土高原成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位于高原向平原过度地区,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属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水源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旱涝灾害;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谷多洪涝灾害等。 (3)是否大力植树造林可从造林的区位条件和造林对当地的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有利影响是支持植树造林的理由,如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该地区地处半湿润和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适合森林草原生长;当地有大量劳动力来种树。 不支持植树造林的理由可从造林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来分析,如该地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不适合栽培;种树的成本较好,自然恢复更好。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 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答案】(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调节局地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任意三点) (3)不合理。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开垦农田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缩减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威胁鸟类生存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详解】(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一般从该地区来水大于去水而导致积水形成湿地分析。降水多,地势低洼,有利于水流汇集;植物茂密,土壤黏重,地表积水;河流众多,易发凌汛,河流泛滥;纬度高,气温低或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冻土广遍,不利于水流下渗等。结合图示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多,水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冻土深厚,地表水不易下渗,最终形成湿地。 (2)扎龙湿地是河水漫溢形成的,因此它一般具有调节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 (3)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将其开垦为农田,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结合材料可知该地是全球众多知名鸟类繁殖和栖息地,湿地破坏将威胁鸟类生存;扎龙湿地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因此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不合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