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江门市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广东省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三级 ‎2019-2020学年延迟开学3月份地理模拟试题 第Ⅰ卷 一、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海底地形平坦,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景象十分壮观。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路两用大桥通车。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与锡瓦什湾相隔,锅瓦什湾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m的淤泥。由于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近百年来,亚速海的盐度发生了变化,关于其盐度变化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变小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补给水源增多 B. 变小 经济发展排放废水增多,稀释了海水 C. 变大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盐度增加 D. 变大 生产活动中大量引水,海平面下降,黑海海水倒灌 ‎2. 二战时修建的刻赤海峡铁路大桥被损毁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因发生地震灾害而损毁 B. 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摧毁 C. 海水挟浮冰撞毁桥墩 D. 因泥沙淤泥积航道而废弃 ‎3. 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13 -‎ A. 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B. 夏季蒸发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D. 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材料和图示,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1题详解】‎ 该区域没有大规模山脉,所以不会因为全球变暖而导致冰雪融水增多,却可能因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所以受全球变暖影响,该海域盐度不是变小,而是可能变大,故A错。经济发展对水源的需求量往往大于排水量,所以,受经济发展影响,该区域的水量最可能减少,从而导致海面降低,黑海海水倒灌,使该海域盐度变大。所以,B错,D正确。C选项,全球变暖是盐度变大的可能原因,但是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影响程度较小,人为原因才是最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最佳答案为D。‎ ‎【2题详解】‎ 该地区远离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海底地形平坦,说明该地并未发生火山地震,所以因发生地震灾害而损毁的可能性不大,故AB错。材料中提到“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所以可以推测大桥损毁的原因最可能是海水挟浮冰撞毁桥墩,故C正确。平均深度只有8米的海域是不适合船只航行的,即便泥沙淤泥积航道,也不会导致大桥损毁。故D错误。综上,正确答案为C。‎ ‎【3题详解】‎ 海湾海底分布着厚达5米的淤泥,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比较活跃,所以海底物质容易腐烂变质引发臭味,故C描述比正确。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海底臭味更容易散发出来,故B描述正确。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没有外界海水的稀释,臭味不易减少,故D描述正确。材料提到“沿岸常年有海流”,所以A描述不正确。综上,正确答案为A。‎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向南注入里海。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水平面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3 -‎ ‎4. 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 ‎②坡度逐渐减缓 ‎③增速先慢后快 ‎④春季增长最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5. 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 根据材料,可推测1900-1978年甲处砂体颗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大致为 A. 中间粗、两端细 B. 上端粗、下端细 C. 下端粗、上端细 D. 两端粗、中间细 ‎【答案】4. D 5. B 6. B ‎【解析】‎ ‎【4题详解】‎ 读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图,根据不同年代三角洲变化的变化可以判断,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大,①对。增速先快后慢,③错。后期增长速度较慢,三角洲坡度逐渐变陡,②错。伏尔加河要冬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水量最大,三角洲春季增长最快,④对。故选D。‎ ‎【5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2000年里海深度位于1920年和1940年之间,说明里海面积介于1920年和1940年之间,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1920年和1940年之间,读左图可知,乙位置符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 13 -‎ 读图分析可知,伏尔加河三角洲是由伏尔加河的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越向下沉积越早,多为颗粒较细的沉积物,越向上为后沉积的物质,颗粒较大,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细上端粗,故B对。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流水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南宋都城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南宫北市,南北狭长,形似“腰鼓”。其选址与布局体现了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的高度融合。下图示意南宋临安城的位置及布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7. 临安城选址于山环水绕之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适宜,可缓解热岛效应 B. 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 C. 地势起伏和缓,可减轻洪涝灾害 D. 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 ‎8. 当时的商业网点和住宅在布局上,最可能是 A. 沿河分布 B. 沿城区界分布 C. 沿山麓分布 D. 沿湖分布 ‎9. 现在的临安(杭州市临安区)已成为杭州市的“硅谷”,这主要得益于 A. 深厚的传统文化 B. 众多的高等院校 - 13 -‎ C. 较高的知名度 D. 优美的生态环境 ‎【答案】7. B 8. A 9. D ‎【解析】‎ 本题组以南宋都城临安城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城市区位、功能区分布、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7题详解】‎ 南宋时期,没有现代工业和汽车,房屋建筑不高,热岛效应不明显,排除A。南宋时期,政局不稳,经常受到外来势力的威胁,因此临安城选址于山环水绕之地可心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选项B符合题意。