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地理新攻略大一轮精练:第三单元第四讲天气及大气系统夯基提能作业(北京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攻略大一轮精练:第三单元第四讲天气及大气系统夯基提能作业(北京专用)

第四讲 天气及天气系统 题号 考点 难度 ‎1‎ 锋面天气 ‎★‎ ‎2‎ 天气特征 ‎★‎ ‎3‎ 气旋与天气 ‎★‎ ‎4‎ 沙尘天气 ‎★★‎ ‎5‎ 沙尘天气的成因 ‎★★‎ ‎6‎ 锋面与天气 ‎★★‎ ‎7‎ 锋面与天气 ‎★★‎ ‎8‎ 综合考查天气系统 ‎★★‎ ‎9‎ 冷锋与天气 ‎★★‎ ‎10‎ 锋面与天气 ‎★★‎ ‎11‎ 暖锋与天气 ‎★★‎ ‎12‎ 台风 ‎★★‎ ‎13‎ 台风 ‎★★‎ ‎14‎ 锋面气旋 ‎★★‎ ‎15‎ 锋面气旋 ‎★★‎ ‎16‎ 等压线图的综合判读 ‎★★‎ ‎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下面三题。‎ 时间 天气状况 日平均气温 最大风力 空气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 多云 ‎11 ℃‎ ‎5级 总悬浮颗粒物 第二天 阴雨 ‎8 ℃‎ ‎8级 总悬浮颗粒物 第三天 晴 ‎3℃‎ ‎4级 NO2‎ ‎1.(2018北京石景山期末)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单位:hPa)(  )‎ 答案 C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而且期间出现降水,因此可能为冷锋。锋面只能与低压伴生,因此C项正确。‎ ‎2.(2018北京石景山期末)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答案 A 从表格中可知第三天为晴天,第二天为阴雨天气。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大气逆辐射弱,A项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气温日较差大,C项错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D项错误。‎ ‎3.(2018北京石景山期末)这三天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云层厚薄变化影响 B.与气流方向和性质有关 C.与风力大小变化相关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导致 答案 B 第一天气温高,是因为受暖气团控制,第三天气温低,是因为受冷气团控制,B项正确。‎ 下图为“2017年4月7日某时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该日M地出现“落黄沙”天气,沙尘来自远处的地表扬沙,通过高层气流输送到M地上空飘落而形成。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该日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  )‎ A.黄土覆盖的甲地 B.植被稀少的乙地 C.气候干旱的丙地 D.狂风肆虐的丁地 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及中国区域差异。甲地和丙地为半湿润地区,成为扬沙来源的可能性较小,A、C项错误。丁地等压线较稀疏,且相对较湿润,D项错误。乙地位于我国植被稀少的西北地区,干旱多沙,由图示等压线数值可知,乙地位于低压槽,其西北方向是冷高压,在乙处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故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乙地,B项正确。‎ ‎5.(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形成M地“落黄沙”天气的原因是(  )‎ A.上升气流将M地的沙尘扬起 B.M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P处的大风将沙尘吹向M地 D.沙尘来源与N处的高压槽有关 答案 B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天气。根据图中M地附近等压线弯曲方向及数值分析可知,M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形成“落黄沙”天气,B项正确。‎ ‎  读“锋线、雨区示意图”,此时锋线正向东南方向移动。回答下面两题。‎ ‎6.(2018北京大兴期末)图中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及性质为(  )‎ A.北半球 冷锋 ‎ B.北半球 暖锋 C.南半球 冷锋 ‎ D.南半球 暖锋 答案 A 由材料可知,锋线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说明雨区在锋后,因此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天气系统中冷气团势力强,即北部为冷气团,因此为北半球的冷锋。故A项正确。‎ ‎7.(2018北京大兴期末)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我国(  )‎ A.沿海地区可能出现台风 B.北方夏季可能出现暴雨 C.江淮地区可能出现梅雨 D.南方可能出现连续降水 答案 B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可能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B项正确。台风属于低压系统,其形成不受冷锋影响,A项错误;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的,C项错误;南方出现的连续降水主要受暖锋影响,D项错误。‎ ‎  2018年2月28日,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东北大部出现强降雪天气。下图为该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2018北京丰台一模)此时,(  )‎ A.江西省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 B.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 C.北京降雪规模小的原因主要是锋前暖气团较干燥 D.