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8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综合检测考试试卷解析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解析:第1题,由图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第2题,由图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捷,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答案:1.D 2.C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的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4.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B.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三河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 ‎ D.三地都是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地区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河流分布等可判断:甲为尼罗河三角洲、乙为长江三角洲、丙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第3题,三条河流都位于北半球,汛期都出现在夏季;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与乙、丙亚热带季风气候差异较大,植被类型不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选项正确。第4题,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分布,A选项正确。‎ 答案:3.C 4.A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5~6题。‎ 人均GDP与全 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6.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 佳 解析:第5题,仔细读图表可知,人均GDP水平自高到低依次是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自高到低依次是河南、黑龙江、浙江、青海,可以看出人均GDP水平越高,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说法错误,A项错。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浙江、河南、青海、黑龙江,因此城市化水平越低,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说法错误,B项错。人均GDP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一致,从高到低都是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C项正确。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对水资源压力的排序也不一致,D项错误。第6题,青海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不宜发展高科技产业,A项错。河南人口众多,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高,不宜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B项错。浙江人口稠密,平原面积小,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高,不宜发展用耕地较多的产业,C项错。黑龙江耕地广阔,人均耕地多,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D项正确。‎ 答案:5.C 6.D 下图为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8.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解析:第7题,a时期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c时期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 ‎,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选择A项。第8题,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选择D项。‎ 答案:7.A 8.D ‎2014年6月12日,中国国防部首度公布日本战机进入东海航空识别区照片。国防部发言人指出,日方的做法是危险的,具有明显的挑衅性质,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下图为“我国东海航空识别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9题。‎ ‎9.我国根据国际法对进入东海识别区的外国飞机进行定位和动态监测识别,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 对进入东海识别区的外国飞机进行定位和动态监测识别,就需要确定其精确的位置和移动情况,主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时定位,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所以选择C。‎ 答案:C ‎“快的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乘客可以轻松发单,随时随地打车。据图完成第10题。‎ ‎ 10.“快的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并显示在手机上的最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数字地球 C.RS D.GPS 解析: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是通过GIS分析处理数据后,找到距客户最近的出租车,再传给用户。这里需要对城市出租车信息、道路网信息、客户个人位置信息等时间综合分析,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所以A对。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方法,将已知的信息用数字表示出来,实现资源共享,不能分析、处理,B错。RS是遥感,GPS是导航、定位为主要功能,不能进行分析、处理,所以C、D错。‎ 答案:A 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举办。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的紧张进行中。青奥会期间,南京市将建立“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该系统可清楚显示由运动员驻地前往赛场之间的路况。根据这些提示信息,司机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线路,避开拥堵路段,确保运动员按时到达比赛场地。读图,回答11~12题。‎ ‎11.青奥会期间“南京智能交通系统”可为青奥会服务车辆提供的智能监控调度服务主要有(  )‎ ‎①最佳行车路线 ②运行车辆的车况③提供实时路况信息④动态导航服务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南京智能交通管理是南京城市管理GIS的具体表现,通过图层叠加获取城市交通信息,青奥会期间为工作人员提供的从居住小区到所工作的比赛场馆的 最短行车路线图,是综合了下列________而获得的(  )‎ ‎①南京市交通图层 ②南京市居民区图层 ③南京市公园分布图层 ④南京青奥会场馆分布图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1题, 南京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为青奥会服务车辆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最佳行车路线、实时路况信息等多种服务,但不能提供每辆运行车辆的车况信息。第12题, 青奥会工作人员去工作地点的最短路线应是综合了南京的城市道路布局、居民区布局、运动场馆布局状况而得出的。‎ 答案:11.A 12.B ‎2014年6月17日,国际在线报道,今天世界迎来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依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这深刻揭示了生态系统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警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密切关系,积极保护和恢复林木及荒漠植被,有效消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带来的灾害。据此回答13~14题。‎ ‎1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退耕还草 D.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1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3题,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而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以防绿洲退化为荒漠。第14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答案:13.B 14.C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 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15~16题。‎ ‎ 15.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16.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解析:第15题,根据图乙水井周边的景观可以看出,离水井越近,植被越少,说明离水井越近,植被破坏越严重,这是由过度放牧所致。第16题,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四地依次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因而图乙所示的生态现象出现在B地。‎ 答案:15.D 16.B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甲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 ‎18.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甲地形区为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第18题,由于乙地形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7.D 18.C 丽江地处西南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降水主要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年降水量约为980毫米,夏秋多,冬春少。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丽江所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严重 B.