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西藏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西藏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 A. 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 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C. 天然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D. 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2. 有利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的措施有( ) ①生态退耕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南水北调 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⑤铺设防渗地膜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显示吉林省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天然湿地面积减小,但湿地总面积增加,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故C项正确。 【2题详解】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生态退耕、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为华北、西北供水,铺设防渗地膜影响水循环,降低湿地环境效益,①②④对,故A项正确。 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4.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降低能耗 ②进口煤炭 ③开发新能源 ④调整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5.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 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 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 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答案】3. D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较大,说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用电量大于发电量,说明能源资源缺少,需要输入能源。①正确,②错误。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说明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较小。③正确。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畅通,④错误。故D正确。 【4题详解】 本题要求的是“节流”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等都为节流措施。进口煤炭和开发新能源都为开源措施。故D正确。 【5题详解】 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但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的状况,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既可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又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A正确。B、D不能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既会加重西部地区的生态压力,又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故B、C、D错误。 田纳西河流域(见下图)的开发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此时的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田纳西河“洪水为患”较多的时段是( ) A. 初冬 B. 初春 C. 初夏 D. 初秋 7. 地形对田纳西河的影响主要是( ) A. 便于陆路交通 B. 容易产生凌汛 C 水能资源丰富 D. 夏季地形雨多 8. 田纳西河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棉花种植对土壤肥力消耗大 B. 大量植被破坏 C. 炼铜业排放高浓度 SO2 D. 灌溉用水增多 【答案】6. B 7. C 8. C 【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田纳西河流域是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冬春多雨、夏秋少雨;冬末春初降水多,洪水为患。田纳西河流域主要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炼铜业能源消耗量大,燃煤会排放高浓度SO2 ,形成酸雨。 【6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是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冬春多雨、夏秋少雨;冬末春初降水多,洪水为患。选B正确。 【7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主要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田纳西河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无冰期,无凌汛;田纳西河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易在夏季产生地形雨。选C正确。 【8题详解】 炼铜业能源消耗量大,燃煤会排放高浓度SO2 ,形成酸雨;棉花种植对土壤肥力消耗大,大量植被破坏,只会加剧土地退化,不会造成酸雨;灌溉用水增多,更不会形成酸雨。选C正确。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 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 接近原料产地 B. 劳动力价格低 C. 市场广阔 D. 技术水平高 10. 20世纪90年棉纺织工业由我国上海等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 B. 新疆邻国多,便于棉纺织品出口 C. 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 D. 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答案】9. B 10. 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 【9题详解】 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降水丰富,不适合棉花的种植,故排除选项A;日本人口相对于美国较少,市场相对较小,故排除选项C;棉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20世纪初,日本经济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美国经济较为发达,技术水平高,劳动力价格较高,所以劳动力价格低是棉纺织工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故选项B正确。 【10题详解】 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所以东部地区棉纺织品市场广阔,而且棉纺织品的主要输出地也在东部沿海港口,故排除选项A、B;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但是与棉纺织品基本无关,故排除选项D;新疆地处西北,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适合优质长绒棉花生长,长绒棉产量高,转移到新疆可以接近原料产地,故选项C正确。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问题。 1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 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 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 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答案】C 【解析】“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易造成水土流失,涵养水土的能力差;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C正确。 不是陡崖,危石崩落可能较小,A错误; 易发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不是引发地质灾害,B错误; 人工修复的原因是恢复生态,不是增加旅游景点,D错误。 