吉林省西部出现暴雪的原因是正处于暖锋的锋后 答案 C 据图可知,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不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A项错误;风暴潮发生在夏秋季节且此时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高压控制,不可能受风暴潮袭击,B项错误;北京降雪规模小的原因主要是锋前暖气团较干燥,C项正确;吉林省西部出现暴雪的原因是正处于冷锋锋后,D项错误。‎ ‎9.(2018北京丰台一模)图中P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天气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答案 D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图中P锋面系统为冷锋,其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D项正确。‎ 下图分别为我国南方某区域中S、T两地和M、N两地间海平面气压变化图(时间为某年5月21日某时刻)。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2017北京海淀期中)该区域的气压(hPa)分布状况可能是 (  )‎ 答案 C 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气压为995 hPa,O处气压为1 000 hPa,N、T处气压最高,为1 005 hPa,所以C项正确。‎ ‎11.(2017北京海淀期中)未来几天,S地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可 能是 (  )‎ A.天气晴朗,气压升高 B.连续阴雨后,气温升高 C.黄沙满天,湿度降低 D.狂风暴雨后,气温降低 答案 B 读图并结合上题可知,未来几天,S地将经历暖锋过境,因此S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可能为连续阴雨后,气温升高,所以B项正确。‎ ‎2017年第20号台风“卡努”10月12日生成,10月16日于广东沿海登陆。甲、乙两图分别为10月14日20时、10月16日5时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甲 乙 ‎12.(2018北京朝阳期中)甲图中(  )‎ A.最大气压差约为 70百帕 B.内蒙古的大部分为大风或降雪天气 C.台湾南部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D.我国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风速小 答案 A 甲图中最低气压位于南部的低压中心,在970~980百帕之间,最高气压在1 030~ 1 040百帕之间,因此气压差在50~ 70百帕之间,因此最大气压差接近70百帕,A项正确;内蒙古大部分在冷锋锋前,因此不易出现降雪天气,B项错误;台湾南部盛行东北风,C项错误;我国南方地区等压线比北方密集,因此风速比北方大,D项错误。‎ ‎13.(2018北京朝阳期中)由甲图到乙图(  )‎ A.主要的气压中心移向东北 B.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降温过程 C.K 处天气转晴,气压减弱 D.冷空气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影响减弱 答案 B 由甲图到乙图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冷锋天气,因此出现降温过程,B项正确。主要气压中心向东南移动,A项错误;K处气压增强,C项错误;冷空气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影响增大,D项错误。‎ ‎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段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两题。‎ ‎14.(2018北京人大附中测试)图中所示雨带绘制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据图可知,丙、丁两处为高压脊,多晴朗天气,不会形成降水,C、D错误;乙处为冷锋,降水位于锋后,B正确;甲处为暖锋,降水应该位于锋前,A错误。‎ ‎15.(2018北京人大附中测试)关于四地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 A.北京:-6~ 4℃ 多云转晴 东南风 B.上海:9~ 12℃ 小雨转阴 东北风 C.哈尔滨:-4~ 13℃ 晴 西北风 D.满洲里:-31~ -17℃ 小雨转晴 西北风 答案 B 据图可以判断,北京吹偏北风,A错误;上海位于冷锋的锋后,多阴雨天气,且为东北风,B正确;哈尔滨此时吹西南风,C错误;满洲里为晴朗天气,D错误。‎ ‎16.(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描述乙图中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气压分布的差异。‎ ‎(2)试分析5月7日图中,北京受    天气系统影响,一般形成    天气,该日白天北京比平壤气温低的原因是什么? ‎ ‎(3)对比甲、乙两图,渤海湾风速的变化怎样?试分析判断的理由。‎ ‎(4)分析图示季节华北地区多旱灾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 (1)东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小。中西部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 ‎(2)低压(气旋) 阴雨 北京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气温较低。(或平壤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气温较高。)‎ ‎(3)风速变大。 5月7日的等压线较之前变密,水平气压梯度变大,风速变大。(必须有体现变化的词)‎ ‎(4)该季节锋面雨带未到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该季节多大风天气,且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华北的河流径流量较小。‎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及密集状况回答。第(2)题,结合5月7日的插图中北京附近的气压值状况回答。第(3)题,风速的变化,主要看两图中等压线的密集程度,等压线变密集说明风速变大。第(4)题,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来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