酸雨危害 C.大气污染 D.水土流失 ‎20.防治这一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设污水处理厂 ②保护天然植被,植树造林 ③禁止陡坡开荒 ④退耕还林 ⑤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第19题,丽江地区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加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20题,防治水土流失应加强对植被的保护,推广沼气可减少对薪材的砍伐。‎ 答案:19.D 20.B 读我国36°N附近某地10年前、后土地利用状况对比图,回答21~22题。‎ ‎21.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22.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 ‎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解析:第21题,由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植被类型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耕地为旱地。从图可知,该地为低山丘陵,森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沿海滩涂面积扩大。第22题,合理可行的行为必须是既满足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和改善环境。‎ 答案:21. B 22. C 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23~24题。‎ ‎23.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沙漠化、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4.该河下游弱水流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 A.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解析:第23题,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出现盐碱化和沙漠化现象。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地势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的东部季风区,选项B正确。第24题,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泊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全球变暖、空气干燥、蒸发增强等),也有人为原因(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并且人为原因为主要原因,选项D正确。‎ 答案:23.B 24.D ‎25.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禁止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和超载过牧,退牧还草 解析: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可知②地湿地破坏严重,应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项目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__①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__②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__③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__④__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特征的对比。第(1)题,新疆的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丰富;江苏省气候类型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河网密集。第(2)题,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是沿海省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3)题,由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知,新疆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小于江苏。第(4)题,新疆有丰富的资源,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新疆还可从江苏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有利于产业升级。而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缺乏,新疆丰富的资源,可缓解江苏省资源紧张状况。‎ 答案:(1)‎ 项目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 较少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 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2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建成区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图甲是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图乙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 ‎ ‎ ‎1988年和2014年该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单位:平方千米)‎ 土地利用类型 ‎1988年 ‎2014年 林地 ‎51‎ ‎26‎ 耕地 ‎50‎ ‎11‎ 淡水资源 ‎6‎ ‎5‎ 滩涂 ‎5‎ ‎3‎ 建设用地 ‎11‎ ‎97‎ 总面积 ‎123‎ ‎142‎ ‎(1)据图甲概述1988年到2014年该岛建成区的变化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据上表,简要说明2014年与1988年相比,该岛在城市发展中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变化。‎ ‎(3)根据所提供信息对图示A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中阴影分布的变化可判断出建成区的变化;根据不同时期岛屿面积的变化,可判断出海岸线形态变化的原因。第(2)题,结合表中数据计算即可。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理由符合逻辑即可。 ‎ 答案:(1)建成区面积逐步增大。 填海造陆所致。‎ ‎(2)林地减少25平方千米;耕地减少39平方千米;淡水水域减少1平方千米;滩涂减少2平方千米;填海造陆19平方千米;建设用地增加86平方千米。‎ ‎(3)提出相关合理建议(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其理由是在A地为该岛300米以上的土地类型区的基础上说明的,且符合逻辑。‎ ‎ 28.在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是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洪涝灾害程度越深,地物温度往往越低。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的物体发出的辐射波长也就越长。读洪涝监测中典型地物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图,回答问题。‎ ‎(1)监测洪涝中典型地物的光谱反射率首要采用的现代化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这种技术检测自然灾害的优势是什么?‎ ‎(2)简述通过典型地物光谱反射率监测洪涝的原理。‎ ‎(3)如果计算洪涝区域内旱田、果树、林地等不同下垫面损失,还需结合的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 解析: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获取的常为呈面状的地理信息,其范围一般较大;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获取的为点状的地理信息,非常精确。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将利用RS、GPS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查询、分析。‎ 答案:(1)遥感(RS) 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可动态监测;获取信息受限条件少,适应性强,获取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 ‎(2)‎ 地面受灾程度与土壤、植被密切相关,当地面和植被遭受洪涝时,其反射率会产生变化。在地面未遭受洪涝或洪涝程度低时,地物反射率以植被最低,水体次之,土壤最高;在洪涝程度较严重时,地物反射率以水体最低,土壤次之,植被最高。‎ ‎(3)GIS ‎ 29.2015年1月26日,《宁夏日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红线,保护好美丽宁夏的靓丽名片。严格市、县(区)绿化面积和森林覆盖率考核,深入开展大绿化大整治,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全年新增造林12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50万亩、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05%。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2分)‎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解析:第(1)、(2)题,Q、R两地都处于西北地区,R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是由于受地形、水等因素的影响,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盐渍化的产生。第(3)题,草方格沙障既能减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为省区的分界线,同时它还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而又可推断出它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结合初中知识,可知其还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答案:(1)土地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4)①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⑤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⑥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任答4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