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必修1单元过关检测(三)
单元过关检测(三)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且多层次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D.劳动者处于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解析:选B。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实行此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B.2.4万元 C.1.74万元 D.4.85万元 解析:选B。该家庭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为1 100×6=6 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工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年收入为1 200×12=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B正确。 3.读下表,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前 三个季度 全国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9 892元 10 772元 12 363元 13 432元 10 645元 ①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下降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③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我国分配政策的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题干中表格反映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分配政策不断完善,③④正确;①说法与事实不符;②不是其原因, 排除。 4.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成为供给侧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比如在“共享车位”这一问题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软件,车位拥有者可以把空闲车位分时段分享出来,让苦于找车位的车主错时停车、按时计价。可见,分享经济( ) ①是通过变更所有权来实现资源优化 ②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③能激发要素活力,增加财产性收入 ④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分享经济是指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和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而不必持有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权,使用但不拥有,分享替代私有,也没有体现以物易物的方式,①④不选;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软件,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实现使用权分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激发要素活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②③入选。 5.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农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民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②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按要素分配收入 ③农民的工资和土地租金都属于劳动收入 ④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④符合题意;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按要素分配收入,而不是按劳分配收入,也不是劳动收入,②正确,③错误;农民的工资属于按要素分配收入,①错误。 6.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通过发展质量的提高,带动消费质量的提升。反过来,也要用消费质量的提升,促进发展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互动。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必须( ) ①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②提高部分商品消费税税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④调节过高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利于从总体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所以选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能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所以选③;提高部分商品消费税税率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消费成本,抑制居民消费欲望,所以不选②;④与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无关,不选。 7.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 500元提高至每月5 000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 ①属于国家通过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②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 ④有利于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属于国家通过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①③符合题意;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不涉及税种结构的优化,②不选;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一定能够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但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不选。 8.为办好2022年冬奥会、打赢蓝天保卫战,自去年以来张家口市投入2.32亿元防治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57亿元保护生态环境,为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作出巨大贡献。这说明( ) 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行政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 ③仅靠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④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A。去年以来张家口市投入2.32亿元防治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57亿元保护生态环境,这说明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仅靠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体现的财政手段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而行政手段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②。 9.2018年,某省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人口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解析:选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能够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并不能抑制通货膨胀,也不能调节过高收入和增加社会总供给,A、C、D三项错误。 10.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持续清理规范,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1项,减少幅度为72%,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到33项,减少幅度为69%;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到21项,减少幅度为30%。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是( ) 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减少国家财政赤字 ③助推大众创新创业,提振实体经济信心 ④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经过持续清理规范,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大幅度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大众创新创业,提振实体经济信心,①③入选;②中“减少国家财政赤字”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与税收没有直接关系,④不选。 11.2018年8月,国务院再推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对因去产能和调结构等政策性停产停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税;提高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等。这些减税举措( ) ①发挥了财政在稳定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②减轻了实体经济的各种负担 ③利用积极的货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 ④通过结构性减税引导资本合理流向实体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国务院对因去产能和调结构等政策性停产停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税;提高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等,这些举措减轻了实体经济的各种负担,通过结构性减税引导资本合理流向实体经济,②④正确;①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③不选,题目中涉及的是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 12.2018年6月15日,由全国各省级国税局、地税局合并组建的新税务机构进行统一挂牌。合并后的机 构将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随着国税地税合并的深入,税务系统大力推动办税便利化改革,不断增加纳税人获得感。国税地税合并( ) ①旨在打击偷税、漏税,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②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 ④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国税地税合并主旨并不是打击偷税、漏税,完善税收征管体系,①不符合题意;②不选,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而非国税地税合并;国税地税合并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③符合题意;税务系统大力推动办税便利化改革,不断增加纳税人获得感,这表明国税地税合并有利于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④符合题意。 1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七年之后又迎来新的调整。此次调整与上次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而且在调整起征点的同时增加抵扣的内容,既响应百姓的呼声,又符合个税改革的方向。此次个税改革可能引发的传导效应正确的是( ) A.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与公平 B.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现藏富于民的改革目标 C.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得到更充分释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D.行政管理经费出现短缺→倒逼政府推进简政放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解析:选C。此次税改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C正确。此次税改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无直接关系,A错误;个税只是国家税收的一种,此次税改并不一定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和行政管理经费出现短缺,B、D错误。 14.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继续对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该政策旨在( ) ①通过降低税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②通过免税政策,调整征税的对象 ③降低小微企业成本,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④通过科学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该政策旨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进而促进“双创”,③入选;该政策的实施,旨在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入选;①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强调“税率”;②排除,征税对象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不能随意调整。 15.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税法》,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是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开征环境保护税( ) ①能够以法治污,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②凭借税收强制性,严格征收以保护环境 ③调节居民消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消费观 ④通过实施宏观调控,引导经营者推进绿色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开征环境保护税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低端的高污染的产业,①排除;③与题意不符;②④观点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多年的边贸建设发展经验,目前正积极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但是,新疆同样存在不少的发展短板:基础产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等。长期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2011-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新疆资金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教育、医疗、环保、科技、生态建设……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说明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新疆发展。(20分) 解析:此题包括两个小问,第一小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可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特点、新疆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以及加快新疆发展、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属于措施类试题,可以从发挥财政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对外开放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必要性: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3分)②新疆基础设施薄弱,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新疆加快发展;(3分)③新疆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2分) 措施:①使用好财政资金,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作用;(3分)②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发展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3分)③利用当地丰富的物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分)④ 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边贸建设发展经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分) 17.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会议决定,在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的基础上,从5月1日起,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 400亿元。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1)请预测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2)针对上述减税措施,有人认为减税力度还不够,积极作用有限;也有人认为持续减税的力度过大,会带来很多的消极影响。对此,你认为应如何把握减税的平衡点?(12分) 解析:(1)深化增值税改革,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可以从有利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推动小微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2)解答本题可依据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从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我国目前企业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发展不景气的现状以及税收的增加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角度作答。 答案:(1)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税制,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2分)②有利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分)③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④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 (2)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减税力度过大,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过多,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4分)②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复杂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经营比较困难,如果减税力度过小,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消费的增加,最终对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产生不利影响;(4分)③因此,减税的力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把握合适的度和平衡点,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4分)查看更多