地势起伏和缓,更容易受到洪涝灾害威胁,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临安城三面环山,这样的地形会阻碍对外交通,排除D。‎ ‎【8题详解】‎ 南宋时期,临安以水运交通为主,因此当时的商业网点和住宅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区,最可能是沿河分布,选项A符合题意。城区界往往是城墙,对外防御之地,排除B。图中显示,山麓临近湖泊,空间较小,排除C;图中显示,湖泊三面环山,对外联系不便,排除D。‎ ‎9题详解】‎ 杭州市的“硅谷”表示该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才、交通和环境要求很高,对传统文化和知名度要求较低,因此排除A、C。杭州的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下沙区、滨江区等地,临安区相对较少,因此排除B。 临安区临近西湖,山环水绕,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D符合题意。‎ ‎“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他们爬坡上坎,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下图为1960——2020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 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植被 - 13 -‎ ‎11. 造成2000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B. 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C. 城市人口老龄化 D. 城市交通运输的改善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改的棒棒工主要是为人们“爬坡上坎”搬运货物的,说明该地地形崎岖,坡坎众多,为人们的日常货运增加了困难,因此答案选A项。‎ ‎【11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棒棒工”的从业人员的年龄由青壮年逐渐转为老年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对棒棒工的需求减少,因此青壮年多就业于其他行业,而在农村地区,交通现状变化较少,多是老年人在从事该行业,答案选D项。‎ 第Ⅱ卷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材料二: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 - 13 -‎ ‎(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 ‎(2)简述材料二中“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 ‎【答案】(1)沙洲成因:甲沙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泥沙沉积而成;乙沙洲是丰水期或洪水期,主流截弯取直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 ‎(2)增多的原因:南方人口增多(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南方加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3)地处长江经济带,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铁路枢纽,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或水陆交通便利);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能力强;产业(工农业)基础好;政策支持。‎ ‎(4)武汉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环保要求提高;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原料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 ‎【解析】‎ ‎【分析】‎ - 13 -‎ 本题考查长江沙洲的成因、人口迁移的影响、武汉城市发展优势区位及工业转型的原因等知识点。‎ ‎【详解】(1)结合甲沙洲所在河道特征可以看出,沙洲上游河道自上而下逐渐变宽,河道变宽后,水面展开,河流流速减慢,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甲沙洲。乙沙洲附近河道弯曲因为河流侧蚀导致河道弯曲,乙沙洲所在一侧是河流凹岸,是被侵蚀的一侧,其沙洲形成主要原因不是河流沉积,而是河流洪水期,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主流截弯取直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 ‎(2)材料提到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洲渚是水中小块陆地,即沙洲。洲渚日增,说明泥沙沉积严重,导致大量沙洲形成,原因应该是人口增加后,大量开荒种地,导致植被破坏,当地多低山丘陵,降水多,易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大,从而形成“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 ‎(3)城市的形成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势、河流、、水源、交通(水路运输、陆路运输)。从气候上分析,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条件好,适宜农业的发展及人类的生产活动;从地形上分析,位于冲积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有利于城市的扩展与城市规模的扩大;从河流上分析,长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中部地区,便于联系东西部、南北方,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从交通上分析,交通线路密集,成网状分布,且交通通达度高,四通八达;位于长江干支流的沿岸,有利于发展水路运输;长江沿岸城市通过上海港与海洋相通,可以河海联运,对外交通便利;当地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能力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工农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4)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体现了武汉由传统工业向高技术工业方向发展,应该是传统工业的衰落导致其发展方向变化。结合世界钢铁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可知:原料(铁矿石)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严重,中国注重环保,治污费用提高;钢铁市场需求变化,钢铁替代品出现,导致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高技术工业发展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便捷的交通。武汉经济发展较快,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高速交通线建设较快,交通便利。这些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3 -‎ ‎ 青海湖是一个构造断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约4583km2。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洄游类珍稀鱼类,主要栖息在青海湖的西北部,生长缓慢、无鳞。据专家介绍,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青海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湖水通过东南部的河流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随着湖泊环境的演变才逐渐退化的。‎ 材料二 布哈河、沙柳河等河流是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见下图)。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环青海湖地区的农业开发,在沙柳河、布哈河等河流及其支流上修建了许多河流大坝,并建设了许多农场。由于河湖萎缩及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湟鱼数量锐减。