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所选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70分) 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样的生产关系 A. 由原始社会中氏族议事会决定 B. 由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 C. 决定了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D. 由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不是原因,A不合题意。 B: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由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B符合题意。 C: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C错误。 D: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 ①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质的阶段上,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 ②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 资本主义国家不能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这三项都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ACD不合题意。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含义: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产能过剩。 (4)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越来越突出。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3.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是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十月革命的胜利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符合题意。 B: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B不合题意。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不合题意。 D:工人运动的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理论基石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2、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 ①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①错误。 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未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世纪。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5.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不合题意。 BCD: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符合题意,BC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1956 年党的八大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明确表述:“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根据这一主要矛盾制定和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6.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的是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设立海南为经济特区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D: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标志着我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1、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起步阶段 (1)对内改革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2)对外改革 ①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标志着我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②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③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3、新阶段 (1)标志: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改革的重点: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3)新水平: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4)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4、全面深化阶段 (1)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7.下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图示时期,我国农民家庭收入増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的落实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的是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A排除。 B:党的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B排除。 C:根据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可知,我国农民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正确。 D:该选项内容与材料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刚。”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精辟概括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庄严宣告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A. 我国已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C.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我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错误。 B: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B正确。 C:我国并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错误。 D: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是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仍没有建立,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新时代的内涵,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2.意义: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 B.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0.党的十九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八个明确”的阐述,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八个明确”。A: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错误。 B: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B错误。 C: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C错误。 D: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着重从思想层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新时代,我们要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其理由是(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 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③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④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新时代,我们要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因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②③符合题意 ①: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①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原因,④不是原因。 故本题选B。 【点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①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②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12.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根本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③④符合题意。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①错误。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科学理论,不是根本保障,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 ) ①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 ②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④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发展问题上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 ⑴解决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⑵坚持路线: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14.“学习强国”平台由中宣部主管,于2019年1月1日上线。它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要内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习网络,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学习强国”平台的建立( ) ①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 ②根本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 ③是宣传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的重要途径 ④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不断深入的唯一举措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学习强国”平台的建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是宣传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①③符合题意。 ②:根本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②说法错误。 ④: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而非唯一举措,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产生: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特点: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 作用: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维魅力。 发展: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进军中,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15.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做到( ) 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竞争力 ③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体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做到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竞争力,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①②符合题意。 ③: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③说法错误。 ④: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体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公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16.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要求抓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支持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 ) A.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B.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支持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A正确。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B错误。 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C错误。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17.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此需要( ) A. 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 B. 把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C.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D.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属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措施,但不符合“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一要求,A不合题意。 B:把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有利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B符合题意。 C: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措施,但不符合“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一要求,C不合题意。 D: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无关,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8. 经过30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推行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企业产权实现多元化,相当部分的国有经济已经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 ①会逐步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扩大了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③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④加快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有化进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逐步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错误。 ④: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国有化进程,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9.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20.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现代经济中,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有( ) ①计划 ②市场 ③经济政策 ④远景规划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现代经济中,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有计划和市场,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经济政策、远景规划等都属于计划的组成部分,不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③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资源配置 ⑴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⑵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⑶体制: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1.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实现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 A. 政府调控机制 B. 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 C. 市场准入机制 D. 利益分配机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B:在这里“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作用,或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B符合题意。 ACD:政府调控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属于市场调节机制,属于宏观调控机制,A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⑴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⑵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⑶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22.《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公告显示,包括18个行业门类及其禁止投资文物拍卖、禁止投资博彩业和网吧活动等190条措施被列入负面清单。这表明( ) A 发展对外经济需设置投资准入门槛控制其竞争力 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 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D. 单纯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市场信息滞后失灵的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C: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的相关规定表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现市场准入通畅、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C符合题意。 A:设置投资准入门槛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控制其竞争力,A说法错误。 B:负面清单的相关规定表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不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与题意不符。 