二、非选择性试题(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索马里香蕉种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殖民时期,在索马里南部的谢贝利河下游肥沃的土地上,曾有200多个种植园,种植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除了供应国内市场,索马里香蕉还大量出口到意大利、中东等地区。索马里香蕉味道极佳,入口如香草奶油,号称“世界最甜香蕉”,索马里也因此赢得了“香蕉王国”的美誉。谢贝利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东部高原,入海口是一片沼泽,最后注入印度洋。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热,分雨季和旱季,最大汛期出现在4~6月。 材料二 下图为索马里半岛地形图(左)和谢贝利河流域图(右)。 (1)评价该地区种植香蕉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索马里香蕉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和中东等地的原因。 (3)该地区拟把香蕉制成香蕉干出口,试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1)①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光照强;②雨季水量充沛,附近有灌溉水源;③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 (2)①索马里和意大利有历史渊源;②意大利和中东地区不宜种植香蕉,香蕉产量小;③不宜长距离运输;④意大利和中东地区距离索马里较近。 (3)①香蕉易腐烂,制成香蕉干存储时间长;②香蕉干重量较香蕉轻,可降低运输成本;③延长产业链,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解析】本题以索马里半岛地形图和谢贝利河流域图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1)本题关键词“种植香蕉”,答题方向“有利自然条件”,一般从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等角度进行思考:通过材料和图得知,谢贝利河流域地处北纬0~6度的赤道附近,所以终年高温,光照强;材料中阐述,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热,分雨季和旱季,最大汛期出现在4~6月,说明雨季水量充沛;索马里南部的谢贝利河下游肥沃的土地,说明土地平坦,土壤肥沃;谢贝利河流经的下游,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 (2)从材料中得知,索马里香蕉种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殖民时期,有这个历史渊源。此外意大利和中东地区因为气候原因,不宜种植香蕉,但是对香蕉的市场需求量大;香蕉是不宜长距离运输的水果,由于意大利和中东地区和索马里相对距离较近,便于出口。 (3)可以从香蕉的特点来分析,新鲜的香蕉保存时间短,且重量大。改变其存储条件便于保存,制成香蕉干,脱水后存储时间长;香蕉干经过脱水重量较香蕉轻,可降低运输成本;从新鲜香蕉到香蕉干等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全国重点旅游省份之一,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众多,截止到2010年,江苏共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及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20处,有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1家、历史文化名城9座(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无锡、南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国际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旅游景点分布图 (1)简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请说明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2)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1)区域旅游业发展条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旅游资源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等,这是答题的“框架”,“框架”尽可能完整、全面可以保证不掉点、得高分。结合材料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江苏省靠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从图中看,江苏省的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多样,线路密集,故交通便利;江苏省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2)国际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教材上阐述的内容,依据教材阐述即可作答。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冬季我国许多老人到南方越冬,他们被称为“候鸟人”。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在巴马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候鸟人”。 (1)指出巴马吸引大量老人越冬的旅游资源优势。 (2)列举大量涌入的人群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冬季温暖舒适,适合越冬;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 (2)环境污染;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破坏当地环境和资源;传染疾病等。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旅游活动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结合到课本知识分析答题。 (1)旅游资源的优势应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三方面分析。从材料中可知该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旅游景观丰富而独特,并且集群分布,自然、人文景观组合优良;其次考虑本题中强调的是北方老年人在冬季到此越冬,所以要强调冬季该地较为温暖。 (2)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大量人群涌入超过地区的旅游承载能力,造成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等问题;一些“候鸟人”身患严重疾病,居住时间长,很容易造成人群交叉感染。 15.【地理--选考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攀登珠穆朗玛峰人数增多,产生的废弃物增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人关注。我国登山管理部门相继提出控制登山人数、成立高山环保基金会、制定登山管理办法等措施,以减少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 分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废弃物增多易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 【答案】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高,废弃物难以分解,清理废弃物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易退化,难恢复。 【解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废弃物增多易引发废弃物污染及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这和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其他地方可以分解的废弃物,在这里却难以分解,废弃物增多在这里更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这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在这里破坏了生态之后,生态环境就不能回复到原来的样子了。 16.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 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答案】季节:该地区山火易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易发生在冬季。 原因:过火林地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加剧地表侵蚀。 【解析】读图,该地位于30°-40°大陆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易发生火灾;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降水集中,易发生水土流失。过火林地植被覆盖低,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加剧地表侵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