2014年青海省湟鱼救助中心通过人工繁殖在农用水库和青海湖成功实现了湟鱼网箱养殖,为增殖放流和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开展湟鱼淡水全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但有专家指出湟鱼本身食量大,生长周期漫长,是否适合大面积网箱养殖还有待商榷。‎ ‎(1)分析湟鱼主要分布于青海湖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推测湟鱼鳞片退化的原因。‎ ‎(3)简述甲农场发展灌溉农业对湟鱼生长繁殖的不利影响。‎ ‎(4)你是否赞成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网箱养殖湟鱼,并说明其理由。‎ ‎【答案】(1)青海湖西北部入湖河流多,是徨鱼徊游的主要通道,徊游规模大,繁殖量大;入湖河流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较多,为徨鱼提供丰富饵料;青海湖西北部水域较浅,光照充足,水温高,利于鱼类生长。‎ ‎(2)青海湖因断裂下陷成了闭塞湖;后来演变成咸水湖,为适应日渐盐涩的湖水,黄河鲤鱼的鳞片逐步退化。‎ ‎(3)农业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小甚至断流,影响徨鱼徊游繁殖;河流大坝阻挡徨鱼徊游路线;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造成土壤和水域污染,导致鱼类死亡等;青海湖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徨鱼生存环境恶化。‎ - 13 -‎ ‎(4)赞成。青海湖湖面大,适宜大规模网箱养殖;徨鱼网箱养殖技术取得了突破;徨鱼的市场需求量大,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赞成。大规模网箱养殖会带来湖泊生态环境的破坏;网箱养殖投资大、成本高;徨鱼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经济效益差。‎ ‎【解析】‎ ‎【分析】‎ 该题以湟鱼的生长繁殖以及面临的生态危机为背景,综合考察了青海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难度较大,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有材料可知湟鱼,祖先主要是湟河鲤鱼,湟河鲤鱼生长于河流,是外流河,因此湟鱼的生长应当靠近有河流注入的区域,有利于溯游回卵,青海湖的西北部有河流注入,还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水域,水域较浅,光照充足,有利于湟鱼的生长和繁衍。‎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生物。湟鱼鳞片退化说明是其他因素在影响了生物鳞片退化,说明鱼已经不需要用鳞片,是因为河流变成了湖泊,淡水变成了咸水,归结地形原因就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闭塞湖泊,气候蒸发旺盛,湖水盐度升高。最后导致鱼的鳞片退化。‎ ‎(3)注意理解灌溉农业的根本就是需水量大,水会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发展灌溉农业会使河流水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影响鱼的洄游繁殖,同时修建了大坝也会影响鱼的洄游和繁殖,农场发展灌溉农业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啊,造成河湖水污染,不利于黄鱼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4)注意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赞成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缓解湟鱼数量大量减少的生态危机,同时适用于青海湖湖面大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不赞成是有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出现破坏,并且养殖鱼的成本较高周期长。难度较小,注意角度回答要言之有理。‎ ‎【点睛】农业发展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漫步在澳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和狭窄地像迷宫的小巷中,你总会发现一间菜馆,感受到粤系与葡萄牙风味相融合了500年的味道。2017年,澳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美食之城”。多元的饮食方式与餐馆正改变这个以赌博业为主的小岛。凼仔村(下图)将废弃建筑加以改造,将其打造成现代美食之都;还有以中草药为主题的HerbalTreasures茶馆,将食物的乐趣与其整体治疗特性融为一体。‎ - 13 -‎ 简述“美食之城”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推动旧城区改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升级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对澳门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高国际知名度;打造绿色美食之旅,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扩大旅游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三产业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体验来回答,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详解】澳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美食之城”,有利于对澳门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高国际知名度;将食物的乐趣与其整体治疗特性融为一体,打造绿色美食之旅,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扩大旅游市场,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5.[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 ‎2019年4月2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我国海水入侵等缓发性海洋灾害依然比较严重,海水入侵次数有所增加。下图为海水入侵示意图。‎ 说出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原因及危害。‎ - 13 -‎ ‎【答案】原因:降水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水位降低(低于海平面);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危害:引起土地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业减产;使淡水变成盐水,水质恶化,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健康,甚至迫使人类迁移。‎ ‎【解析】‎ ‎【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分析,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是由于海水的水位高于地下水的水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的水位低于海水的水位;二是由于降水减少,雨水补给地地下水的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低于海水的水位;三是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水位高于地下水的水位,进而导致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会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类被迫迁移;海水入侵,水无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影响人类健康;海水入侵,会加剧沿海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等。‎ ‎ ‎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