D:材料不体现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建立规则: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通畅、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23.“刷单”又称“炒信”,是指网络商家为了提高自身销售量及信誉而进行虚构交易的行为。它破坏了商业诚信体系,大幅提高社会交易成本,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交易的公平性。这说明 ( ) ①诚信缺失必然导致市场调节失灵 ②生产经营者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势在必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刷单”破坏了商业诚信体系,大幅提高社会交易成本,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交易的公平性。这启示国家必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生产经营者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诚信缺失必然导致市场调节失灵”,①说法过于绝对。 ③:材料强调市场调节的弊端,不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既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优势。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特点表现在 ( ) A. 它遵循了价值规律的要求 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 它通过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A:遵循了价值规律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特点,A不合题意。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B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符合题意。 D:通过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特点,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5.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是房价上涨的诱因。因此,国家不能简单地把问题推向市场,而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是因为( ) A. 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B. 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 C. 市场调节要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 D. 科学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实施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A错误。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错误。 C: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C错误。 D:材料中国家不能简单地把问题推向市场,而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说明了科学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D正确。 本题选D项。 【点睛】宏观调控几种手段的区别 1、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一般是间接调节,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温和性、引导性、间接性的特点。 行政手段一般是直接调节, 并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效果迅速的特点。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 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3、调控的内容及侧重点不同 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如通过财政、税收、利率、贷款、货币发行、国债、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等手段, 主要侧重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行政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行政的强制力量, 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如通过行政系统及其所属职能部门下达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等手段,主要侧重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 如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对偷税行为的行政制裁等等。 法律手段, 一方面通过经济立法, 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 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4、执行的主体不同 执行经济手段的主体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 5、地位不同 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只是辅助手段, 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26.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 ①意味着我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②有利于实体经济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③能够释放增量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④可以带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带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能够释放增量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③④符合题意。 ①: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①错误。 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实体经济提高间接融资的比重,排除②。 故本题选D。 27.某品牌蜂蜜的一家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这些蜂蜜回收后被送入原料库或更改生产日期再次销售。这种现象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A. 盲目性 B. 竞争性 C. 自发性 D. 滞后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C:该品牌蜂蜜生产商的这种行为,表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利益驱使下不择手段,既损害消费者利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C符合题意。 ABD:材料不体现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不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市场调节有局限性 ⑴自发性: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 ⑵盲目性: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⑶滞后性: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 28.201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这说明( )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是政。府的经济职能 ③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201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这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宏观调控,不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①与题意不符。 ②:材料表明政府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不体现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宏观调控: ⑴地位: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⑵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⑶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⑷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9.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 ( ) ①坚持爱国敬业公 ②坚持无偿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③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④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不能要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无偿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0.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从图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从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可以看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说明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表明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下降,而不是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表明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最大,而不是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⑴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 ⑵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①三驾马车: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三大产业: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两大依靠: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3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③④说法正确。 ①:企业有公有制企业,还有非公有制企业,公有制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①说法错误。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既有按劳分配所得,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按要素分配 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内容: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32.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指标 绝对数(元) 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38529 8.4 其中: 工资性收入 22207 7.5 经营净收入 6589 6.6 财产净收入 4337 6.3 转移净收入 5396 16.7 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 A. 人均收入增长加快 B.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 C. 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 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分配方式多样,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体现了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C符合题意。材料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在增长,但是增速加快无法体现,所以不选A;材料也看不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故BD无关。故选C。 33.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铺设一张社会安全网,是各国通常的做法。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把基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B. 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 C. 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要提高我国的保障水平 D. 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分析可得,材料中德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却不利于生产,因此我们要吸取其经验教训,要做到两者兼顾。 A:该选项只强调了社保保障人们的生活,与题设分析不符,A不符合题意。 B:“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这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不属于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C不符合题意。 D:“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符合题设分析,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4.我国现阶段居民劳动性收入包括 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②居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收入 ③劳动者的奖金收入④居民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我国现阶段居民劳动性收入包括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劳动者的奖金收入,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利息收入和租金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我国的分配制度 1、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 、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这里“各类劳动者”包括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以及私营企业主、雇工的个体户主等。其中,私营企业主和雇工的个体户主也从事社会劳动,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 35.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事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我国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其核心是 A. 社会福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保险 D. 社会优抚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D: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事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核心是社会保险,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 ②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二、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一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队那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到90多万亿元,提高了245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对此加以阐述。 【答案】(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生产社会化,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为背景材料,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等方面,说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生产社会化,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必然举措。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说明这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生产社会化,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必然举措。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可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等方面,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本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对此加以阐述。 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可运用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说明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大胜利。 【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37.面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学生甲:我追求新技术、新体验,所以,我总是尽量购买使用新款手机。 学生乙:我注于实用性、稳定性,不跟潮流,确有必要才换手机。 学生丙:我用手机主要是打电话、发信息,没时间干别的,手机能用我就不换新的。节省了钱既可以减少家庭开支,也可以多买些书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针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说明青少年学生应如何正确消费。 【答案】青少年消费应: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合理消费②在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做理智消费者。③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解析】 【分析】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针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说明青少年学生应如何正确消费,属于措施类试题。材料中“我追求新技术、新体验,所以,我总是尽量购买使用新款手机”可知青少年消费应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材料中“我注于实用性、稳定性,不跟潮流,确有必要才换手机”可知在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做理智消费者。材料中“我用手机主要是打电话、发信息,没时间干别的,手机能用我就不换新的。节省了钱既可以减少家庭开支,也可以多买些书看”可知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点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原则 要求 反对 注意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超前消费和过度节俭,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既不属于超前费,也不属于滞后消费,而是一种贴近实际的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健康消费 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破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核心是可持续性费,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做到戒奢从俭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 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更不是要抑制消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